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琴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家庭实际情况,将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在院接受系统康复锻炼,对照组出院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 A评分法)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Barthel评分法).结果 两组出院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家庭康复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促进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康复干预方案.
作者:周柒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专科敏感质量监测指标中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8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预防手术压疮;选取2016年4月~8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敏感质量监测指标方式预防手术压疮.比较两组压疮预防效果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监测专科敏感质量指标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杜绝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倪文妍;李波;李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癌性贫血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49例癌性贫血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癌性贫血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相应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癌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 ,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相关预后.
作者:赵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对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儿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家长(或监护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评分和护理满意评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门诊为患儿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
作者:利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康复效果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BPPV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HAMA、H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HD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BPPV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晋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行呼吸功能锻炼对食管癌患者咳嗽排痰及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高龄食管癌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围术期行传统的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实施负荷腹式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后24h咳嗽次数和排痰量、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行呼吸功能锻炼后咳嗽次数和排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行呼吸功能锻炼后呼吸次数、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行呼吸功能锻炼对食管癌患者咳嗽排痰以及预后转归有显著改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
作者:孙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信群互动模式在肝胆胰中心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108名实习护生按入科单元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名.研究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用微信群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临床实习能力考核、护生人文素质评价及教学满意度差异性.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时理论考试、临床实习能力考核、护生人文素质评分及带教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信群互动教学模式可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教学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男;曹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185名本科护生,使用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及ConnerDavis韧性量表(CD-RISC)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专业认同总分为(86.45±10.30)分,处于一般认同水平;心理韧性总分为(61.81±10.97)分,处于中等水平.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能够正确预测专业认同.结论 心理韧性是影响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因素.护理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本科护生心理韧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同.
作者:刘环宇;杜玫洁;谭芳;张瑞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接受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液透析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燕娟;王婷婷;陈翔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基于条件筛选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模式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6年3月开始应用基于条件筛选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模式,选择应用前(2015年9月~2016年2月)和应用后(2016年3月~8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技术应用前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后产妇会阴切开率显著低于应用前,I°裂伤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但Ⅱ~Ⅲ°裂伤率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后产妇及助产人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 将基于条件筛选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模式应用于产科分娩护理之中,可显著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具备可靠的会阴完整性保护作用,可使产妇会阴免受或少受医源性损伤,并提高产妇及助产人员满意度.
作者:刘学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接受IVF-ET治疗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和生活质量问卷对106例符合疾病诊断接受IVF-ET治疗的女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接受IVF-ET治疗不孕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42.24±3.21)分,生活质量总分为(226.23±17.76)分.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帮助患者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作者:邱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接受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52例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盆底功能及焦虑情绪的差异.结果 两组护理前盆底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6个月盆底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
作者:闵庆艳;罗少玲;张娟;曹俊辉;翁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回授法对脑卒中患者相关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同伴教育指导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回授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素养评分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健康素养评分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回授法的应用,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健康素养水平,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减少伤残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 201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约有167万,死亡约52万 ,世界上多数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30% ~40% [1 ]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17 .1% ,死亡率为7 .88% ,乳腺癌现已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2 ] .
作者:王珊;石红宇;孔雯雯;王丽;李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宫颈癌放疗患者家庭功能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肿瘤科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0例宫颈癌放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家庭功能在癌因性疲乏中的重要性.结果 宫颈癌放疗患者家庭功能得分:总功能(2.67±0.86)分.疲劳总分(4.08±1.25)分,其中55例为轻度疲劳,占42.3%;42例为中度疲劳,占32.3%;33例为重度疲劳,占25.4%.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功能、医疗付费方式、血清钾水平、放疗副反应、白细胞水平是宫颈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注重家庭成员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关爱,鼓励患者积极乐观面对疾病,利于预防、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
作者:高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及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许胡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 ,起病较急 ,且病程发展较快 ,易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 ,甚至引起失明[1 ] .目前 ,临床上主要采取青光眼滤过术治疗此类疾病 ,不仅能有效降低眼内压 ,且能保持患者视野的稳定 ,因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青光眼滤过术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 ,由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可发生失代偿现象 ,易导致角膜正常的泵功能出现异常[2 ] .
作者:李婷;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正念减压疗法对择期手术患者压力知觉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择期手术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术前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前CPSS、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压力知觉水平,并改善其负面情绪.
作者:刘美斯;王保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病率,分析引起乳腺癌并发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价,依此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通过调查问卷和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婚姻、年龄、病情知情、家庭经济和文化程度等进行调查;通过数字评估法(NR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乳腺癌患者并发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乳腺癌患者并发抑郁107例,抑郁发生率为58.79%;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低龄、家庭经济难以支撑治疗、疼痛、高病理分期及低病程是乳腺癌患者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龄、家庭经济难以支撑治疗、疼痛、高病理分期及低病程是乳腺癌患者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
作者:童兆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干预.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采用SF-36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 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此护理干预属于优化护理方案.
作者:邱守芳;许玮玮;李玉新;宋秀敏;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