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孕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

赵雪丽;赵丽丽

关键词:不孕不育/心理学, 心理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不孕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孕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不良情绪的缓解.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授权教育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抽取深圳市龙岗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1例.干预组由专业护理人员实施授权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授权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评价.结果 两组护理后授权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授权能力等级在低水平、中等水平和高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质量(除社会维度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授权教育能够有效提升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患者自我控制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方婷婷;黄雪芬;刘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例青光眼滤过术后行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患者的护理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 ,起病较急 ,且病程发展较快 ,易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 ,甚至引起失明[1 ] .目前 ,临床上主要采取青光眼滤过术治疗此类疾病 ,不仅能有效降低眼内压 ,且能保持患者视野的稳定 ,因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青光眼滤过术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 ,由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可发生失代偿现象 ,易导致角膜正常的泵功能出现异常[2 ] .

    作者:李婷;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病率,分析引起乳腺癌并发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价,依此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通过调查问卷和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婚姻、年龄、病情知情、家庭经济和文化程度等进行调查;通过数字评估法(NR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乳腺癌患者并发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乳腺癌患者并发抑郁107例,抑郁发生率为58.79%;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低龄、家庭经济难以支撑治疗、疼痛、高病理分期及低病程是乳腺癌患者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龄、家庭经济难以支撑治疗、疼痛、高病理分期及低病程是乳腺癌患者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

    作者:童兆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我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52例围产儿死亡情况,从死亡的一般情况、死亡原因、孕产妇的文化程度、产检次数、人口流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2015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3.18‰,其中死胎33例、死产1例、新生儿死亡18例.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前四位依次为胎儿畸形(15例),胎盘因素(10例),脐带因素(9例),宫内窒息(7例).孕妇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21例,本科5例.92%为外地流动人口.结论 采用先进仪器设备,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加强和完善围产保健工作,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增强围产保健意识、加强孕产妇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是降低我院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朱叶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接受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液透析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燕娟;王婷婷;陈翔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国高发乳腺癌危险因素的新进展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 201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约有167万,死亡约52万 ,世界上多数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30% ~40% [1 ]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17 .1% ,死亡率为7 .88% ,乳腺癌现已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2 ] .

    作者:王珊;石红宇;孔雯雯;王丽;李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干预.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采用SF-36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 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此护理干预属于优化护理方案.

    作者:邱守芳;许玮玮;李玉新;宋秀敏;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出院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L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SAⅡ)进行生存质量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结果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生存质量总分与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34.15±8.67)分、(31.75±8.24)分、(26.86±9.30)分、(50.31±9.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 ,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

    作者:文艳;郝军锋;熊令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接受IVF-ET治疗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接受IVF-ET治疗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和生活质量问卷对106例符合疾病诊断接受IVF-ET治疗的女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接受IVF-ET治疗不孕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42.24±3.21)分,生活质量总分为(226.23±17.76)分.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帮助患者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作者:邱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评估对提升慢性乙肝抗病毒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评估对提升慢性乙肝抗病毒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评估.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核心管理能力、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监测评分及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躯体活动、情感职能、社会关系、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患者护理中引入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评估,可有效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余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于专科敏感质量监测指标中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专科敏感质量监测指标中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8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预防手术压疮;选取2016年4月~8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敏感质量监测指标方式预防手术压疮.比较两组压疮预防效果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监测专科敏感质量指标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杜绝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倪文妍;李波;李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预见性救护支持运用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预见性救护支持运用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9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就诊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救护支持.评价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临床指标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救治后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后PH值、PaO2较对照组上升,PaCO2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监护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 EX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见性救护支持运用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患者中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虞亚蔚;杨芬;徐晓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回授法对脑卒中患者相关健康素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回授法对脑卒中患者相关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同伴教育指导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回授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素养评分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健康素养评分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回授法的应用,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健康素养水平,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减少伤残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及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许胡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条件筛选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模式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基于条件筛选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模式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6年3月开始应用基于条件筛选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模式,选择应用前(2015年9月~2016年2月)和应用后(2016年3月~8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技术应用前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后产妇会阴切开率显著低于应用前,I°裂伤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但Ⅱ~Ⅲ°裂伤率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后产妇及助产人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 将基于条件筛选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模式应用于产科分娩护理之中,可显著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具备可靠的会阴完整性保护作用,可使产妇会阴免受或少受医源性损伤,并提高产妇及助产人员满意度.

    作者:刘学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癌性贫血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癌性贫血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49例癌性贫血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癌性贫血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相应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癌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 ,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相关预后.

    作者:赵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孕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不孕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孕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不良情绪的缓解.

    作者:赵雪丽;赵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康复效果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BPPV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HAMA、H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HD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BPPV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晋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管理对儿科门诊纠纷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对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儿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家长(或监护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评分和护理满意评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门诊为患儿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

    作者:利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家庭实际情况,将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在院接受系统康复锻炼,对照组出院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 A评分法)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Barthel评分法).结果 两组出院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家庭康复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促进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康复干预方案.

    作者:周柒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