学术投稿

大同大学医学院贫困学生食物消费行为调查

范利国;冯玉荣

关键词:饮食习惯, 营养调查, 学生, 医科, 贫困
摘要: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食物消费情况,探讨营养干预资助措施.方法 采用膳食记录法,对大同大学医学院21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为期1周的食物消费情况调查.结果 该校贫困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为77.0%,但87.4%的学生早餐仅食用谷类;早餐奶类和蛋类、午餐豆类和薯类消费相对较高,近1/3的学生食用;蔬菜水果在午餐消费高,有1/2的学生食用;肉类三餐消费均低;三餐食物每周食用总频率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薯类、奶类、肉类;动物性食品(蛋类+奶类+肉类)和蔬菜水果仅I/3的学生食用;豆类和薯类消费更低,分别近1/10和1/6;男生和女生奶类、蛋类、肉类、豆类和薯类消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结论 早餐食品单调,营养质量差,仅食用谷类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在贫困大学生仅有的经济条件下,应提倡食用廉价食品如豆类和薯类.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日照市2006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为了解日照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我们于2006年对该市中小学生HBsAg、血红蛋白(Hb)和视力水平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郑志英;方飞;刘昌伟;郑世玉;李俊书;孙克;高永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汾阳市初中生生长发育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汾阳市初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实施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汾阳市12~16岁2 880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的测量,并将相应的指标与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男生13~15岁胸围、BNI、维尔维克指数3项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2项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女生12~16岁胸围、维尔维克指数2项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肺活量、肺活量指数2项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结论 汾阳市初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与全国相比有一定的差异,积极采取营养干预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金梅;仇丽霞;肖荣;王忠霞;卫学红;张瑞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庆市北碚城区小学生课业安排卫生学调查

    学习活动的合理安排是教育卫生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的效果,都取决于当时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

    作者:周珺赟;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南京市703名大中学女生进食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南京市大中学女生的进食行为,为预防异常进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南京市中学和大学女生703名,采用自编的异常进食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同时自编开放式问卷进一步调查80名高分女生.结果 女生普遍存在对身体的不满意,理想体重指数过低的女生占38.7%;女生的体重指数和理想体重指数随着年龄增长都呈递增趋势;年龄越大对身体越不满意,越有可能出现异常进食行为;高分学生是进食障碍的高危人群.结论 女生的进食行为应该引起重视并及早进行干预.

    作者:陆晓花;张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校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多样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高校合并重组以及高校新校区的建立,许多部属院校校医院的规模和人员数量在近年来都呈现较快的增长.

    作者:杲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吉林朝鲜族与汉族学生1985-2005年身高发育水平比较

    目的 了解朝鲜族、汉族学生身高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探讨民族性差异.方法 对1985-2005年吉林省朝鲜族、汉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身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 a来,朝鲜族、汉族学生身高发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随年龄的增长,2个民族学生身高发育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2个民族学生身高发育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整体发育水平不断缩小,不同发育过程发育水平差异突出.朝鲜族学生身高发育的交叉年龄早于汉族学生.20 a间朝鲜族学生身材高度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朝鲜族、汉族学生身高发育存在明显的同一性和民族差异性.

    作者:李刚;赵文昌;张秀莲;苏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对改变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作用,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营养健康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南京市4所中小学分别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对所有选择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组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第2次调查.结果 通过营养宣教,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显著提高,饮食行为也有所改变,早餐质量有所提高,饭前洗手等行为习惯也有所改善.结论 营养宣教可以使中小学生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正不良的饮食行为.

    作者:王少康;池红;胡永桢;罗海燕;黄杰;杨瑾;周源苑;孙桂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安徽某高校成绩落后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成绩落后大学生人格特征发展状况,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为研究工具,调查安徽省某高校二年级98名成绩落后大学生与138名成绩中等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成绩中等大学生相比,成绩落后大学生在乐群性、兴奋性、幻想性及紧张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因素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成绩落后男、女大学生之间在忧虑性、幻想性、敏感性及稳定性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教育,使成绩落后大学生不断优化人格结构.

