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同时检测,观察二者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血清胆碱酯酶采用速率比色法,血清白蛋白采用溴甲酚绿法在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严格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成A、B、C三级,各级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下降,且各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级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与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呈明显的正相关(r=0.56).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血清白蛋白浓度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在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划分中临床价值较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CNA、P53、rasP21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81例肺癌组织(鳞癌46例、腺癌35例)、20例正常肺组织中PCNA、P53、rasP21的表达情况.结果PCNA、P53、ras-P21在肺癌组织中分别表达67%、54%、56%,而在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结论PCNA、P53、rasP21对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如果能排除肿瘤类型、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的相互干扰,其准确性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血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检测在妊高征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实验对46例妊高征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α1-M及β2-M水平,自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并加以比较.结果轻度妊高征组血α1-M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中度妊高征组血α1-M、β2-M水平较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BUN水平较正常妊娠组升高(P<0.05);重度妊高征组血α1-M、β2-M、BUN、SCr水平均较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妊高征组内血α1-M、β2-M、BUN、SCr水平随病情程度进展而升高,且妊高征组血α1-M与β2-M呈正相关(r=0.767,P<0.01),与BUN呈正相关(r=0.754,P<0.01),与SCr呈正相关(r=0.583,P<0.05).结论血α1-M、β2-M是估价妊高征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一项敏感、简便、可靠的指标,尤其α1-M更佳,其灵敏度显著高于尿素氮、血肌酐测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土贝母制剂对Jurkat(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对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经士贝母制剂对Jurkat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土贝母制剂对Jurkat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G1期细胞增高,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凋亡率上升.结论土贝母制剂能够抑制Jurkat细胞增殖,抑制G1期细胞向S期转化的进程,促进Jurkat细胞凋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胆红素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引起脑血管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CT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共82例,对照组35例.分别取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hs-CRP、Hcy、脂蛋白(a)[Lp(a)]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cy、hs-CRP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TB水平与hs-CRP和Hcy呈负相关,Hcy与hs-CRP呈正相关;血清Lp(a)与TB、Hcy及hs-CRP未见显著相关.结论胆红素对高Hcy引起的脑血管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中占据重要地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神经外科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的较为常见,这是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病率比其他住院患者高很多,而住院、插管或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以及先前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又是导致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1,2].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凸阵式超声胃镜引导细针穿刺(EUS-FNA)获取足量上消化道肌源性肿瘤病理标本的改进方法.方法选择直径在10mm以上的上消化道肌源性肿瘤46例,以每组病例肿瘤直径相差小于2mm为前提,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提插式穿刺方式获取病理标本,试验组采用改进的提插加切割式穿刺方式获取病理标本,完成后对两组病例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对照组有47.83%的病例获得足量病理标本,实验组有86.96%的病例获得足量病理标本,两组相比P<0.05.结论应用凸阵式超声胃镜引导细针穿刺时,采用改进的提插加切割式穿刺方法,获得足够病理标本的可能性高于传统的提插式穿刺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以2002年<实用内科学>第11版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为依据选择病人,包括初发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在内.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肺癌肝转移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水平,评价检测肺癌肝转移患者(sICAM-1)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S)对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ICAM-1的水平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肺癌组s1CAM-1平均浓度为7.39±6.26,正常对照组s1CAM-1平均浓度为3.37±1.20.肺癌组s1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癌肝转移组s1CAM-1平均浓度为12.10±5.95,无转移癌组s1CAM-1平均浓度为6.36±5.47.肺癌肝转移组s1CAM-1显高于无转移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分化腺癌组略高于高分化腺癌组,二组间差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腺癌组与鳞癌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sICAM-1)水平的检测对评价肺癌患者病情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肌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犬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胆总管结扎法成功制备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犬11只,随机分为两组为甲氰咪胍组(n=7)、盐水对照组(n=4);另取4只正常犬为正常对照组.