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华市农村学校自备水卫生安全现状

周沭仁;黄春洪

关键词:饮水, 卫生服务, 安全,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为加强农村学校自备水卫生安全管理,预防水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金华市卫生监督所于2006年9月对全市农村学校自备水卫生安全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怀柔区初中学生青春期性知识态度行为

    青春期是人类发展的特殊时期,是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随着身心发育的加快,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青春期性教育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本调查旨在了解怀柔区中学生性健康知识、观念、行为现况及教育需求,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丁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广西大学汉族学生2005与2000年肺功能发育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广西大学汉族学生呼吸功能发育状况,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0年和2005年广西大学19~22岁汉族学生肺活量及其相关指数资料.结果 不同年度学生肺活量及相关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2005年男生城乡比较,21和22岁2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城乡比较,19和21岁2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为城>乡.结论 广西大学汉族学生肺功能发育呈下降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体质.

    作者:姚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三峡大学学生住院疾病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大学生住院疾病的基本状况,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校医院近6 a的学生住院资料,对住院人次和住院率、病种和发病率及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住院人次从2002年至2004年上升较为明显,年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科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0.05);在外科疾病中,泌尿系结石占首位,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0.05);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内科占第3位,外伤的发病率在外科占第4位.2001年以后学生的每人次住院费用逐年下降.结论 高校医院应加强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和完善健康教育课,以减少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还应重视安全意识教育,使学生在体育锻炼和出行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郑九星;王虹敏;程启秀;王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自杀是蓄意或自愿采用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精神病,在病理性激情、幻觉或妄想影响下都可出现自杀行为[1].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自杀是一个人经历强大的心理刺激时激发的内部冲突而导致的行为.这种刺激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倒退为更原始的自我状态,也可以使人将对别人的攻击、对社会的对抗内向投射于自己,形成自残或自伤.也就是说,自杀的大多数人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面临强大的心理刺激、形成内部心理冲突的正常人[2].

    作者:王艳芝;李彦牛;杨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某军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近年来,由于学校集体用餐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缺乏,导致食物污染、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军校因为其管理的严格性,学生没有太多机会外出就餐,因而军校食堂担负的责任比普通大学更大.为了解某军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现状,寻求佳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笔者于2006年9至11月根据态度·支持·强化(PRECEDE)健康教育模式开展了卫生知识培训,并进行了有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近期效果评价.

    作者:刘淑红;王俊红;胡役兰;惠武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武汉大学医学院学生吸烟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吸烟基本情况及其心理状态,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在医学生中开展无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大学医学院在校本科生共825名,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和回收不记名自填问卷.结果 医学生吸烟率为19.9%,男生吸烟率为29.3%,女生吸烟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年级学生吸烟率显著高于低年级(P<0.01),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吸烟率高于临床医学及其他专业(P<0.01).学生吸烟主要原因是应酬,其次为个人习惯、好玩和解闷.在医学生中,反对吸烟的只占11.0%,而赞成的达25.6%.父、母吸烟是子女吸烟的不利因素.结论 应在医学院校中开展无烟教育,不仅要让医学生不吸烟,还要让他们教育其他人群不吸烟,以推动全社会的禁烟活动的开展.

    作者:黄杏;陈冬峨;王增珍;景亚斌;刘登秀;黄茜;陈华;宋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广西高中生SCL-90常模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目的 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常模,为当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采用SCL-90对广西3 469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计算信、效度,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信、效度良好,各因子分和总分存在性别、年级和民族差异.结论 广西高中生SCL-90常模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较好的内容结构效度,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林东;覃玫;韦弘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北京市西城区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男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咨询与现状,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北京市西城区2006年中学入学新生6 084名为研究对象,进行外生殖器检查,并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询问调查和随访.结果 在所有男生中,包皮过长914人,包茎429人,包皮炎(包皮粘连)1 066人,精索静脉曲张84人,隐睾19人,包皮环切术后281人.询问和随访发现,目前与青少年男性生殖健康相关的人员和社会因素均非常薄弱.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令人担忧.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咨询与教育工作是目前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作者:刘峰;王彦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安徽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派生指标2005年与1985年比较

    目的 比较2005年与1985年安徽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派生指标,研究儿童青少年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 比较安徽省2005年与1985年中小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维尔维克指数和肺活量指数的差异.结果 7~18岁城乡男女学生2005年BMI、维尔维克指数在多数年龄组中显著高于1985年,而2005年的肺活量指数显著低于1985年.结论 安徽省中小学生体型向肥胖和粗壮型发展,而肺功能则下降,体格与生理功能发育不平衡.

