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青;颜伟健;李君科;周巧玲
目的 检测转移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及其受体(R)-3表达,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为65例有转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对照组为40例无转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正常对照组为30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后的非肿瘤性子宫内膜.留取术后的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VEGF-D和VEGFR-3表达.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VEGF-D和VEGFR-3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VEGF-D和VEGFR-3表达与肿瘤的脉管累犯、浸润深度均密切相关,VEGF-D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观察组中VEGF-D和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转移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VEGF-D和VEGFR-3水平升高,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魏顺英;杨爱萍;汪祖春;赵俊哲;邱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心动图在阿霉素(ADM)造模致心力衰竭小鼠早期心功能降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只清洁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接受ADM腹腔注射,制造小鼠心力衰竭模型,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注射5 w,采用高频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小鼠心功能各项指标,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血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对小鼠连续注射ADM 5 w造模成功后,高频超声心动图显示第6周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E/A均低于造模前及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峰减速时间(EDT)均高于造模前及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小鼠主要表现为LVEF、LVFS降低,LVPWd、IVSd变薄,E/A值降低,LVESD、LVEDD值增大,EDT延长.与造模前相比,实验组小鼠第3周E/A值已经出现明显下降,EDT值已出现明显上升,说明小鼠的心脏舒张功能已经开始出现损伤,而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LVEF与LVFS水平在第4周才开始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结论 高频超声心动图对小鼠心功能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E/A及EDT等反映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在早期评估ADM心肌损伤方面较反映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LVEF及LVFS等更有价值.
作者:李珺;郑云慧;马淑梅;杨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循环微粒(MPs)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患者50例行冠脉造影术提示为中-重度狭窄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的空腹静脉血;通过两步离心法提取两组MPs并检测其浓度,分析实验组FFR和MPs的关系,后检测不同狭窄程度的冠心病患者MPs(相同浓度)对离体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体内MPs含量与FFR呈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Ps抑制离体血管舒张功能和NO产生;实验组MPs抑制血管舒张功能和NO产生的能力与FFR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体内MPs含量及对血管功能的影响能力与冠脉缺血程度呈正相关,MPs含量的高低可以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况,进一步验证了MPs有作为内皮功能受损标志物的潜能.
作者:从国彬;张涛;王恩漫;闫哲;李向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各25例,分别行微创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和常规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下地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的比例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植骨融合率,术后1年采用Oswese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止痛药比例、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平均下地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P<0.05),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88.0%)明显高于开放组(60.0%,P<0.05),微创组ODI改善率〔(43.7±7.2)%〕明显高于开放组〔(36.8±8.7)%,P<0.05〕,微创组临床疗效优10例、良13例、可2例,开放组优4例、良13例、可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良好术式.
作者:卢小兵;郁忠杰;童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气颗粒污染物( PM )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重要公共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逐渐加重,人类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癌等发病率在全国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PM2. 5 是大气颗粒污染物的主要组分,可以携带细菌和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下呼吸道并不易排出. 本文就PM2. 5 的一般理化性质、PM2. 5与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PM2. 5对呼吸系统损伤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王婷婷;张秀芳;宋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模型大鼠骨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水平,探讨CTGF在去卵巢(OVX)大鼠骨丢失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3月龄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①Sham组;②OVX组;③OVX+E组.用药12 w后,检测大鼠股骨及腰椎骨密度(BMD)后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骨组织中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BMD下降,骨小梁周边CTGF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且增强;OVX+E组BMD与Sha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骨小梁周边CTGF阳性细胞呈微量表达.相关分析显示,OVX组大鼠骨组织中,CTGF与BMD呈负相关;Sham组与OVX+E组大鼠骨组织中,CTGF与BMD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OVX大鼠骨组织中BMD下降,CTGF表达增强,推测CTGF在PMO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且雌激素能阻止CTGF的过度表达.
