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侠
目的:探究与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组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结果全部患者经过康复护理后达优66例,占55.00%,良45例,占37.50%,可9例,占7.50%,优良率高达92.50%,护理全程未出现1例并发症。结论该次试验中所应用的护理方法对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患者康复具有突出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姚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总结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2014年6月救治的62例严重胸腹部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治措施。结果所有62例患者中,治愈58例,生存率93.55%;死亡4例,病死率6.45%。死亡原因中由于失血过多出现不可逆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2例,手术后并发ARDS 7例,MOF4例,严重感染2例。结论早期诊断、迅速救治是改善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华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改善产后盆底肌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女性2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7例,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女性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测定情况和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的盆底肌力恢复的女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为75.7%,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产后女性的盆底肌力,提高临床康复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蕊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析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以及消旋卡多曲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婴儿素妈咪爱、消旋卡多曲颗粒、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止泻所用时间、退热所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止泻所用时间、退热所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31±0.20)d、(2.01±0.30)d以及(4.94±1.3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肠炎早期进行补液可以有效缓解电解质紊乱状况,减轻对患儿的肠道造成的刺激,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同时也缩短患儿止泻所用时间、退热所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防止重度脱水问题的出现,缩短病程,应用效果显著,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与应用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那云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索新毕业护士岗前培训的新模式,为临床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新毕业的护士设为创新组实施临床路径模式培训,培训结束进行统一考试、考核。与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经传统培训的传统组进行比较。结果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等方面,创新组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临床路径培训的新模式有利于快速提高新毕业护士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更快适应临床,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李家慧;邓金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问题进行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归纳解决方案。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抗凝标本进行正反定型联合对照试验。通过对唾液中A、B、H血型物质进行测定,表明抗原存在于红细胞上,而红细胞表面的弱抗原经过吸收放散试验证明其存在,受血者ABO血型结合临床诊断予以确认。结果1号、2号为自身溶血性贫血的2例患者;3号为B型含冷型自抗体患者;4号为A× B亚型;5号为肠道革兰阴性菌污染A型血液后产生类B抗原患者;6号为A2亚型含抗-A1患者;7号为体内含有抗-M的患者;8号为多发性骨髓瘤所致的球蛋白紊乱患者4例;9号为白血病抗体减弱患者4例;10号、11号为白血病急性发作期抗原减弱患者4例;12号、13号为2例老年患者;14号、15号为2例新生儿,因出生不满三个月,未形成同种抗体,因此,无需测定唾液A、B、H血型物质以及行吸收放散试验。结论为确保输血安全性及有效性,输血前应对血型正确鉴定。
作者:何怡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来该院五官科进行诊治的80例唇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其进行整形矫正手术后,分别使用常规式护理方法与常规式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护理结果及患者的后续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分分别为(90.4±13.2)分与(77.4±9.8)分;观察组患者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分分别为(87.7±10.4)分与(51.4±7.2)分。护理前后以及是否采用心理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矫正治疗中,妥善的常规护理还应当配合全面心理护理,从而在确保患者全面愈合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整形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惠杰;张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术后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针对术后医院感染因素,行个性化护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医院感染率为4%(2/50),其中泌尿道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对照组守大事要率为16%(8/50),其中泌尿道感染3例,呼吸道感染3例,胃肠道感染2例,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选取病例低氧血症率为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62%(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引发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加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为顺利康复提供良好条件,并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水平,可有效维护患者权益和医院、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景晓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室患者在使用镇痛药物后对患者镇痛效果、镇静程度的影响,观察其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并总结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选择在该院实施手术后,实施镇痛治疗患者363例次,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标准作为镇痛药物的观察指标,并遵循镇痛药物治疗的原则。对所有在麻醉苏醒室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均用飞利浦多功能监护仪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前VAS疼痛评分与镇痛后15~35 min的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镇痛前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等均与镇痛后15~35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阵痛药物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显著疗效。结论麻醉苏醒室患者在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能够改善由于疼痛导致的高血压、呼吸急促等并发症,对于减轻患者疼痛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伟;杨惠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枪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2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冷刀内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腔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大尿流率、术中失血量、再手术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9.35±6.14)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1.95±5.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10.37±7.82)mL及住院时间为(4.14±0.73)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68±8.37)mL和(5.54±1.