经股动脉、股静脉、右颈外静脉分别插管,以多导生理记录仪、电磁流量计等检测门脉及全身血液动力学变化,使用RF-3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血浆组织胺浓度.结果甲氰咪胍组静脉注射甲氰咪胍5、15、30、60、90和120min后,自由门脉压平均值均较注射前明显下降(Ⅱ<0.05),肝静脉楔入压、肝静脉压梯度、门静脉阻力均同步下降.肝动脉血流量无显著改变,门静脉血流量及全肝血流量轻度增多.肝静脉自由压、下腔静脉压、腹主动脉平均压及心率均无明显变化.自由门静脉压下降大幅度与股静脉血血浆组织胺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7874,Ⅱ<0.05).盐水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通过拮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犬血中异常升高的组织胺的作用,舒张肝血管床,降低门脉血流阻力,从而降低门脉压力,同时使门脉及全肝血流量轻度增加,而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结肠癌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发病率在近年有上升的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结肠癌相关的肿瘤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组化检测,将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的评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法(PCR-SSP)基因分型与血清学抗原分型两种HLA分型方法的应用结果.方法对50例已进行HLA血清学分型的肾脏移植患者,应用PCR-SSP法对HLA-Ⅰ类(A、B位点)、Ⅱ类(DR、DQ位点)基因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并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一致者41例,基因分型能明显判断而血清学分型无法判断者有8例,其中B位点1例,DR位点6例,DQ位点1例,另外有1例两种分型方法结果HLA-Ⅱ类DR位点有不同.结论PCR-SSP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的特点,特别是对HLA-Ⅱ类的结果判定比血清学分型方法更准确,能满足组织配型的需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肺栓塞(PE)近年来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误诊率、死亡率较高.文献报道,国外临床误诊率69%,国内误诊率76.8%,误诊后死亡率达60%[1].但明确诊断后,给与恰当的治疗,死亡率可降至2%~8%[2].为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院1990~2002年收治71例曾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的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人的认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前对骨髓涂片中的胞浆脱落物的报道极少,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胞浆脱落物在一些白血病和贫血标本中较多出现,现将观察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应用成熟大鼠视神经切断模型研究BDNF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DiI经双侧上丘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后,切断视神经,同时玻璃体腔内注入BDNF,14天后取出视网膜,荧光显微镜计数存活的神经节细胞数,并同正常对照及阴性对照比较.结果单纯视神经切断2周后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生存数为466±105/mm2.玻璃体内注入BDNF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生存数为1052±173/mm2.切断视神经后玻璃体内注入BDNF实验组和单纯切断视神经组比较存活的RGCs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本实验证实了BDNF可维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严重的并发症,重型胎盘早剥的症状和体征往往典型,一般不易漏诊;而轻型胎盘早剥的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B超的检出率又很低,因此,怎样早期诊断轻型胎盘早剥,尽量减少对母儿的危害是我们临床工作的重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恶性肿瘤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探讨血浆TM与恶性肿瘤临床特征及转归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夹心法检测56例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浆TM水平;并动态观察28例治疗前后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结果肿瘤组血浆TM水平(5.41±2.87)ng/mL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3.29±0.66)ng/mL(P<0.01);分层分析发现:早期患者血浆TM水平(3.36±0.23ng/mL)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随病情进展,血浆TM水平进行性升高(Ⅲ期组4.20±0.66;Ⅳ期组6.69±3.41 ng/mL)(P<0.01).动态见察17例,治疗后血浆TM水平(3.56±0.60 ng/mL)比治疗前(5.26±1.59 ng/mL)明显降低(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且与肿瘤的进展呈正相关,监测其水平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兔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中的定位.方法应用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兔动物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分别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VEGF抗体为一抗;羊抗兔IgG-Cy3、马抗鼠IgC-FITC为二抗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在糖尿病兔动物模型视网膜中,GFAP与VEGF共同表达于视网膜Müller细胞.结论糖尿病兔模型中,视网膜Müller细胞通过表达VEGF发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放射性药物131碘(131I)冶疗复发或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过程中,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血清T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1个月后血清TG明显降低(t=5.5,P<0.01),3月后降到低水平(t=6.3,P<0.01);DTC中滤泡状癌TG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乳头状癌.结论血清TG的RIA检测,可作为放射性药物131碘治疗转移或复发DTC的有效检测指标,并指导是否做重复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65岁,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降糖药(中药复方制剂)不祥.因上呼吸道感染,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四肢强直抽蓄30min送往我院急诊科.当时查体:血压:160/100 mmHg,中度昏迷状态,双瞳孔针尖样缩小,深大呼吸,去脑强直样抽搐,双侧病理反射阳性.酷似脑干出血.但头部CT未见异常,血糖汇报0.9 mmol/L.立即给于50%葡萄糖100 ml静脉注射,10%葡萄糖500 ml静点,1 h后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