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州市中小学教师SARS认知和行为态度分析

沈波;郑碧英;张铭汉;李月平;王邱陈

关键词:SARS, 教师, 知识, 态度, 实践
摘要:为评价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时期各种宣传教育的效果,了解教师这一特定人群对SARS的认知和行为态度,笔者于2003年6月上旬对福州市晋安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金山区2002年监测点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营养更是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为了解上海市金山区部分学校在校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确定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笔者于2002年4~5月对该区共7所中学和5所小学在校学生进行健康筛查,现将监测点校学生的营养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金建玲;彭艳英;周静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学生宿舍尘螨孳生状况与过敏性哮喘的关系

    目的了解大学生宿舍尘螨孳生状况以及尘螨孳生密度与过敏性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学生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收集某大学208间学生宿舍床尘及屋尘标本,镜下进行尘螨计数.结果尘螨检出率为32.7%,其中男生宿舍为39.3%,女生宿舍为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68间检出尘螨的宿舍中,床尘及屋尘中尘螨孳生密度高者可达67个/g,低者为3个/g,平均密度为(28.69±13.76)个/g;所在宿舍共有患过敏性哮喘学生14名,其中有8名学生所在宿舍检出尘螨,其床尘及屋尘中尘螨孳生的平均密度为(30.21±11.37)个/g,而未患过敏性哮喘的学生所在宿舍尘螨孳生的平均密度为(27.38±13.16)个/g,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学生宿舍孳生尘螨较为普遍,但其孳生密度与过敏性哮喘发病似无明显关系.

    作者:贺骥;江佳佳;王慧勇;李朝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1995与2002级新生营养状况比较

    目的比较中国民用航空学院1995与2002级新生营养状况,为指导高校大学生营养和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1995年与2002年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新生身高、体重指数为指标,采用<实用内科学>第11版体重指数(BMI)标准,对营养不良、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等4种营养状态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新生营养状态明显改善,但身高变化不明显,体重增幅明显超过身高.2002年新生中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比较1995年有明显增加,女生增加不明显.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结论必需提倡合理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体格全面发育.

    作者:朱枫;王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武穴市240名小学生铅吸收情况

    铅的环境污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已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童长期接触低浓度铅会导致行为功能改变,如注意力下降、多动、冲动.为了解武穴市小学生铅吸收情况,根据<全国学生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笔者于2003年4月对武穴市城区小学生铅吸收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王应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某农村中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为了解农村中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帮助膳食管理人员合理安排学生膳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于2002年10月对河南省遂平县山查岈山乡在校中学生进行了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王梅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民市农村小学教师健康状况

    为全面了解新民市小学教师身体健康状况,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情况,为今后小学教师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新民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于2002年暑期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了体格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扬州大学部分大学生网民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网民的心理卫生状况,为控制高校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生网民进行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大学生网民SCL-90各项因子分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或P<0.01);男、女大学生网民的躯体化、恐怖因子差异存在显著性;城、乡大学生网民仅在躯体化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各项因子差异无显著性;上网频率高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等项目上的得分比上网频率低者有着更高的分值.结论网络给频繁上网者带来了更多的心身问题.

    作者:顾小莲;王慧;印勇;陈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家庭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家庭因素的关系,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年龄、性别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对照1∶1配对,对203对小学生进行家庭影响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父亲吸烟、父亲嗜酒、父亲童年多动、父亲为体力劳动者、夫妻不良关系、母亲孕期精神创伤、母亲血型及单双胎等8项因素与小学生ADHD呈统计学关联.结论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与家庭影响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吴丽慧;邹长林;王德选;留佩宁;汤春萍;胡鸿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青霉素迟发性过敏性休克2例原因分析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Ⅰ型超敏反应,起病急骤、凶验,临床常见.但青霉素迟发性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现报道2例并分析如下.

    作者:李传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某医科大学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医科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可行性和效果,为我国今后制定科学的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某医科大学整群选取223名大学生为干预组,259名学生为内对照组,将2002年3月对该校在校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作为前对照组,共1323人.通过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并由他们对干预组学生实施同伴干预,干预结束后1个月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经同伴教育后,干预组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35.02±5.70)分,态度平均得分为(0.896±0.316)分,较前对照组和内对照组均有大幅度提高.干预组中有63.23%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不可取,更多的学生(73.09%)对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持同情和帮助的态度.结论将同伴教育方法运用于医学生的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中,方法可行,效果良好.

