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平;郝玉章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目前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免疫有关,其主要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新陈代谢加速.本病可累及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造血系统及生殖系统.其主要症状有: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多食善饥、体重显著下降;多言好动、紧张焦虑、烦躁易怒、手和眼睑震颤;心悸气短、心动过速,重者合并甲亢性心脏病,出现心律失常、心脏增大甚至心衰.患者吃得多反而消瘦、排便次数增加等,重者可以有肝大、肝功能异常,伴有黄疸;患者在骨骼肌肉系统方面可出现甲亢性周期性瘫痪,但甲亢控制后可自愈.
作者:杨巍;喻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危害性.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方法,研究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对小白鼠、豚鼠、家兔等的毒力.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感受性,藏系绵羊、高原牦牛以及人群血清鼠疫FI抗体检测等.结果 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毒力:对小白鼠的小致死量(MLD)为106、半数致死量(LD50)为43.6(10.5~116.7),对豚鼠的MLD为109、LD50为5.6×106(2.2×105~1.5×108),大剂量的青海田鼠型菌可引起个别家兔死亡,但个体差异很大,存在高抗个体.在藏系绵羊中检测出11份鼠疫阳性血清,阳性率达3.6%;本次所检测的牦牛及人群血清全部为阴性;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具有高抗、低感受性.结论 青海田鼠型鼠疫菌有一定毒力,高原鼠兔对此菌有较高的抗性,不足以引起此菌的传播.对家畜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作者:陈虹;杨文;李富忠;蒋和柱;许光荣;李光清;严冬丽;罗志丹巴;段勇军;邓佳云;祝小平;汪立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做好布病健康教育工作,完成国家布病干预试点县的试点工作,使健康教育作为大众传媒教育达到优化效果,起到布病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避免在布病健康教育工作中可能造成的消极和不良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得到大限度的强化,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作者:梁小平;郝玉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山东省布氏菌病(简称布病)80年代已得到基本控制.进入90年代以后,布病疫情不断上升,疫情范围不断扩大,局部地区经常出现流行或暴发.2000年以后,山东省每年都有布病疫情发生,为控制布病蔓延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4年3起布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王丽娟;李忠;丁淑军;冯开军;王显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碘酸钾对大鼠脾淋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大鼠脾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碘酸钾正常量的10、100、500倍培养后,观察淋巴细胞生长、集落形成及细胞学变化.同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含碘500倍(高碘)组的CD4+/CD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增强,对淋巴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胞培养液中含碘量高时(高碘组)可造成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存在自体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发生的危险.
作者:鞠文博;赵景深;王大海;张德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是以关节软骨变性、坏死为主的慢性地方性疾病,以软骨细胞的坏死及软骨基质的破坏为其病理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免疫分子与KBD软骨病变关系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经研究证实KBD的软骨病变过程中伴有免疫分子的改变,免疫分子的损伤及保护作用共同影响着病程的发展,其损伤作用导致软骨细胞及基质的破坏,而保护、重构作用改善软骨的微环境,抑制了病情的迅速恶化.本文对KBD有关的免疫分子-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及粘附因子进行了归纳、叙述.
作者:李荣俊;张萌;董宇翔;夏德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一氧化氮(NO)供体NOC-18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作用于细胞24h,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测定p38、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B203580显著降低了NOC-18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率(P<0.05);NOC-18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p38 MAPK的磷酸化,而SB203580能抑制其磷酸化(P<0.05).结论 p38 MAPK通路参与了NO诱导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作者:王红林;王治伦;吴劲;考希宾;高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查明平班水电站贵州库区沿岸主要宿主动物和蚤类,了解鼠疫疫源状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库区3个乡(镇)的10个村寨,采集啮齿动物、蚤类、指示动物和正常人血清标本,检测鼠疫菌、鼠疫FI抗原和FI抗体.结果 捕获的啮齿动物有3科4属9种,蚤类有4科5属5种,黄胸鼠和印鼠客蚤为优势种.所有标本检验结果阴性.结论 平班水电站贵州库区沿岸具备形成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条件,开展鼠疫监测和灭杀家栖鼠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贵春;黄红武;陆洪潮;胡静英;吴定昌;贺启生;罗晓龙;董黎;龚晓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成为慢性氟中毒.尤其对血液生化改变方面的诸多研究证明,长期生活在病区人群血液生化学指标有明显改变,为进一步了解过量氟对机体血液成分的影响,我们对地方性氟中毒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测观察.
作者:唐红艳;杨跃清;黄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前在临床中经常遇到顽固性心衰病人,且在应用常规治疗药物利尿剂、ACEI类、洋地黄类及β-受体阻滞剂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我科与2003年5月~2005年5月对2例因扩张型心肌病致顽固性心衰病人采取间断静脉应用小剂量多巴酚酊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飞;刘会玲;钟菁芸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东北、东南分别与黑龙江省、吉林省毗邻,北部、南部、西部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相连,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08 km,介于东经119°28′~123°38′、北纬44°14′~47°39′之间.