    作者:龙翔;陶芳标;赵媛媛;阙敏;何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2 237名大、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中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均达到86%以上;有25.2%的中学生及36.7%的大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对艾滋病感染者大中学生选择同情和关怀的居首位,占70%左右;39.5%的中学生及38.4%的大学生认为对艾滋病感染者应严格隔离.2.6%的中学生和8.3%的大学生自我报告有过性行为,性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 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策略,使大中学生对艾滋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作者:孙秀梅;王宝兰;于德河;宁召起;刘秀军;刘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安徽省汉族6~22岁学生BMI指标分析

    目的 了解2005年安徽省汉族6~22岁学生BMI指标特征及其20 a间的变化,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黄山市及宿州市城乡各抽3所中、小学和合肥市1所综合性大学,学生年龄范围为6~22岁,共计9 000人,对其BMI指标进行测算.结果 2005年安徽省学生18岁前BMI指标总体随年龄增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18岁后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有所起伏,其中性别、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5年较1985年BMI指标城乡7~13岁学生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乡村14~22岁学生明显降低,近50%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5年安徽省学生形态发育状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学生发育状况仍不乐观.

    作者:王君;张洪波;陶芳标;许娟;许敏兰;郑迎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颁布了几个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文件[1],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工子女到城市受教育的措施,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人发现初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存在许多心理问题[2].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教育对策提供依据,笔者对重庆市263名农民工子女进行了调查.

    作者:胡韬;郭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行为问题儿童社交焦虑及个性特征

    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儿童行为问题包括情绪和行为2个方面的异常,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和智能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如行为问题儿童的学习能力及其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1-2].笔者就行为问题儿童的社交焦虑、个性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王秀珍;邓冰;王秀英;郑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体系的实效研究

    目的 探讨高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培训的实效性,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应用朋辈辅导胜任力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SCL-90等问卷,从朋辈辅导胜任力、自我效能感和健康水平方面评估培训效果.结果 39名朋辈辅导员经过培训,朋辈胜任力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得分(P<0.001),GSES的得分和SCL-90总分显著低于培训前的得分(P<0.01),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抑郁、强迫和精神病性SCL-90因子得分也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经过系统的培训,朋辈辅导员胜任力、自我效能感和健康水平均有显著性提高,证明朋辈辅导培训内容和方法是有效的,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钟向阳;胡浩民;蔡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某幼儿园1991-2005年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状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为特征,可伴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并发症.该病为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以便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中国矿业大学幼儿园1991-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分析如下.

    作者:张予平;孙志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大学生健康教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

    大学生健康教育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卫生防病和急救知识,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增进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胡悒萍;陈秀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兰州市区幼儿园幼儿体质现状调查

    幼儿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体质是今后学习、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关系到国家未来强弱和民族盛衰.为了解兰州市区幼儿园在园幼儿的体质状况,以便为提高兰州市幼儿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年3-6月对兰州市8所幼儿园的960名幼儿进行了体质检测.

    作者:任涵;蒋秋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黔东南州2001-2005年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黔东南州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01-2005年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黔东南州2001-2005年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爆发疫情90起,发病6 099例,死亡2例,罹患率为8.81%,病死率为0.03%.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83.33%),94.45%的爆发和97.41%的病例发生在农村;3月和10月为高发月份,7~9岁为高发年龄.结论 特殊的环境、学生疫苗接种率低和疫情迟报是学校出现传染病爆发和疫情扩大的原因.

    作者:周峻;唐光鹏;罗涛;吴念标;周文红;潘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健身运动处方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健身运动处方,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测量法和实验法对不同年龄、性别的486名高校教师实施健身运动处方锻炼.结果 男子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躯体化(tA=-3.01,P<0.01;tB=-2.43,P<0.01)、抑郁(tA=-1.95,P<0.05;tB=-1.96,P<0.05)和焦虑(tA=-2.02,P<0.05;tB=-2.48,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子实验组与其对照组相比,在身体化(tA=-2.49,P<0.01;tB=-1.97,P<0.05)、抑郁(tA=-2.72,P<0.01;tB=-2.52,P<0.01)、焦虑(tA=-2.55,P<0.01;tB=-1.98,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男子实验A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人际关系(t=-2.69,P<0.05)、敌对性(t=-2.62,P<0.01)和强迫性(t=-2.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子实验B组与对照组相比,则在强迫性(t=-2.27,P<0.01)、人际关系(t=-2.11,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指导高校教师科学地运用健身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有效地增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傅健;马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普通中学管理者参与式艾滋病教育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 提高学校领导者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力度,探讨有效、可行的学校领导培训模式.方法 在黑龙江省和河南省举办为期1 d的普通中学领导培训班各1期.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国家相关政策和反对歧视的理念为切入口,培训学校管理人员、校医和中小学保健所管理人员共78人.评价培训后的效果.结果 培训后学员知识水平显著提高,态度明显转变,普遍认识到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互动式培训模式深受学员欢迎,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及发放教学材料等方面评价较高.结论 加强学校领导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培训是落实国家及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关键.参与式培训模式是有效且可行的,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丁素琴;马迎华;王超;张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