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华;牟梅
目的 比较中药熏蒸和紫外线两种方法对血液科有人病房空气消毒后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香薷、桂枝、连翘、公丁香四味中药煮沸熏蒸及紫外线灯消毒法.对90例粒细胞缺乏患者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的条件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应用中药熏蒸消毒法的患者感染率低于紫外线消毒法(P<0.01).
作者:纪志芳;王静;郭素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人们医疗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医疗法规的日益完善,护理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儿科因为其特殊性,对护理安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作者:何晓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使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并椎体内固定术病人减少并发症且尽快下床活动.方法 通过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指导,等各项术前指导,以及术后轴式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运动能力.结果 本组34例术后生命体征均平稳,无压疮感染等并发症.其中25例6~8周后可下床或坐轮椅离床活动,其中9例运动障碍患者均有一定程度恢复.结论 对胸腰椎结核患者应充分重视全面综合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陆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健康教育在疾病治疗中是安抚疾病患者,治疗疾病与控制疾病的措施中为方便快捷和重中之重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及引导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认知,从而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治疗前后的病症引发与再引发,也对促进个体乃至社会的健康状况和文明建设程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作者:宋培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操作技术,提高护理人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水平.方法 对我科100例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静脉炎2例,堵管1例,穿刺失败2例,成功95例.结论 合理选择血管正确封管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丽颖;杨会波;孙贺;樊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对咯血的疗效,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16例咯血患者中有6例采用了输液泵泵入法24h匀速输注垂体后叶素,10例采用普通的静脉滴注法.结果 采用输液泵匀速泵人垂体后叶素以24h显效,48h有效,72h无效与普通静脉滴注比较,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静脉滴注,而且垂体后叶素对人体的副反应也明显减少减轻.结论 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有明显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小,值得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许秋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为减少临床用用药事故发生,应抓住药剂科的用药管理,完善管理体系、深化管理观念、完善管理体制,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不断的提升工作质量,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笔者借鉴和总结了我院药剂科近几年的管理经验,探讨了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方法,希望为杜绝不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
作者:赵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救治方法,以寻求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2007年1月收入的1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综合分析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轻度脑出血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68例,逐渐恢复32例,死亡22例;中度脑出血患者共102例,其中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共40例,逐渐恢复共14例,死亡18例,采用微创锥颅术共62例,逐渐恢复52例,死亡10例;重度高血压脑出血26例,行微创锥颅术10例,6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2例基本痊愈,其余均转至上级医院治疗.结论 轻度脑出血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中度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微创锥颅术的治疗效果要高于普通开颅手术;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可考虑行微创锥颅术,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向上级医院转院.
作者:姜曾;都日亮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面颈部皮肤缺损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具有不臃肿、色泽一致、表情自然、不形成新的瘢痕创伤区等优点.利用扩张器埋置于面颈部扩张后修复皮肤缺损,临床完成7例,疗效满意.采用皮肤扩张器修复面颈部皮肤缺损是目前的理想方法.
作者:郑宏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从2010年2月~2011年3月期间到本院就治的86例高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与86例非高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对于非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而言,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典型症状较少,上消化道出血及癌变所占的比例较高,胃溃疡占的比例较大,2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胃溃疡的发病率较高,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率较低,多因饮酒、服用抗生察药物等引发此病.
作者:李文举;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单细胞蛋白的应用.方法 微生物都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实体,大多是单细胞,用发酵法生产这些单细胞微生物就可以得到极为丰富的单细胞蛋白.结果 单细胞微生物制造出来的蛋白质可以制造人造肉、人造鱼、人造面粉等食品.结论 单细胞蛋白具有很多优点,能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翟瑞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我院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疑似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细菌学检查,根据研究结果对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经细菌学检查发现在调查的2136例疑似切口感染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128例,感染率为5.99%.对患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方式、切口引流以及糖尿病、肥胖等并发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对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分析,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和检测,通过采取改善手术的熟练程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引流管的放置,适时应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切口感染.
作者:刘宗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本文通过对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0例符合CCMD-2诊断标准,诊断分裂症的病人(其中急性期20例,恢复期20例)进行了健康宣教的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P<0.05,可以认为急性期和恢复期精神病人健康宣教的效果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病人不同阶段开展健康宣教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苏国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未见增加;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术后子宫复旧时间.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术可避免分娩后子宫肌瘤影响子宫复旧现象,并且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蒋荣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人性化理念贯穿于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结果 通过人性化理念的实施,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达到患者满意和社会效益双赢目的.结论 将人性化理念贯穿手术始终,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达到手术佳配合状态,对手术顺利成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薛桂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聚集的场所,且彼此接触紧密,一旦有流感疫情发生,必将迅速盛行,为此,本论通过对流感疫情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找有效预防控制流感的措施.
作者:潘高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发病24h内进行急诊手术,对照组患者在发病24h后进行手术,总结两组患者死亡率、肠坏死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及肠坏死率低,术后恢复快,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准确判断肠梗阻肠段血运,合理掌握手术时机,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乐海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是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周期为6周,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对照组(27.31±11.30)和观察组(26.58±10.11)相比,治疗6周后,对照组(46.33±12.02)和观察组(64.88±12.50)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都明显升高,P<0.05;而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肌力明显升高,P<0.05;而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下肢肌力>Ⅱ级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潘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人事干部在人事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如果能用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业务水平及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不断前行,不断提升,更好地提供服务和保障,那么就能做到让医务人员满意,使领导放心.
作者:施健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因卡膦酸二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06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的片,并于每日三餐的进食之前30min服用,每天1次;实验组给予因卡膦酸二钠5~10mg配以0.9%NaCl注射液500mL缓慢的静滴,超过3h,每4个周1次,以连续的3-4个月作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因卡膦酸二钠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明显高于钙尔奇的片,能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腰、颈椎骨密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因卡膦酸二钠治疗骨质疏松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春元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