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大尿流率(16.14±2.96)mL/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3±3.34)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再手术率、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再手术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等多重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方晓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来该院治疗的148例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为基础,加入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蛋白质(LDL)、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者患者的TC、LDL、TG明显比对照组低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为9%,对照组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为4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达到稳定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目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巫金娜;黄晓青;陈梅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对药品质量管理在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必要性和方法。调查全院范围的药品管理现状,对造成该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存在药品管理制度未落实、采购和库存管理不科学、储存环境不规范、摆放混乱和有效期管理不严等问题。从加强基层医院人才培养,完善药品监察制度,加大投入,完善药房基础设施,强化药品采购和药库的管理,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医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方法。
作者:吴泽金;虎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病房纠纷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34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发生护患纠纷情况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2±5.0)分,远高于对照组的(75.7±6.3)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人数等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淑一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MP组和VAD组,MP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P化疗方案治疗,VAD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根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判定标准:MP组中部分缓解19例(83.33%),进步21例(83.33%),总有效率83.33%;VAD组中部分缓解19例(39.58%),进步21例(43.75%),总有效率91.67%。 VAD组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总有效率略高于MP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VAD组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MP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MP方案和VAD方案中,VAD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细胞消除的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中平;张雪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统计和分析该院中医科2013年下半年中药处方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3年7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开出的826张门诊处方病历,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2013年下半年中医科的处方用药中,主要以妇科和消化科的中药比重比较大,分别占22.64%和17.55%,其次是内科占11.86%,且多集中在甘草、茯苓、陈皮、白术、地黄、人参这几种药物中,其用药频率分别为79.52%、41.89%、41.04%、39.23%、37.41%和36.56%。结论该院妇科和消化科接受的病人数量多,受到人们的普遍信赖,在今后的中医科治疗中,应该多发展其他科室的中医治疗,解决多种疾病,为病人排忧解难,同时推动该院中医科治疗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江明;鲁军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手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2例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和膝关节HSS和KS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9.5±21.3)min、出血量(98.4±25.1)mL、住院天数(5.3±2.1)d均少于对照组;随访6~12个月,两组术后HSS和KSS评分均优于HSS和KSS术前评分,观察组HSS和KSS术后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髁置换手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桑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标记为A组;同时选择同期3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标记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剔除肌瘤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86.5±36.3)mL较B组(146.2±25.2) mL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8±4.1)h、住院时间(4.7±0.4)d、手术时间(126.4±23.2)min分别较较B组(13.1±3.8)h、(4.1±0.5)d、(68.3±25.7)min长,住院费用(2615.5±124.2)元高于B组(1245.2±243.7)元(P<0.05)。 A组患者并发症例数少于B组,两组患者均无肌瘤残留,术后6个月后A组患者无一例复发,B组复发2例患者。结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相当,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佳手术方式。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林西县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今后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林西县201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林西县24家医疗机构共报告传染病14种1022例,总发病率505.06/10万。无死亡病例。与2011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20.47%。结论2012年林西县法定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乙肝、丙肝、梅毒、淋病等血液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林西县传染病防治工作应以此为重点,同时密切关注新发传染病动态。
作者:肖崟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缩宫素引产中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缩宫素引产妇女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2例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予常规护理,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总产程(8.76±1.03) h,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3.92±1.62)h(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评分(7.52±1.36)分、VAS(1.53±1.02)分、Apgar(10.03±0.4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DS(40.36±1.28)分、SAS(39.67±2.37)分、HAMD(5.14±0.0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缩宫素引产的妊娠妇女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改善妇女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具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满丽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情况和围生儿结局。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在2010年6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6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发病是否为34周前后,将其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73.6%,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该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χ2=4.528,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该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及入住NICU率分别为34.5%、19.7%和56.1%,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该两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及入住NICU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围生儿预后不佳,依据母胎状况,应当适时地通过剖宫产手术来终止妊娠,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陈静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