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郑明君

关键词:腹部B超, 阴道B超, 异位妊娠,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和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行腹部B超进行检查诊断,观察组52例患者行阴道B超进行检查诊断.患者均采取了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送病理检查进行确诊.然后将腹部B超和阴道B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96.2%,对照组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73.1%,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超检查的附件包块、心血管搏动、胚芽、宫内假孕囊、盆腔积液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B超检查,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B超对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较腹部B超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准确率较高,附件包块、心血管搏动、胚芽、宫内假孕囊、盆腔积液的检出率较高的临床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200例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在对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时,儿童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对其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0年5月-2013年6月间已经接种水痘疫苗的200例儿童,观察200例儿童在接种后的几小时内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总结其原因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观察后,200例儿童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112例接种儿童出现了轻微的发热的副反应,有20例接种儿童出现了局部的红肿、疼痛反应,有30例接种儿童出现了轻微皮疹的反应,有32例接种儿童在接种部位的四周出现了轻度水痘疾病.结论 科学的对接种水痘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进行护理,有利于降低接种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并且能够提高接种水痘疫苗的普及率与有效率的控制.

    作者:游美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658例保健儿童的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了解保健儿童家长的需求,更好地为儿童家长指导儿童的养育知识,提高服务满意度.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658名进行保健儿童的家长,发送选择保健医院的影响因素和候诊需求等问卷调查.结果 影响选择保健医院的主要因素有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生的信任度,环境舒适度等.家长希望得到和改进的候诊服务有随时通报体检进展、育儿知识宣传等.结论 提高医疗水平和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强化服务意识等是保健门诊搞好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王炜;孙晓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全麻(GA)与腰硬联合麻醉(CESA)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选择64例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ESA组),其中腰硬联合麻醉组(CESA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并与采用全麻的全麻组(GA组)进行麻醉效果对比研究.结果 在术后1、2、5h,GA组患者的心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NPS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57,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林阿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治疗

    目的 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治疗必须要尽快保证患儿恢复肺部功能,为了更好地获得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针对临床情况,对全面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方法 选择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项治疗的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联合治疗,能够保证患儿的恢复更为迅速,也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作者:张颜清;王英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5月,72例经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反复机械通气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细菌培养结果,同时进行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反复机械通气次数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感染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3.3%、33.%、16.7%和16.7%,而对照组主要感染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5.7%、21.4%、14.3%、7.1%和21.4%,两组菌株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呼吸机新生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魏红艳;卢晓春;彭美娇;诸丽嫦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丁字盒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丁字盒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自行设计的丁字盒,观察其使用效果.结果 使用丁字盒42例患者中,41 例防旋效果理想,满意率97.61 %.结论 丁字盒具有使用方便、制作简单,防旋力量强且防旋作用可靠,可避免足部压疮,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玉;李荷琴;张玉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AMI急诊行CASI出现再灌注损伤后IABP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方法 对我院26例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周香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布鲁菌病误诊误治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加强对布鲁杆菌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例布鲁杆菌病临床资料,对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5例均为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以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均有明确的牛羊及其制品接触史,其中院内外误诊14例,误诊率93.3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支气管炎2例,急性肝炎2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淋巴结核1例,肺结核1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脾功能亢进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结论 布鲁杆菌病患者接触史、临床表现多样化,确诊前多已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且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易误诊,需加强社会各阶层对布鲁杆菌病的认知,以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早期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治疗早期颅内动脉瘤早期破裂的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48例早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T、DSA确诊.结果 在48例患者中,共有52个颅内动脉瘤,其中,48个行瘤颈夹闭术,4个行动脉瘤包裹术.在术中,有5个动脉瘤破裂,所有患者在术后均进行格拉斯哥评分表(GOS)评分来评定手术疗效,48例患者中,40例恢复良好,4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2例重度病残且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结论 一旦确诊为早期颅内动脉瘤破裂,则需在短时间内行动脉瘤夹闭术,早期进行手术能防止再出血,降低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刘臻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治疗糖尿病的热点靶点的研究近况

