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漏诊致严重并发症1例

王立娜;吕雪漫;卢佳;曹靖惠

关键词:外伤性, 动脉海绵窦瘘, 漏诊, 严重并发症, 医生, 眼科, 延误治疗, 神经外科, 颅脑外伤, 病例报告, 自发性, 警惕性, 误诊, 患者, 病因
摘要: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按病因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者比例3:1,前者多见于颅脑外伤,故此类患者多就诊于神经外科,加之眼科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不高,易忽视一些细微的体征,造成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现将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漏诊致严重并发症病例报告如下,旨在增加眼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

    随着我国近视人数的增加,眼镜验配不合格率的增多,眼镜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相应的增高。以知识的系统传授为目的的学科体系课程,将学习与工作分开,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开发与构建既反映企业岗位需求,又遵循学习规律,遵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锐;谷树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CRP、TNF-α、PCT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哮喘发作期中的价值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目前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在53至65岁人群间发病率高,因此,及时的做好哮喘的预防以及急救是势在必行[1-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近三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哮喘发作期63例患者的 CRP、TNF-α、PCT及 T 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相关检查以分析其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薛华;李满祥;谢新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清 cf-DNA 水平对子宫颈癌患者诊断和生存状况的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 cf-DNA 定量检测在宫颈癌辅助诊断及生存状况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及门诊体检健康妇女各100例的血清。运用荧光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血清 cf-DNA 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的含量。结果宫颈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 cf-DNA 浓度检测结果分别为134.5(7.9-1721.3 ng/ml),18.3(0.32-47.5)ng/ml,宫颈癌患者的 cf-DNA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Z =-7.324,P <0.001)。用 ROC 曲线分析血清 cf-DNA 浓度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效能,其曲线下面积(0.923),高于传统指标血清SCC(0.721)、CYFRA21-1(0.734)、CA125(0.652)、CA19-9(0.617)。生存时间>5年患者的血清 cf-DNA 浓度明显低于生存时间<5年的患者(Z=6.438,P <0.001)。结论血清 cf-DNA 水平有助于宫颈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血清 cf-DNA 对宫颈癌的辅助诊断价值要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

    作者:冯达红;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E-选择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血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黏附分子 E-选择素在胃癌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 E-选择素与胃癌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从中随机选取53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腹膜转移者作为病例组;随机选取50例术前常规检查、手术过程中的探查均未发现明确腹膜转移者作为对照组,对 E-选择素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腹膜转移组中 E-选择素阳性率为86.8%,对照组中 E-选择素阳性率为18.0%。E-选择素阳性表达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上,此外肿瘤细胞胞膜上亦可见 E-选择素的表达。结论E-选择素在胃癌大网膜转移灶中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有表达,且随着病变的进展也呈现出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所以 E-选择素很可能是胃癌腹膜转移的一个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季福建;刘选文;于哲;房学东;郭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血压Ⅱ、Ⅲ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及关系研究

    高血压Ⅱ、Ⅲ级患者[1]是血压升高的后两个阶段,与Ⅰ级相比患者不再是单纯的血压升高,而是已经出现脑、心脏、肾脏等器质性病变,与Ⅱ级患者相比,Ⅲ级患者的代偿功能已经消失,随时伴有脑出血、脏器衰竭等生命危险,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2]。了解高血压影响因素和发病机制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有专家指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同时还与 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内在联系,前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后者则是判断血管炎症的常用指标[3,4]。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的是高血压Ⅱ、Ⅲ级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情况及与 C-反应蛋白的关系,同时与体检正常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勤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Supreme 喉罩压力控制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的比较

    Supreme 喉罩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与安全性已得到肯定。研究表明喉罩(LMA)的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相比,可以获得较低的气道峰压(Ppeak),保证潮气量(VT)[1,2]。但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Supreme 喉罩开展PCV 和 VCV 的对照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从呼吸、气体交换、循环和胃反流等方面,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Supreme 喉罩的 PCV 和 VCV 两种通气方式的比较。