作者:刘彩云;郭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观察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且中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均P<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低于轻度组(均P<0.05);观察组FIB和PLT明显高于对照组,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病程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炎症反应、高凝状态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且炎症因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疾病病情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施煜燕;周建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膦酸盐类药物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接受常规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长春新碱(VCR)1.4 mg·m-2·d-1,d1;脂质体多柔吡星40 mg·m-2·d-1,d1;地塞米松40 mg/d口服d1~d4,dq~d12,d17~d20.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伊班膦酸钠4 mg和5%葡萄糖注射,滴注4 h以上,每月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发生骨痛、脊椎骨折和高钙血症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R)-5b、Wnt抑制剂(DKK1)、白细胞介素(IL)-6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骨痛发生率为6.67%(1/15例),低于对照组13.33%(2/15例,P<0.05).试验组脊椎骨折发生率为6.67%(1/15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2/15例,P<0.05).试验组的高钙血症发生率为13.33%(2/15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4/15例),(P<0.01).试验组中位生存期为(29.32±3.84)个月,对照组为(14.32±2.93)个月(P<0.05).治疗后,试验组TRACR-5b为0.99±0.02,IL-6为1.02±0.03,DKK1为1.08±0.01,Runx2为0.84±0.02;对照组TRACR-5b为0.77±0.03,IL-6为0.52±0.04,DKK1为0.65±0.03,Runx2为1.13±0.03(均P<0.05).试验组8例(53.33%)有胃肠道症状,包括呕吐、恶心和腹泻,乏力6例(40.00%),血小板减少4例(26.67%),肢短麻木5例(33.33%),发热7例(46.67%),憋气和心慌7例(46.67%),体位低血压3例(20.00%),视觉障碍1例(6.67%);对照组分别有胃肠道症状11例(73.33%),乏力9例(60.00%),血小板减少9例(60.00%),肢端麻木11例(73.33%),发热12例(80.00%),憋气和心慌11例(73.33%),体位性低血压9例(60.00%),视觉障碍5例(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班膦酸钠可有效延长M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减少骨痛、脊椎骨折等并发症,可能与调节成骨或破骨细胞因子TRACR-5b、DKK1、IL-6和Runx2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王思力;苏蕊;黄耘;方志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脊髓损伤(SCI)对机体CD8+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析慢性SCI小鼠脾脏的细胞总数及总T细胞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慢性SCI小鼠脾脏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GranzymeB、Perforin能力的变化;分析慢性SCI小鼠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PD)-1表达;阻断慢性SCI小鼠CD8+T细胞PD-1表达后,分析CD8+T细胞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慢性SCI小鼠脾脏总细胞数与总T细胞数都没有显著变化(P>0.05);SCI小鼠脾脏中CD8+T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GranzymeB、Perforin比例均下降(P<0.05);SCI小鼠脾脏中CD8+T细胞表达的PD-1显著性升高;阻断CD8+T的PD-1,其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GranzymeB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性恢复.结论 慢性SCI小鼠CD8+T细胞通过高表达PD-1抑制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从而导致CD8+T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作者:时愔;杨华;王开化;王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324例为研究对象,将血栓抽吸后直接植入支架的173例为观察组,将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的1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栓抽吸后即刻及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支架植入后观察组TIMI血流≥Ⅱ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支架植入2 h后,两组植入支架数、植入支架长度及支架直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cTn)T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T段回落>50%的比例及术后10 d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抽吸后直接行PCI治疗STEMI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改善短期预后.
作者:孟君;孙庆春;马维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循环系统在人体分布范围较广、作用颇多,因此循环系统疾病也表现出了疾病种类多样化、疾病病因复杂化、临床疗法多元化的特点. 摆动类手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一大类别,以法类手法、一指禅类手法、揉法类手法为主〔1〕. 通过辨证施治应用特定的摆动类推拿手法可有效调节心脏功能、调节血压、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特性、调节淋巴循环,以起到通过摆动类手法治疗或辅助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作用. 本文对摆动类手法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齐伟;胡冠宇;卢群;丛德毓;吕文会;王宇臣;张艳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房颤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入院时均抽取静脉血,检测CysC,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肌酐(Cr)、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等指标.结果(1)心衰合并房颤组患者CysC、CRP、ET-1均高于心衰未合并房颤组(P均<0.05).两组间GFR、Cr、BUN均无显著性差异.(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与房颤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421,P<0.01),CysC与年龄(r=0.310,P<0.01)、GFR(r=-0155,P<0.01)、Cr(r=0.377,P<0.01)、CRP(r=0.102,P<0.01)、ET-1(r=0.211,P<0.01)等相关,但与BUN、吸烟、高血压病史等因素无关.此外,而房颤还与CRP(r=0.234,P<0.01)、ET-1(r=0.381,P<0.05)等因素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校正年龄、性别、CRP、ET-1等因素后,CysC与房颤显著相关,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OR=9.72,P<0.05).结论 血清CysC是心衰房颤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ysC水平上调的慢性心衰患者是房颤的高危人群.
