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科大学新生大吸氧量下降原因探析

杨毅;陶友萍;刘家国

关键词:最大吸氧量, 身高, 体重, 新生
摘要:目的:探讨医大新生大吸氧量逐年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大吸氧量直接测定法,调查资料采取问卷调查法.结果:大吸氧量男生下降了(0.3±0.09)L/min;女生下降了(0.21±0.07)L/min,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医学新生体质状况为体型瘦长,体重偏低,吸氧能力下降明显.提示在高中阶段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检测大学生血清维生素C、E和铜蓝蛋白氧化酶活力的意义

    氧自由基对生物体系损伤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是导致生物膜变性、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以及心肌和脑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主要原因[1,2].在生理情况下,机体内氧自由基不断产生,同时也不断被清除.

    作者:陈治文;夏俊;丁昌玉;胡守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国汉族中小学生视力低常患病率的地区差异

    目的:分析1995年全国学生视力低常率地区差异.方法:利用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比较城乡以及不同经济片视力低常率差异及年龄、性别分布特征.结果:7~18岁中小学生的平均视力随年龄上升而逐步下降,视力低常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则明显上升.视力低常率为城女>城男>乡女>乡男.视力不良主要性质是近视,但低年龄小学生中因远视及其他原因亦不容忽视.结论:中国学生视力低常率仍居高不下,仍需加强学校防治视力低常的策略和措施的研究.

    作者:季成叶;林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我国儿童铅中毒现状及原因分析

    儿童铅中毒作为一种独立的儿科疾病被发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一个世纪来,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善,典型的症状性儿童铅中毒已不常见,多数病例表现为亚临床型的无症状性铅中毒,由于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使既往认为是安全的血铅水平已被证实对儿童健康有害,因而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自60年代以前的0.029mol/L降为目前多数国家采用的0.005mol/L[1].

    作者:秦根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广州市高二学生会考期间焦虑研究

    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成绩及格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毕业的资格.在会考的9个科目中,尤其以高二年级所考的5科为集中、紧迫,对学生的压力也大.为了解学生的焦虑状况,本文通过对广州市107名高二级学生在会考前后的有关研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作者:陈永平;关念红;吉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青春期恋爱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了解青春期恋爱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问卷调查726名中学生的恋爱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单相思、谈恋爱及失恋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11.43%、4.55%和2.34%;单相思学生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一般学生,恋爱学生SCL-90各项评分与一般学生无明显差异,失恋学生的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3项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学生.结论:恋爱学生的心理状况尚好,而单相思与失恋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提示加强青春期情感教育,正确预防和开导青春期恋爱是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作者:周东明;谭红专;李硕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无锡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运作模式介绍

    研究和构建新形势下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运作模式,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臻完善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而引出的新课题,正在引起教育、卫生等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无锡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是无锡市教委1996年建立的自负盈亏、自收自支的全民事业单位.几年来,我所充分发挥现有管理体制的优势,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重点,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产生了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的双向效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王卫先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安丘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7年普治效果观察

    蛔虫感染,特别是儿童患者,可消耗大量营养素,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出现生长发育迟滞,智力发育较差等现象[1],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下发的<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市卫生、教育部门密切配合,于1992年至1998年连续7年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了肠道蠕虫感染普治工作,显著地降低了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

    作者:田桂美;徐金棣;亓长峰;辛成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南京市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南京市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3年级和5年级学生75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小学生营养知识缺乏;学生营养知识主要来自老师和父母;小学生中存在经常不吃早餐、经常吃零食和经常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营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江芸;李庆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慈山财校中专生牙齿楔状缺损调查分析

    楔状缺损属牙体慢性损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大部分中专生都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但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使用不标准的保健牙刷是导致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从1996年9月开始对在校1536名中专学生进行牙体楔状缺损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朝晖;林炳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扬州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为了解扬州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更好地开展本地区少儿卫生工作,我们用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价方法对1998年扬州市学生健康检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安阳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为了解安阳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趋势,找出影响学生生长发育的有关因素,更好地指导学校卫生工作,我们将安阳市1991年和1995年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耀华;陈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师专学生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三条及<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的规定,我校自1995年开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较系统、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修订日1999-09-10

    作者:王会林;潘秀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太平区近4年初中毕业生健康状况分析

    为了解我区初中毕业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影响毕业生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笔者对太平区1996~1999年间初中毕业生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为今后学校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东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当前学校卫生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学校卫生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民族素质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期以来学校卫生工作严重滞后于教育工作和其它卫生工作,其现状令人担忧[1].为了研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摆脱学校卫生工作的困境,开创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新局面,现就学校卫生的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郑能雄;陈国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重点与普通中学高中生心理素质比较研究

    SCL-90已广泛用于各种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但应用于评定并比较重点与普通中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采用SCL-90对重点与普通中学高中生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现今不同类型中学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在高中生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方百盈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冷水江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及感染模式分析

    为掌握我市中小学生HBsAg感染状况及感染模式,我们于1996年4月至1997年5月对冷水江市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翟梅华;张建设;王健龙;钟志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杭州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杭州市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市区7~15岁在校学生1 230名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与浙江省1985年调查水平比较,男生平均身高、体重分别平均增长4.52cm和7.06kg,女生分别增长3.36cm和4.75kg;男女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发生率分别为22.5%和24.6%.结论:杭州市区中小学生总体营养状况有所改善,但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两类问题,其中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作者:杨敏;范雪瑾;王惠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浦东新区小学生多动症调查分析

    儿童多动症是学龄期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它具有注意力障碍、活动过度、行为冲动等特点,对儿童时期的正常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严重的影响,且可延续至成年.国内自80年代以后,许多城市和地区对此进行了研究,报道的患病率为2%~8%[1~4].由于研究的地区、角度、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对浦东新区大型经济开发区的小学生多动症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新区防治小学生多动症的发生,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姜华;顾立铭;古嘉琪;陈美娣;瞿正万;林霞凤;蔡正宜;卢瑛;夏建芳;朱晓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浙江省大中专学生1997学年因病休退学及死因调查

    目的:了解浙江省大中专学生休学、退学和死亡状况及原因.方法:对浙江省1997学年大中专学校学生因病休学、退学和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省大中专学生因病休学率为1.23‰,退学率为0.09‰,死亡率为0.06‰.导致学生因病休、退学的主要原因是传染性疾病,其次是精神性疾病,意外死亡是学生死亡的首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减少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

    作者:胡秋华;陈慧萍;楼方贺;倪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性心理调查

    广州是我国对外开放早的城市之一.该市大学生性心理状态,是进一步搞好高校性教育的基础,为此,我们对广州7所高校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进行了性心理调查.

    作者:梁卫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