作者:王洪波;王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笔者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病变的MRI图像资料,探讨其MRI诊断价值.
作者:刘健;马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本实验观察心肌康颗粒对正常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用电磁流量计分别测量冠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用载波放大器测定左室内压.结果 心肌康颗粒可增加心输出量(CO)、冠脉血流量,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总外周阻力及冠脉阻力.结论 心肌康颗粒可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冠脉阻力,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崔新颖;刘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碘酸钾碘盐在存放和使用中碘的损失研究.方法 从随机抽样的80份经检测的碘盐选择碘含量高、中、低不同的具有代表性样品15份,模拟碘盐使用中的温度100℃和300℃,用直接容量滴定法测定使用中的碘盐在同一温度不同时间和同一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下碘的含量.结果 碘盐在同一时间不同温度(40~300℃)条件下每升高10℃碘损失11.99%,其中40~100℃之间每升高10℃碘损失4.06%,100~300℃之间每升高10℃碘损失15.47%.同一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300℃时的碘损失高于100℃且在1 min时的碘损失就为10.9%.结论 由碘酸钾碘盐在模拟居民户在不同的烹调方式下使用碘盐时碘含量损失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导致碘含量发生变化和损失的关键是不正确的使用方法.要保持碘含量不变,人群每天能够摄入足够生理所需要的碘,必须在用油煎、炸、炒、烤和水煮的烹调过程中临出锅时放盐,这样才能避免碘的丢失,达到以食盐加碘来防治碘缺乏病的目的.
作者:甄瑜;王冬玲;王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误诊情况、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及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2001~2006年间30例甲亢合并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甲亢合并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均同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和常规的冠心病治疗,27例临床治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 甲亢患者可同时合并有冠心病,对此类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并给予全面检查以尽早诊断,并应同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及冠心病的治疗.
作者:赵东明;孙昕昳;袁昕;刘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开展鼠疫监测以来一直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赫氏培养基和龙胆紫血液培养基分离培养鼠疫菌,这些培养基的缺点是选择性差,所有营养条件要求不高的细菌均可生长,鼠疫菌菌落特征不典型,常常与一些杂菌菌落难以辨认.为此,我们选择国际上认可的耶氏菌选择培养基(Yersinia selective agar)进行鼠疫菌与多种细菌的生长状况研究,与赫氏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了效果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郝琼;闫立群;谢明英;秦迎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患者,女,36岁,临床诊断:甲状腺肿瘤,术前备血400 ml,常规鉴定血型时发现正反血型不一致,造成定型困难,遂进行血清学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吉林省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实验证实在吉林省分离到的主要流行血清型O:3和O:9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为:ail+、ystA+、ystB-、yadA+、virF+占60%;ail+、ystA+、ystB-、yadA-、virF-占26.2%;其他型占13.8%.结论 血清型O:3和O:9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毒力基因的分布主要为ail+、ystA+ystB-、yadA+、virF+型,其次是ail+、ystA+、ystB-、yadA-、virF-型,其他型很有可能是非致病的菌株.
作者:顾峰;张贵军;刘亚东;李宝贵;张永霞;曹淑兰;张市;申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尤其室早、室速)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因素,正确合理的治疗是提高心肌梗塞后病人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后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56例临床资料,经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车明艳;徐春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调整食盐加碘浓度的操作程序.方法 对妊娠和哺乳妇女、12岁以上及成人、6~12岁学龄儿童和0~6岁婴幼儿的尿碘、每天食盐食用量和食盐之碘含量在同一时间进行测定.结果 妊娠及哺乳妇女、12岁以上及成人、6~12岁儿童和6岁以下人群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2.5、351.4、295.7μg/L和261.6 μg/L;推算的碘摄入量分别为348.8、473.1、295.7μg/d和130.8 μg/d;食盐食用量分别为11.0、10.2、9.9g/d和3.7g/d;食盐碘含量平均为28.4mg/kg;食盐供给的碘量分别是248.2、231.7、223.3μg/d和84.4 μg/d;环境碘来源分别是151.0、283.5、123.5μg/d和79.4μg/d.食盐加碘量(mg/kg)=(200μg/d×1.4-环境碘来源)/(食盐食用量g/d ×0.9 ×0.8).结论 食盐加碘量应以WHO推荐的妊娠及哺乳妇女碘摄入量为基准,并根据环境碘来源和食盐食用量之变化进行调整.
作者:鲍务新;邱玉中;蒋小兰;张联恒;王琳;李龙根;华荣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