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世荣
2006年1月8-14日,某学院药学系学生陆续出现以低热、咽痛、皮疹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水痘疫情流行,报道如下.
作者:程佐兴;唐艳红;贺鲁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突发事件高度重视,对学校卫生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处理方法简单而导致群体性癔病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就昭通市昭阳区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学校群体性癔病发作进行分析,以提高学校、家长及学生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作者:童世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高校招生体检是学生进入高校的程序之一,其中X线胸部透视(以下简称胸透)检查是检测学生心肺状况的一项必测项目,但会给学生带来电离辐射危害效应.根据放射实践正当性的原则,结合某地近4 a来的体检结果,笔者认为,高校招生X线胸透检查项目的必要性值得探讨.
作者:周承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健康教育知识、态度、行为及资源利用情况.方法 对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全县农村小学教师与校长19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小学用于健康教育的资源较少,没有单独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及专职教师;常规性的健康促进项目不能正常开展;教师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水平影响健康教育内容与效果,为农村小学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论 建议采用整合式健康教育培训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将提高农村小学生健康素养作为长期发展目标,选择成本较低的健康促进项目优先进入农村学校.
作者:江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评价在中学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成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对中学(初中和高中)教师进行访谈.结果 中学教师比较认同在中学开展相关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但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和具体的传播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对宣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镇中学较乡村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教活动要好.结论 应加大学校和社会对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力度,并采取中学教师和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宣教形式.
作者:焦薇;郑英杰;董晓莲;朱建福;陆一涵;王法弟;姜庆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目前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为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10-11月,对北京市6所初中、4所高中的l 4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85.3%,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28.1%.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制定的5项核心指标全部回答正确率为13.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男生高于女生.对相关态度题目赋值后,高中生的正向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初中生,女生高于男生.技能和行为方面,高中生得分高于初中生,女生得分高于男生.70.6%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结论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学校应以行为改变为终目标,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王超;马迎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对急救教育的态度以及对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开展高校急救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对某高校6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来源较分散,主要来源是电视、课本及教师等;急救技能掌握不够全面,紧急救助电话号的知晓率为70.30%,人工呼吸急救方法知晓率为66.77%,动物咬伤处理方式知晓率仅为47.04%,其他急救知识知晓率为65.0%~75.8%;35.36%的大学生曾遭遇急救情况,有30.05%的大学生曾接受急救知识训练,95.30%的大学生希望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结论 急救知识的推广已成迫切需要,应积极开展高校急救宣教工作.
作者:杨立刚;孙桂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药学院学生校外用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高校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1 30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9.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很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大学生在校外用餐的频率较高,校区之间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某校区有25.5%的学生每周外出用餐3次以上;仅有21.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食堂的菜肴符合自己的口味.外出用餐的原因主要为食堂拥挤、菜式少、想换口味,有54.3%的学生外出用餐时首选学校附近的快餐店.结论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饮食行为的引导,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营养、合口的饮食.
作者:郭美玉;方少瑛;李敏芳;曹铭然;高永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现状,为防控学校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84所学校食堂,采用自编的学校卫生工作评分表进行卫生监督量化评分.结果 84所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95.2%,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证率为92.8%,食堂布局合格率为73.8%,食品冷藏管理合格率为67.8%,库房食品存放合格率为61.9%,食品留样合格率为45.2%,食品采购索证合格率为47.6%.公办学校食堂卫生总体情况合格率明显高于民办学校,城区学校高于乡镇学校.结论 广州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陈静仪;姜轶;方耀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课桌椅是培养学生良好姿势习惯的外界条件,它与脊柱弯曲异常及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为评价郑州铁路地区中小学课桌椅卫生状况,笔者于2005年9月在郑州铁路地区15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进行课桌椅配置与学生视力关系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化玲;关雪茹;王运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营养宣教对小学生掌握营养相关知识以及养成合理、健康饮食行为的远期效果,为制定小学生营养宣教合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5年对5 a前(2000年)接受过营养宣教的小学一年级学生(55人)及其对照组(58人)进行营养知识、行为问卷随访调查.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1 a后和5 a后的营养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干预后第5年营养相关行为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但改善效果不如干预1 a后.结论 营养宣教对小学生获取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具有长期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有随时间逐渐淡化的趋势.因此,营养宣教应注意反复性和持续性.
