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iRNA-STAT3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王春光;姚宪章;张兴义

关键词:肿瘤研究, 信号转导通路, 脱氧核糖核酸, 激活转录因子, 转录激活子, 信号转导子, 酪氨酸激酶, 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 结合蛋白, 干扰素, 底物
摘要: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是一类生长因子受体和一些非受体类酪氨酸激酶能激活转录因子[1],是Darnell[2]于1990年在研究干扰素(IFN)信号转导通路时首次被发现.STAT蛋白是一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蛋白,作为JAK(Janus Kinase)-STAT途径中重要的JAKs底物,STATs在细胞因子(cytokine;CK)的信号转导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阴道真菌分布与新生儿感染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随机留取2003年门诊孕检孕妇的阴道后穹隆分泌物525例(年龄23~37岁,孕周21~36周).新生儿皮肤分泌物188例.

    作者:王玫;鲁辛辛;董云秋;谷晔红;孙淑美;田小波;黎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的表达,及其随损伤后恢复时程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用明胶酶谱测定损伤后神经组织内MMP-2和MMP-9的活性变化;Western-blot检测确认所消化条带的属性.结果正常坐骨神经组织内仅表达MMP-2,不表达MMP-9;坐神经挤压伤后1 d时,M MP-9表达水平高;M MP-2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水平略有增加,7 d时高.Westernblot检测确认所消化的条带是MMP-2和MMP-9.结论 MMP-2和MMP-9参与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损伤修复过程.

    作者:何凤君;包晓群;杨德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常光全自动电泳仪测定血清蛋白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评价日本常光CTE-1000型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蛋白电泳的性能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与法国SEBIA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比较,做相关性检验.用健康体检标本做室内正常参考值.结果与SEBIA电泳仪比较,5种蛋白组分的相关系数为:0.805~0.970.室内正常参考值为:白蛋白62.1%~67.9%、α11.9%~2.7%、α26.3%~8.1%、β 8.4%~10.8%、γ球蛋白13.3%~18.5%.结论 CTE-1000型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仪采用高度全自动化的电泳和染色技术,使得血清蛋白电泳操作简便,图谱清晰,分辨率高,结果准确;并具有特有的蛋白电泳病理解析系统,对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岳志红;赵洁;贾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国产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在血型血清学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国产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MGAC)常规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MGAT)与试管抗球蛋白技术(TAT)平行试验,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同时,采用该两种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标本以评价国产MGAC的血型血清学诊断价值;应用前二种技术与凝聚胺技术(MPT)平行试验,检测已知IgG抗体的凝集效价来评价国产MGAC检测IgG抗体的敏感性.结果MGAT与TAT的检测特异性完全一致,其检测敏感性接近TAT,而高于MPT 1~2个凝集梯度,在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血型血清学诊断中,MGAT与TAT的结果也基本一致.结论国产MGAC可常规应用于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血型血清学检测.

    作者:吴远军;朱学海;刘彦慧;李重江;陈宝婵;吴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分析

    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也是常见的通过性传播的病原体,反复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往往引发宫颈炎、前列腺炎,从而造成不孕不育的发生.本文对来我院就诊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杰;王岩;闫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研究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Lin等在1993年首先发现,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对多巴神经元有明显的营养与促存活作用.神经损伤后其靶器官及损伤区域GDNF表达增加,提示损伤神经元对GDNF的需求增加.大量研究工作表明:损伤的中枢神经元具有可塑性,也能再生且在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下再生速度及质量均有显著增强.GDN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NTFs)之一,对神经元细胞的支持及存活作用已成为中枢神经研究的热点.

    作者:鞠海英;刘永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支气管舒张试验方法.方法对于临床怀疑有气道阻塞,基础肺功能FEV1小于70%预计值的病人,吸入福莫特罗(奥克斯都保)9.0ug,吸入后分别于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测定FEV1、PEF、FEF25、FEF5o、FEF75、FEF25/75、FEVi/FVC,观察各个时间点不同指标的支气管舒张效果.以卡方检验的方式比较各个时间点的阳性率.结果①如果以15 min为一个时间点作为判定标准,FEV1作为判定指标,该组病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率为22%.如果继续观察到120 min时,其阳性率达到32%(P<0.05),当观察到240 min时阳性率为33%(P<0.01),有显著差异.②如以PEF作为判定指标,15 min时阳性率为19%,30 min阳性率达30.5%(P<0.05),120 min达39%(P<0.01),具有显著差异.③如果以FEF25/75为判定标准,15 min其阳性率为29%,60 min阳性率为49%(P<0.01),120 min阳性率为53.5%(P<0.01).结论用福莫特罗吸入,采用多点连续检测的方法,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较既往单点检测的支气管舒张试验,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支气管阻塞的可逆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鸿;吕波;黄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电图运动试验假阳性31例相关因素分析

    心电图运动试验(TET)是一种简便、实用、安全而被用于评价心肌缺血和协助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正确判断TET的阳性结果对于准确诊断冠心病、评价心肌缺血以及介入治疗后的效果等均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一组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TET检查,经对比检查结果和相关的临床资料来评价TET诊断冠心病价值的同时,探讨影响TET假阳性结果的相关临床因素,为正确判断TET阳性结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王忠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学标志物的表现模式.方法共11367份患者的血清标本,均以Alise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检测,以手工进行复查.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为(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4)e抗体(HBeAb),(5)核心抗体(HBcAb),并以出现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本组标本检测结果可分为乙肝患者和非乙肝患者.乙肝患者又分为感染期模式和恢复期模式,共15种模式.常见模式9种共占总人数的99.44%,经复查确定为罕见模式的占总人数的0.56%.结论本实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常见模式所占比例较大,除实验误差外,产生罕见模式的主要原因为低浓度的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及酶标试剂与包被板间的非特异性交叉反应等.