    作者:李伟强;甘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北京市海淀区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分别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集中的小学各3所共3 265名学生,对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交通和游泳相关危险行为以及经常被打骂的发生率均高于本地儿童;本地儿童喝饮料的比例(82.1%)高于流动儿童(75.8%)(P<0.01),喝牛奶和每天摄取不同营养食物的情况也优于流动儿童;本地儿童每天不运动比例(6.1%)低于流动儿童(12.3%)(P<0.01),受伤的发生率(39.9%)高于流动儿童(31.5%)(P<0.01),本地儿童玩游戏机和上网等行为发生率高于流动儿童,但流动儿童去游戏机房和网吧的比例较高.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有所差别,均不容忽视.需要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翟蕾;黄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宁波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宁波市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1起,以传染病爆发疫情为主,占95.1%;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34起)、流行性感冒(15起)、流行性腮腺炎(15起);乡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61.7%;从首例病例发生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平均为13.1 d.结论 应加强对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作者:王海波;许国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十堰地区学生斯氏狸殖吸虫感染情况

    目的 了解十堰地区学生斯氏狸殖吸虫感染情况,为防治肺吸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十堰地区大、中、小学学生血清标本1 262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斯氏狸殖吸虫IgG抗体.结果 斯氏狸殖吸虫IgG阳性率为8.2%.其中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阳性率依次为16.1%,5.0%和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学生的阳性率分别为4.2%和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阳性率分别为8.4%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斯氏狸殖吸虫感染者以无症状为主,仅少数出现咳嗽、腹痛、头痛等症状.结论 十堰地区学生斯氏狸殖吸虫感染较为多见,有关部门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肺吸虫病的预防控制.

    作者:朱名胜;耿家荣;宋明华;王绍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佛山市某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调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增多,学校规模增大,在校就餐人数增多,学校食堂数量也随之增加.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安全管理,保障在校师生的食品卫生与安全,笔者于2007年对佛山市某区各类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凤;冯婉玲;梁焯然;谢燕妮;李奇明;刘华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哈尔滨市香坊区1997-2006年0~14岁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香坊区儿童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哈尔滨市香坊区1997-2006年0-1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0-14岁儿童年平均死亡率为68.82/10万(占全人群死亡数的1.59%),男性儿童死亡率(79.44/10万)高于女童(57.64/10万).0~岁组死亡率(1 115.24/10万)高,10~14岁组(23.03/10万)低,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染色体异常和伤害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伤害是5~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其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和意外中毒是伤害的前3位原因.结论 有效控制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及较大年龄儿童伤害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作者:田文静;范清;孙彦杰;王双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广西农村寄宿制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农村寄宿制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探讨饮用水生物污染与介水传染病流行的关系.方法 于2005年对广西3市10县1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饮水卫生和介水疾病进行调查,并利用2006年广西农村饮水卫生监测网络农村学校自备水源供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农村学校饮水水质合格率仅为27.0%,尤其是微生物污染严重;流行病学分析表明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与肠道传染病疫情发生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广西农村寄宿制学校饮水微生物污染严重,是介水传染病爆发疫情在学校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唐振柱;钟格梅;刘展华;杨虹;黄江平;陈莉;黎勇;李裕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1995-2005年龋齿患病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防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1995年和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凋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年苗族学生患龋率相对处于较低水平,羌族学生乳牙患龋率处于较高水平,哈尼族学生恒牙患龋率处于较高水平.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均属于很低水平.2005年与1995年相比,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患龋率多数出现上升,其中苗族和藏族学生乳牙患龋率出现明显下降,哈尼族学生患龋率出现大幅上升.结论 应针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齿患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加强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

    作者:张福兰;张天成;陈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在校中专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金华铁路司机学校学生50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系统心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鼍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应付方式问卷(WCQ)进行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后.2组中专生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水平都有较明显的提高,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等应付方式得到改善(P<0.05或P<0.01).结论 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徐晓青;刘冬瑾;李建平;黄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非医科大学生依恋模式与艾滋病认知的关系

    依恋是一种心理结构或过程,依恋模式的类型会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对人格形成、个体发展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甚至持续终生.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不仅包括生物学因素,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心理、行为因素.

    作者:陈晋广;童靓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杭州市大学生完美主义羞怯及面子心理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大学生完美主义、羞怯、面子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完美主义量表、羞怯量表、丢面子量表对3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乡村大学生在羞怯量表上得分(2.71±0.49)高于城市大学生得分(2.55±0.58),非独生子女得分(2.71±0.50)高于独生子女羞怯量表得分(2.54±0.57).羞怯与积极完美主义呈负相关关系(r=-0.27),与消极完美主义呈正相关关系(r=0.34),与丢面子心理呈正相关关系(r=0.22);丢面子与积极完美主义(r=0.11)和消极完美主义(r=0.17)都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羞怯倾向于消极的心理方面,而面子心理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作者:黎林;杨宏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抚宁县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调查

    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国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上海市松江区2000-2006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发展动态,科学地指导学生营养工作,笔者对该区2000-2006年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居康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