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峰;初春梅;李长锋
严重肢体缺血(CLI)在1982年被首次定义[1],其概念仅适用于非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缺血的肢体.CLI患者包括踝压(AP)小于40 mmHg合并静息痛以及AP小于60 mmHg合并坏疽两种情况,但不包括合并神经性病变或败血症患者的缺血肢体.CLI与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截肢率及死亡率的增加等密切相关,其五年死亡率为50%-60%,其中,心血管病事件和卒中占死亡原因的70%[2-5].
作者:秦悦;翟秀宇;张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现有的诊断工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检测和风险分层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探索可靠的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志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微小RNA (miRNA)是一类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参与包含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多种病理学过程,并在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中有显著改变.此外,miRNAs能够在外周循环中稳定存在,并易于检测.这些特性使miRNAs成为心血管疾病潜在标志物,现已发现了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特异性循环miRNA.本文就循环mi-croRNAs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检测和风险分层的新潜在生物标志物展开综述.
作者:李亚丽;姜皓;艾丽萍;侯秀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肝切除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上有肝左叶、肝右叶、肝左外叶、肝段切除术[1].由于麻醉药物的代谢需要依靠肝脏的降解和转化,了解药物使用后对肝脏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极为重要.因此,本文对肝切除手术患者用吸入性麻醉药物七氟烷和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进行对比实验,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们医院肝切除的9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标准是均符合临床手术适应症,排除对象的指标是患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过度瘦小或过度肥胖者.
作者:徐飞;金美善;崔航;于绍楠;王宝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超声检查技术以其无创性,操作方便、简单而又适时的特点一直是妇产科疾病检查方法的首选.随着妇产科超声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妇产科超声新诊疗技术的深入开展,不仅对妇产科超声医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未来的其他系统的超声科医师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妇产科超声影像知识.因此,妇产科超声的教学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现在超声诊断学本身课时设置就少,理论课上基本涉及不到妇产科相关的超声内容,这就使得妇产科超声实践教学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提高妇产科超声实践教学质量,成为现在妇产科超声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现就我们的一些经验体会总结以下几点.
作者:曹璐;冷维春;刘俊宝;秦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1一般资料患者,39岁男性,发现脾大5年,因腰痛,以脾大待查入院.查体:无贫血貌,颈部、锁骨上下窝、腋窝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皮肤未见瘀点、瘀斑,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5 cm,质韧,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某医院):白细胞24×109/L,中性粒计数20×109/L.肝胆脾彩超:脾厚5.9 cm,肋下5.9cm,大长径18.4 cm,脾内探及多发小结节.胸部CT示:脾脏超过5个肋单元,其他未见明显异常.血管炎组合及ANA谱均未见明显异常.核医学全身骨显像(德国西门子SymtiaT2)示:全身骨骼显影清晰,放射性分布不均匀,颅骨可见多发放射性浓聚影,双侧肱骨近端、胸骨、双侧肋骨、脊柱、骨盆骨及双侧股骨近端可见对称性放射性浓聚(图1);腰骶部SPECT/CT融合显像示:双侧部分肋骨、胸腰椎、骨盆骨及双侧股骨近端骨质密度弥漫性增高,近似“象牙质”征,局部骨质内尚可见死骨形成影,伴弥漫性放射性摄取增强(图2);骨髓穿刺见取材干抽.
作者:赵银龙;郝婷婷;李俊安;钟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主要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及部分脑肿瘤术后的重症患者,对其进行集中监护、治疗及紧急救治.由于这部分患者大多疾病较重,较大比例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是昏迷等情况[1,2];同时术中及术后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甚至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情况,增加了院内感染机会,影响患者康复,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挑战.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自然界中尤其是潮湿环境中普遍存在,在医院中经常可导致医院院内感染.
