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肝病, 患者血清, 谷氨酸脱氢酶, 酶测定, 非必需氨基酸, 脱氨, 体内, 肝细胞, 三羧酸循环, 中心环节, 酮戊二酸, 临床意义, 可逆反应, 基酸代谢, 关键步骤, 反应生成, 金属结, 损害, 逆向, 连结
摘要:谷氨酸脱氢酶(GLDH)是含锌的金属结合酶,它催化谷氨酸脱氢、脱氨生成α-酮戊二酸之间的可逆反应.此反应是体内大多数氨基酸经合脱氨联脱去氨基的关键步骤,也是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由联合脱氨逆向反应生成的重要反应,还是连结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故GLDH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内,只有在肝细胞受损害时才明显升高,本文测定不同肝病患者血清GLDH,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42例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1临床资料按9省市心肌炎诊断标准,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22例为A组,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14岁,因心悸、胸闷就诊20例为B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14岁,B组经临床心脏彩超、X光胸片、心肌酶等检查确诊为无器质性心脏病.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52例低浓度HBsAg感染者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低浓度HBsAg感染者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以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对日常工作中的血清标本进行筛选,共收集到252份低浓度和387份高浓度HBsAg血清标本;并经MEIA确证后采用ELISA法对其六项血清学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学乙肝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分别为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IgG,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低浓度HBsAg感染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近0.7%,占所有HBsAg阳性感染者的6.86%;低浓度和高浓度组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别有10种和7种,各模式在两组间的检出率不完全相同(135、145、1345,P<0.05;13、15、1235、12345,P>0.05),且两组间各模式的Anti-HBc-IgM检出率亦不尽相同(135、145,P<0.05;15、1235、1345,P>0.05),但两组各模式均以145模式为高(69.8%和55.0%),其次为135和15模式(分别为16.7%、28.2%和6.7%、7.8%).结论低浓度HBsAg感染者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比高浓度HBsAg感染者要复杂得多,在人群中具有特殊的流行病学特点.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

    原发性肝癌主要的转移方式是就近侵犯邻近门静脉分支,在内形成肿瘤栓子,并逆行生长延至段、叶甚至门静脉主干形成癌栓[1].CT增强扫描是显示门静脉癌栓无创伤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鼻咽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87例鼻咽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的观察,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与鼻咽癌病理过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探讨一氧化氮在肿瘤免疫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酶法,通过检测血清中NO-3与NO-2浓度的总和反映体内一氧化氮水平.结果鼻咽癌病人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前者(-x)±s为102.3±17.5,后者仅为71.4±18.2μ mol/L(P<0.01).对40例鼻咽癌患者同时检测血清一氧化氮和EB病毒VCA-IgA抗体结果发现,一氧化氮浓度与VCA抗体的阳性滴度呈正相关.而患者经治疗后或其病灶有远处转移时,一氧化氮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鼻咽癌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血清中一氧化氮的合成、释放及消耗均有所增加.它反映了一氧化氮参与介导肿瘤免疫的过程,同时也表明在肿瘤细胞增生和扩散过程中,机体抑制和抗肿瘤的能力下降.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谷氨酸脱氢酶(GLDH)是含锌的金属结合酶,它催化谷氨酸脱氢、脱氨生成α-酮戊二酸之间的可逆反应.此反应是体内大多数氨基酸经合脱氨联脱去氨基的关键步骤,也是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由联合脱氨逆向反应生成的重要反应,还是连结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故GLDH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内,只有在肝细胞受损害时才明显升高,本文测定不同肝病患者血清GLDH,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影像诊断

    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病人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8-65岁,平均32岁,均为车祸外伤.伤后呈持续性昏迷.伤后24小时内均行CT检查.其中22例行MRI检查.GCS评分3-12分,其中≤5分18例,6-10分35例,≥11分7例.颅骨骨折18例,头皮裂伤42例,躯干、四肢外伤45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SOD GSH-PX CAT系列氧化清除酶活性监测对衰老进程的诊断意义

