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F-FDG代谢影像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结构相关性的探讨

林琳;李勇

关键词:代谢, 影像, 非小细胞肺癌, 癌组织, 肿瘤微环境, lung carcinoma, 肿瘤干细胞, Stem Cell, 协同作用, 产生基础, 死亡率, 是肿瘤, 耐受性, 患病率, 转移, 治疗, 临床, 理论, 化疗, 复发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是肺癌分类中患病率和死亡率高的肿瘤[1].在临床上,由于对放、化疗存在耐受性以及容易复发、转移,NSCLC的治疗一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从理论角度上来说,肿瘤中存在的肿瘤干细胞 (Tumor stem cell,TSC)及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的协同作用是肿瘤这些特殊性的产生基础.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hrHPV联合TCT检测在女性健康体检中应用价值分析

    宫颈疾病是女性常见的疾病种类,其中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疾病中其发病率较高.目前研究发现,早期宫颈癌女性患者的年龄逐渐年轻化,而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所以女性健康体检者中对宫颈疾病的筛查至关重要.本文观察高危HPV(人乳头瘤病毒)和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查在女性健康体检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应用磁球凝固法建立适合未成年人凝血常规指标参考区间的探讨

    凝血常规检测是反应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途径障碍的主要筛选试验,是临床出血和血栓性疾病常用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PT、APTT、Fib、TT,但由于市场上血凝仪使用品牌众多,各厂家检测原理也不尽相同,所用参考区间多针对于成年人,而对适合未成年人的参考区间的探讨鲜有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应用磁球凝固法建立适合未成年人凝血常规检测的参考区间.

    作者:孙涛;艾清;袁宝山;邱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ALP、OC检测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早期的生长发育一直是父母特别关注的问题,新生儿期的骨发育直接影响婴幼儿期的骨健康,并且有可能影响今后青春期及成年后的骨疾病[1].早产儿由于孕妇体内骨矿物质储备较少或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低骨密度,往往会对胎儿造成不同程度的骨代谢病,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及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生儿骨代谢病的治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骨营养代谢的关注也日益受到重视[2].

    作者:张燕;黄利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循证医学在外科总论教学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EBM)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中心思想是利用好的证据来指导临床[1].国外学者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研究依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与多年临床经验,考虑到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制订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措施[2].

    作者:赵春雷;赵炳显;何娜;赵世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胃肠外科肿瘤患者切口感染调查分析

    外科手术后如果发生感染,不仅会导致切口愈合延迟,还有可能导致切口裂开,甚至引起全身感染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本文通过对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胃肠外科的2427名住院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作者:李松岩;胡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应用TCD评价高血压程度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

    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近期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大大增高,监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可大大提高卒中预警,降低卒中风险.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独立高危因素,长期的血压控制不良势必极大的增加了卒中风险,但高血压患者诱发卒中的机制中,是否增加了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几率,以及不同程度高血压与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血压程度对CVR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应用TCD监测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及CVR,以明确高血压分级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评价高血压程度对CVR的影响.

    作者:贾小影;李淞;李丽;刘伯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与CTA在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大动脉瘤的影像检查有超声、CTA、MRA、DSA等方法.由于MRA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且要求患者严格制动,DSA检查费用高且属有创、并有一定的禁忌症,故临床对动脉瘤的诊断通常采用超声及CTA检查[1].目前,国内外在超声及CTA对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针对一种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或对单一动脉瘤的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研究[2],而对三种大动脉瘤在这两种检查的对比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A的大动脉瘤检查结果,分析两者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优势及限度,探讨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志远;石卫东;刘美含;陈恩琪;姜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56例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析

    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大约占全部甲状腺癌患者的2.1%-3.0%[1].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无特异性,难以与其他颈部肿物鉴别,致使术前确诊比较困难,甚至容易误诊.目前对于甲状腺癌的诸多方向,如在病理学、治疗和预后因素等存在争议,尤其在手术的类型、范围、131I治疗的作用、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和放射治疗上观点颇不-致.本文通过对我院甲状腺外科5年内收治的56例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的分析,论述不同的治疗方案对青少年甲状腺癌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苗;赵文杰;陈闯;张弘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571株尿培养分离细菌的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医院感染中更为常见.定量尿培养是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尿培养分离的571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恒斌;尚怡君;徐敬海;荀平;李德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VDR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回汉族白癜风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VDR基因FokI、BsmI位点与宁夏地区回汉族白癜风患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技术进行了宁夏回汉族白癜风患者的VDR基因FokI、BsmI位点频率分布的检测.结果 FokI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宁夏回汉族白癜风患者和对照组中均无统计学意义.BsmI位点Bb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在宁夏回族白癜风组和回族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为0.033) ;而且Bb基因型的频率在宁夏白癜风患者组和对照组组中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6).结论 VDR 基因BsmI (rs:1544410) 位点可能是宁夏地区尤其是回族人群中白癜风发病的保护因子.

