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耀仁;郑楠;任凤岐;刘冠纯
2007年1月,丹江市清真屠宰场1名工人因发热、头昏、乏力等症状,来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门诊就诊,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该病人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截止5月末,屠宰场又相继确诊2名布病患者.为有效地查清、控制传染源,护相关人群的健康,合派出专业人员于2007年6月深入到该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彤;陶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停供碘盐对高碘地区中混杂分布的饮用非高碘饮水人群碘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现场干预试验的方法,选择饮水水碘含量5-150μg/L的居民户作为研究对象,以户为单位,进行停供碘盐现场干预,采集学龄儿童和育龄妇女干预前与干预后60天的一次随意尿样,检测其尿碘含量.结果 干预60天后学龄儿童、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2.2μg/L、249.3μg/L,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学龄儿童各水碘组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介于189.7~308.2 μg/L,育龄妇女各水碘组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介于181.1~301.7μg//L.结论 停供碘盐后高碘地区饮用非高碘饮水重点人群的碘营养水平为适宜或大于适宜量.
作者:李素梅;张根红;谷云有;张志忠;郭晓尉;王培桦;孙凡;乔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河北省2005年碘缺乏病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食盐加碘控制碘缺乏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进行抽样.结果 采集测定居民户盐样1200份,盐碘中位数为28.6 mg/kg,碘盐合格率为90.2%.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1200名,肿大率分别为2.75%和2.17%.采集测定8~10岁儿童1次即时尿样362份,尿碘中位数为212.35 μg/L.测试8~10岁儿童1 200名智商,平均智商为105.3.结论 河北省碘缺乏病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受非碘盐的影响,居民碘盐合格率较低;8~10岁儿童的碘营养状况总体上良好.
作者:吕胜敏;徐栋;贾丽辉;马景;马东瑞;种振水;赵君;姚光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国家碘缺乏病(IDD)参照实验室组织和实施了对全国省、市、县三级IDD实验室尿碘、盐碘外质控考核,目的是考核各级实验室的持续性检测能力和各省外质控网络运行情况.现将吉林省2000-2008年外质控考核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铁军;罗艳华;薛晓凤;谭亚芹;胡锐光;杨巍;王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鼠疫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方法 优化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并将2种层析组合实现纯化.结果 用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的Pla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约31×103、35×103、37 × 103的3条蛋白带组成,占蛋白总量80%以上.结论 Pla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可以达到基本纯化.
作者:石丽媛;杨光璨;董珊珊;于国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畜共患,急性期治疗不及时规范,病情转成慢性治愈率很低.因此,众多学者努力寻找布病急性期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期病人的治愈率.巩义近9年来共治疗50例急性期病人,疗效较高.
作者:宋荣恩;孟晓红;曲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药对强的松所致大鼠骨质疏松(OP)的保护治疗作用.方法 将4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3组,即正常对照组、激素组和激素+用药组.激素组每次喂强的松5 mg/kg,每周2次,激素+用药组除喂强的松外,还同时喂中药,剂量为3 ml/kg·d.3个月后用双能x光骨密度仪测量小鼠股骨骨密度(BMD)变化.采血测定其血清骨钙素(BGP)的变化.结果 激素组与对照组比较,股骨的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的骨密度值及血清骨钙素都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本实验所用的中药能减轻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
作者:刘雁飞;胡林春;初秋;王珉;罗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碘水平对哺乳期母鼠和仔鼠的甲状腺功能以及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Wistar母鼠随机分为4组:重度缺碘组(SID)、轻度缺碘组(MilD)、正常碘组(NI)、碘过量组(ExI).所有大鼠均食用缺碘饲料,饮水给予不同剂量的碘化钾,喂养3个月后交配,检测哺乳14 d时母鼠及其仔鼠的尿碘、乳汁碘和血液甲状腺激素(TH)水平,观察仔鼠的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的情况,采用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生后10、14、20、25、28日龄仔鼠小脑外颗粒层(EGL)厚度.结果 (1)母鼠及仔鼠尿碘、乳汁碘均随饮食碘供给量的增加而增加,其组间变化幅度以母鼠尿碘为高、仔鼠尿碘次之、乳汁碘低;(2)SID组母鼠血清TT4、TT3 TT4比值升高,仔鼠TT4降低.与NI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MiID和Exl组无论母鼠和仔鼠均与NI组无明显差异;(3)SID组仔鼠体格和神经发育明显落后于NI组,小脑EGL增殖和消退明显延迟;MiID和Exl组仔鼠的各项发育指标与NI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母亲重度缺碘会严重影响子代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但在轻度缺碘和碘过量(正常碘的30倍左右)时,通过母体的代偿作用可以保证子代正常的碘营养、甲状腺功能以及生长发育.