    作者:徐刚;叶冬青;王德斌;曹洪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266名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和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文科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3.4%,5.4%和4.0%.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作者:佟月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无频闪教室光源保护学生视觉功能的应用与评价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小学为34%~61%,初中为68%,高中为90%.预防近视有效的方法除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少视近工作量、做好用眼卫生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外,照明光源的改善同样不容忽视.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荧光灯都是由灯管及驱动电路(即镇流器)2部分组成.荧光灯的频闪现象是由于驱动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过低,在低频信号的驱动下,灯管中荧光粉的亮度会随着驱动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亮度的周期性变化就是频闪现象.解决荧光灯的频闪现象方法有许多,其中有效、经济的方法是更换z现有荧光灯的驱动电路,使其输出信号的工作频率由普通荧光灯的50Hz提高到30000Hz.由于荧光粉的余辉时间为几毫秒,如果将荧光灯的工作频率提高,使灯管两端交变电场变化的速度远远高于荧光粉的反应速度,这时荧光粉的亮度将无法随着驱动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工作状态下,荧光粉将连续发光而无频闪现象.

    作者:董中旭;刘杰;梅建;杨先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营养教育对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合肥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以便为制定幼儿营养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选取8所幼儿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营养知识培训班,并将编写的幼儿营养知识手册分发给家长学习.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干预前、干预中期和终期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调查.结果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每周吃1~2次及以上水果、牛奶、鱼类的人数增加.自身对照研究显示,通过营养教育,干预组家长每周吃1~2次及以上杂粮、牛奶、水产品、海带和紫菜的人数增加,而吃畜肉、街头小吃、西餐的人数减少.无论是干预组还是对照组,家长对接受营养知识均持积极的态度.结论营养教育对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可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专家义务讲座等途径进行.

    作者:叶青;高永清;李李;方东生;王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鼓浪屿区976名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分析

    目的了解鼓浪屿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状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方法对976名小学生的早餐饮食行为、早餐质量与小学生学习成绩、健康教育与早餐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常吃早餐的学生低年级占92.74%,高年级占87.48%;有时吃或不吃早餐的低年级学生占7.26%,高年级占12.52%;经常吃早餐者女生为89.36%,男生为90.32%;有时吃早餐者女生为10.64%,男生为9.67%;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经常吃早餐者居中;经常不吃早餐者偏小;有时吃早餐者偏大;早餐质量能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结论应加强营养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培养与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河南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系统了解1985~2000年间河南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1985,1995,2000年河南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为样本,选择身高、体重、胸围3项形态指标及体重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2项派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 a间河南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城市学生增长值多数高于乡村学生;而1995~2000年间城乡间发生了逆转,即乡村学生多数指标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学生;1995年以来城乡学生青春突增期有提前趋势.结论河南省中小学生多数年龄组具有形态生长速度加快、快速增长期提前和持续增长期延长的特点.

    作者:杨现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挫折应对方式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的特点,以及2者的相关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56名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得分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于运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和退缩等防御方式.应对方式也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于消极应对.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成熟的防御机制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心理辅导和教育中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和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

    作者:李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学生68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485名上网者的调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网络成瘾者共48人,占总上网人数的9.9%.成瘾者和非成瘾者在人际关系、网络技能、对网络的态度、上网时间、上网频率、上网主要目的、常用的网络服务等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网络成瘾者有其自身特点.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谢静波;汪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延安市中学生结核病感染与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

    目的了解和掌握延安市中学生结核病预防和感染现状,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法和结核病出院病例构成分析法进行调查.结果初中学生卡痕率为66.1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为71.19%.初中学生对结核病病原体的知晓率为46.19%,高中学生为65.6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69.54,P<0.01);初中学生对结核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35.91%,高中学生为46.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20.18,P<0.01).对1997~2002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出院病例的构成比分析显示:学生病例在逐年增多,尤其是近2 a增加的幅度较大,2001年占21.40%,2002年占21.49%.结论中学生的结核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低,学生结核病患者近几年越来越多,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作者:樊霞;张玲;梁雅梅;周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某高校学生生活应激状态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高校学生生活应激状况及其变化,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对高校学生672名分别于2001年12月和2003年12月进行测试.结果2001年和2003年比较,研究对象应激总分分别为(157.12±28.46)和(151.37±21.36)分,应激反应分分别为(86.87±18.50)和(81.69±15.39)分,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而应激源分值下降不明显,2001年为(70.25±9.97)分,2003年为(69.68±9.58)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学生各因子分2001年与2003年比较均有变化,但变化不同.结论大学生生活应激存在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不同步性,应引起大学生心理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任光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三门峡市中小学生动物致伤1 615例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饲养宠物量大幅度增加,造成中小学生动物致伤明显增多.为了解三门峡市中小学生动物致伤情况,笔者对2002年因动物致伤来三门峡市预防保健中心计划免疫门诊就诊的中小学生1615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巧云;马振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