    作者:王娜;王金国;朱亚香;韩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1963年被挪威遗传学家 Berg[1]首先发现且命名的,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载脂蛋白(Apo)A 通过二硫键[2]组合而成。Lp(a)是公认的心血管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随着 Lp(a)血清浓度的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的增加[3],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高[4,5],而且血清 Lp(a)浓度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但也有几项研究未能证实这种相关性[7,8]。本研究主要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 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丽萍;黄浙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OSAHS 患儿抗反流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目的:研究 OSAHS 患儿抗反流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入选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50例入院治疗 OSAHS 患儿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另选择5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在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并观察分析其变化。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观察组的夜间平均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之后,两组研究对象的夜间平均低血氧饱和度仍存在差异,但是观察组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两组研究对象的全血还原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比较,观察组的两项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研究对象在观察组治疗之前,红细胞数量以及血红蛋白数量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观察组治疗之后,两组的红细胞数量以及血红蛋白数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 OSAHS 患儿实施抗反流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但是不能对OSAHS 治愈。因此,抗反流治疗对于 OSAHS 患儿只能作为辅助性的方法。

    作者:张海生;周雪冰;葛玥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Cushing 病合并重度低钾血症1例诊治报道

    1 病例摘要患者宋某,女,51岁,因血糖、血压升高6年,腹泻后出现四肢无力1个月于2014年10月17日入院。该患者6年前体检发现血糖、血压升高,空腹血糖在8.0 mmol/L,血压为160/100 mmHg,确诊为糖尿病,高血压病,平时口服保健降糖药品和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每日2次,空腹血糖控制在5-6 mmol/L,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 左右。1个月前因严重腹泻3日后出现四肢无力,站立行走困难,在当地医院化验血钾为1.1 mmol/L,空腹血糖:15 mmol/L,经过住院补钾、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1周,四肢无力症状稍有好转,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 左右,但血钾一直未达到正常。同时患者出现明显的口渴、多饮、多尿症状,每日饮水量约8-10L,尿量与饮水量相近。入院前3天,患者曾口服优甲乐(150μg,Tid),入院后停用。查体:意识清楚。血压140/80 mm-Hg,脉搏90次/分,向心性肥胖,双侧锁骨上窝略饱满,后颈部可触及脂肪垫,皮肤未见紫纹,双侧上肢采血处可见瘀斑,无明显满月脸,双眼球无突出,甲状腺未触及肿大,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体重指数:26.29 kg/m2。辅助检查:血离子:钾1.92 mmol/L,钠:148.2 mmol/L,氯:97.0 mmol/L,钙2.01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39.5 mmol/L,空腹血糖:13.45 mmol/L,甲功三项:促甲状腺素(TSH):0.008μIU/ml,游离 T3(FT3):8.61 pmol/L,游离T4(FT4):100.00pmol/L血气分析:酸碱度(pH):7.53,氧分压(PO2):58 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49 mmHg,钾2.2 mmol/L,乳酸:4 mmol/L。24小时尿量:8.40L/24 h,24小时尿离子:尿钾:229.2 mmol/24 h,尿钠:796.3 mmol/24 h,尿钙:19.91 mmol/24 h,尿氯:772.8 mmol/24 h,尿磷21.5 mmol/24 h。尿常规:尿糖3+,尿比重:1.015;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节律、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FC)、大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见表1。血常规、肝功、肾功、血脂:均为正常。甲状腺吸碘率明显降低。肺部多排 CT 平扫:气管纵隔居中,各叶段支气管开口通畅;双肺纹理增强,各叶可见斑片样密度不均匀区,略呈马赛克样改变;纵隔内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影。肾上腺 CT(图1):双肾上腺饱满、边缘模糊、毛糙。磁共振垂体平扫及普通增强(图2):蝶鞍不大,鞍底无下陷,垂体形态不规则,右部较扁,左侧见片状低于正常垂体信号,大小约为1.0 cm×0.5 cm,垂体左缘病灶呈延迟强化,垂体柄居中,视交叉无移位,双侧海绵窦未见明显异常。双能 X 线骨密度:腰1~腰3区域的 T 值:-2.7,Z 值:-2.9。诊治经过:初步诊断为垂体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术前每日补充氯化钾20g,胰岛素每日用量为:诺和锐早20 U,午12 U,晚12 U,来得时22 U。血糖及血钾控制理想后,进行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术后第3日复查血皮质醇、ACTH 及24小时 UFC,结果见表1。患者术后未口服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30/80 mmHg 左右;患者术后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症状,每日进食量少,术后第5日开始给予氢化可的松(早15 mg,晚5 mg)替代治疗,乏力症状明显减轻,进食正常,复查血离子均恢复正常,根据所测血糖结果,给予胰岛素降糖(诺和锐8U-6U-6U,来得时8U)治疗,血糖控制理想出院。

