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吴建农
目的 探讨消化道憩室伴发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小肠憩室伴发GIST的病例进行研究,并文献复习.结果 包括本组3例在内,国内外报道憩室伴发GIST病例共23例,男女比为1.1:1,平均年龄57.2岁,其中22例(95.7%)发生于小肠憩室,包括Meckel憩室13例(56.5%)、空肠憩室6例(26.1%)、十二指肠憩室2例(8.7%)、空回肠交界处憩室1例(4.3%),另1例发生于胃憩室(4.3%),无发生于食管及结直肠憩室者.憩室伴发GIST形态学表现及免疫表型同憩室外病例.结论 憩室伴发GIST罕见,以小肠憩室为主,多见于Meckel憩室.
作者:韩树青;陈健;郭瑞峰;刘艺;梁化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患者男性,44岁,左大腿无痛性肿块2年,无外伤史.查体:左大腿深部触及一大小3 cm×2.5 cm×2 cm肿物,质实,界限清,无明显压痛,无其它阳性体征.
作者:汤晓晖;王晨;温铖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腮腺硬化型黏液表皮样癌(sclerosing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SMEC标本进行染色,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 肿瘤与周围腮腺组织混杂存在,中央硬化,外周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并见鳞状细胞巢及黏液细胞.免疫表型:黏液细胞CEA、CKL均(+),非角化的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CEA(-),表皮样细胞CKH(+),Ki-67、c-erbB-2均(-).结论 腮腺SMEC发病率极低,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作者:李晓琴;徐欣华;杨荣;刘芳;罗雁;康雅琼;何欣;尚立娜;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FOXO3a的表达及其与Wnt信号通路中心蛋白β-catenin和该通路间接调节因子E-cadherin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03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FOXO3a、β-catenin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FOXO3a与β-catenin、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FOXO3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57.14%)较正常肠黏膜组织(93.20%)明显降低(P<0.001),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73.21%)较正常肠黏膜组织(2.91%)明显升高(P<0.001),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54%)较正常肠黏膜组织(98.06%)明显降低(P<0.001).(2)结直肠癌组织中FOXO3a、E-cadherin低表达以及β-catenin异常表达与肿瘤深层浸润、差分化、淋巴结转移和TNM高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3)结直肠癌组织中FOXO3a的阳性表达与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s=-0.361,P<0.001),与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351,P<0.001).结论 FOXO3a、E-cadherin表达降低与β-catenin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OXO3a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Wn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郭存存;孙晋敏;韩文灿;郑茂金;柳红;吴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医院医疗质量建设的重点是规范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工作,切实加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建设,有效地推进科室管理工作,持续提升科室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根本.为规范科室工作、指导科室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就如何提高病理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建设水平介绍如下.
作者:马恒辉;周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ThinPrep imaging system,TIS)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 0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运用TIS辅助阅片+人工阅片进行诊断,记录阅片时间及诊断结果,并分别与2011年同期10 000例单纯人工阅片的阅片时间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人工阅片平均时间为4.8 min/片,TIS辅助阅片后的人工阅片平均时间为2.6 min/片,阅片速度提高84.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阅片方法对比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标本检出率显示:使用TIS后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以上的细胞增加9.82%,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增加12.01%;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增加6.71%;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增加22.73%,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SIL,ASC-H)降低27.7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阅片方法对比细胞学与组织学的诊断符合率显示:细胞学诊断为LSIL以上的与组织学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符合率分别为90.32%和91.47%,使用TIS后诊断为LSIL的、组织学诊断为CIN1的符合率由71.59%升至74.45%,HSIL组织学诊断为CIN2以上的符合率由77.78%升至8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S能显著提高阅片速度,降低诊断医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与单纯人工阅片相似的病变检出率,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子宫颈癌筛查技术手段.TIS对HSIL的高敏感性,有待探讨.
