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目的研究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及行为问题状况,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市某小学一~六年级的儿童560名采用学习障碍筛查表和瑞文智力测验,并根据主要课程学习成绩筛出学习障碍儿童35名.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学习成绩中等、优秀儿童各35名为对照组,对儿童进行自我意识、行为问题方面的调查.结果方差分析显示,LD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6个因子分及总分显著低于一般组和优秀组儿童,LD组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方面得分显著高于一般组与优秀组.结论学习障碍儿童较正常儿童表现为自我意识不良,且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
作者:韩娟;吴汉荣;余毅震;杨森焙;黄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0年9月,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展开,校医院也列为后勤实行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旧的体制及传统的服务模式被打破.校医院怎样给自己定位,如何抓医疗质量、强化内部管理的问题困扰着医院的职工.改革制度的实施使医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自改革至今,经过近3a的艰苦摸索与探讨,临沂师范学院医院的后勤化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初见成效.现就该医院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定位与管理谈几点体会.
作者:张廷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青海省不同民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方法抽取青海省西宁市、互助县、循化县地区对汉族、土族、撒拉族7~18岁中小学生7199名,采用<中国7~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评定营养状况.结果青海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2.67%,营养过剩率为1.53%.城乡学生均存在营养不良问题,分别为49.34%和53.41%(P<0.05);汉族乡村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撒拉族和土族学生;撒拉族和土族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8.29%和38.38%,差异有显著性(P<0.05);汉族、土族、撒拉族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城市学生营养过剩率高于农村,分别为3.22%和1.09%,差异无显著性(P>0.05);撒拉族学生高于土族和汉族乡村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海省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很严重,应加强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科学知识的教育.
作者:曹玉洁;姬红蓉;杨岩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考试焦虑已成为中学生的主要困扰之一.中学生考试焦虑问题已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很多.内在因素即学生自身因素,是引起考试焦虑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研究考试焦虑内在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作者:秦安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山市大、中学生同学关系的行为困扰程度,为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学关系行为困扰诊断量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9%的大、中学生感受到中等以上程度同学关系行为的困扰,其中交友方面的行为困扰是大、中学生同学关系的主要困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同学关系困扰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学段的学生仅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关注学生的同学关系,对有困扰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辅导,改善不良的同学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谭小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兰州市大中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个人行为,以便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防制依据.方法对兰州市3所大学和2所高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集体自填式问卷收集有关个人背景、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资料.结果大学生和高中生对艾滋病、性病及相关知识的掌握,除个别项目外,差异均无显著性.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认识较明确,但对游泳、手淫,特别是蚊虫叮咬、共用牙具和剃须刀能否传染艾滋病认识模糊.大、中学生各有7.9%和2.9%发生过1次以上性行为,学生认为没有性经历的仅占24.3%,44.2%的学生赞成在学校设立避孕套销售点,62.4%的学生从未参加过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结论大中学生的健康行为、性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要培养青年学生自尊、自重、自爱,特别要加强对农村青年学生的艾滋病和性病健康知识教育.
作者:李小明;李志强;程徽;王炳涛;席沧海;谢伟;李莹;刘新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合肥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以便为制定幼儿营养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选取8所幼儿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营养知识培训班,并将编写的幼儿营养知识手册分发给家长学习.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干预前、干预中期和终期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调查.结果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每周吃1~2次及以上水果、牛奶、鱼类的人数增加.自身对照研究显示,通过营养教育,干预组家长每周吃1~2次及以上杂粮、牛奶、水产品、海带和紫菜的人数增加,而吃畜肉、街头小吃、西餐的人数减少.无论是干预组还是对照组,家长对接受营养知识均持积极的态度.结论营养教育对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可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专家义务讲座等途径进行.
作者:叶青;高永清;李李;方东生;王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基础,人格特征影响人对外界的认知过程、调节机制和行为方式.对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表明,各类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差异[1-5].为全面了解高等职业学院(校)学生人格特征,笔者对浙江省4所高职高专学校学生1620名进行了调查.
作者:邵晓顺;马伟娜;王华;倪杭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学校、幼儿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具有人群聚集、密切接触、年龄集中的特殊性,也是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发场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突发事件已日益关注,国务院新近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做好传染病预防等公共卫生工作,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为此,笔者根据在基层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急体系建设.
作者:方利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吸烟害己害人,人尽皆知,而且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烟龄越长,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因此,控制吸烟,尤其是控制青少年吸烟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解青少年吸烟现状,探讨杜绝青少年吸烟行为,笔者于2003年3~4月对安阳市3所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男生进行了吸烟现状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秀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266名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和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文科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3.4%,5.4%和4.0%.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作者:佟月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乙肝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一般性消毒难以将其杀灭;传播途径较为广泛,传染者的血、尿、汗、唾液等分泌物极易污染周围公共用品.因此,了解学生的HBsAg携带情况,有助于更好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治疗和预防工作.
作者:罗词安;罗宏;罗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上网行为已变得非常普遍.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提供知识、娱乐及各种信息方面起到了许多积极的作用;但其成瘾性等消极因素对于未成年人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据报道,83.5%的未成年人犯罪与网吧有关.未成年人因迷恋网络而耽误学业、离家出走、甚至抢劫等负面事件也屡见报道.为了解职业高中学生上网情况及影响职高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笔者于2003年3月对蚌埠职业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和运动系32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体育专业学生使用多的是成熟防御机制,但与一般文理科学生比较,使用的频度仍较低.在退缩和制止等部分防御策略方面存在性别、城乡差异.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成熟防御机制使用得较多,但使用频度不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作者:柯遵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大学生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以便为师范类大学生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浙江师范大学同伴教育者所在的13个寝室大学生214人为研究对象,与之对应的同年级、同性别、同专业的13个寝室大学生218人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预防艾滋病的同伴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前2组具有可比性,教育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误解率,教育后明显降低,总误解率下降6.9%;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教育后有明显的转变;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同伴教育近期效果不明显.结论在大学生艾滋病预防中,以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近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但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作者:叶利贞;徐秀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掌握江阴市中小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落实<餐饮业卫生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预防和控制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发生,笔者于2002年11~12月对江阴市105家中小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缪国忠;陆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流行性腮腺炎常在儿童中流行,佛山市自1992年开始使用国产疫苗预防以来,发病率明显下降.1999年以前,年发病率在16/10万左右,近几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佛山市三水区多所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笔者对辖区内2所小学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恩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眼的屈光度与暗适应异常的相关关系,以便为大学生视力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5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视力状况与暗适应异常的相关关系.结果大学生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暗适应异常所占比例逐渐增加(r=0.93,P<0.001).结论大学生近视程度与暗适应异常程度呈高度相关.
作者:刘艳荣;李来;赵连志;米树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是儿少卫生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是观察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营养、体育锻炼等诸因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指标.为此,笔者对1985~2000年青岛市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作者:李泽民;陈柬;段海平;常春;纪锋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编辑同志:自眼保健操推广以来,中小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时间一直被规定在上课之前,既是为了避免老师挤占眼保健操时间,也是为了便于学校管理.然而,这个规定不符合保健调理的科学规律,不是从视力保健的实际需要及效果出发,所以有必要进行改革.
作者:李美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