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过程中视乳头睫状静脉的形成及萎缩1例

李琳;王景宇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静脉, 阻塞过程, 视乳头, 脉络膜静脉, 侧枝循环, 荧光眼底造影, 静脉回流, 靛青绿, 脉通, 交通
摘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过程中,会在视乳头上形成侧枝循环.这个侧枝循环是与脉络膜静脉相交通,称为视乳头睫状静脉.可以用靛青绿荧光眼底造影证实视乳头睫状静脉是从视网膜静脉通过脉络膜静脉向涡静脉回流.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生殖道人型支原体感染诊断研究进展

    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是成人泌尿生殖道的一种常见的微生物.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研究结果表明,Mh和某些妇科、男性疾病有关,也和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关[1,2].

    作者:徐斌;张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巢式PCR结合微孔板杂交技术鉴定脆弱拟杆菌

    为快速、准确的鉴定脆弱拟杆茵,我们建立巢式PCR结合微孔板杂交技术的方法,鉴定此菌仅用2~3d,为病人的及时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谢湘峰;牟兆钦;文翠容;黄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前列腺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研究

    目的了解前列腺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例胎儿、27例成人和60例增生前列腺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胎儿前列腺Bcl-2蛋白表达于全部胚芽上皮细胞;成人前列腺Bcl-2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腺上皮基底细胞,分泌细胞偶见阳性表达;增生前列腺Bcl-2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腺上皮基底细胞,分泌细胞亦见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增生前列腺基底细胞、分必细胞Bcl-2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前列腺,差异有显著性;正常前列腺与增生前列腺上皮基底细胞Bcl-2阳性表达均高于分泌上皮细胞,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基底细胞层可能为成人前列腺的干细胞层,参与前列腺细胞的生长与增殖;Bcl-2基因蛋白可能在调节前列腺上皮的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Bcl-2基因蛋白在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分泌细胞中不占主要地位.

    作者:祝海;宋卫青;周荣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脊液集菌涂片检测抗酸杆菌的研究

    随着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病例在临床也不断增多.其中以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CSF)实验室检查结果增多为特点[1,4~8],临床诊断结脑的难度增大.检测CSF抗酸杆菌(AFB)是诊断结脑的特异性依据之一,但由于常规检测CSF AFB方法的敏感性低(约10%左右),难以满足诊断结脑的需要.

    作者:薛承岩;李民;孙立新;刘霞;王福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听神经瘤的微血管计数与血管内皮因子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听神经瘤的微血管计数(MVC)与血管内皮因子(VEGF)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87例听神经瘤组织中MVC与VEGF表达,结果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 MVC、VEGF表达与肿瘤直径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生长速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VEGF表达与MVC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MVC与VEGF表达能够反映听神经瘤的生长情况,并为制定肿瘤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孙彦辉;周建欣;王长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NO、ET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颅内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No、ET-1浓度变化,探讨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硝酸还原酶法、非平衡法测脑胶质瘤患者入院24h及术后24h、3、5、7d脑脊液NO、ET-1含量.结果全部患者脑脊液中No均低于正常对照组、ET-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患者脑脊液中No浓度低于术前、ET-1浓度高于术前,且均于术后3d达其变化的低(No)、高(ET-1)值.结论脑脊液中No抑制、ET-1升高参与了胶质瘤患者脑水肿及局部缺血性脑损害的发生.

    作者:赵忠伟;王新军;赵普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符合X连锁显性遗传的Alport综合征一家系21例调查报告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是由于编码基底膜(GBM)胶原IV的基因变异所致的遗传性疾病,它以血尿、蛋白尿、渐进性的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神经性耳聋及晶体、色素膜、视网膜病变为临床特征.

    作者:罗健华;柳常青;刘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实验诊断学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尝试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桥梁课之一,是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学等科学方法与手段解决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预测及制定防治方案的独立学科.为此,实验诊断学继续医学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是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者:侯治富;薄立华;吴晓冬;张文岚;王维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进性肾炎患者尿α1M检测的临床意义

    我们对急性肾炎(RPGN)患者的尿α1微球蛋白(α1 M)进行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1.1.1急进性肾炎19例符合下列标准:①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炎,②均经肾活检证实,活检所取肾小球>10个.

    作者:诸青;唐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子宫颈癌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7例子宫颈癌(其中子宫颈鳞癌30例、子宫颈腺癌20例、子宫颈腺鳞癌7例),2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1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VEGF、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三者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子宫颈鳞癌、腺癌、腺鳞癌的细胞浆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3/16(18.8%)、24/29(82.8%)、28/30(93.3%)、20/20(100%)、7/7(100%).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4/16(25%)、13/29(44.8%)、23/30(76.7%)、17/20(85%)、7/7(100%).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4/16(25%)、18/29(62.1%)、18/30(60.0%)、19/20(95%)、7/7(100%).MMP-2在各种宫颈组织的间质细胞中也均为阳性表达,而MMP-9在正常宫颈组织和CINI级的间质中无阳性表达,在GINⅡ级和各宫颈癌组织的间质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VEGF和MMP-9的正常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MMP-2的正常组与各组癌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MMP-2、MMP-9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均无相关性.VEGF、MMP-2、MMP-9在细胞浆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VEGF、MMP-2和MMP-9在子宫颈组织的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均有差异性.这三者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血管形成、侵袭方面起协同作用.

