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郑合明;陈秀玲
国内外有关教师压力的研究非常多,尤其是国外,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方面都有很多的研究.教师压力和其他职业的压力相比,有自身的独特性.
作者:王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情感表达、自动思维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167名工科大学生采用情感表达量表(TAS-20)、自动思维(ATQ)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调查.结果自动思维对睡眠指数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情感表达通过自动思维对睡眠指数存在间接正向作用.结论提高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克服消极自动思维,可以有效改变大学生的睡眠状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张文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学校是广大儿童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学习和生活环境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育.为了解天津市1990年后各类新、改、扩建学校的卫生状况,笔者于2002年11月对该市39所大、中、小学校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和评价.
作者:朱传芳;王文娟;李伟;杨书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汕头市城区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提出解决当前健康教育课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汕头市城区234所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的开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汕头市健康教育课得到普及推广,但近2 a来健康教育课在课程设置、课时、师资、教材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困难,仅有36.57%的小学和15.25%的中学开设<卫生与健康>课,大部分学校转为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影响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结论应加强中小学健康教育课教学、教材改革,以提高健康教育课的质量.
作者:陈泽华;钟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掌握宾川县中小学生常见病现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学生常见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依照<全国学生体质检测实施细则>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抽取的26 993名中小学生进行常见病监测.结果在受检的26 993名学生中,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为28.74%;其次依次为视力不良(24.90%)、营养过剩(6.12%)、贫血(5.46%)、沙眼(5.21%)、恒牙龋(4.39%).结论宾川县中小学生常见病现况依然严峻,需教育、卫生等部门协调互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治.
作者:贺昕;杨汝涛;吴红芬;杨继雄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与小学生单纯性肥胖有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体格检查对吉林市2所小学354名学生进行调查.筛选出单纯性肥胖学生43名,同时选出与肥胖儿童同班、同性别、身高相差在3 cm内,出生年月相差在3个月内,而身高标准体重为正常的学生43名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父母至少一方肥胖者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的饮食行为问题有:进食速度快,睡前进食,看电视时进食等;运动行为问题有:看电视时间长,每天运动时间少,不喜欢体育运动等.在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中肥胖组发中铬、铅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遗传和环境因素均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有关,防治肥胖应从改变不良的饮食和运动行为着手.
作者:姜秀梅;赖亚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体育教学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该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6名在校高职学生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接受体育教学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在接受体育教学后,与对照组相比,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高等院校应开设正规的体育教学,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崔海明;王建忠;李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现状,为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3~4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8所小学四至六年级、9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8 22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每天吃早餐、午餐、晚餐的比例依次为95.0%,98.9%和97.8%,大部分学生在家里吃饭.早上7:00前吃早餐为多,占58.0%;在1周的饮食中有15.5%的学生每天吃糖果、巧克力等甜品1次以上,有56.1%的学生每天喝牛奶或相同量的奶制品少于1杯(约200 mL),20.9%的学生每天喝含糖碳酸饮料1次以上,有34.5%的学生每天吃蔬菜少于1次,有少部分学生每天吃油炸、腌熏食物1次以上;大多数学生有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的习惯;有38.3%的学生在调查前1周内光顾过街边小摊.结论中小学生是不良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预防的重点人群.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矫正不良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
作者:周志衡;王家骥;李亮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护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激生活事件的关系,以便为该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潍坊医学院护理系女生272名,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测试,利用SAS(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第1,2对典型变量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被试的第1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449 0;而前2对典型变量累积贡献率达0.76.在第1对典型变量中,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神经症状与学习压力、健康适应、人际关系载荷大;在第2对典型变量中,抑郁症状与丧失、人际关系载荷大.高护女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神经症状与学习压力、健康适应、人际关系的正相关以及抑郁症状与丧失、人际关系的正相关.结论高护女生面临的应激生活事件对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神经症状的产生有明显影响,而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丧失、健康适应是主要因素.
