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1年第16卷第1~6期总目录

关键词:
摘要: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2001年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今年是新一轮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实施的第二年.在去年进行全省病情调查时,发现徽县柳林乡西沟村病情较重,今年将其列为全国监测点.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01年3月对天水张家川县闫家乡丁河村和陇南地区徽县柳林乡西沟村2个点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龙;任永贵;徐吉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实验性氟中毒小鼠SCE的研究

    目的对小鼠进行高氟慢性染毒实验,研究高氟对小鼠SCE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饮用不同浓度的高氟水,对照组小鼠饮用低氟水和正常自来水,比较2组小鼠的SCE频率,用t检验方法作著性检验.结果实验组饮用高氟水小鼠的SCE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氟可增高小鼠骨髓细胞的SCE频率,说明高氟对小鼠的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高氟可能是致突变物.

    作者:李杰;周好乐;杨茜;刘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吉林省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区10年人口死因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流行趋势分析

    心脑血管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每年全世界有相当数量的人死于这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的报道,每年死于心脏病的已达1 200万人,占世界每年死亡总数的1/4.心脑血管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与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对人类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因此,WHO于1981年心血管病专家会议制定了MONICA方案.我国参加了这项协作.此科研项目是一项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研究方案.我省于1984年参加此项协作攻关科研课题.现将10年(1984~1993年)监测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牟玉祥;王玉杰;纪文新;战大伟;门志清;王秀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衰时高渗葡萄糖稀释液对血钾的影响30例报告

    心衰时临床上常用10%浓度以上的高渗葡萄糖溶液来稀释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抗生素、抗心律失常及血管活性药物等,用以静注或静滴.但高渗葡萄糖液常可导致低钾血症,诱发洋地黄中毒,加重心衰症状,不利于病情控制和病情稳定,导致严重的治疗矛盾.本文报道30例用高渗葡萄糖溶液稀释用药后血钾及病情变化,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王书琨;杨育枚;贾克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01年吉林省省级大骨节病监测点病情监测报告

    为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防治科研提供科学依据,按国家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于病今年4月份对靖宇县花园口镇腰甸子村、汪清县罗子沟镇上河村、通化县四棚镇及桦甸市公吉乡联合村4个监测点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

    作者:崔永光;葛旭光;张雪英;王永强;段力斌;邵秀芝;胡锐光;刘铁军;冯宝香;刘中文;侯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3眼防氟改水井水氟含量调查

    黑龙江省安达市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全市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水氟含量基本上都超过国家标准.为了防制氟中毒,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自70年代起,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打深井,引低氟水的改水降氟工作.到2000年,全市打深井200余眼,为了解防氟水井氟含量,掌握防氟井的使用情况,于2000年5月,抽查了103眼井,测定了水氟含量.

    作者:易贵鹏;陈少民;周海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吉林省1995~2000年8~1O岁学生甲状腺体积变化状况分析

    为了观察1993年以来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对儿童甲状腺体积变化的影响,掌握吉林省8~10岁甲状腺体积变化规律,我们将1995、1997、1999全国碘缺乏病统一监测以及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工作中8~10岁学生甲状腺体积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齐全;谭云鹏;苑晶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呼伦贝尔盟1991~2000年布病流行特点分析

    为及时掌握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正确评价1991~2000年防治效果,从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防治经验,按照布病监测标准要求开展了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1991~2000年呼伦贝尔盟布病流行特点.

    作者:王桂婷;德钦;吾慧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01年第16卷第1~6期总目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海尔福口服液对砷中毒小鼠保护肝脏的实验研究

    砷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多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于多种金属的矿石中,含量一般为1.2%~9.8%.据调查,饮用地下井水和燃煤引起砷中毒,是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原因,且目前对砷中毒的防治缺少有效的措施,寻求一种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对砷中毒进行治疗,特别是保护肝脏作用自然是本研究目的.

    作者:覃淑云;韦启后;兰爱荣;黄炳臣;张树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目的确定该疫源地鼠疫主要贮存宿主、主要传播媒介和分离自青海田鼠体内鼠疫菌的生物型;确定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动物鼠疫流行特征.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青海田鼠对鼠疫菌的感受性,蚤的媒介效能、鼠疫菌生物学性状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青海田鼠的分布范围、活动规律、生态学指标以及动物鼠疫流行规律.结果该地区青海田鼠为鼠疫主要贮存宿主;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是主要传播媒介.1997年和2000年从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菌生物型属田鼠型鼠疫菌,并具有鼠疫强毒菌的典型特征,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与我国其他疫源地中的鼠疫菌株明显不同,提示该地区存在一种新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中的鼠疫菌属于一单独的型别.青海田鼠动物鼠疫流行季节4~9月,流行高峰6月中旬至8月上旬,呈单峰型.目前,已知在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称多县存在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为21 000km2.结论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是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作者:刘振才;海荣;李富忠;李超;丛显斌;高崇华;汪立茂;魏柏青;陈洪舰;陈虹;于晓涛;李存香;石映祥;许光荣;李光清;吴国康;严冬丽;李敏;曹淑兰;张春华;魏建春;蔡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关于尿碘测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的尿碘测定方法是氯酸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已由国家卫生部颁布为尿碘测定的卫生行业标准[1](以下简称<标准>).执行<标准>2年来,作者在工作中体会到,<标准>中有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理想.因此,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对测定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希望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袁德印;杨运霞;王延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西藏藏南地区鼠疫菌某些生物学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鼠疫菌的生物学特性是多样的,与地理分布及生物群落密切相关,菌株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对确定疫源地结构、性质等有重大意义,其流行病学作用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等亦有实用价值.近年来,西藏藏南地区又增加了11个疫源县,为此,我们对在西藏藏南地区分离的鼠疫菌进行生化、毒力、毒力因子试验,结果如下.