    作者:姚济芬;郑伟;石一复;周彩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Sysmex SF-3000血液细胞分析仪临床应用

    Sysmex SF-3000血液细胞分析仪(简称SF-3000)应用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对血液细胞包括白细胞5组进行定量分析,经DIFF和WBC/BASO两个通道进行测定;红细胞和血小板采用了电阻法检测;血红蛋白运用了十二烷基磺酸钠法检测,每次检测结果包括白细胞五分类在内的23个项目;若测定结果异常,在输出结果时分别以分布图和文字给予提示.

    作者:刘成;陈传龙;齐长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体位改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本文就体位改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做一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2名志愿受试者,其中男、女各11人.年龄23~57岁.重庆大学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生产的FASCO-94B全自动表观粘度快测仪.

    作者:沈波;吴春龙;沈定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固定和考马氏蓝染色技术检测缺糖转铁蛋白

    目的建立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固定(IEF/IF)和考马氏蓝染色技术检测缺糖转铁蛋白(CDT)方法.方法 选择3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铁饱和后,进行水平板式超薄层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固定和考马氏蓝染色后,蛋白条带进行等电点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病组CDT阳性率为87.5%.CDT诊断酒精性肝病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69.39%.结论 IEF/IF结合考马氏蓝染色技术是一种操作方便、经济、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适用于进一步大样本检测血清CDT的方法.

    作者:虞朝辉;厉有名;陈卫星;徐根云;蔡卫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规范实验诊断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引进先进的设备,检验医学发展很快,但是教学、医疗和医院管理滞后于检验医学的进步,出现了一些失调现象,已成为当前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表现有:

    作者:孙荣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症骨吸收活性的动态定量测定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OP)已成为广泛的日益增长的公共健康问题,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破骨细胞(oC)数量增多及其骨吸收活性增强是骨质疏松症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实验在体外破骨细胞连续培养的基础上采用骨片吸收陷窝光镜计数及面积测定法综合定量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可以在细胞水平早期诊断OP,并有助于分型、指导治疗,同时对疗效进行客观评价.

    作者:李建军;王溪原;刘玉槐;王洪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病人cTnI、IL-6、TNF-α影响

    目的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cTnI、IL-6、TNF-α的影响.方法 64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实验组于诱导后转机前以腺苷预处理,分别在术前、阻断前30min、阻断后30 min、开放后1、3h各时间点抽取挠动脉血测定以下指标:心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 MB)、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腺苷预处理组心肌损伤的指标cTnI升高梯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IL-6 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腺苷预处理具有对抗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及减少IL-6、TNF-α释放作用.

    作者:李立志;张良清;邵义明;彭雪;刘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CT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又称硬膜下水瘤,临床上并不少见,但CT报道很少.本文收集了5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对其CT表现进行了分析.

    作者:崔喜民;于吉平;辛颖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非典型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属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少数病例因出血部位、脑组织损害程度及就诊时间不同,而致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延误诊断.现将近年来我们遇到的4例不典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旭琳;李丽;孙伟红;陈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用通用引物建立的RT-PCR诊断肠道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

    目的用通用引物建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达到广谱、特异及快速诊断肠道病毒(EV)性脑炎及脑膜炎.方法用针对E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保守区的I对通用引物建立的RT-PCR检测多种EV标准血清型,同时检测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患儿的脑脊液.结果此种RT-PCR可检测42种EV的标准血清型,所用毒株在10-1TCID50时仍可见到194bp的阳性条带.检测了32例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患儿的脑脊液中EV-RNA,18例为阳性(56.3%).EV-RNA阳性患儿的昏迷、瘫痪、抽搐、CSF-蛋白质及低密度灶数(CT)分别为4(22.2%)、8(44.4%)、12(66.7%)、462mg/L(x)及4(22.2%);EV-RNA阴性患儿的昏迷、瘫痪、抽搐、CSF-蛋白质、及低密度灶数(CT)分别为10(71.4%)、6(42.9%)、12(85.7%)、386mg/L(x)及4(28.8%),仅昏迷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用通用引物建立的RT-PCR诊断EV性脑膜炎和脑炎,具有广谱性、特异性、敏感性及简洁、快速的特点,诊断EV性脑膜炎和脑炎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作者:孙贞;郭信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治疗前血清SCC-Ag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患者治疗前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微粒子(MEIA)法检测85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分析SCC-Ag检测值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升高与临床分期、肿瘤浸润肌层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肿瘤生长于宫颈管者较宫颈外口者SCC-Ag阳性率低,而血清SCC-Ag升高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生长类型无关(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SCC-Ag值对估计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俊东;李孟达;黄欣;李艳芳;刘富元;刘继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