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桂丽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2011年行腹腔镜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妊娠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5±4.5)min和(57.4士9.8)mL,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4.8%和8.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具有安全、微创、快捷、住院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且能有效保留患者生育功能、降低异位妊娠再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菊;杜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救治方法,以寻求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2007年1月收入的1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综合分析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轻度脑出血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68例,逐渐恢复32例,死亡22例;中度脑出血患者共102例,其中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共40例,逐渐恢复共14例,死亡18例,采用微创锥颅术共62例,逐渐恢复52例,死亡10例;重度高血压脑出血26例,行微创锥颅术10例,6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2例基本痊愈,其余均转至上级医院治疗.结论 轻度脑出血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中度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微创锥颅术的治疗效果要高于普通开颅手术;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可考虑行微创锥颅术,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向上级医院转院.
作者:姜曾;都日亮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起博器置人术并发症的护理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0-2011年期间心内科收治的562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进行人工心脏起博器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成功置入人工心脏起博器562例,其中VVI427例,DDD117例,ICD18例.24例出现了并发症,其发生率为4.27%,包括起博器综合症7例,囊袋出血6例,囊袋感染5例,心律失常2例,电极脱位2例,右室电极穿孔1例,气胸1例.结论 人工心脏起博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后果严重.术前采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术后细心、恰当的护理有助于预防心脏起博器置人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卜凤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急诊子宫切除手术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来我院治疗的22例急症产科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研究.结果 22例患者经常规医治无效而采用子宫切除手术,其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4)例,软产道撕裂5例,子宫破裂1例,宫缩乏力11例,子宫胎盘卒中1例,失血量为2000~4000mL,其中21例经过治疗痊愈出院,1例因失去佳抢救时机而死亡.结论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手术有利于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
作者:许凡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新生儿窒息病因与产科因素的关系,为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与干预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至今出生的879例新生儿临床数据,总结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结果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为“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羊水因素、胎位异常因素、产程因素、胎儿窘迫、早产因素”7大类.结论 针对性的强化孕妇围生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监护意识,并通过提升产前检查质量与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等干预措施尽早帮助胎儿脱离缺氧缺血环境,从而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邓如碧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尤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出,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具备良好的语言交往艺术以提高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恰当地运用和善、友好、安抚的语言去护理病人,使之处于心身的佳状态下接受治疗,促进康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徐鹏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心肌重构是心肌对心功能不全的适应性改变而引发的一种病理变化,也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目前应用于心肌重构治疗的药物做一综述,并对其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张丹;苏玉琴;杨伟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实验室规范管理制度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方面,国家颁布了很多管理调控类的法令,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特别是在病原微生物管理上值得广大学者去重视和探究.
作者:李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单细胞蛋白的应用.方法 微生物都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实体,大多是单细胞,用发酵法生产这些单细胞微生物就可以得到极为丰富的单细胞蛋白.结果 单细胞微生物制造出来的蛋白质可以制造人造肉、人造鱼、人造面粉等食品.结论 单细胞蛋白具有很多优点,能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翟瑞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计生工作的好与坏,相当大程度上在于宣教到位与否.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做好农村计生宣教工作是提升计生整体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计生宣教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农村计生宣教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探索农村计生宣教新思路,是新时期计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作者:陈伟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保守组与微创组,进行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微创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及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组,清除时间也显著缩短.结论 微创清除术相比保守治疗具有疗效好、死亡率低、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乔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本文通过对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0例符合CCMD-2诊断标准,诊断分裂症的病人(其中急性期20例,恢复期20例)进行了健康宣教的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P<0.05,可以认为急性期和恢复期精神病人健康宣教的效果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病人不同阶段开展健康宣教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苏国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途径之一,缺点是副作用和存活时间受限.理想器官移植是不引起受者免疫系统的反应,并有正常的功能,即受者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指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T、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被激活,不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而造成免疫无反应性.如果既可以避免排斥反应,还可以维持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它将是解决器官移植的佳途径.本文对主要对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及近年来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赵敏;李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比较情况.方法 分析乳牙根尖周炎儿童80例临床资料,根据所用糊剂不同分为对照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40例和观察组(Metapex根充糊剂组)40例.结果 观察组Metapex根充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tapex根充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卜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效果的研究.结果 其中使用中西药结合的研究组在痊愈率、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多重给药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盆腔血供,并有益于促进炎症吸,恢复输卵管的功能,收进一步显著提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治愈效率,为临床不孕症治疗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张小燕;周家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中药熏蒸和紫外线两种方法对血液科有人病房空气消毒后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香薷、桂枝、连翘、公丁香四味中药煮沸熏蒸及紫外线灯消毒法.对90例粒细胞缺乏患者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的条件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应用中药熏蒸消毒法的患者感染率低于紫外线消毒法(P<0.01).
作者:纪志芳;王静;郭素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0%,对照组有效率6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周及1个月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迅速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萍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CT机属医院大型贵重医疗设备,一般无可替用设备,一旦停机,即便设备厂商做出快响应,其工程师赶到现场也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更不用说设备已过保修期的情况下繁琐报修手续所耽误的时间以及使用多年后的配件供应问题,购置所需配件价格昂贵自不必说,而因停机时间稍长给医院带来的间接损失更可观.因此探索CT设备电路板芯片级维修,对拓展CT维修技术层面,减少维修费用开支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范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本文通过分析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发病机理分析,并利用临床应用加味大承气汤治疗的经验体会,分析方中的每一味中药的机理,详细阐述加味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功效,从而验证大承气汤的功效.
作者:李晶;蒲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对168例消化性溃疡的护理,研究相关临床护理措施,促使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方法 对于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只不过是治疗中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对消化性溃疡疼痛方面的护理干预及相关心理护理,促使患者康复.结果患者康复时间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复发率也大幅度降低.结论 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时候,注重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能够达到保护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匡桂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