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吕波;黄瑾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X线平片、CT及MRI征象,结合病理总结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MRI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经X线平片诊断为骨巨细胞瘤23例患者X线平片、CT片、MRI片,并与病理结果结合分析.结果平片简便易行,能提供病变部位整体信息.CT和MRI能够提供更详细信息.结论综合运用X线平片、CT及MRI方法,与临床表现、病人一般状况相结合将提高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颖智;高忠礼;王杨;王雪晖;杨淑琴;沈小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异烟肼为广泛应用于抗结核病的药物,大剂量口服异烟肼引起急性中毒则较少见.近,我院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成功救治致死剂量异烟肼中毒患者1例,我们对该患者血清中几个生化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
作者:巫振洪;陈强;包芙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磷脂酶A2(PLA2)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AL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10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婴幼儿、10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未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婴幼儿和10例来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进行白介素6检测;同时对上述3组研究对象应用酶底物显色法检测磷脂酶A2活性.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患儿的磷脂酶A2及白介素6均较手术前及体外循环术后无肺损伤的患儿以及健康儿童明显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磷脂酶A2及白介素6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中升高,并呈正相关.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中,如果能及早应用磷脂酶A2抑制剂或早期干预细胞因子释放,对于阻止肺损伤的进一步发展,以免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丽红;黄艳智;刘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个同时测定多个样品的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的方法,缩短临床标本检测的时间.方法在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中,通过编程和进样的改进,实现多个循环的连续测定的时间优化.增加一个分配器为进样器,满足大体积一次进样的要求.结果改进后的方法与原方法的对比实验相关性很好(R2=0.99),而效率提高了24倍.21例肺癌患者手术治疗恢复后,其CL的CL60min,和CPM和Pt强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该文探讨的改进方法是可行的,使全血CL测定可能成为肺癌患者白细胞活性功能及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增强了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检测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胡翠华;张传宝;徐建平;郭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肌酸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天然化合物,1832年由法国科学家Chenreul发现并命名,多年来人们对肌酸的代谢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肌酸是体内能量储存、利用的重要化合物,而红细胞内的肌酸浓度与红细胞生存时间密切相关,是判定红细胞年龄的一个理想指标[1].所以测定红细胞内肌酸浓度对于临床上与红细胞寿命相关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脾亢等的诊断、鉴别等都有很高价值,本文就红细胞肌酸测定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陈芳;唐爱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血清铁(Serum Iron)、铁蛋白(Ferritin)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 fe)等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在诊断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43例妊娠24~28周妇女和同期收集的30例健康妇女的血清铁、铁蛋白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水平,利用SPSS1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组血清铁、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叶酸均值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铁蛋白均值为19.62±11.52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61.14±39.92ng/L(P<0.05).维生素B12均值为302.3±108.7 Pg/L,明显低于对照组522.4±204.6 pg/L(P<0.05).按血红蛋白浓度的高低分为3组,1组为Hb<11.0 mg/L,2组为Hb11.0 mg/L~12.0 mg/L,3组为Hb>12.0 mg/L.1组铁蛋白、VitB12和转铁蛋白受体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别(P<0.05),2组和3组铁蛋白和VitB12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诊断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中,铁蛋白是估计人体铁状态的好参数,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测定在怀孕期间没有显著变化,如有功能性铁缺乏会出现sTfe浓度升高.而血清铁是检测缺铁及铁负荷过多疾病的有效指标,但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不明显,变化不大.