作者:王雁;梁虹;原福娟;张春燕;张欣;孙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福建省712名农村中学生进行测查,使用SPSS¨.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6.01%的农村中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男生,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家庭的矛盾性、亲密度和娱乐性是影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结论改善家庭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东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浙江大学校医院创建于1958年.4校合并成立新浙大后,校医院现设有本部医院及下属4个分院,床位150张,工作人员230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45人.浙大校医院于1997年经浙江省卫生厅评审为二级乙等医院和省级文明医院,2001年被省市劳动保障部门评定为省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作者:李英奇;王小英;陈立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宁德市畲、汉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2年宁德市7所中小学校畲、汉族学生10260名进行营养状况分析.结果宁德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1.03%,营养过剩率为8.65%.汉族学生营养过剩率显著高于畲族学生.畲族男、女生营养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汉族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而营养过剩率高于女生.城区学生营养不良率低于乡镇,营养过剩率则高于乡镇;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营养过剩率则相反.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及膳食指导,推广营养配餐,城市普及饮用奶、农村推广饮用豆奶等综合方法是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有效措施.
作者:薛朝红;邱丛;黄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并非单纯局限于学校内的学生食堂,还包括学校周边的饮食摊点.为全面了解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学生食物中毒的发生,笔者于2004年4~5月对武汉市青山区41所中小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摊点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伍怡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湖北省贫困农村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为探讨影响贫困农村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取湖北省浠水县6所小学6~9岁学龄儿童789名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与1992年湖北省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比较,儿童的身高平均增长了3~7 cm,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体重平均增加了1 kg,其中仅9岁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重指数(BMI)仅在9岁年龄组男女儿童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9.8%,男(41.3%)高于女(37.2%),也高于1992年湖北省儿童的贫血患病率(24.6%).儿童的骨密度与身高、体重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26,0.35,P值均<0.01).结论湖北省贫困农村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仍不理想,应加大营养监测和干预工作的力度.
作者:张春莲;汪春红;易国勤;华立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脑力负荷前后肥胖青少年划消试验及视觉追踪测验完成速度、正确率的变化,探讨肥胖青少年注意能力的特点.方法对选取的250名研究对象进行体成分测定,以体脂百分比作为划分肥胖的标准,共选取肥胖及对照82对.以瑞文标准推理测试、韦氏智力量表中部分项目测试60~70min作为脑力作业负荷,负荷前、后分别进行划消试验和视觉追踪测验,统计划消试验的阅读速度、错误率、脑力工作能力指数(IMC),统计视觉追踪试验的完成时间及正确数,分析脑力作业负荷对肥胖组和对照组各指标的影响及2组间的差异,分析肥胖青少年注意能力的特点.结果脑力作业负荷后,肥胖组划消试验阅读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明显下降,错误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视觉追踪测验完成时间显著增加;而对照组划消试验阅读速度、IMC、视觉追踪测验的正确数在脑力负荷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力作业负荷后,肥胖组阅读速度、IMC均低于对照组,错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追踪测验完成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相比于正常青少年,肥胖青少年在同样强度的脑力负荷后,注意能力下降明显.
作者:孙莹;陶芳标;黄锟;叶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对青少年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对预防疾病,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笔者于2002年3~6月对兰州市23所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因素,为促进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开展,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折惠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之一.现对2002年6月~2004年11月在华东交通大学医院确诊的自发性气胸1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晏亦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钙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并在机体各种生理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钙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是个复杂的过程,包括钙的摄入、吸收和排泄,以及吸收的钙被用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程度.本文就钙的生物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王晓燕;马冠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纸张底色饱和度、色调对主观感觉的影响,为制订学生书本相关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色度测定结果对纸张进行分组.选取30名9~10岁学生,用印制于18种底色纸张的课文评估主观感觉.结果舒适度较差的依次为深紫红、深青、宣纸、深绿、中绿,舒适度较好的依次为淡黄、白纸、浅黄、浅橙红.淡黄色为唯一不舒适率为0的试样,白纸不舒适率为11.4%.高、中等饱和度组中,各色调普遍存在较多主观感觉不适,而低饱和度(浅色)组没有.结论饱和度高(深色)对主观感觉会产生不利影响.白纸有一定的不舒适率,若加少许黄色,则舒适度明显提高.宣纸以及高、中等饱和度绿纸的舒适度低.
作者:王智勇;刘启贵;董毅;王光旭;何红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高校医疗保健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运行机制改革.有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管理模式;也有采取学校发工资、津贴,自己创收奖金的运营模式;还有保持原有运作不变的模式.笔者现就高校医疗保健机构改革的相关问题浅谈如下.
作者:徐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