    作者:李菲;吕然然;高影;奚树刚;朱栗文;谢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茵陈蒿汤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管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

    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到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病症,长期高脂血症可导致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同时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和中风,在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超过300万人以上,该病已成为我国愈来愈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将成为我国卫生经济的巨大负担[2,3]。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是预防和控制这些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手段。不断涌现的降脂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高脂血症,尤以他汀类药物为主,但是西药降脂停药后易反弹,且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如胃肠道症状、头痛、眩晕或皮疹,且新药研发困难。而中药以传统辨证论治为基础,纠正高血脂后血脂不易反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可长期服用,宏观辨病和微观辨证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茵陈蒿汤中所含的醇溶性的黄酮类、香豆素类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已被大量的动物实验所证实,但目前尚缺乏充分的临床实验资料。本项目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茵陈蒿汤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为推广国药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刘天戟;吴若然;姜南;赵忠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紊乱疾病,表现为记忆缺失和认知功能损伤,由于人的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是 AD 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6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急剧上升[1],目前,所有关于AD 病因的假说均不能解释其全部病理特征,AD 是遗传兼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神经影像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和海马及其他脑区有明显的萎缩,早期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丧失[2-4],AD 患者脑干血清素能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核缺失表明这些神经递质系统在 AD 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其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与 AD 的病因与疾病进程相关,但其从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明确,多巴胺β羟化酶(DBH)作为一种儿茶酚胺合成酶,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与更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基因的调控下,血浆 DBH 的活性在不同个体间表现出广泛的遗传性,DBH 可调节 NA 水平,但这一作用对 AD 的发生与疾病进程的影响却尚不清楚,在 AD 患者中,海马和皮质中 DBH 活性减低,可能是970T 等位基因和随后降低的 DBH 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合成减少并失去了神经保护作用,因而,血浆 DBH 很可能是 AD 疾病发展和认知功能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由于血浆 DBH 活性受基因型控制,因而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浆 DBH 活性及 C-970T 和 C1603T DBH 基因多态性,以阐明DBH 调节 NA 对 AD 疾病进程的影响。

    作者:孟云;朱言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压负荷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PCI 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24小时平均动脉血压正常、血压负荷增高对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10至2011.10期间经冠脉造影证实冠心病并行 PCI 治疗的患者共300例,均满足 HHcy 基本条件(大于10umol/L),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为 H 型高血压组(100例)和平均动脉血压正常组(200例),根据血压负荷将平均血压正常组分为血压负荷增高组(104例)和负荷正常组(96例),H 型高血压组常规服用降压药物,观察1年及3年 MACE 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与负荷正常组相比,负荷增高组及 H 型高血压组在观察1年及3年非致死心梗及血运重建、观察3年心源性死亡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与 H 型高血压组相比,负荷增高组观察1年心源性死亡、非致死心梗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血运重建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3年心源性死亡、非致死心梗及血运重建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 PCI 人群中,伴有 HHcy 的血压负荷增高有不良预后,与药物干预的 H 型高血压相比,“H 型高血压负荷”更值得关注。

