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军
在急诊医院提供紧急护理的护士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期待多技能的护士,使用多种急诊护理的方法,探索急诊护理的重要性.普通的护士在急诊医院设置工作的经验,紧急部门的职责方面以及护士的信心方面,都时刻影响着急诊护理.所以急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娜日苏;陈开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海绵窦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所以无论是对其形态学还是概念的研究一直都存在诸多争议.现在,绝大多数的研究学者认为海绵窦既不是静脉囊,也不是静脉窦,而应该是静脉丛.而且认为它的结构为鞍旁结构.而今,随着颅底外科的不断成熟与显微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对于海绵窦的解剖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笔者在本文中综述了大多数学者出较认同的、关于海绵窦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探讨.
作者:王占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监测新生儿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建立预防机制、减少疾病的发生.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期间患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的发病率及疾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在1392例新生儿患儿当中,患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129例,鹅口疮患儿32例(24.8%),其中30例治愈,2例好转,无死亡患儿.其余97例均为感染性腹泻患儿(75.2%),其中89例治愈,7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 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新生儿变化,能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诊治措施,可减少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及降低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李苏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人急腹症的就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30例老年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研究分析其就诊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后的疗效.结果 30例患者除1例脏器衰竭外,其余的全部愈合出院.结论 充分掌握老年急腹症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书丽;雷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脑中风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脑中风后伴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脑中风后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海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寻找慢性肾功能衰竭灌肠治疗及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配合细致护理.结果 用药后36例患者原有厌食恶心症状减轻,乏力心悸症状好转头晕、皮肤瘙痒的症状均有改善,血生化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患者比较满意.结论 中西药保留灌肠及良好的护理能促进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康复.
作者:王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甲状腺切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技术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将3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选择手术的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组和传统手术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自的临床优缺点.结果 手术均成功,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5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6mL,患者的美容满意程度为83%;传统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0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06mL,患者的美容满意程度为44%,2组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安全简单,出血量较少,且美容效果好等特点,而传统甲状腺手术的美容满意程度较不理想.
作者:曹勇;彭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的6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2例和观察组(加用黄芪注射液组)32例,将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及2周的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段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对于疾病的康复极为有利.
作者:郑国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护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优势及不足,结合护理行业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护生职业素养的不足,从宏观上提出了提高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向.
作者:贾祥瑞;孙春艳;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FOLFOX方案治疗转移性胃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性胃癌患者35例,接受FOLFOX方案化疗治疗.3~4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结果 35例患者化疗后总有效率为65.7%,内脏转移患者总有效率为59.1%,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P<0.05).随访率为91.4%,中位TTP为6.4个月,中位OS为11.8个月,3年生存率达43.8%.结论 FOLFOX方案治疗转移性胃癌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轻,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对淋巴结转移敏感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云艳;王建屏;何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腹痛患儿临床特点及误诊率分析.方法 对28例上腹部疼痛患儿进行临床特点调查并行钡餐、胃镜、大便潜血检查.结果 28例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均为胃十二指肠疾病,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占优,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 儿童腹部疼痛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且多为消化性溃疡,故尽早行钡餐、胃镜、大便潜血检查,以提醒临床医护人员对儿童消化性溃病的早期诊断率,避免误诊,微到早发现、早期积极规范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进一步减少胃十二指肠溃疡误诊率,从而避免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卞庆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科室分本及耐药性,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的科室分本及耐药性作调查分析.结果 9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等,大多数菌株分离自痰液标本,对头孢西丁耐药率高,达到了100%;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高,达到了6%.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趋严重,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王豫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结合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药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从实验室的改革角度出发,从实验室建设的特点和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两大方面探讨如何建设适应现代独立学院药学发展的实验室.
作者:童婧;郭晓蓉;夏云;房文亮;周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孕产妇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当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将严重影响母儿安全,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突变先兆,提供医生诊断参考,较早实行专人护理,保证了治疗,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执行,取得良好护理效果.
作者:冀向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3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洗胃、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药物应用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HP)联合序贯性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照组给予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HP)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昏迷时间、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昏迷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时照组短,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和血液灌流的基础上加用序贯性CVVH可提高急性童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中西医防治方法.方法 将我院82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腹部手术后下孩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并分析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结果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实验组明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在手术时间较长、术中输血、术后使用止血药物者.结论 腹部手术后高危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形成,效果较好.
作者:吉克春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外例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配合中医辅助治疗.结果 45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30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术前Bohler角0~20°(10.0±4.5)°,术后Bohler角恢复至25~40°(35.0±3 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贺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重症,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我院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袁淑兰;李婧媛;刘晶晶;杨丽华;娄秀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频指数监测对全静脉麻醉患者苏醒拔除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为成手控输注组和实验组为双频指数指导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全静脉麻醉.对照组常用的是输注丙泊酚和使用芬太尼;实验组按照3ug/mL的靶浓度开始输注,在手术临近结束的大约0.5h内不再追加芬太尼;根据双频指数监测结果随时调整靶浓度,手术结束即停止使用所有药物,并开始尝试唤醒病人,记录2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后期利用双频指数监测对全静脉麻醉的患者手术后迅速苏醒、尽快拔除气管导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学民;郭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无痛胃镜检查的影响及体会.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观察其麻醉前、中、后心率、血压、SPO2变化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病人痛苦反应性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少,术后咽痛发生率低,病人接受率高.常规组病人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较检查前明显升高且与护理干预组检查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小剂量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有效、无痛、病人舒适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楚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