作者:周东华;田杰;王夷黎;秦艳;平静;刘小燕;陈莹;范菊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人肝癌细胞株PLC-5和HepG2中CK19表达及增殖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人肝癌PLC-5和HepG2细胞,分别连续采用EGF(30 ng/ml)、TGF-β1(10 ng/ml)、HGF(50 ng/ml)及FGF-b(50 ng/ml)刺激5天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CK19 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EGF对人肝癌细胞PLC-5和HepG2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EGF对人肝癌细胞PLC-5和HepG2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 (1)EGF可促进肝癌细胞PLC-5和HepG2中CK19 mRNA的表达、降低其AFP mRNA的表达.HGF和FGF-b对CK19及AFP mRNA表达影响较小;(2)PLC-5和HepG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EGFR的表达,EGF可明显上调PLC-5和HepG2中CK19 mRNA的表达,并可诱导CK19蛋白表达;(3)PLC-5和HepG2的EGF处理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和浸润特性均明显高于无血清空白对照组.结论 EGF可促进CK19的表达并提高肝癌细胞株的浸润能力,抑制EGF与EGF受体的结合可能会改善CK19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印;詹智;田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临床及基础医学的研究,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是分子诊断的重要工具.由于探针合成的成本较高,影响FISH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本文推荐一种新型探针稀释液,效果良好,可降低其成本,现介绍如下.
作者:时姗姗;章如松;饶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AnFH)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例AnFH进行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AnFH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7~60岁,中位年龄23.5岁;病变位于下肢4例,上肢1例,背部1例.肿瘤直径0.8~3.5 cm,切面灰白色、灰红棕色,5例见小囊腔,囊内含血性,呈血肿样或血管瘤样.镜下见细胞样细胞和肌样细胞呈结节状增生,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核椭圆,空泡状,分化好;假血管瘤样腔隙,囊腔内充满红细胞,但囊壁缺乏血管内皮细胞;瘤结外围被致密纤维组织包绕,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偶见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形成.免疫表型:vimentin阳性,5例desmin、CD99和CD68阳性,2例EMA阳性,而CK、S-100蛋白、CD34、Myogenin、HMB-45、CD21、CD23和CD35均阴性.4例随访6个月~4年,仅1例复发,未发生转移,患者均健在.结论 AnFH为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理诊断时若形态缺乏扩张的假血管样腔隙时易与其他肿瘤混淆,如动脉瘤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淋巴结转移性癌、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等.熟悉其形态特征,对避免误诊为其它类似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武彤彤;胡维维;杨清绪;赖日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Destri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87例结肠癌、26例结肠上皮内瘤变及34例正常结肠组织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estrin表达.结果 Destrin在正常结肠黏膜中的阳性率为20.59%(7/34),低于结肠上皮内瘤变(42.31%),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Destrin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表达低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Destrin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Destrin在结肠癌中阳性率为80.46%(70/87),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和上皮内瘤变(P<0.05).Destrin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00%(7/10)、80.85%(38/47)与83.33%(25/30),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肠癌中Destrin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Destrin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其可能是结肠癌诊断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苏坚;颜鸿飞;周钰娟;廖前进;史玲;杨晶;苏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阻遏mRNA的翻译来调控基因的表达,大量研究证明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将重点论述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miRNA,详细阐述这些短片段RNA在肿瘤的分子诊断及临床个体性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苏苏;余泽前;王露;李惠;张树鹏;赖仁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1)基因特异性序列鉴定临床无虫病理标本中裂头蚴感染的可靠性.方法 应用免疫曼氏裂头蚴的兔血清检测病理切片中裂头蚴的抗原,有2例呈阳性,疑似裂头蚴感染的无虫病例,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核酸,用曼氏裂头蚴线粒体CO1基因特异性序列的两对引物作扩增.结果 经PCR 2次扩增后得到目的 序列,电泳条带出现在预期的位置.2例病理标本扩增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基因片断序列比对,引物F650/R800扩增条带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7%,引物F965/R1120扩增条带符合率均为100%.结论 用裂头蚴线粒体CO1特异性基因引物作重复PCR扩增,对鉴定无虫病理标本曼氏裂头蚴感染有诊断意义.
