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奇奂;齐福权
目的 探讨LRIG3基因过表达对膀胱癌耐药细胞株BIU-87顺铂(CDDP)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并鉴定LRIG3基因过表达的人膀胱癌耐药细胞株BIU-87,将其分为3组:观察组〔转染含Survivn启动子和LRIG3基因的SL-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载体〕,阴性对照组(转染含Survivn启动子但不含LRIG3基因的SP-EGFR载体),空白对照组(未转染).将3组细胞分别加入CDDP,构建CDDP组、CDDP/SP-EGFR组、CDDP/SL-EGFR组,并与空白组进行细胞凋亡实验.RT-PCR和Wert-ern印迹检测转染前后BIU-87细胞中LRIG3、EGF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rtern印迹检测CDDP对BIU-87细胞总EGFR和p-EGFR表达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LRIG3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观察组EGFR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CDDP处理24 h后3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随CDDP浓度增加而升高,其中CDDP/SL-EGFR组细胞IC50值明显低于CDDP/SP-EGFR组和CDDP组(P<0.01).CDDP/SL-EGF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DDP/SP-EGFR组、CDDP组、空白对照组(P<0.01).CDDP组总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DDP/SL-EGFR组EGFR蛋白和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CDDP/SP-EGFR组(P<0.01).结论 LRIG3基因通过结合并下调p-EGFR水平阻断CDDP对EGFR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促进CDDP诱导的BIU-87细胞凋亡,提升膀胱癌耐药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
作者:倪钊;王勤章;李应龙;李强;钱彪;王新敏;欧阳松;李晨;董洪超;高存祥;刘志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脑梗死后超时间窗溶栓治疗对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梗死组和溶栓组,建立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溶栓组建立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后6 h经股静脉注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脑梗死后1、3、7 d测定神经功能评分(NSS)、脑梗死体积、微血管密度(MVD)以及皮层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脑梗死后1、3、7 d,溶栓组脑梗死灶体积均小于梗死组,NSS均低于梗死组(P<0.05),MVD均高于梗死组,皮层脑组织NO含量均低于梗死组,MDA含量均低于梗死组,NOS活性均低于梗死组,SOD活性高于梗死组(均P<0.05).结论 超时间窗溶栓治疗对大鼠急性脑梗死后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和超时间窗溶栓治疗增加MVD、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朱云波;李佳佳;高燕军;胡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循环微粒(MPs)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患者50例行冠脉造影术提示为中-重度狭窄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的空腹静脉血;通过两步离心法提取两组MPs并检测其浓度,分析实验组FFR和MPs的关系,后检测不同狭窄程度的冠心病患者MPs(相同浓度)对离体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体内MPs含量与FFR呈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Ps抑制离体血管舒张功能和NO产生;实验组MPs抑制血管舒张功能和NO产生的能力与FFR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体内MPs含量及对血管功能的影响能力与冠脉缺血程度呈正相关,MPs含量的高低可以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况,进一步验证了MPs有作为内皮功能受损标志物的潜能.
作者:从国彬;张涛;王恩漫;闫哲;李向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心动图在阿霉素(ADM)造模致心力衰竭小鼠早期心功能降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只清洁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接受ADM腹腔注射,制造小鼠心力衰竭模型,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注射5 w,采用高频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小鼠心功能各项指标,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血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对小鼠连续注射ADM 5 w造模成功后,高频超声心动图显示第6周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E/A均低于造模前及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峰减速时间(EDT)均高于造模前及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小鼠主要表现为LVEF、LVFS降低,LVPWd、IVSd变薄,E/A值降低,LVESD、LVEDD值增大,EDT延长.与造模前相比,实验组小鼠第3周E/A值已经出现明显下降,EDT值已出现明显上升,说明小鼠的心脏舒张功能已经开始出现损伤,而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LVEF与LVFS水平在第4周才开始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结论 高频超声心动图对小鼠心功能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E/A及EDT等反映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在早期评估ADM心肌损伤方面较反映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LVEF及LVFS等更有价值.
作者:李珺;郑云慧;马淑梅;杨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衰弱与机构养老需求的关系.方法 采用Fried身体表型对848名社区老年人评测衰弱.结果 老年人衰弱率与机构养老需求率分别为5.0%和3.9%,衰弱者需求率(21.4%)高于衰弱前期(4.9%)与健康者(1.5%);衰弱者ADL/IADL障碍、认知障碍与抑郁比例也较高;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ADL障碍与抑郁是衰弱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结论 衰弱增加机构养老需求,因此,早期识别与管理衰弱可减少不良健康结局风险,从而减缓老年人入住机构.
