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增
患者,21岁,因B超发现左侧附件包块1年余、停经46天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子宫前位增大40+天孕,活动;左附件区扪及一直径约8 cm大小肿块,活动无粘连,有压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宫腔内见孕囊;左附件区有一大小约8.5 cm×6.8 cm的实性肿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回声强弱不等,其内可见数个条状强回声影(图1);盆腔内见间距约2.5 cm的液性暗区.
作者:刘丹丹;张洁;徐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凋亡相关蛋白与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NE)分化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survivin,bcl-2蛋白与NSE、Syn及CgA等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NSCLC中,survivin、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5%、58.4%;NSE、Syn和Cg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6%、6.2%和26.5%.伴NE分化者占21.2%,其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不伴NE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urvivin、bcl-2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伴NE分化的NSCLC与表达阴性者相比,以survivin为代表的抗凋亡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李莉;任杰林;张黎;熊永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HE染色是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常用的染色方法.其中苏木精染液配方各实验室并不统一,如Harris、Gill及各种改良液[1~4].在应用中,Harris染液易出现沉淀和漂浮物(氧化膜);Gill染液克服前者的不足,但使用期缩短;改良染液则是各实验室对前2种染液不同成分进行调整,但配制标准也不统一.
作者:徐明堂;何春年;张秀智;翟金萍;张淑艳;许荣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34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入院.妇科检查:宫颈肥大,直径约8 cm,质硬,触血;阴道穹隆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临床诊断宫颈平滑肌瘤,当地医院活检考虑小细胞恶性肿瘤,遂转外院会诊.
作者:李雷;江炜;李吉满;黄芹;朱建华;张雨涛;杨开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65例NSCLC组织、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的表达.结果 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53/65)、96.9%(63/65)、93.8%(61/65)、73.8%(48/65),均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阳性表达率(P<0.05);NSCLC中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otch1、HIF-1与VEGF蛋白间均正相关;Notch1蛋白与Notch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在NSCLC中均表达上调,提示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NSCLC组织Notch1蛋白及mRNA可作为判断肿瘤侵袭与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姜昕;周建华;邓征浩;屈晓辉;蒋海鹰;刘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梅毒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总结经验,避免漏诊或误诊.方法 收集4例肛门直肠梅毒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资料,用HE染色观察直肠黏膜组织损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实验室梅毒螺旋体血凝测定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佐证梅毒的病理诊断.结果 临床4例均误诊,实验室检查均呈梅毒螺旋体血凝测定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1例肛周黏膜鳞状上皮呈假上皮瘤性增生,上皮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微小脓肿形成,真皮层大量浆细胞浸润伴小血管周围围管性浸润;3例直肠壁黏膜固有层内均有大量浆细胞浸润,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及梅毒性小血管炎,直肠黏膜表面溃疡,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其中1例直肠黏膜下显著慢性炎症,淋巴滤泡呈旺炙性反应性增生;1例于直肠黏膜下见多个肉芽肿性结节,偶见朗汉斯巨细胞.4例确诊后均给予青霉素静脉输注,患者痊愈出院;其中1例于半月后复发,再次给予青霉素静脉输注,痊愈出院.结论肛门直肠梅毒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仅具有相对特征性,非特异性改变,临床极易误诊为肛门直肠肿物及脓肿,其终诊断仍需结合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查.临床及病理医师均应提高对肛门直肠梅毒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和误治.
作者:唐涛;肖兰;范嫏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D2-40、calretinin及HBME-1在浆膜腔积液间皮和转移性癌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用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细胞块技术对87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D2-40、calretinin和HBME-1在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D2-40、calretinin和HBME-1标记间皮细胞的敏感度分别为48.1%、81.0%、77.2%,特异度分别为90.2%、69.5%、61.0%.三者联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和81.7%.三者标记卵巢癌腹水间皮细胞的特异性都不高.结论 D2-40、calretinin和HBME-1合用可辅助鉴别诊断转移性癌与间皮.
作者:陈颖;石园;孙路得;谢红仙;宿杰·阿克苏;周燕南;谭云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57kip2蛋白表达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7kip2蛋白30例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s,CHMs)、25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s)和20例水泡状流产(hydropic abortions,HAs)三组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正常成熟胎盘(normal mature placentas,NMPs)为正常对照.结果 p57kip2蛋白在10例NMPs、20例HAs组织中的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团核表达阳性,合体滋养层细胞不表达;CHMs的绒毛间质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p57kip2蛋白不表达,阳性表达仅见于绒毛外散在滋养细胞团中;25例CHMs的绒毛间质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p57kip2均表达阳性.结论 p57kip2蛋白在CHMs和PHMs的表达和分布有明显差异,可作为胎块分型诊断的客观辅助指标,值得在国内妇产科病理诊断常规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古聪敏;杜家辉;陈永鸿;林汉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短时间内制作卵巢肿瘤冷冻切片易出现切片不完整、过厚、有刀痕、镜下观察发现冰晶、细胞肿胀变形等现象,常导致诊断困难甚至误诊.为此,我们选择不同性质的卵巢肿瘤进行冷冻制片,探讨佳的冷冻时间与温度.