    作者:郭睿;郝雁杰;汪京峡;刘霞;杨文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孕期妇女深部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一种由条件致病菌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女性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据美国统计约75%的女性一生至少患病1次[1].妊娠期由于阴道生态环境的改变,假丝酵母菌易繁殖引起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本文通过对11253例妊娠妇女阴道念珠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来了解妊娠妇女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龚华;曾品萍;邵兰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医院感染中为常见的感染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还有上升趋势,而且由于病死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1].早期恰当的初始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血流感染的病死率.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血培养分离的307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经验治疗选择恰当的抗生素进行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秀;葛咏梅;魏卓;徐雪松;李洪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剖宫产患者泌乳及新生儿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病人自控镇痛技术(PCA)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剖宫产术后镇痛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剖宫产术后镇痛,在满足充分有效镇痛目的的同时,还应考虑药物对产后子宫收缩的影响以及药物在母体乳汁中的浓度.另外,产妇希望保持产后清醒,能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照顾新生儿.这就给术后镇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实验通过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比较其对产妇泌乳及新生儿的影响,进一步为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用药的选择及方式提供参考.

    作者:王锦卓;姚宇;韩伟;麻海春;李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肺癌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各种癌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目前对其治疗的主要方法就是采用化疗或者放疗,当患者进行大剂量放射线照射时对肺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呼吸道感染[1].炎性因子会使患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发肺萎陷,也影响放疗后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2].

    作者:张春玲;胡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由学生向医疗工作者转变的必经阶段,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成为正式医生的医疗水平.心血管内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实习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途径,我国的医疗教育体制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同临床科室的实习任务.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临床实习和实习教学,我科在部分实习医学生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现作报道.

    作者:韩海玲;孙玉芹;宋文刚;朱玉红;吕冬燕;朱艳彬;何海涛;姜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全球癌症首位[1].而且其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患病者人群正在逐渐年轻化.因此有关肺癌的筛查,早期诊断方法,病情监测等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的联合检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开慧;金晔;王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分析探讨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为慢性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大多采用血沉(ESR)、 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 )的检测作为基本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项目.随着血液分析仪的不断发展,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比积(PCT)的测定在多种疾病中的变化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1].本文就血小板参数是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临床价值作了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茅蔚;叶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价值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寄居在组织中而不是血液,正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低于1%[1],多种间质性肺炎患者或其他疾病患者痰和BALF中均有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报道[2,3].因此,BALF和痰标本中细胞分类计数可以为嗜酸粒细胞性肺部疾病提供特异的诊断信息并提示疾病病因,从而指导临床制定和调整针对性治疗方案.本文回顾近3年长海医院BALF或痰液标本查见嗜酸性粒细胞的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特征,分析痰和BALF标本查找嗜酸性粒细胞的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唐金凤;周道银;陈慧英;李时英;唐古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DWI和FLAIR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ed image,DWI)作为急性脑缺血的诊断及评价工具[1],已逐渐用于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序列则可通过对脑脊液的抑制,改善病变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急性脑梗死的诊断[2],本文探讨两者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刘有恒;秦翠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抗-E合并抗-Dia抗体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实验研究

    1 病例简介患儿,男,4岁9月,2007年在我院确诊为地中海贫血.多次输血治疗后病情均为好转.2008年抗体鉴定发现该患儿产生了抗-E抗体.之后每次选取E抗原阴性的细胞为该患儿进行交叉配血,均顺利输注.2011年6月再次使用E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对患儿进行交叉配血,发现配血不合,于是对该患儿进一步进行血清学检测.

    作者:周根水;吴红;徐秀云;童小燕;范亮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