作者:乔晓霞;杨华;苗红;闫凌;田晓宇;刘娜;董莉娟;王翠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GDS)了解金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金华市婺城、金东2个行政区域各4个社区748名≥60岁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其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01%,GDS总分平均(7.70±3.58)分,女性及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表现更为明显(P<0.05);经济状况、性别、居住地、兴趣爱好、获取知识途径及有负性生活事件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41;结论 金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水平较高,应加强健康状况、社会心理、个体行为干预以有效预防老年人抑郁的发生.
作者:吴一玲;吴琳;郑善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致下尿路症状(LUTS)时后尿道形态的改变.方法 BPH患者65例,应用经直肠超声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和膀胱残余尿量,观察后尿道走行及尿道内口,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价LUTS,根据超声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后尿道形态正常组30例和后尿道形态改变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LUTS、前列腺增生程度及膀胱残余尿量分级所占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后尿道形态及尿道内口的改变与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LUTS、膀胱残余尿量分级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列腺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尿道形态及尿道内口的改变与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呈正相关性(P<0.05),与前列腺体积无相关(P>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观察后尿道走行及尿道内口形态改变可作为BPH致LUTS的直接证据.
作者:邬效柱;王小漫;束中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联合常规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COP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炎症因子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清CRP、IL-1β及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血清CRP、IL-1β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CPOD患者应用中医特色联合常规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效果,降低CRP、IL-1β、TNF-α水平.
作者:王松慧;康俊英;周明丽;薛冰娜;韩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转移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及其受体(R)-3表达,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为65例有转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对照组为40例无转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正常对照组为30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后的非肿瘤性子宫内膜.留取术后的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VEGF-D和VEGFR-3表达.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VEGF-D和VEGFR-3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VEGF-D和VEGFR-3表达与肿瘤的脉管累犯、浸润深度均密切相关,VEGF-D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观察组中VEGF-D和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转移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VEGF-D和VEGFR-3水平升高,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魏顺英;杨爱萍;汪祖春;赵俊哲;邱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PR组以及UTI组各10只.应用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脏骤停模型,进行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6 h,检测各组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水平及左心室压力上升(+dp/dtmax)、下降大速率(-dp/dtmax).ROSC后24 h处死大鼠后取出心、脑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并采用投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ROSC后6 h CPR组、UTI组LVSP及±dp/dtmax明显降低(P<0.05),LVEDP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OSC后6 h CPR组、UTI组LVSP、+dp/dtmax及-dp/dtmax均显著下降(P<0.05),而LVEDP显著上升(P<0.05);与CPR组相比,ROSC后6 h UTI组LVSP上升,LVEDP下降(P<0.05).CPR组、UTI组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UTI组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CPR组(P<0.05).结论 UTI可以抑制体内IL-1β和TNF-α的表达,同时减轻心肌组织的损伤,改善CPR后心功能.
作者:李江;贾宝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MCAO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性性脑卒中模型,从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中选取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康复训练组、针刺+康复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与手术组相同.分别在治疗后3、7、14 d进行神经行为评分.于14 d治疗干预1 h后检测脑电活动,麻醉后取大鼠脑部进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在第3、7、14天均显著增加;第14天脑电活动显著下降,脑部梗死面积显著增加,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升高,组织形态可见神经细胞肿胀、浸润,神经元坏死凋亡、细胞膜破裂细胞核溶解等,可见模型复制成功.而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康复训练组、针刺+康复组大鼠脑电的平均波幅显著增加,脑电活动显著增强,脑部梗死面积明星减少,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减少,脑部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神经元坏死减少,细胞凋亡也减少,病变范围缩小,其中以针刺+康复组效果佳(P<0.05,P<0.01).结论 针刺与康复训练结合用于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可有效改善脑部局部组织损伤,增强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史华;何琦;娄元俊;邵素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服用史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协同致病性.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155例(其中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再选取同期就诊的非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91例为对照组.调查NSAIDs服用史,检测HP感染.结果 服用NSAIDs合并HP感染患胃溃疡的OR值为18.87(95%CI为12.03~30.09),明显高于单纯HP感染和单独服用NSAIDs患胃溃疡的OR值之和;服用NSAIDs合并HP感染患十二值肠溃疡的OR值23.79(95%CI为13.21~38.51)明显低于单纯HP感染和单独服用NSAIDs患十二指肠溃疡的OR值之和;服用NSAIDs合并HP感染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分别为3.62(95%CI为1.01~17.98)和0.98(95%CI为0.28~7.89),均低于单纯HP感染和单独服用NSAIDs的胃溃疡和十二肠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OR值之和;对照未服用NSAIDs者,偶尔服药与短期服药及长期服药溃疡出血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AIDs和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在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中无协同作用;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服用NSAIDs时间长短无关.