作者:兰智华;粟占三;贺美;张祖萍;胡勉娟;曾庆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Ki-67在脊索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经手术治疗的脊索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Met和Ki-67在脊索瘤中的表达.结果 C-Met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在经典型脊索瘤(typical chordoma,TC)、软骨样型脊索瘤(chondroid chordoma,CC)、去分化型脊索瘤(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DC)中阳性率分别为70.1%、58.3%、80%.C-Met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Ki-67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所有病例中Ki-67增殖指数均不高(<20%).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组织学分型、手术切除程度、C-Met和Ki-67表达水平对生存率有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Ki-6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性预后因素(P<0.05).结论 C-Met和Ki-67可作为脊索瘤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C-Met高表达提示患者存在高复发风险,且预后不良,临床需加强患者术后治疗及随访.Ki-67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因素,其增殖指数高(>5%),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杨珊珊;刘标;余波;周晓军;饶秋;马恒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日常病理工作中的标本有时会遇到黑色素在组织和细胞中沉积,造成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不清楚、细胞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观察困难.病理标本处理中使用的脱色素法包括:氯化钾乙醇盐酸法、高锰酸钾草酸法、溴水脱色法、铬酸脱色法、过氧化氢脱色法、过醋酸脱色法等[1].郭以河等[2]报道两种(0.25%高锰酸钾和2%草酸)脱黑色素法.比较常用的是高锰酸钾草酸法和过氧化氢脱色法.用传统高锰酸钾草酸法,容易掉片;过氧化氢脱色法,需24~48 h,耗时较长.本文现采用10%过氧化氢加热处理法,对因黑色素沉积严重影响诊断的组织进行快速处理,时间仅需3~14 min,祛除黑色素的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清晰,免疫组化标记定位准确,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于晓东;汤英姿;唐应成;高云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3例乳头状弹力纤维瘤进行HE、免疫组化及弹力纤维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肿瘤呈细乳头状,表面被覆单层扁平或立方内皮细胞,上皮形态规则.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1和CD34均(+),弹力纤维染色示乳头中心较多弹力纤维.结论 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十分罕见,临床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手术切除标本后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诊.
作者:薛霜;赵跃武;许梅;孔令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较多,目前TUNEL染色较多应用于石蜡切片.作者在实验中发现,用蛋白酶K消化切片的染色方法不易操作和控制,为此对免疫组化热修复法进行改进,染色效果满意,且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梅;吴建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T3期结直肠高、中分化腺癌肿瘤出芽数目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10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肿瘤出芽情况并进行分级.结果 肿瘤出芽数:1级37例(34.9%),2级27例(25.5%),3级42例(39.6%).肿瘤出芽数1级组(<5个/HPF)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明显低于2级组(5~9个/HPF)和3级组(≥10个/HPF),差异有显著性(P=0.000).3级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高于2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肿瘤出芽分级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结论 pT3期结直肠高、中分化腺癌中,肿瘤出芽数≥5个/HPF是提示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组织学特征.
作者:赵有财;王劲松;黄悦;李俐;杨小兵;赵建华;黄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Ataxin-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检测Ataxin-3在胃癌(265例)、正常胃黏膜(209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6例)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5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axin-3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01);胃癌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的表达有差异(P﹤0.001),而胃癌组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比较表达无差异(P>0.05);Ataxin-3表达与胃癌的Lauren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远处转移及p53突变蛋白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Ataxin-3蛋白很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意义.
作者:曾丽霞;马韵;王超;龙喜带;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肺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肺组织中CIP2A与c-Myc蛋白表达及相关性,干扰CIP2A的表达并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NSCLC组织中,CIP2A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与细胞核中,以胞质表达为主.CIP2A阳性率为70.65%(65/92),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c-Myc在CIP2A阴性的肿瘤中阴性率为77.78%(21/27),阳性率为22.22%(6/27);c-Myc在CIP2A阳性的肿瘤中阳性率为76.92%(50/65),阴性率为23.08%(15/65).CIP2A、c-Myc的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CIP2A阳性与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转染CIP2A特异性siRNA于A549和H1299肺癌细胞系中,发现CIP2A表达下降的同时,c-Myc蛋白水平明显下调,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集落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 CIP2A在肺癌中过表达,且与c-Myc表达及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干扰CIP2A可下调c-Myc表达并抑制肺癌细胞增殖.
作者:韩丽华;苏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上皮样黏液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上皮样黏液纤维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上皮样黏液纤维肉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于四肢.肿瘤呈多结节浸润性生长,疏松区和致密区交替出现,疏松区具有普通黏液纤维肉瘤的特征,致密区肿瘤细胞呈片状排列,并显示上皮样形态特点.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Ki-67增殖指数10%~15%.结论 上皮样黏液纤维肉瘤是黏液纤维肉瘤罕见的亚型,多数为高级别肿瘤,且较普通的高级别黏液纤维肉瘤更具侵袭性.
作者:管雯斌;王立峰;吴湘如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