    近几年来,随着医药学事业不断的向前发展,人们对糖尿病治疗已经开拓了一个新的局面,不断的研究出一些与糖尿病治疗相关的靶点,以及其激动剂或抑制剂.包括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SGLT2)、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葡萄糖激酶激动剂(glucokinase activators,GK)、过氧化酶增殖受体PPAR和PPAR激动剂、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及其抑制剂、NADPH氧化酶、信号转导物和转录激活物5(sTAT5) 、蛋白络氨酸磷酸酶-IB(PTP-IB)等等.综述近几年来报道与糖尿病关系较为密切的热点靶点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作者:黎克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论妊高症患者分娩期心理状态及干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分娩期对妊高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89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94例与护理干预组95例,分析患者在这一时期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性质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比较,护理干预组自然分娩45例,剖宫产50例,产后均母婴健康,新生儿评分(8.6±0.4)分;常规护理组自然分娩22例,剖宫产72例,10例因胎儿窘迫由自然分娩转为剖宫产,2例因发生子痫影响胎儿引产,产后出血5例,其余均母婴平安,新生儿评分(7.1±1.2)分.结论 加强妊高症患者分娩期的各项干预护理,对有效预防和降低小儿并发症与围生期孕产妇死亡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杨晓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刃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刃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在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刃针组(40例)、电针组(40例).刃针组根据分期或疼痛或功能障碍的不同进行肩关节周围痛点的封闭、肩关节功能受限点的刃针松解,7 d一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电针组采用毫针针刺肩三针为主,配合丰隆透承山,加电针连续波,每次30 min,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刃针组有效率为95 %,电针组有效率为85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刃针疗法在肩周炎的治疗中优于电针疗法,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裴广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目的 重点研究和探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治疗上尿路结石问题上的临床效果,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并随机抽取,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予以治疗,对照组则施行传统的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结石的清除率、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成功率三个方面对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石清除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为(76.5±20.5)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3±1.2) d;对照组手术所用时间为(118.5±26.6)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1.3)d.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例(3.33 %),5例(8.33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分别是96.67%和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手术的发展,手术创伤减小、患者的痛苦轻,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沛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CT反角度扫描在腰椎峡部裂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T反角度扫描在腰椎峡部裂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45例经X线平片检查发现腰椎滑脱而后行CT反角度扫描的病例,分析其特点.结果 45例中,椎弓峡部崩裂所致滑脱者36例,均为椎弓两侧峡部崩裂,其中L5两侧椎弓峡部崩裂伴椎体滑脱23例,L4两侧椎弓崩裂伴椎体滑脱11例,L4、L5两侧椎弓崩裂伴L4滑脱1例,L4、L5两侧椎弓崩裂伴L5滑脱1例;退变性滑脱者9例,其中L4退变性滑脱8例,L5退变性滑脱1例.结论 在基层医院,CT反角度扫描仍是目前明确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潘科;张坚;陈欣杰;狄海庭;谢海松;狄勇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病毒性肝炎所致肝衰竭172例分析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衰竭病因、治疗、预后做相关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3年间我科收治的172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衰竭患者,对病因、肝衰竭分类、治疗方法、性别相关分析.结果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是我国肝衰竭主要病因,本科13年来收治明确与病毒性肝炎有关肝衰竭172患者中与乙肝相关的达98%急性肝衰竭预后为不良,无效或死亡率高达91.7%,肝衰竭患者以男性较为多见男性占70.3%,但在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女性比例明显超过男性.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可显著增加有效率.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及激素治疗对降低肝衰竭患者病死率,提高有效率无明显作用.

    作者:陈彬;林志刚;邱赏赐;陈小琴;汪晓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围术期护理及体会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以我院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围术期全面护理,比较患者的手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被应用于内镜下胆总管结石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配合度,促使手术顺利进行,并利于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郭蕊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85例低体重儿心脏病术后呼吸道护理研究

    目的 对低体重儿心脏病术后呼吸道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5例低体重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术后呼吸道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所有患儿在经过术后呼吸道护理后,效果显著,平均住院时间为10.33 d,没有出现死亡病例,5例患儿出现并发症,经治疗均痊愈.结论 对低体重心脏病患儿落实综合有效合理的术后呼吸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作者:彭颖妮;秦雅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浅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营养评估方法对于不同营养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除患者的一般资料外还将患者住院期间饮食记录、生化检测结果、体质指数、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结果作为本次临床探究指标,我院对该3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随访工作,截止时间为2013年6月,分析患者的生存率、死亡率及接受透析情况,分析ROC曲线下各类因素对死亡率的预测效果,分析COX回归模型下各类营养状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例改行腹膜透析,2例行肾移植手术,6例患者死亡,存活者24例,5例患者中途中途转至其它地方行血透治疗.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在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透析前血钾、NDPI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GA是预测死亡指数好的营养指标.结论 SGA、胆固醇、血白蛋白、DPI、BMI已被证明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工作的危险因素,SGA是预测死亡为明显的营养指标.

    作者:齐士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 采用度洛西汀联合心理治疗以评估其对产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8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与对照组(度洛西汀组治疗),干预组认知行为治疗每周2次,每次50 min.在基线与治疗每2周周采用HAMD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HAMD评分在治疗2周后较对照组降低 (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心理疗法同单纯度洛西汀治疗相比对产后抑郁症有显著疗效,能显著缓解抑郁症状.

    作者:王娜;肖旻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上颌前牵引对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语音清晰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牵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0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进行上颌前方牵引术治疗,分别测定牵引前、牵引后3个月后的语音清晰度值,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牵引前腭咽后闭合良好占56.2%;34.3%患者语音清晰度无明显的变化;9.5 %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牵引后语音清晰度降低.结论 上颌前牵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语音清晰度有一定的影响,术前腭咽闭合良好的患者牵引后语音清晰度绝大多数有所提高.

    作者:王云军;王云娥;赵世俊;张彦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