    许多研究证实,一些疾病的起因均与自由基有关.其产物为LPO,它参与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硬化,糖尿病,肿瘤等.机体为防御自由基的损伤,有一系列保护酶类,主要有SOD GSH-PX CAT等,本实验试图通过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肝癌等患者红细胞系列清除酶活性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并与血浆LPO做相关分析,了解自由基(FR)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男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淋巴结转移1例

    患者男性52岁,农民,病历号0049989,20年前发现左乳房大米粒大小肿物,无不适,故未治疗.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65~1999年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39例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硬化、血栓等病史伴有与腹部体征不相符的剧烈腹痛,应首先考虑肠系膜血管缺血.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和给药是早期诊断、治疗有价值的方法,血D-Dimer是实验室检查血栓形成的敏感指标.及早应用抗凝、溶栓和罂粟硷等药物是避免手术治疗和预防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1例分析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威胁生命的一种危重急症.本病少见,误诊率和病死率很高.本文通过我们遇见的1例误分析,以期望能引起同道们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狼疮肾炎与原发性IgA肾病中的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对比分析

    狼疮肾炎(LN)与原发性IgA肾病(IgA N)为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病变(TIL)[1,2].在LN中有明显TIL者虽常伴有较为严重的肾小球病变,但有极少数病例突出表现为间质性肾炎,其肾小球改变则极轻微[3],而在IgA N中则无类似报道.故推测两类肾脏疾病中TIL与肾小球病理及临床的关系应有所不同.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诊断学的发展与展望

    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诊断学在半个世纪来,特别是近20年来,发展尤为突出.面临新的世纪到来,诊断学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会有哪些新的思维和方法出现,对此我们应有一个概括的看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直背综合征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睡眠中突觉周身不适,心悸8小时,心前区沉闷感5小时不缓解而入院.查体;血压13.3/10kPa,胸廓扁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率60min-1,律齐,心尖部可闻及S4,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肺心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62例临床诊断分析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我院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40例,其中并发MOF6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肿瘤,根据瘤组织的结构成分和瘤细胞的特点分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到目前为止,HD的瘤细胞起源仍未确定,而NHL是一组异源性肿瘤.大约65%的NHL来源于B细胞,35%来源于T细胞,不到2%的NHL来源于组织细胞.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流产胚胎组织中人类微小病毒B19的检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三组不同妊娠情况组别胚胎组织标本检测人类微小病毒B19(B19V)结果的分析,探讨B19V感染与人类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对象由72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病人、32例妊娠情况正常的人工流产者、36例足月分娩新生儿正常的产妇组成,计140例.收集流产组织和正常产妇胎盘组织为检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B19V.结果72份自然流产病人流产组织标本B19V的检出率为27.8%(20/72),36份正常产妇胎盘组织标本B19V的检出率为5.6%(2/36),32份人工流产者的流产组织标本未检测出B19V.自然流产者与人工流产者、正常分娩者组织标本PCR-B19V结果的差别有显著性(卡方检验,P<0.05).结论自然流产病人流产组织PCR-B19V的检出率显著性高于人工流产者和正常分娩产妇,提示B19V感染可能是导致人类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PCR技术是确定B19V感染病原学诊断的实用手段.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联合检测胸腹水中CEA,FER,LDH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患者胸腹水中CEA,FER,LDH的联合检测,同时与自身血清测定值进行比较,旨在研究和探讨联合检测胸腹水3项对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广告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早期诊断糖尿视网膜病变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A)方法发现糖尿病早期无症状的糖尿病视网病变(DR),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无视力、视物改变糖尿病病人120例,进行眼底一般检查,对上述检查可疑的眼底,进行FA检查.结果120例病人中,眼底一般检查发现DR11例14只眼,可疑38例46只眼;可疑眼底中经FA检查发现DR单纯期26例28只眼.结论FA方法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视膜病变的早期诊断率,是一种更加可靠的检查方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数据的有效使用

    临床生物化学的任务是提供疾病诊治的生物化学信息,只有当检验项目选择合理,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和用于医疗决策,这些信息才体现出其价值.检验手段的现代化,检验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强化是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保证.合理地评价检验结果,使检验数据转化为临床诊治信息,可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医疗决策的制定.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