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云;张梅喜;张德甫;陈姜;段新维;马爱华
校园暴力在美国已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加利福尼亚州一研究机构2001年4月1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美国21%的高中生,15%的初中生携带武器上学,武器包括枪支和刀;同时有11%的高中生和7%的初中生承认在学校喝醉过酒,在他们当中,83%的学生打过人,而且接近50%的男生和一小部分女生认为打惹他们生气的人没有什么不对.从这些数据上不难发现,美国的一些青少年存在以暴制暴的思想,这一思想直接、严重的后果就是1997~2001年频频发生的校园枪杀案.而其中残忍的惨案发生于1999年4月20日哥伦拜恩中学的枪击案,导致13人死亡、23人受伤,成为美国历史上严重的枪击案.这些血的事实使校园暴力成为美国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叶映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在开封市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对相关人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00例儿童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同时对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0例儿童HP感染检出率为33.0%,其中3~4岁组为21.7%,5~9岁组为32.7%,9~12岁组为38.5%.家庭成员HP感染组儿童感染率为41.8%,无HP感染组儿童感染率为18.0%;日常共同进餐组儿童HP感染检出率为42.5%,分餐进食组儿童HP感染率为19.0%.结论儿童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Hp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不良卫生习惯是HP的易感因素.
作者:谷敬丽;李伯成;房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北京、沈阳2地区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探讨该地区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为采取增强学生体质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曾经参加2000年体质与健康调研的北京市3个区(东城区、石景山区、通洲区)以及沈阳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1 252名中小学生和1 161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及家长对体育锻炼均持肯定态度,但其程度具有地区差异(χ2=132.46,P<0.01);中小学生锻炼情况存在差异(χ2时间=122.964,P<0.01;χ2强度=60.13,P<0.01);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与他们和家长的认识存在差异;各地区家长对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有一致的看法.结论北京、沈阳2地家长和学生对体育锻炼均有较强意识,但多种因素使得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及强度均不够.体育锻炼不足是该地区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体育锻炼.
作者:陈润;马迎华;张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儿童青春期发育中瘦素等激素水平的变化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儿童青春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15岁健康儿童180名的血清瘦素、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进行放射免疫检测.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瘦素水平呈现由低到高再低的变化规律,女孩则呈现逐渐增高趋势;性激素水平在男女儿童中呈现增高趋势,但增高时间不同,男孩睾酮与瘦素呈显著负相关(r=-0.93,P<0.01),女孩雌二醇与瘦素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1);女孩胰岛素与瘦素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瘦素可能对儿童青春期的启动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女孩青春期发育中可能比男孩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瘦素与性激素相关关系的两性差异可能是造成男女生长突增时间不同的原因之一.
作者:胡巧云;张梅喜;张德甫;陈姜;段新维;马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学校卫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中小学校32所,进行学校公共卫生状况的现场调查,包括学校主要卫生设施、卫生机构与人员、学校健康教育以及学校卫生管理等内容.结果各级各类学校间教学和卫生设施的差距悬殊,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为34.2%~116.2%,90.6%的学校设有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71.9%的学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应急措施,农村中小学在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管理方面落后于城镇小学.结论学校存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特别应注重农村学校的卫生工作.
作者:郭清;马海燕;许亮文;王小合;汪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评估不同家庭收入对重庆市中小学生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为开展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参考全国第2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在重庆市8个区县分层整群抽取48个调查点,抽取中小学生8 334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结果不同家庭收人的中小学生患龋情况、软垢指数、牙周出血、牙周结石刷牙次数、刷牙时机、牙膏的选择、吃零食的次数、吃蔬菜和水果情况、牙痛的处理方法等变量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家庭收入对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行为有重要影响.
作者:李刚;林居红;丁小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自考班与普通班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辅导.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共测评有效样本197人.结果自考班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23.68%)高于普通班学生(11.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受到特别关注,是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辅导的重点对象.
作者:袁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人类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网络时代,互联网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而且还会通过消除中介或重建中介,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大大提高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了网络世界.科学是把双刃剑,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预防青少年网络和游戏机成瘾成了学校教育和儿少卫生工作的一项新的内容.