作者:黄玉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多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其中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者95例为观察组;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者8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理特征及疗效,并分析影响观察组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分期为Ⅱ期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Ⅲ期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转移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5年者的临床分期为Ⅲ期、CA19-9水平升高及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时间≥5年者(P<0.05).影响观察组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临床分期为Ⅲ期、CA19-9水平升高及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结论 对结肠癌患者在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后给予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聂双发;费建东;李磊;杜园;杨本鑫;郭迎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与抑制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60例T2DM患者与2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分离其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D4+CD25+Foxp3+CD127-的Treg细胞的表达.采用磁珠分选分离Treg细胞,标记增殖染料CFSE,通过Treg细胞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其抑制功能.结果 T2DM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CD127-Treg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转录因子Foxp3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21.05±2.2)vs(32.43±3.12),P=0.023〕.与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Treg细胞抑制功能也显著降低〔(31.17±3.78)%vs(58.62±4.98)%,P=0.019〕.结论 T2DM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受到影响,表现为抑制功能及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能力受损,而其比例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王芬;朱红霞;高玉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特异性激动小鼠α7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7nAChR)水平对海马组织中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6月龄非转基因C57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腹腔注射0.5、1.0 mg/kg、3.0 mg/kg PNU282987组各8只.采用Real-time 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印迹)法分别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囊泡相关蛋白突触素(Syn)、突触小体相关蛋白(SNAP)-25和突触后致密物(PSD)-9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 PNU282987组、3.0 mg/kg PNU282987组中突触相关蛋白Syn、PSD-95、SNAP-2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结论 特异性激动小鼠α7nAChR能够使海马组织中突触相关蛋白水平表达增加.这可能提示了α7nAChR与突触密切相关,这可能与其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王晓玲;邓于新;董阳婷;官志忠;齐晓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循环系统在人体分布范围较广、作用颇多,因此循环系统疾病也表现出了疾病种类多样化、疾病病因复杂化、临床疗法多元化的特点. 摆动类手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一大类别,以法类手法、一指禅类手法、揉法类手法为主〔1〕. 通过辨证施治应用特定的摆动类推拿手法可有效调节心脏功能、调节血压、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特性、调节淋巴循环,以起到通过摆动类手法治疗或辅助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作用. 本文对摆动类手法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齐伟;胡冠宇;卢群;丛德毓;吕文会;王宇臣;张艳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解剖锁定钢板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另外A组术后口服阿仑膦酸钠,持续1年.分析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血清钙及碱性磷酸酶(ALP)浓度、术前及术后1年股骨近端骨密度(BMD).结果 两组在术后3、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术后1年平均BMD及血清ALP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规范使用阿仑膦酸钠,能加快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增加BMD,安全有效.
作者:孙劲;宋爱波;付纳新;李慧琼;杨红;刘沛;黄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及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老年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混合痔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予RPH、PPH及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时间、内痔回缩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组治疗效果满意.在疼痛程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RPH组优于另外两组.结论RPH治疗老年性混合痔,疗效满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耐受度高,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李帅军;李梅;许崇斯;盛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老年患者免疫及精神功能的影响.方法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给予丙戊酸钠联合舍曲林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精神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中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评分下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46.67%,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对精神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丙戊酸钠治疗者.
作者:毛慧慧;王炳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0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无病生存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60~69岁组和≥70岁组.两组组织学分类、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激素受体、Her-2表达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手术方式、化疗方案、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是否放疗等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病理提示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有80例,但在无病生存期上有化疗者与无化疗者并无显著差异(P=0.426).将有化疗者进一步用COX回归多因素模型进行分析,发现Ki-67、激素受体对无病生存期有影响(P均<0.05),激素受体阳性者的无病生存期明显优于激素受体阴性者(P<0.05).有75例患者术后病理提示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其中有86.7%的患者接受了术后内分泌治疗,该部分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比未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得到明显延长(P=0.000).结论目前尚无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可循,生理年龄不应该是考虑治疗模式的主要因素,结合耐受情况及不良预后因素做出更好选择.
作者:戴毅君;许天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