作者:曲行晖;李善骥;刘心睿;王伯玉;王慕鹏;王明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骨肉瘤是原发恶性骨肿瘤,青少年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疼痛、肿块、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贫血等,多采取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治疗,但复发率和转移率均较高,预后差,死亡率高[1],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骨肉瘤发生机制可能与多种基因同时改变有关,cyclinD1蛋白能够调节细胞周期,p53蛋白调节靶基因的转录,抑制细胞增殖,两种蛋白在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cyclinD1与p53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骨肉瘤病理相关性,以便指导临床诊断,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宇洪浩;原泉;王欢;安春厚;林新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改善献血者血管弹性、减少献血反应的原因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由于血管细、弹性差、既往曾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200例,根据有氧运动干预情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无偿献血者给予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给予常规处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偿献血者血管管径、血流速度、血管粗细、血管弹性、献血反应发生及采血不足量情况.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无偿献血者血管管径为(0.28±0.06) cm,对照组为(0.27±0.05) cm,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无偿献血者血管管径为(0.48±0.06) cm,对照组为(0.29±0.05)cm,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血液流速加快、血管外观变粗、血管弹性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99例符合献血标准的献血者参加献血,2例出现献血反应,无1例出现采血不足量.对照组有67例符合献血标准的献血者参加献血,有12例出现献血反应,3例出现采血不足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明显改善献血者BMI、血压、心率,扩大血管管径,增强血管弹性,有效降低献血反应及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作者:郝彦开;郭皓;王相斌;任洁;李涛;孙国栋;燕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在近些年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在消化道肿瘤中,胃癌患者的死亡率高.对胃癌早期做出诊断和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因此,对胃癌患者加强胃镜活检与病理检查,对患者的生命保障至关重要.本文对术前及术后160例胃癌患者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航;吴锷;刘盛;王晶波;张美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特点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1].近几年我国北方IMN患者数量增加趋势明显[2,3],亚洲人IMN患者30%-45%自行缓解,但5%-14%IMN患者进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4].IMN的预后相关因素诸多,如性别、蛋白尿程度、血压等,但国内外对年龄与IMN相关性报道甚少,本文回顾性分析IM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旨在探索年龄在IMN所起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永向文;娄岩;李迪原;高鹤;刘树军;高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血液炎性反应标志物预测COPD患者死亡风险的可能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15名自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COPD治疗的首次诊断为COPD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在诊断时均采用呼吸量测定法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FEV1,并收集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比值,血清白蛋白和维生素D水平信息.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评估血液炎性标志物与COPD患者死亡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血液炎性标志物对COPD患者死亡的预测能力.结果 CRP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降低与COPD患者死亡风险的增加成正向关联性.以COPD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BMI建立预测诊断后三年死亡风险的基础模型,构建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2.将CRP、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加入基础模型构建的新预测模型AUC提高到0.81.结论 CRP、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与COPD患者的死亡风险相关并能够显著提高对COPD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
作者:刘洪波;孔庆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心电图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是走向临床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心电图诊断学虽然只是一门小学科,但却是医学生的基础学科,而且由于理论课教学内容抽象难懂,心电图教学一直是教学难点之一,带教老师们也在一直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包括尝试CBS、PBL、LBL相结合[1,2]及TBL与LBL相结合[3]等多种教学方式,比较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4].我们心电图诊断学教学组也在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不同生源的心电图诊断学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尝试各种改革,以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将我们在留学生研究生班心电图诊断学教学中推行的理论与实习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陈丽萍;李彦慧;于微;裴立平;杨洋;邢玥;赵凯军;陈丽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妊娠期高血压(GH)和子痫前期(PE)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在孕20周以后发病,其中PE因病情重且难以准确预测而备受关注,研究表明PE发病的早晚与分娩早晚以及疾病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胎盘促血管形成因子和抗血管形成因子参与了PE的发病.本研究选择促血管形成因子的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抗血管形成因子的可溶性血管生长因子受体-1 (sFlt1)和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作为研究指标,检测其在健康孕母、PE和GH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分析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作者:张种;贺锐;赵翠生;王红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骨纤维结构不良(FD)是一种良性骨病变,正常骨组织和骨髓被大量增生纤维组织代替[1].FD约占所有良性肿瘤样骨病变的7%[2].根据一些文献报告,FD常见的年龄在11-68岁[3],无明显年龄差异.FD可发生在肋骨,股骨,胫骨和颌面骨等部位,但发生在脊椎的情况极为罕见.目前脊椎FD报告大多为病例报告,全面介绍较少.在临床诊断中,由于发病率低,缺乏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本病不易与其他椎体良性病变鉴别,误诊仍不可避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4月至2016年5月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脊柱FD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韩冰;宫新扣;王宏飞;郝大鹏;张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泌尿系感染是医院感染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约占感染性疾病的20%-30%[1].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升高[2],而细菌耐药是治疗泌尿系感染失败的主要原因.定期监测泌尿系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院区患有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我们检测了自2015年2月份至2017年2月份就诊的泌尿系感染患者215例尿培养标本,对检测出的265株病原菌的种类以及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如下统计分析.