    作者:戴瑞霞;金丽霞;祁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布氏菌病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1999年6月,梅河口市花园乡东胜村暴发了一起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来势迅猛,人、畜间波及范围较广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1999年4月上旬,花园乡东胜村农民孙××(养羊户)发现其家一羊似有生病状态,随将其兄、妹夫、外甥叫到家中,与其子5人将病羊宰杀、剥皮、食肉.1个月后,孙××其兄(首发病例)自觉肌肉、关节疼痛,时有发烧,同时伴有乏力多汗等症状,初起对症用药症状减轻,后又反复发作,经多方诊治无效,于6月21日到梅河口市卫生防疫站就诊,血清学检查平板凝集反应呈1:0.02++,试管雍集反应呈1:200++,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布病.在对其进行个案调查处理中了解到与其共同宰杀、食用病羊肉的余下4人也有相似病症,经血清学检验,这4个也确诊为布病.在这5例布病患者中有2例是直接饲养病羊,余3例为参与宰杀、剥皮、食肉的接触者.

    作者:彭燕华;韩可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酶免疫试验检测人畜布氏菌感染的研究概况

    自Corlsson应用酶免疫试验(Immunoassayy,EIA)检测牛血清中布氏菌抗体以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畜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等[1~5].

    作者:鲁齐发;尚德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吉林地区老年人骨密度、骨钙素联合测定结果分析

    笔者通过对l00例正常老年人骨密度(BMD)、骨钙素(BGP)联合测定和定量分析,对吉林地区老年人骨代谢水平进行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l998年1月至1999年6月,正常老年人100例,年龄50~70岁,其中男64例,女36例,均无各种骨代谢疾病,能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近期未服用对观察有影响的药物.1.2 方法正常老年人晨起空腹采静脉血2ml,及时分离血清,进行BGP测定,并随即进行骨密度测量. 应用北京核海公司生产的HH6005型骨矿物质密度测定仪,射源为镅-24l,测量部位为非用力侧桡尺骨中下l/3交界处,分别测量桡骨、尺骨,取尺桡骨平均骨密度. BGP采用北京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操作依说明书,测量仪为西安262厂Y200G放免测定仪.

    作者:王玉梅;许秉权;黄越;张雯杰;高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影响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因素的分析

    尿碘的测定目前普遍采用是氯酸消化-硫酸铈与亚砷酸氧化还原法.该法是基于碘对亚砷酸与硫酸铈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反应速度与催化剂(碘)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这一原理来测定碘含量的.由于尿中碘含量低,实验要求严格所以操作误差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因此,许多操作者都觉得实验难做.相关系数达不到要求.笔者在长期的研究与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几方面因素.

    作者:常海华;刘跃坤;迟中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长期碘盐预防亚临床损伤效果的研究

    目的了解碘盐预防后重、中度缺碘病区出生儿童亚临床损伤状况,评估病区儿童亚克汀病患病率.方法采用CRT-C2、JPB、测听仪、拍X线片、标准度衡具检测7~14岁儿童智商、精神运动功能、听力、骨龄、身高和体重.结果重、中度缺碘病区儿童智商均值96.4,轻度智力落后率5.8%;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精神运动功能障碍率61.6%,听力减退率43.7%,骨龄、身高、体重发育落后率分别为18.3%、17.6%、10.2%;综合判定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伴有神经、甲状腺功能障碍者占77.4%,只表现为轻度智力落后者占22.6%;定量计算重、中度病区供应碘盐后出生儿童亚克汀病患病率为4.5%,其中重度、中度病区儿童亚克汀病患病率分别为5.2%、3.9%.结论长期碘盐预防明显提高了缺碘病区儿童智力水平,降低了儿童亚克汀病患病率,但重度病区儿童亚克汀病患病率仍高于中度病区.

    作者:滕瑞涛;王健辉;刘炯;刘力田;杨守芳;李贵民;崔飚;赵伟光;孙素莲;李咸春;魏树范;王久春;赵明亮;赵志强;周丽新;王艾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布氏菌对新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

    为了解布氏菌对近年来问世的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及妥布霉素的敏感性,作者进行了布氏菌抑菌效果的试验观察,并与链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等抑菌效果做了对比,现将试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大力;李铁峰;江森林;张桂珍;段琼;何玉萍;王季秋;赵永利;吕景生;葛咏梅;刘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青岗岭村200O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昭通市青岗乡青岗岭村是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点.居民以自产玉米为主食,生活能源为当地产无烟煤(1986年改炉前抽样调查,氟斑牙患病率为96.93%),至1996年已有95%以上农户进行了降氟改炉.2000年12月对该点进行了监测工作,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梅;王希荣;贾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