作者:张璐;孙毅娜;李咏梅;林来祥;叶艳;阎玉芹;陈祖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7年定西市安定区发生一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疫情,在接到报告后,省、市、区三级立即成立由卫生、畜牧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疫情现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防止了疫情的再度蔓延扩散.为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现将此次暴发疫情原因和控制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张彦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许昌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制定和完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es),从不同方位随机抽取30所小学,每所学校抽取40名8~10岁儿童,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含量和学生家中食用碘盐合格率.结果 监测I 280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76%,监测1 242名儿童尿碘水平,尿碘中位数为233.06μg/L,学生家中食用碘盐合格率为95.83%.结论 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以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人群碘营养水平得到提高,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
作者:李亚伟;胡留安;吴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疾病,扶余县布病疫情2004年以来明显上升,为了解全县布病疫情的流行规律,掌握流行动态及发病趋势,有效控制布病的暴发和流行,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对2003~2007年扶余县布病疫情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孟凡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及预防控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2007年5月间甲状腺肿瘤手术2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32例,其中5年内结节性甲状腺肿二次复发手术32例,恶变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100例服用甲状腺素片为实验组,与非服药治疗组132例做对照.探讨选择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方式,提高治愈率.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与术式选择及药物治疗相关.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双侧次全切除术后,同时服用甲状腺素片,既可弥补甲状腺素缺乏又可阻断促甲状腺素(TSH)生成,能够抑制残留腺体的增生、增长.预防控制肿瘤复发及恶变,降低二次手术几率,从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张玫吉;韩影;孙晓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窦性心动过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18例病人,西药主要口服阿托品,配服维生素B1;中药以服用炙甘草汤+生脉散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有效率94.44%,治愈率77.78%.结论 该方法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晶;王颜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长岭县境内分布着多种宿主动物,其体外寄生蚤也是鼠疫菌的储存宿主.研究该地区蚤类的种群结构、数量变动特点及其在不同宿主与不同地理环境的分布,对了解寄生蚤在自然疫源地中媒介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景发;孙晓红;刘大为;刘艳丽;谢洪臣;杨春涛;王长生;李宝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若尔盖县巴西地区4个乡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 对巴西地区4乡所有居民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和7~12岁儿童进行右手X线拍片.结果 成人大骨节病平均患病率17.8%.其中Ⅰ度患病率16.0%,Ⅱ度患病率1.4%,Ⅲ度患病率0.23%;儿童x线检出率平均1.97%(0-3.4%).结论 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重,虽然儿童有新发病,但病情处于控制范围.
作者:张映芳;宋秀美;邓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甲状腺癌被误诊为良性病变的比例较高,自2006年2月一2008年6月,我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超声误诊的甲状腺癌26例,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探讨造成误诊因素,以提高甲状腺不典型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晓旭;林琳;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荒漠型大沙鼠鼠疫疫源地的疫区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磷化铝灭鼠灭蚤技术、烟雾弹灭鼠灭蚤技术、灭蚤粉灭蚤技术和热烟雾机喷雾灭蚤技术,在准噶尔荒漠鼠疫疫区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 (1)磷化铝灭鼠的校正灭洞率为23%;(2)在烟雾弹、灭蚤粉和热烟雾3种灭蚤技术中,大沙鼠体外寄生蚤的灭效效果为3 d内烟雾弹为60.4%,灭蚤粉为86.1%,热烟雾为100%;1个月烟雾弹为45.5%,灭蚤粉为20%,热烟雾为78.6%;3个月烟雾弹为0,灭蚤粉为17.3%,热烟雾为29.1%.洞干蚤灭蚤效果为3 d内烟雾弹和热烟雾均为100%,灭蚤粉为90.9%;1个月烟雾弹和热烟雾也均为100%,灭蚤粉为80%;3个月3种方法均无明显的洞干蚤灭蚤效果,烟雾弹为0,灭蚤粉为50%,热烟雾为25%.(3)1 d处理1 hm2的成本,磷化铝熏蒸法为1 376元,烟雾弹熏蒸法为1 568元,喷洒灭蚤粉为2 516元,热烟雾喷雾为680元,由上述结果可见.结论 磷化铝熏蒸灭鼠灭蚤技术虽然在其他类型的鼠疫疫源地灭鼠灭蚤效果较好,但在荒漠型大沙鼠疫源地的效果并理想.热烟雾机喷雾杀虫烟雾技术是荒漠地区大沙鼠疫源地的实施灭蚤处理的较为适合的方法,且成本低廉.
作者:张晓兵;雒涛;黄志光;王启国;潘学军;朱志勇;张渝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与IHA法检测人血清中鼠疫FI抗体的低检出限,符合率以及检测ELISA的特异性,以确定ELISA检测技术能否在鼠疫监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得到应用.方法 分别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和IHA(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298份和鼠疫阳性诊断血清1份.结果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出4份阳性血清,IHA也检出4份阳性血清,2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无差别,符合率为75%,低检出限均为1:160.结论 ELISA特异性强,阳性检出率与IHA相当,结果容易判定,可以在鼠疫病例诊断及鼠疫监测中作为常规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峰;史献明;杜国义;董国润;杨顺林;张懿辉;刘合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与人肝细胞(L-02)耐砷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肝细胞L-02细胞株,噻唑兰法(MTT)进行24 h急性NaAsO2毒性试验,选择细胞生存率在90%-95%时的NaAsO2浓度为诱导浓度,同时设1组不加砷诱导的L-02细胞作为同步对照.置于细胞培养箱中37℃,5%CO2常规培养6周,定期换液传代,每周用MTT法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及细胞的生存率;6周后,将加砷诱导的L-02肝细胞与同步对照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至细胞80%融合,然后进行24 h急性砷毒性试验(NaAsO2终浓度为0、2.5、5.0、10 μmol/L);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内MRP1mRNA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各组细胞内总砷浓度.结果 实验组细胞MRP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 h急性砷毒性试验中,实验组不同砷浓度下细胞生存率和LC50.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实验组细胞内总砷浓度明显较同步对照组低(P<0.001).结论 L-02肝细胞具有可诱导的对砷的耐受性,其耐砷性与MRPI高表达有关.
作者:申旭波;周远忠;姜慧;贾飞飞;熊云刚;邹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病人因长期卧床、患肢肿胀并发症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胭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DVT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并发肺栓塞.而使患者致死或致残,因此护理人员对DVT危险因素的认知,对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04-2008年26例骨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希萍;朱颖;于泳;王晶莉;杜世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