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姣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为91.1%,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观察组患者骨愈合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促进了骨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冷彦飞;杨震;张学军;常滨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实验模型探讨合并脑外伤时骨折加速愈合的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轻度脑外伤合并骨折组、中度脑外伤合并骨折组、重度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单纯骨折组24只),建立不同程度脑外伤合并骨折模型.术后第1、4天,1、2、3、5周测定血清bFGF含量.结果 轻度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和单纯骨折组术后血清bFGF含量始终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脑外伤合并骨折组两组之间始终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轻度脑外伤合并骨折及单纯骨折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不同程度脑外伤合并骨折大鼠血清bFGF水平不尽相同,由此可推测脑外伤程度与骨折愈合存在着某种关系.
作者:李维超;马维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分析穿刺置管抽吸加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穿刺置管抽吸加尿激酶引流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穿刺置管抽吸术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预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及预后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观察组的总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穿刺置管抽吸加尿激酶引流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够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文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探讨CSEA的合适间隙.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的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行L3/4间隙穿刺,对照组产妇行L2/3间隙穿刺.结果 ①对2组产妇麻醉效果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治疗组(80%),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②对两组产妇15min脊麻平面进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两组产妇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在低血压和恶心呕吐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1min时评分均>7分,在5min时评均分均=10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CSEA剖宫产手术中,行L3/4间隙穿刺比行L2/3间隙穿刺疗效好,且过程平稳,并发症少.
作者:孙立忠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的妇科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宫颈炎在老年妇女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该病位置特殊,一旦感染,除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不便,还会影响患者正常心理健康,甚至影响生育,严重破坏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
作者:蒋艳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两组,每组各49例.中西医结合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HbAic,2hPG及FPG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HbAlc,2hPG及FPG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医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义标准(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6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剖宫产护理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产妇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围产期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姜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随着我国糖尿病人的快速增加,早期胰岛素治疗改变了2型糖尿病传统阶梯式治疗方案,使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因此,医务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正确了解胰岛素的治疗知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文献,从胰岛素的适应人群、分类、生理特性、治疗方案、副作用和进展展望等六大方面介绍胰岛素治疗的中外进展,给医患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做参考.
作者:林茂伟;余丹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切口缝合与否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168眼白内障患者,将其分为缝合组与不缝合组,每组各75例84眼,对所有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品状体植入术,术后2d、3mo对其术眼视力及角膜散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术后2d,两组的裸眼视力或者球镜矫正视力在0.5(含0.5)以上.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缝合的效果明显优于不缝合,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针对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机制与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的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上述案例随机性地分成两组,每组50例,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下,再采用高压氧方法进行重型颅脑外伤治疗.结果 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发现,高压氧治疗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体征和意识等恢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从多方面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杨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在非X线透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及刷检在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率.方法 选取胸片或CT诊断肺占位性病变,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检查未见异常病例.为明确诊断,取得病理,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根据胸片或CT病变部位行肺活检及刷检,活检组织送组织病理检查,刷检标本送细胞病理及细菌、抗酸菌、真菌涂片.统计肺活检及刷检诊断率.结果 通过刷检诊断18例,诊断率38.3%;通过肺活检诊断26例,诊断率55.3%;用两种方法同时使用诊断30例,诊断率63.8%.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与刷检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与肺活检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亦可看出两种方法同时使用的诊断率较为高.结论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及刷检结合诊断肺占位性病变诊断率较高,且操作简便,病人损伤小.
作者:崔碧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近5年来我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率高仅复方新诺明和喹诺酮类相对较低.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杨色娟;刘小六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与X线检查在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了8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周围型小肺癌的患者,且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与螺旋CT检查,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螺旋CT检查显示,64例患者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分叶征,占76.19%; 54例患者表现为锯齿状或毛刺征,占64.29%; 28例患者表现为细支气管充气征,占33.33%; 3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凹陷征,占35.71%; 26例患者表现为空泡征,占30.95%; 18例患者表现为兔耳征,占21.43%.X线检查显示,44例患者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分叶征,占52.38%; 34例患者表现为锯齿状或毛刺征,占40.48%; 10例患者表现为细支气管充气征,占11.90%;8例患者表现为胸膜凹陷征,占9.52%;8例患者表现为空泡征,占9.52%;6例患者表现为兔耳征,占7.14%.螺旋CT扫描结果的周围型小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 螺旋CT的周围型小肺癌检出率优于X线检查,通过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查,可以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吞咽训练组)和对照组(吞咽训练组),以洼田饮水试验作为吞咽功能评价标准,治疗20 d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吞咽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3.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吞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合性分析我院共收治13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实施治疗的观察组和应用西医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活动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和Fleshly膝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具有显著性临床疗效.
作者:廖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9年10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在静吸复合麻醉与体外循环条件下,依据患者心脏畸形状况的复杂程度与手术操作时间的长短,使用中低温或者浅低温体外循环的方法,进行中度血液的稀释,手术中提供合适的灌注流量,并加强患者各种脏器的保护措施.结果 经过科学的手术安排,全组体外循环的时间为38~50 min,平均时间为90 min,主动脉阻断的时间为25~110 min,都实现了终的顺利停机,手术以后有1例患者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结论 针对复杂性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管理,应当进行适当的血液稀释和满意的流量灌注,并采取良好的心肌保护措施并进行合理用药,同时重视患者机体内各脏器的保护措施,有利于减小体外循环手术以后的各类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孙跃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女性血清中a-TG、a-TPO水平与不孕不育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150不孕不育女性血清中a-TG、a-TPO水平,并与1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T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育龄妇女血清a-TG、a-TPO水平与不孕不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不孕不育患者的病因诊断中,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甲状腺抗体水平的因素,并进行血a-TG、a-TPO检测,以利于明确诊断,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靳晴;陈雪蓉;孟海云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静脉应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2012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发病6h内进行治疗,对两组之间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①对两组治疗前后的ESS评分的比较,其中在治疗后的1d、3d、7d和30d,观察组ES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②对两组之间的治愈率的比较,观察组治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③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香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传统疝修补术与现代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 本院在2005年之前对174例患者运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2005-2012年期间对182例患者运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对治疗患者运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之后,患者在治疗时间以及恢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几率为4.9%,而对照组患者其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为15.5%.结论 运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治疗方式相对较为简单,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相对较低.
作者:叶其兵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娩硬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白内障复明行动中的疗效.方法 对参与白内障复明行动的150例患者行娩硬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1d视力≥0.5的83眼(53.2%),术后脱残(矫正视力≥0.3)141眼(90.4%),脱盲(矫正视力≥0.05)155眼(99.4%),术后3d视力≥05的104眼(66.7%),术后脱残148眼(94.8%),脱肓155眼(99.4%).术中出现虹膜根部断裂2眼(1.28%),后囊膜破裂1眼(0.64%),术后角膜水肿眼11例(7.05%%),虹膜炎性反应19眼(12.17%).结论 在白内障复明行动中采用娩硬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简单方便,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宗慧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