作者:戴伏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氟化泡沫预防学生龋齿的效果,为学生龋齿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所处地域、生源、教学条件相近的城区中心小学、城区完小、乡区中心小学各2所,对学生分不同批次分别给予氟化泡沫防龋,并于开始前和3 a后分别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结果第1批试点学校与第2批试点学校相比,各年级学生总龋患率、恒牙龋患率有所下降,且高年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所观察的2组学校均有相同结果;第1批试点学校与对照组学校相比,学生总龋患率、恒牙龋患率均有显著下降.结论氟化泡沫对预防学生龋齿有一定效果,且应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作者:张宁;沈明珠;吴叶;张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大连市眼镜合格率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检测项目的变化规律.方法1995~2002年每年于市场或学校采集验光处方定配眼镜100~103副,测定顶焦度、散光轴位、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垂直互差等指标.结果大连市眼镜合格率从1995年的66.3%提高到2000年的90%以上,自1997年始一直保持在95%以上;1995年,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和光学中心垂直互差的合格率已达95%,而镜片顶焦度允差仅为79.2%,此后逐步提高到100%.结论眼镜卫生质量检测有利于眼镜配装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智勇;孙作庆;王福臣;刘淑娟;刘劲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发展迅速,需及时、正确地处理.为了提高高校医院对急腹症的诊治能力,笔者收集整理了中国矿业大学医院外科近3 a收治和转诊的急腹症患者有关资料,对外科急腹症的特点、诊断及处理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新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什么是学校性教育学校性教育,也称学校性健康教育,是以学校为主要场所,以学生为目标人群,有组织开展的系列性教育活动.中国的学校性教育,就其学科发展而言,具有鲜明的双重性.
作者:季成叶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性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否在小学开展性教育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为探讨是否适宜在小学高年级实施性教育以及怎样进行性教育,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作者:黄澄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参加研究生考试大学生人格特征,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法,以16 PF为测试工具,对包头市在校应届毕业生230名进行测试.结果在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敏感性(I)、幻想性(M)及专业而有成就者的综合人格因素方面,考研大学生显著高于非考研大学生;而世故性(N)低于非考研大学生.男大学生考研者在恃强性(E)、兴奋性(F)、敏感性(I)和幻想性(M)上显著高于非考研大学生;女大学生考研者在世故性(N)、忧虑性(0)上显著低于非考研大学生.考研大学生中,男大学生在恃强性(E)上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在乐群性(A)上显著低于女大学生.结论人格因素中,有恒性、持强性、兴奋性、幻想性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智,在高等教育中应加强这方面人格的培养.
作者:霍建勋;关明杰;刘素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师范大学生是未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因此,探索师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并针对其弱势心理素质实施健康促进,既可以增强高师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师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有利于改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我国对师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研究刚刚起步,已有研究对师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索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基于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科学理解,借用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本研究旨在系统了解师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性别、生源(城乡)、专业类型(文理科)及年级之间的差异,为后续的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田澜;王滔;郑庆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自从上世纪70年代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了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者一致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缓解个体的应激状况、维持个体的良好情绪体验[1].Wrightsman[2]指出,人际信任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折射出人们对于人类本性的基本信念,也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通过对人际信任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们的人性观、人际价值以及人际关系.该文旨在对技校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杨静;黄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近年来,艾滋病(AIDS)和HIV感染在全国呈蔓延播散趋势.艾滋病的流行不仅给人民健康带来了危害,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已成为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多少和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如何与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态势密切相关[2-4].为了解马鞍山市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以高校为基础的艾滋病宣教计划提供背景材料,笔者进行了艾滋病相关问题的KAP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宏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为掌握宾川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遏制乙型肝炎在中小学生中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分层抽取了宾川县7个乡镇50所中小学的在校学生22 158人进行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贺昕;杨红春;杨桂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SCL-90量表对44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客观支持度高于大学生常模,新生的支持利用度较高,城市学生的主观支持较低,社会支持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朋友支持和精神支持对男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同学支持和团体参与对女生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有关.
作者:方敏;赵俊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阶段,面临着环境的巨大改变和独立人生道路的开始,内心时常会有矛盾冲突和困惑.有资料显示,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前3位依次是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人际交往、自我意识[1].笔者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在大学生发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中,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突出,而人际关系信任将直接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作者:王岚;李志刚;马长征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