作者:李红霞;岳志红;樊春红;张桂芬;王卫平;张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中CD3+CD56+T细胞、CD3+CD56-T细胞、CD3-CD56+NK细胞在(HCC)细胞免疫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14例HCC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的CD3+CD56+T细胞、CD3+CD56-T细胞、CD3-CD56+NK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14例HCC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测定结果比较发现:HCC患者外周血中CD3+CD56-明显降低,CD3+CD56+则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均小于0.005).HCC患者CD3-CD56+(NK)较正常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小于0.05).结论 CD3+CD56+T细胞在HCC患者外周血中增生活跃,提示高表达的CD3+CD56+T细胞在肝癌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海澄;宋丁;姚树坤;崔刘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利用PCR-SSCP分析技术进行粪便脱落细胞中p53基因突变检测用于大肠癌早期筛选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对40例大肠癌患者留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术前保存的粪便.分别从肿瘤组织及粪便中提取DNA.应用基因扩增-单链多态性分析-溴乙锭(PCR-SSCP-EB)染色方法检测两种标本中p53基因扩增情况及第5、6、7、8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53基因特异性扩增产物及5~8外显子突变在肿瘤组织及粪便脱落细胞中广泛存在.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突变27例,粪便中24例,其p53突变检出的敏感性为60%,无粪便中检出突变而肿瘤组织未检出者,两种标本中突变检出部分符合率为100%.结论检测粪便脱落细胞中p53基因突变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张纯海;马冲;盖宝东;王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收集48例经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探讨CT引导胸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宏儒;邹吉华;刘兵;邓玉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咽拭子培养对精神科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查阅2004年1月至12月合并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咽拭子培养和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例诊断为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咽拭子共分离出5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33株占55.9%,革兰阳性菌26株占44.1%;其中有16例同时进行咽拭子+痰液培养,病原菌一致的有11例,占68.5%;在抗生素使用符合咽拭子培养药敏结果与不符合药敏结果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1%和40.9%,两组数据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咽拭子培养对精神科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应尽量避免经验用药.
作者:刘洪光;金冬;刘雪琴;叶昌斌;王元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血脂的测定是检查动脉硬化的常规项目.美国血脂学会指出LDL-C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当T-CHO超过6.2 mmoL/L并且LDL-C异常时需对患者限制饮食并采取治疗措施.从测定方法上看,多年来一直以选择沉淀法分离LDL-C部分再显色测定,这样不适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近年来有进口LDL-C双试剂引进,但价格昂贵未能普及,多以测定T-CHO,HDL-C和TG以Friedwaid公式推算LDL-C的结果[1,2].我们根据LDL-C和HDL-C的性质选择了表面活性剂,用分散剂控制LDL-C部分,防止产生大颗粒沉淀,使其反应呈溶胶状,在600~630 nm波长下其吸光度与LDL-C含量成正比.制备了LDL-C直接测定法试剂,在各型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赵轶;高宇巍;蒲丹;董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支气管舒张试验方法.方法对于临床怀疑有气道阻塞,基础肺功能FEV1小于70%预计值的病人,吸入福莫特罗(奥克斯都保)9.0ug,吸入后分别于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测定FEV1、PEF、FEF25、FEF5o、FEF75、FEF25/75、FEVi/FVC,观察各个时间点不同指标的支气管舒张效果.以卡方检验的方式比较各个时间点的阳性率.结果①如果以15 min为一个时间点作为判定标准,FEV1作为判定指标,该组病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率为22%.如果继续观察到120 min时,其阳性率达到32%(P<0.05),当观察到240 min时阳性率为33%(P<0.01),有显著差异.②如以PEF作为判定指标,15 min时阳性率为19%,30 min阳性率达30.5%(P<0.05),120 min达39%(P<0.01),具有显著差异.③如果以FEF25/75为判定标准,15 min其阳性率为29%,60 min阳性率为49%(P<0.01),120 min阳性率为53.5%(P<0.01).结论用福莫特罗吸入,采用多点连续检测的方法,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较既往单点检测的支气管舒张试验,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支气管阻塞的可逆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鸿;吕波;黄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通过对69例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得出明确的定位诊断结果.
