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探讨

何小萍;马恒芳;陈萍

关键词:社会服务, 高校,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随着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推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种有效、经济、方便的全新服务方式,在试点过程中显示勃勃生机,成为一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服务模式[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科大)医院通过开展调查问询,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等系列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在营养教育前后的变化

    目的了解我国中学生对营养知识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认知水平及对营养教育的态度,以及营养教育对他们膳食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营养教育在改善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中的作用.方法营养教育前后在目标人群中整群随机抽样并设置对照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目标人群在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K-A-P)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通过营养教育,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从15.2%上升为91.9%,营养知识得分的良好率从16.4%上升到94.6%,对营养的态度良好率也从75.4%上升到85.8%,某些饮食行为如早餐的品种及饮奶的人数等都有了一些改变.结论营养教育对提高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他们不良的饮食行为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丽云;翟凤英;李丹;常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穴位点拨治疗肩胛提肌肌纤维组织炎7例

    在学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肩胛提肌肌纤维组织炎是标枪运动员较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它主要以一侧肩背部酸胀疼痛,肩胛骨内上角处压痛明显为临床表现.严重者活动肩胛骨时内上角处有摩擦声,疼痛放射到肩臂.1999年以来,笔者应用穴位点拨法治疗肩胛提肌肌纤维组织炎7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西宗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宛城区青少年血压水平与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青少年血压水平,了解血压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2 847名在校的7~15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血压平均值随年龄、体重、身高的增加而增长,收缩压平均每岁增加0.29 kPa,舒张压增加0.23 kPa,BMI≥24组血压均值高于BMI<24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与年龄、身高、体重、腰围呈正相关,与臀围呈负相关;收缩压与年龄、身高、体重呈正相关,与臀围呈负相关.结论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期开始,控制超重和肥胖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昌举;王安绪;陈庚军;张钦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太钢地区中小学校教室卫生学调查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合理的校舍建筑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为了解学校教室卫生状况,我们于2000年对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小学校的教室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冯爱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雨花台区学生血防健康教育试点5年效果评价

    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3个省、市、自治区,血吸虫防治(简称血防)健康教育是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中重要防治策略之一.自1994年双闸街道(仍为农村)发生7例小学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以来,我们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双闸街道中心小学实施了5年血防健康教育试点,并于1998年底对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现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川;陈新;叶爱龙;董云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长沙市某子弟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了解长沙市岳麓区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1997年我们在对小学生体质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廖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食物不同营养素配比与限食对大鼠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了解饲料营养素配比与限食对大鼠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用低脂低蛋白(A组)、正常(B组)、高脂高蛋白(C组)限食喂养3组幼鼠各4周,观察幼鼠体重增重、食物功效比(FER)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在不同营养素配比饲料喂养下,雄性幼鼠A组前2周中体重增重与B、C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后2周则赶上B、C组;在A、C组限食喂养量后,雄鼠反应强烈,雌鼠体重增重量逐渐下降,直至出现负增长.不同营养素配比的饲料无论足量或限量喂养,A、C组的FER均低于B组.雌、雄大鼠A组的血红蛋白值始终低于B、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体重增长与总热能摄入量有关;营养素的合理配比可提高食物的利用率;蛋白质与脂类的含量在血红蛋白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柯雪琴;范雪瑾;杨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会市1999年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

    为了解新会市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我们于1999年3~12月对新会市349所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福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南海市中学生性知识及性心理现状

    为了解中学生性知识和性心理现状,笔者对南海市2所高中和6所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选取城区2所高中,乡镇6所初中,抽取高中一~二年级,初中二~三年级学生4 100人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问卷法,男生有32项,女生有39项.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不记名并予保密.收回有效答卷4 034份,有效率为98.4%.其中城区916人(男406人,女510人);乡镇3 118人(男1 547人,女1 571人).

    作者:李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某市中师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了解来自农村的中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农村师范生516名,城镇师范生336名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中师农村学生10个因子中有7个因子分值高于全国常模(P<0.05),中师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相比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7个因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另外3个年级.中师农村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除恐怖因子外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影响中师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主要的、可控的因素,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立体化的教育网络.

    作者:陈大超;张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本溪市私立学校卫生现状

    私立学校作为政府办学的有益补充,以其独特的形式,较好的成绩,已逐渐被人们接受.为了解此类学校卫生工作现状,我们于2000年12月份对本溪市私立学校进行了现状调查.

    作者:柏华;张大伟;徐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南宁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280名小学教师和13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应对量表测查.结果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无城、郊差异,城、郊教师各有8项、7项SCL-90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高于全国常模.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1.07%,幼儿园教师为5.38%,但差异无显著性(χ2=3.41,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个人的应对风格和所获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主要因素是个体的应对风格和所获的社会支持.

    作者:李春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粉笔尘对教师健康危害的研究

    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倍受人们的尊重,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同样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对教师职业病的研究还不深入,尤其粉笔粉尘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关注不够.联合国妇女大会报道,全世界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粉笔灰的严重影响.教师长年累月与粉笔接触,工作在被粉笔尘污染的环境中,粉笔尘对教师身体健康,尤其是对教师的呼吸系统有无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这一直是教育界和卫生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证实粉笔尘对教师健康的危害程度和危害性质,我们对教室粉笔尘进行了卫生学监测.

    作者:任志刚;张亚增;程海明;林培华;董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本溪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结果分析

    根据辽宁省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方案,于2001年3月对本溪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进行考评.

    作者:刘长宏;柏华;周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减负”与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但素质教育不等于减轻负担。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沉重负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从根本上说是反素质教育的,应该予以减除。但适当的学习负担是必要的,也是提高学生素质所必需的。

    作者:张灵芝;王丽云;于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学生运动性晕厥的治疗

    运动性晕厥是指在剧烈运动时,由于大量血液分布于下肢等运动系统,造成头部血供减少而产生的一时性晕厥.患者可有头晕乏力、胸闷恶心等症状,常伴面色苍白,口唇、舌质淡白,脉洪数等特征,多见于中长跑等耐力性运动项目中或后.症状发生突然,但经处置和治疗后恢复也快.闽西职业大学1998、1999和2000年度3届校运动会中共有38位运动员发生运动性晕厥,现对其病理及治疗等作初步探讨.

    作者:滕乔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学教师228名心理卫生状况分析

    教师的心理卫生状况可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随着对教育要求的提高,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加大.为了解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2000年10月笔者对合肥市一些中学在职教师作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华;孙宁;李迎春;张志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中女生畏惧体育课的心理成因与引导对策

    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她们在体育课中常常处于被动的位置.升学带来的过重课业负担,使她们的心理压力日愈增大,担心体育运动会使本来就疲惫的身心更加疲惫,从而对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她们对体育课普遍怀有畏惧心理.本文试从分析心理成因入手,探索对高中女生进行心理引导和实施科学锻炼的对策.

    作者:凌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0五团小学生碘缺乏病现况

    为了解新疆一*0五团小学生碘缺乏病情况及人群碘盐食用状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按照<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的要求,我们于1999年8~10月对全团8~10岁在校儿童碘缺乏病及学生居民家中食用碘盐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按新国际三度分类法计算肿大率.采用半定量测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如下.

    作者:吕隆忠;赵建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某市3所大学学生体育运动伤害情况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不同年级分层抽样,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率为54.79%,其中男生为61.17%,女生为38.7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球类、田径等大运动量项目伤害比例高,受伤类型以扭伤、碰撞多见.受伤原因主要是技术不熟练和准备活动不充分.结论应加强预防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健康教育.

    作者:刘国礼;卢燕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