作者:王锡惠;陶以嘉;腾名子;姜升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终止后长间歇患者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指标的特征及长间歇可能的机制.方法 阵发性房颤的患者170例,根据房颤发作终止后是否出现≥2 s的RR长间歇,分为长RR间歇组(长间歇组)70例和无长RR间歇组(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房颤病史、基础疾病、黑矇或晕厥的发生率、心脏超声学指标、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律时的心电图指标,包括24 h窦性平均心率、静息心率、Ⅱ导联P波时限和振幅、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QTc间期、ST段形态、T波形态、有无传导异常、有无右束支和左束支传导阻滞、有无Brugada波和J波.结果 两组患者黑矇或晕厥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01);两组患者的窦性24 h平均心率、窦性静息心率、PR间期、QT间期及QTc间期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终止后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出现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QT间期和QTc间期延长者有出现阵发性房颤终止后长间歇的可能.
作者:卢慧;张树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70岁及以上高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GEJ)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可切除的初次住院158例70岁及以上高龄AGEJ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化疗对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各组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总体平均生存期为(38.872±7.48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6.131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术后病理分期(pT-NM分期)和淋巴结分期(N分期)是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5).结论 患者预后与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及pTNM分期存在相关,其中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作者:张玉铃;陈少斌;王耿;张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方法HBV感染相关PHC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ERα-2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ERα-29等位基因中发生HBV感染相关PHC的危险性.结果研究组TT型、CC型、TC型比例分别为48例(32.00%)、37例(24.67%)、65例(43.33%),对照组TT型、CC型、TC型比例分别为12例(12.00%)、41例(41.00%)、47例(47.00%),两组基因型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C等位基因占比分别为53.67%、46.33%,对照组分别为35.50%、64.50%,两组等位基因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等位基因出现HBV感染相关PHC的风险为C等位基因的2.542倍(OR=2.542,95%CI:1.423~3.958).结论HBV感染相关PHC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内ERα-29多态性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HBV感染相关PHC患者中以T等位基因高表达为主要特点,ERα-29位T等位基因可增加HBV感染相关PHC发病的风险.
作者:徐国辉;徐宗全;何均;解长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卵巢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Western印迹检测组织中MACC1表达水平.以卵巢癌细胞A2780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MACC1小干扰RNA(MACC1 siRNA)、siRNA对照(siRNA control),细胞分为未转染组(只加入转染试剂)、siRNA control组(转染siRNA con-trol)、MACC1 siRNA组(转染MACC1 siRNA).培养24 h后,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MACC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MACC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siRNA control组细胞中MACC1、MMP-2、MMP-9表达水平及细胞存活率、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与未转染组相比均没有差异,MACC1 siRNA组细胞中MACC1、MMP-2、MMP-9表达水平及细胞存活率、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结论 MACC1在卵巢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干扰MACC1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表达有关.
作者:范从红;李根;廖晓燕;辜定钎;曹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以老年公寓为主的养老场所消防安全成为衡量老年公寓可靠性的重要内容之一〔1〕. 但是,近些年来,老年公寓火灾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2013年12月7日,黑龙江巴彦县安泰老年公寓火灾导致2 人死亡,3 人受伤;同年12月25日,河北省常乐福老年公寓火灾中4死2伤;2014年12月21日,河南省商丘翠苑老年公寓火灾中2人死亡;2014年12月22日,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绿熙园老年公寓火灾中2人死亡;2015年5月25日,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6人受伤,过火面积745. 8 m2 ,直接经济损失2064. 5 万元. 频繁发生的老年公寓火灾事故表明,亟需针对老年公寓火灾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建立预防老年公寓火灾事故发生的长效机制,使得老年公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游温娇;徐志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肺癌胸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FT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情况、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术后5 d疼痛数字等级评价量表(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心理质量、角色质量、生理质量及社会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理念运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围术期,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霄云;王英芝;陈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老年肾癌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4例老年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以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行RLPN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生存情况理想.结论 RLPN治疗老年肾癌创伤小、出血少、患者康复快、并发症风险低,生存情况理想.
作者:王天喜;汪永清;冀强;卢建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感染隐球菌后肺部中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对其他3种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隐球菌小鼠肺部中CD4+FoxP3+Treg细胞的比例与数量;分析CD4+FoxP3+Treg细胞敲除后肺部中隐球菌量变化以及对Th1、Th17、Th2细胞亚群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CD4+FoxP3+Treg细胞敲除后Th2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表达情况及相关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的表达情况,以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感染隐球菌后,小鼠肺部中CD4+FoxP3+Treg细胞比例与数量都显著增加.相比未敲除的小鼠在清除Treg细胞后,小鼠肺部中隐球菌量显著增多,肺部中Th1、Th17细胞亚群没有显著变化,而Th2细胞亚群显著增加.同时,Th2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L-4、IL-5、IL-13都有显著性升高,血清中IgE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结论在隐球菌感染后CD4+FoxP3+Treg细胞可以抑制Th2相关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感染的危害.
作者:马华怡;李远眺;韦怡怡;刘欢;戴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