    作者:范金爽;李焕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节律基因 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与 bcr/abl 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节律基因 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白血病融合基因 bcr/abl 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和9例健康对照的骨髓标本,RT-PCR 检测 per2和 bcr/abl 融合基因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表达的关系;不同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 K562细胞不同时间后,通过 RT-PCR 检测 bcr/abl 和 per2水平变化。结果研究发现 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表达降低,并且与 bcr/abl 的表达呈负相关。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处理 K562发现,随着 bcr/abl 的表达降低,per2的表达升高。结论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表达下降,并且和bcr/abl 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 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者:李杰;杨帆;封建凯;孙成铭;黄万里;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临床工作视频短片及图片在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儿科急诊是本科生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重点[1]。儿科急诊教学内容广泛,涵盖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消化科、肾风湿科、呼吸内科、血液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等多种学科。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具有专科性强、授课时间少的特点。由于本科生平时对儿科急诊专科知识了解相对较少,使得儿科急诊的本科生教学具有一定难度。为更好的完成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任务,我们整理了一套主要由教学人员拍摄的儿科急诊临床工作视频短片及临床工作图片组成的形象化教学课件。应用这套教学课件,我们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可;程志华;王治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微小 RNA-92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筛查

    目的:检测微小 RNA-92(microRNA-92,miR-92)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分析 miR-92与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病人的分期及预后的关系,为寻找一种新型的、无创的用于 EOC患者早期筛查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定量 PCR (qRT-PCR)的方法检测50例 EOC 患者和5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 miR-92表达,应用 ROC 曲线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并对 miR-9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其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miR-92作为 EOC 筛查的标志物具有可行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0.803;miR-92在 EOC 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其表达水平随 EOC患者临床分期的进展呈上升趋势,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其表达水平与 EOC 患者年龄等因素无关。结论miR-92在 EOC 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于健康人群,提示其可能在 EOC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致癌基因的作用,miR-92有望成为 EOC 早期筛查和评估预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作者:郭凤军;邹颖刚;范丽梅;田静岩;崔满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且随访满5年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 RhoGDI2、E-cadherin、Vimentin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23.6%、48.7%。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E-cadherin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Vimentin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与 Vimentin 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5,P <0.05);RhoGDI2、Vimentin 与 E-cadherin 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8、r=-0.309,P <0.05)。结论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我们推测 RhoGDI2可能通过促进 EMT 的发生导致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

    作者:陈颖;姜昊声;马俐君;柳思琪;金珍婧;徐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运动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管功能的影响

    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患病率为9.7%,并有逐年攀升的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占90%以上,并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国家[1]。目前,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本文主要关注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并就其对于血管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王连有;郑妍;王逸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的图像信息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对比,评估使用上述一种方法及联合使用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诊断的效果。结果34个甲状腺结节中,病理活检证实恶性病灶18个,良性病灶16个。弹性成像中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 SR,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 曲线下面积(AUC)0.911。甲状腺微小癌超声造影具有造影剂晚进、向心性进入,瞬时低增强的特点。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87.50%,91.18%,94.44%,93.33%。结论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对于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晓红;张铁山;胡颖;林琳;徐晓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大强度训练对短道速滑运动员免疫机能与微量元素影响的研究

    不同强度运动刺激会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大强度训练会导致运动员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1],而免疫功能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失衡直接相关,因此元素的变化也是导致运动后机体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2]。有关运动后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对运动员免疫促进,已经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对于锌、铁、铜、钙、镁、硒等微量元素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较多[3,4],而对于铅、镉等元素的研究则是空白。本研究从相关的免疫指标、微量元素变化等方面观察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开发有效改善运动员免疫力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运动员合理的微量元素补充以及进行有效的训练安排也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邹晓峰;李欣诺;王晓玲;杨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转颈试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外段椎动脉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价值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类型之一,目前也是临床存在争议的一型[1-3]。随着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对 CSA 的诊断,除依赖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影像学辅助检查主要依据椎动脉造影、颈椎 X 线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CDFI 因其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无创伤性、经济实用而适用于广大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CSA 组及对照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测及转颈试验后颅外段椎动脉血流参数测值,旨在提高临床对 CSA 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贾杰;闻春艳;张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