作者:王颖;范幼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早期喉鳞状细胞癌(简称早期喉癌)因可获得极高的治愈率而愈来愈受到临床病理学者的重视,然而其诊断和病程演变过程及机制等至今仍无统一看法,是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的棘手问题.
作者:赵晓丽;刘红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27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半月余入院.体检:患者情况良好,无腹痛腹胀、呕血、黑便等症状.胃镜肠镜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作者:李梅;刘劲松;徐国蕊;朱弘;李殿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男,72岁.无明确诱因出现解黑便3周,伴呕血2次(2 000 ml)和头晕入院.患者曾急诊至当地医院查血红蛋白84 g/L,给予止血、生长抑素、抑酸、补液等治疗,病情稳定,胃镜检查示胃溃疡.
作者:潘敏鸿;印洪林;张正祥;章如松;周航波;陆珍凤;周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Wnt通路中核心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基因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以及bcl-2、cyclin D1、c-myc在SFT肿瘤细胞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定位.结果 22例SFT中,β-catenin原位杂交阳性表达者14例(63.64%),免疫组化阳性表达者16例(72.73%),两种检测结果呈正相关.22例SFT中,bcl-2、cyclin D1和c-myc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82%(18/22)、63.64%(14/22)、18.18%(4/22).免疫组化β-catenin阳性表达的16例中,强阳性染色率为43.75%(7/16),弱阳性染色率为56.25%(9/16).在良性组和潜在恶性组之间,β-catenin、bcl-2、cyclin D1、c-myc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β-catenin在两组中强阳性染色率分别为13.33%(2/15)和71.43%(5/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nt通路的激活存在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免疫组化法检测β-catenin蛋白强阳性染色对判断SFT的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奇峰;范钦和;彭韬;宋国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肺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是一种轻到中度不典型的立方或矮柱状细胞沿着轻度增宽的肺泡壁生长的增生性疾病,(2004)分类中将该病变与原位鳞状细胞癌及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一起列入肺的癌前病变[1].
作者:徐艳;周晓军;黄文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COX-2、VEGF和CD34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COX-2、VEGF与胶质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COX-2、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COX-2与VEGF阳性细胞在坏死区周围及血管密集的区域分布密集,80例胶质瘤中二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8%和72.5%,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COX-2、VEGF的表达与MVD之间成正相关(r=0.927,r=0.939,P<0.05),COX-2与VEGF的表达成正相关(r=0.885,P<0.05),胶质瘤病理级别与COX-2、VEGF、MVD之间均成正相关(r=0.894,r=0.927,r=0.865,P<0.05).结论 COX-2和VEGF在胶质瘤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恶性度关系密切;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组织血管新生.
作者:孔世奇;于利洁;扈玉华;尹风任;冀建文;顾洪涛;吴建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研究表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与某些分子指标有关.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23例癌旁非典型增生及21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杜华贞;张延新;李维山;宋文刚;陈奎生;张云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纤维支气管镜和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已成为诊断呼吸道恶性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能在可视范围内对支气管段或亚段气道病变进行小样本活检.对于末梢支气管或外周肺病灶纤支镜难以观察窥视,常借助医学影像学技术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纤支镜和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在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作者:王晓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探讨PS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0例淋巴结活检标本进行HE及PAS染色,观察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在组织中的形态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HE染色: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显著减少,组织细胞增生,并见大量类圆形病原体;PAS染色:少数为腊肠状病原体,偶见横隔.结论 HIV主要破坏CD4+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感染PM.因此,临床上有发热、淋巴结肿大、CD4+淋巴细胞﹤50/μl的患者,要考虑AIDS合并PSM的可能;组织病理学检查,PM具有较典型的形态结构.
作者:岑玉兰;林静;唐秀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骨原发性纤维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常见的是干骺端纤维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和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比较少见的是良性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其组织学变异:纤维黄色瘤(Fibroxanthoma)和非典型性纤维组织细胞瘤(Atypical fibrous histiocytoma),除此之外骨还可发生Eerdheim-Chester病、Rosai-Dorfman病等罕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本文重点介绍骨原发性Eerdheim-Chester病和Rosai-Dorfman病(均为国内首次报道),并对它们和其它纤维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的病理鉴别诊断作系统讨论.
作者:蒋智铭;张惠箴;郑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男,17岁.因额部包块2年余入院.体检:T 36.2℃,P 90次,R 20次,BP 118/87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眉头有一长2 cm手术切口瘢痕(门诊活检手术所致,第一次手术),额部中央偏左1 cm处,纵行散在4个肿块(第二次手术切除)(图1).
作者:肖学文;张兰凤;贺方兴;肖海;范钦和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