作者:李丽荣;姜皓;李岩;孙景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S100蛋白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可100%溶解,该家族包括25个成员,为EF手型Ca2+结合蛋白,分子量约10-12 kD,仅存在于脊椎动物中,以二聚体或多聚体的形式存在.S100家族成员的序列同源性在16%-98%之间,大部分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1q21,但S100B、S100G、SL00P和S100Z的基因编码区分别位于21、X、4和5号染色体[1].S100蛋白的结构差异不大,但表达位置、水平及生物学作用却大不相同.
作者:赵本正;陈俊宇;徐萍;陈莹莹;邱俊;郑晶莹;吴珊;夏阳;赵丽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以促炎为特点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GSDM蛋白家族包括6个成员,可通过多种途径被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切割,暴露其具有活性的N端,后者在细胞膜表面形成孔道,引起细胞肿胀,从而诱导细胞焦亡,终参与炎症反应、恶性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并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产生影响.此外,GSDM家族蛋白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还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吴珊;陈俊宇;陈莹莹;徐萍;赵本正;赵淑华;赵静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肺癌血行转移是一个高度选择性的非随机生物学过程,包括肺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作用,其中肺癌细胞向血管外游走是肺癌血行转移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在体外模拟构建了肺癌细胞血行转移中的血管外游走过程,对肺癌细胞的血管外游走途径加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所用细胞在包被有明胶的细胞培养皿上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3种肺癌细胞分别为:LK-2、A549、RERF-LC-KJ.
作者:刘楠;辛华;张乐宁;聂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腹泻患儿杯状病毒(HuCV)感染病原及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2013-2017年2272例因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和临床资料.应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扩增HuCV核酸,用测序及序列分析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分析临床表现.结果 2013-2017年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腹泻患儿Hu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49%、12.28%、13.55%、16.75%和22.56%,HuCV阳性检出率3-4年一个高峰,而且近年有增多趋势;腹泻HuCV感染可见NoV与SaV,NoV基因分组可见GⅡ、GⅠ和GⅠ/GⅡ基因型,以NoV的GⅡ型为主;HuCV感染年龄高峰为7-12月龄(36.76%),≤24月龄组占阳性患者的83.20%;发病高峰季节为每年12月至次年1-3月;临床表现63.25%伴有呕吐,58.79%伴有体温升高,46.72%出现呼吸系统症状;2.01%出现抽搐,平均住院日为(3.6±2.7)天.结论 HuCV是长春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长春市HuCV腹泻存在NoV和SaV两个属,多种基因型;2岁以下婴幼儿为HuCV腹泻的高发人群,HuCv感染呕吐和发热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伴有多系统损害.
作者:姜洪波;孟婷玉;孙利伟;田玉玲;王承训;赵艳玲;贺岩;黄艳智;黎伟明;李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1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疼痛,呈间断性胀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及排尿困难.于当地医院行泌尿系彩超发现“左肾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体温38.7℃,双侧腰部曲线对称,双侧肋脊角对称无隆起,左肾区叩击痛阳性,右侧阴性.双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耻骨上膀胱区无隆起,无压痛,叩诊鼓音.尿常规:白细胞不高,红细胞31.2μl,红细胞(高倍视镜)5.62HPF,隐血+/-,尿蛋白-.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1×109/L,中性粒细胞7.69×109/L.
作者:倪景远;邵玉;孙志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