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勋;杨翠英;杨文杰
结核感染率和年感染率是结核病流行病学的重要指标,当今全球结核病流行呈高发趋势,预计2000年将增至14%[1].结核病对青壮年的危害极大.近年来我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监控结核病,每年对全部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了解结核病的感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结核病的播散.现将1998年与1994年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梁军军;鞠中红;杨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包头市不同地区的1 326名(市区524名、农牧区80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农牧区中学生多数因子分大于市区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市区与农牧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市区毕业班年级高于其他年级.两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非常相近,但排列位次仍各具特点.结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时应考虑不同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作者:霍建勋;杨翠英;杨文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四川省眼镜卫生质量的现状,为今后制定眼镜卫生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泸州、雅安、德阳、攀枝花市和汶川县的11所中学学生配戴的695副眼镜和13家眼镜店的534片镜片进行检测.结果中学生配戴的眼镜各项指标全合格率为64.2%;不合格的眼镜中,屈光度不合格率为26.3%,光学中心水平差不合格率为12.4%.眼镜店镜片的各项指标合格率为92.5%;不合格的镜片为屈光度偏差.结论四川省眼镜卫生质量较以往有所提高.
作者:刘邦英;喻昭蓉;唐明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常见的伤害种类和发生的详细情况,制定中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方法问卷调查广州某中学714名学生1年中的伤害发生情况.结果714名学生的伤害发生率为46.5%,男、女生分别为45.296和48.0%;伤害次数发生率为72.7%,男、女生分别为74.6%和70.8%.按伤害次数发生率,常见的伤害种类依次是跌伤(26.2%)、车辆伤(12.7%)、碰伤(7.6%)、扭伤(6.6%)、刀割伤(6.6%)和烧烫伤(2.8%).跌伤和扭伤主要由打球和跑步所致,车辆伤由骑自行车跌下所致,碰伤由碰撞到建筑物和家具所致,刀割伤和烧烫伤由做家务事所致.结论中学生伤害的发生频率高,种类多,但有其分布特点和规律,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作者:林汉生;郭畅;王声湧;范存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昌平区中学生现时贫血情况及1993~1999年贫血患病动态,为今后开展学生贫血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法取受检中学生左手无名指末端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共调查12 555名中学生,贫血300人,总贫血患病率为2.39%;贫血患病率乡村(2.61%)略高于城镇(2.12%)、城镇明显高于贵族(私立)学校(0.43%),女生(2.89%)高于男生(1.84%),初中生(3.09%)高于高中生(1.33%),1999年(2.39%)较1993年(16.56%)下降14.17个百分点.结论昌平区中学生现时贫血率低于北京市中学生贫血的总体水平,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异已不明显,但性别和年级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
作者:张宁;崔勇强;郭红霞;宋雅萍;刘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信宜市是位于粤西山区的一个县级市,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水平偏低.该市现有中小学校433所,其中小学375所,中学58所,在校学生21万多人.为了解该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我们于1999年3~5月对该市6所监测学校学生进行了1次贫血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瑞德;李德峰;黄艳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吸烟对中专生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我们对不同专业200名学生进行了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含量测定,并调查这200名学生的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情况,据此来估计吸烟对血液中HbCO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梅花;高新凤;曹付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适合方法.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结成同伴关系共同探讨,以多种形式的娱乐方式,启发学生学习知识.结果参与性同伴教育方式用于普及艾滋病知识,方式新颖、直观,既透彻地阐明了问题,又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尺度.结论参与性同伴教育方式在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王瑛;王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0年10月27日17:10,广东省罗定市某镇1村民发现其3岁的侄儿在玩耍中突然出现呕吐、烦燥、抽搐等症状,急送当地卫生院急诊,卫生院未能确诊,在对患儿进行洗胃和一般对症治疗的同时通过120联系市急救中心,3 h后患儿被送到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但已处于昏迷状态并有口吐泡沫等症状.
作者:陆军;彭会德;梁绍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健康促进学校是WHO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1],成都市许多学校都在争创健康促进学校.在一系列的争创活动中,石室联合中学开展的学生营养午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校以班为单位,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学生中午在校共进午餐.营养午餐实行2年来,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肥胖率、因病缺课率均下降,学生成绩有所提高,校风、校貌也有了很大改善.
作者:李才明;吕媛;颜代英;何琼;苏应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基本情况女,18岁,卫校护士专业一年级学生患者.该生入校后,在一次与同学争执时,被同学嘲笑,当时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全身发抖等症状.此后上课不敢看老师,下课后不敢与同学交谈,不敢与人对视,更不敢看异性.当发现有人在看她时即出现上述症状,症状持续近半年.
作者:林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心理学、行为学方面分析医科大学生吸烟行为和依赖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了900名合肥市的医科在校大学生.结果医科大学生吸烟率为14.2%;医科大学生以浅度吸烟为主;17~19岁是医科大学生开始吸第1支烟的主要年龄段;交际需要、解闷是医科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学校因素与医科大学生吸烟的关系密切,其中室友吸烟行为所造成的共济压力是为突出的危险因素;对吸烟依赖性形成的危险性指标的OR值由高到低前3项分别为睡醒后5min会吸第1支烟,把吸烟当作日常生活中优先考虑的事,经常担心身边供吸的烟不够.结论医科大学生吸烟依赖性尚低,醒后急切想吸烟及把吸烟当作日常生活中优先考虑的事可作为吸烟依赖性的主要判断指标.改善医科大学生的交际环境,丰富课余生活;加强素质教育,可望改善医科大学生吸烟行为及依赖性.
作者:张平;杜文海;殷正宇;金永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迭部县藏汉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我们于1999年9月对5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了现时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张桃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管理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作者:王东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贫血是我国儿童少年较常见的营养问题.为了解那坡县壮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笔者对1999年那坡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资料中的贫血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讨贫血防治对策.
作者:陈栩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中专生心理苦恼对学业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武汉市城乡建设学校790名中专学生心理苦恼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苦恼问题存在着性别和年级的差异,其中男生多于女生,低年级多于高年级.各类苦恼问题在成绩优良组、中等组和较差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逐步回归分析,对中专生活不适应、怕考试、学习缺乏毅力、有些学科总学不好、为缺钱而苦恼等作为贡献显著的因子对学习成绩影响大.结论中专学生的苦恼问题与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关系,加强中专生心理卫生保健,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李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迎接未来的严峻挑战,21世纪学校健康教育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与素质教育越来越密切.
作者:韩炎照;范秀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虽然全日寄宿制学生学习、生活管理比较规范,与社会接触少,但仍有值得注意的安全问题.如骨骼系统损伤,因其治疗时间长,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给学生亦带来了精神负担.本文对我市一全寄宿制学校1999年度在校学生发生骨折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作者:吴卫辉;刘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和汉族初中生父母的养育方式.方法采用岳东梅等翻译、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14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在傣族和汉族父母养育行为中,积极情感均占主要地位;在父母养育方式的情感温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3因子上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傣族父母对男孩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行为明显多于女孩,而汉族只有父亲对男孩的惩罚严厉行为多于女孩;傣族和汉族父母养育方式存在较为一致的4种类型.结论两个民族的父亲与母亲所执行的养育方式类型均存在较不一致的现象.傣、汉族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存在差异.
作者:刘春燕;乔梁;李文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麻风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儿童少年罹患麻风病后绝大多数辍学在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本文就徐州市1956~1999年152例18岁以下儿童少年麻风病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权启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