    作者:梁娜;孙淑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阿霉素尾静脉注射诱导大鼠肾炎模型,以东北雷公藤甙液灌胃治疗4 w后,取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治疗组的大鼠肾组织,分别做常规HE、PAS染色.结果经东北雷公藤治疗的模型治疗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有明显改善.结论东北雷公藤对大鼠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树军;王连友;罗萍;孙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探讨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死亡原因之一,是严重慢性并发症,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我们联合检测和比较常规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四项,以探讨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监测指标.

    作者:葛学顺;陈桂明;葛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清锌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锌含量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检测方法对3940名50岁以上男性进行前列腺癌的集团普查.通过ROC曲线对比分析血清锌和游离PSA/t-PSA比值(f-PSA/t-PS比值)在提高前列腺癌联查结果中的作用.结果在血清t-PSA>4.0 ng/ml且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16例受检者中,诊断前列腺癌者29例.血清锌含量80~100 μg/ml的人群经年龄调整的OR值为5.54(95%可信区间为1.33~23.12),血清锌在40~60μg/ml的人群,经年龄调整的OR值为24.28(95%可信区间为2.78~212.32).PSA>4.0 ng/ml人群中锌的ROC-AUC 74.3%高于f-PSA/t-PSA比值的65.3%(P<0.01).而PSA在4~10 ng/ml的灰色区域,锌的ROC-AUC是70.5%,高于f-PSA/t-PSA比值的62.4%(P<0.01).用100μg/ml作为血清锌的临界值,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和53%,PSA在4~10 ng/ml人群中分别为83%和53%.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锌含量显著降低,血清锌测定可明显提高PSA增高人群前列腺癌诊断率,而且优于f-PSA/t-PSA比值.

    作者:李晓萌;李江;张灵;李扬;王洪亮;计国义;桑原正明;赵雪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作用

    作者通过对69例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得出明确的定位诊断结果.

    作者:许则民;刘飙;魏壮;邹福田;尹维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一个同时测定多个样品的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的方法,缩短临床标本检测的时间.方法在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中,通过编程和进样的改进,实现多个循环的连续测定的时间优化.增加一个分配器为进样器,满足大体积一次进样的要求.结果改进后的方法与原方法的对比实验相关性很好(R2=0.99),而效率提高了24倍.21例肺癌患者手术治疗恢复后,其CL的CL60min,和CPM和Pt强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该文探讨的改进方法是可行的,使全血CL测定可能成为肺癌患者白细胞活性功能及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增强了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检测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胡翠华;张传宝;徐建平;郭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外周血CD3+CD45+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中CD3+CD56+T细胞、CD3+CD56-T细胞、CD3-CD56+NK细胞在(HCC)细胞免疫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14例HCC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的CD3+CD56+T细胞、CD3+CD56-T细胞、CD3-CD56+NK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14例HCC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测定结果比较发现:HCC患者外周血中CD3+CD56-明显降低,CD3+CD56+则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均小于0.005).HCC患者CD3-CD56+(NK)较正常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小于0.05).结论 CD3+CD56+T细胞在HCC患者外周血中增生活跃,提示高表达的CD3+CD56+T细胞在肝癌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海澄;宋丁;姚树坤;崔刘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妇女血清贫血检测指标的分析

    目的检测血清铁(Serum Iron)、铁蛋白(Ferritin)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 fe)等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在诊断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43例妊娠24~28周妇女和同期收集的30例健康妇女的血清铁、铁蛋白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水平,利用SPSS1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组血清铁、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叶酸均值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铁蛋白均值为19.62±11.52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61.14±39.92ng/L(P<0.05).维生素B12均值为302.3±108.7 Pg/L,明显低于对照组522.4±204.6 pg/L(P<0.05).按血红蛋白浓度的高低分为3组,1组为Hb<11.0 mg/L,2组为Hb11.0 mg/L~12.0 mg/L,3组为Hb>12.0 mg/L.1组铁蛋白、VitB12和转铁蛋白受体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别(P<0.05),2组和3组铁蛋白和VitB12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诊断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中,铁蛋白是估计人体铁状态的好参数,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测定在怀孕期间没有显著变化,如有功能性铁缺乏会出现sTfe浓度升高.而血清铁是检测缺铁及铁负荷过多疾病的有效指标,但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不明显,变化不大.

    作者:李红霞;岳志红;樊春红;张桂芬;王卫平;张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致死剂量异烟肼中毒血清生化指标动态观察1例

    异烟肼为广泛应用于抗结核病的药物,大剂量口服异烟肼引起急性中毒则较少见.近,我院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成功救治致死剂量异烟肼中毒患者1例,我们对该患者血清中几个生化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

    作者:巫振洪;陈强;包芙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的应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一个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是诊断心血管疾病重要意义的血中脂类指标之一.多数实验室应用F公式计算血清中的LDL浓度(LDL=TC-HDL-TG/2.2)[2].这个公式仅仅是一个经验公式,存在着很多缺点难以得到可靠的结果.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分析仪的直接测定法已经实现了实用化.我们就应用直接测定法观察正常人群体检时的LDL,同时与F公式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吴铁占;刘秀霞;吴华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本文收集48例经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探讨CT引导胸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宏儒;邹吉华;刘兵;邓玉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和发病机制,为脑梗死的早期基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92例脑梗死组、89例健康对照组进行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分析;采用组织凝血活酶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g/L).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B1B2、B2B2基因型频率及B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B1B2、B2B2基因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B1B1基因型(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脑梗死有显著相关性;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有相关性.提示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可能是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作者:马学玲;王晓明;张桂茹;刘亢丁;赵臣堂;周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