作者:许则民;刘飙;魏壮;邹福田;尹维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的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了41例多发伤患者伤后24 h内及伤后第3 d,30例正常健康人血液中部分凝血因子、抗凝、纤溶活性和血小板计数,根据创伤严重程度分为脏器功能不全组(n=18)与脏器功能正常组(n=23),将24 h内的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12)与非死亡组(n=29)的24 h内各检测指标与第3 d的结果比较.结果多发伤各组24 h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D-二聚体(D-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和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其中脏器功能不全组变化更大,各指标与脏器功能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均<0.01).死亡组第3 d FIB、AT:A、PLG:A、PLT均明显低于24 h内测定的值,Ⅷ:C、vWF、D-D含量则明显升高(P均<0.01),而非死亡组第3 d.AT:A、PLG:A、PLT均有明显回升,D-D含量则下降(P<0.01或P<0.05).结论多发伤可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增强,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抗凝活性减低,患者上述指标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的判断,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
作者:于晓燕;王明山;谢海啸;王瑜敏;王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具有Zn2+依赖性的内源性蛋白水解酶,可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ECM).按作用底物不同主要分为五大类[1]:间质胶原酶(MMP-1、-8、-13)、明胶酶又称Ⅳ型胶原酶(MMP-2、-9)、基质溶酶(MMP-3、-10、-11)、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15、-16、-17)和其他类(MMP-7、-12、-18、-19、-20、-21、-22).
作者:侯振江;张宗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Lin等在1993年首先发现,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对多巴神经元有明显的营养与促存活作用.神经损伤后其靶器官及损伤区域GDNF表达增加,提示损伤神经元对GDNF的需求增加.大量研究工作表明:损伤的中枢神经元具有可塑性,也能再生且在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下再生速度及质量均有显著增强.GDN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NTFs)之一,对神经元细胞的支持及存活作用已成为中枢神经研究的热点.
作者:鞠海英;刘永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一个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是诊断心血管疾病重要意义的血中脂类指标之一.多数实验室应用F公式计算血清中的LDL浓度(LDL=TC-HDL-TG/2.2)[2].这个公式仅仅是一个经验公式,存在着很多缺点难以得到可靠的结果.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分析仪的直接测定法已经实现了实用化.我们就应用直接测定法观察正常人群体检时的LDL,同时与F公式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吴铁占;刘秀霞;吴华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是一类生长因子受体和一些非受体类酪氨酸激酶能激活转录因子[1],是Darnell[2]于1990年在研究干扰素(IFN)信号转导通路时首次被发现.STAT蛋白是一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蛋白,作为JAK(Janus Kinase)-STAT途径中重要的JAKs底物,STATs在细胞因子(cytokine;CK)的信号转导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王春光;姚宪章;张兴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构建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cEgr-hp53,并研究其体外稳定转染联合X射线照射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p53cDNA全长插入pcDNA3.1质粒的多克隆位点,用Egr-I的启动子替代pcDNA3.1质粒的CMV启动子,构建成pcEgr-hp53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Egrhp53和pcDNA3.1分别转染入SKOV3细胞株,细胞株命名为SKOV3-hp53及SKOV3-vect,并经G418筛选稳定克隆并扩增培养,两组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生长及其凋亡的影响.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cEgr-hp53构建正确,稳定转染pcEgr-hp53联合X-射线照射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cEgr-hP53,体外基因-放射联合治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本研究将为提高临床恶性肿瘤放疗疗效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作者:董丽华;付士波;杨英;刘扬;龚守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日本常光CTE-1000型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蛋白电泳的性能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与法国SEBIA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比较,做相关性检验.用健康体检标本做室内正常参考值.结果与SEBIA电泳仪比较,5种蛋白组分的相关系数为:0.805~0.970.室内正常参考值为:白蛋白62.1%~67.9%、α11.9%~2.7%、α26.3%~8.1%、β 8.4%~10.8%、γ球蛋白13.3%~18.5%.结论 CTE-1000型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仪采用高度全自动化的电泳和染色技术,使得血清蛋白电泳操作简便,图谱清晰,分辨率高,结果准确;并具有特有的蛋白电泳病理解析系统,对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岳志红;赵洁;贾玫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