作者:江莉;林茜;黄忆明;刘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贫血是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为了解百色市壮族学生贫血状况,以便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1995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百色市壮族学生贫血状况比较如下.
作者:黄素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肠道寄生虫病流行广,感染率高,也是我国学生人群尤其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其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为了解某医学院校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对某医学院一年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粪检方法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金烟;孔月红;郭金华;周金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问题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儿童心理问题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杭州市某小学三~六年级学生370名为调查对象,利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作为评估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报告有行为问题和本人报告有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各个维度都明显低于正常组儿童(P值均<0.01).A行为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P<0.05),而N行为对家庭生活与自我认识维度无明显影响(P=0.190,0.898).结论 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对主观生活质量各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应予以高度关注.
作者:唐光政;陈红卫;潘顺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状况,为促进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SDS,SAS,EPQ和LES心理测评工具对50名大学生HBV携带者进行测评.结果 除精神病性因子外,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等因子得分(P值均<0.01).SAS,SDS测评显示,大学生HBV携带者焦虑性情绪障碍和抑郁性情绪障碍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EPQ测试中,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情绪的稳定性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精神质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事件结果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校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心理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应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何朝珠;万爱兰;徐鑫;汪雁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校新校区学生主要活动场所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学生活动场所的空气质量.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于夏季早、晚分别检测四川大学江安新校区6个不同环境空气中的细菌、霉菌和嗜血链球菌数.结果 除浴室外,新校区内不同环境空气中平均细菌数都达到国家非污染空气的标准,教室、计算机房、一餐厅、女生宿舍空气均属于清洁空气;男生宿舍、阅览室和二餐厅则属于普通空气;浴室属于重污染空气.学生宿舍、二餐厅霉菌数稍高于其他环境,以浴室的空气中霉菌数多.各测试点的嗜血链球菌数均低于相关标准.结论 四川大学江安新校区除极少数环境需要加强管理外,主要学生活动场所的空气非常清洁.
作者:张荣先;孙群;高锦航;王晓娟;杨志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汉族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乌鲁木齐市区6~10岁维、汉族儿童987名,对其血铅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铅暴露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血铅均值为54.46 μg/L,血铅值≥100 μg/L的比例为23.30%.维吾尔族儿童血铅值略高于汉族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低、父母亲从事铅接触作业、家庭装修以及家庭居住环境.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铅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预防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作者:陈艳;李玲;崔君;王平道;阿斯娅;朱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广西大学汉族大学生14 a来血压变化情况,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广西大学19~22岁的汉族大学生检测血压,对检测到的血压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1991-2005年广西大学汉族城乡学生收缩压男生增长3.22%,女生增长1.83%(P<0.01);舒张压男生增长28.29%,女生增长27.39%(P<0.01).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高血压的一级预防甚至一级前的预防十分必要.
作者:黄旭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城市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探讨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萍乡市小学生8 058名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小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3个城市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2.0%和4.2%,其中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4.5%和4.8%,女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2%和3.6%,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肥胖的危险因素有男性、爱吃肥肉、常挑食、喜欢喝雪碧等饮料,保护因素有喜欢吃蔬菜水果和女性.结论 江西省城市小学生肥胖率较高,以南昌市高,应引起重视,并尽早予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刘菲菲;肖芳;游胜;樊吉义;刘勇;聂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宿舍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学生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 对东南大学学生宿舍生活饮用水进行一次性横断面抽样调查.结果 78份二次供水水样余氯超标率为64.1%,浑浊度超标率为5.1%;18份一次供水水样余氯有4份样品超标,超标率为22.2%.结论 东南大学学生宿舍生活饮用水水质除余氯和浑浊度部分样品超标外,其他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标准.
作者:孔璐;杨红;陆宝平;刘栋;房保国;司侠;刘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