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护理对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细胞间黏附因子-1含量的影响

于子瑞;申建宾;刘晓辉;曹梅;李勇红;崔应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间黏附因子-1
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的影响.方法 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研究组出院12个月及24个月的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一定改善,其中出院24个月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VEGF、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改善VEGF及ICAM-1水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梗死灶分布模式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分布模式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Willis环开放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例,所有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颈内动脉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提示有分布于同侧颈内动脉支配区域的新鲜梗死灶,梗死灶按梗死解剖模式分为:区域性梗死、皮质下梗死、分水岭梗死、弥散小梗死,并通过脑血管造影对60例患者的Willis环是否开放进行观察.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组与重度狭窄组相比较,分水岭梗死比例明显增高(P=0.022),区域性梗死、皮质下梗死及弥散小梗死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lis环开放组与未开放组比较,区域性梗死出现比例明显减少(P=0.008),而皮质下梗死、分水岭梗死及弥散小梗死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梗死灶模式有一定关联性,且Willis环开放与否也影响脑梗死分布模式.

    作者:高晓玉;杜子娟;李冰;孙旭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老年烧伤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关系

    目的 研究中老年烧伤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88例烧伤后处于康复期的中老年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结果健康的中老年人为对照组.根据抑郁自评量表对抑郁程度进行评价,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对观察组血清BDN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皮质醇(Co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MI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BDNF及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抑郁评分患者血清BDNF、MIF及Co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烧伤程度患者的抑郁评分、BDNF、MIF及Co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烧伤后康复期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血清BDNF、MIF、Cor的异常表达可能对促进抑郁进展有影响.

    作者:於国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容积弧形调强与适形调强放疗在肝门胆管细胞癌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 探讨适形调强放疗(IMRT)与容积弧形调强(RapidArC)在肝门胆管细胞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0例行肝门胆管细胞癌的CT图像,分别做IMRT和RapidArC两种放疗技术.结合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比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适形度及靶区剂量分布和危机器官受量、机器跳数、治疗时间.结果 与IMRT相比,RapidArc的靶区适形度较高,均匀性、靶区剂量分布及危机器官的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低剂量区域体积(30 Gy的组织体积)、机器跳数、中位治疗时间均较少.结论 在肝门胆管细胞癌放疗剂量学分析中,两种放疗计划均能达到靶区剂量要求及危机器官的保护,且RapidArc的适形度治疗时间、机器跳数均优于IMRT.

    作者:吴静怡;丁丽娟;张华;夏文明;董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八段锦对天津市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八段锦运动干预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的作用.方法 天津市和平区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56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筛选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进行12w的八段锦运动干预.分析干预前后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含量等生理指标及基本认知能力测验(BCAT)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BMI、腰围、腰臀比显著下降(P<0.05),握力和小腿围显著增加(P<0.05);BCAT分值显著提高(P<0.05),其中数字记忆广度、汉字旋转、数字快速拷贝3项分测验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 八段锦锻炼有利于老年社区人群控制体重、改善认知功能,其中数字记忆等认知域变化更明显.

    作者:傅经明;孙寿丹;潘玉焕;万津颖;胡若梅;庞伟;蒋与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信号、调节性T细胞、载脂蛋白A1、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微栓子信号(MES)、CD4+ CD2s high调节性T细胞(Treg)、载脂蛋白(Apo) A1、脂蛋白磷脂酶(Lp-PL) A2的特点.方法 连续纳入22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146例同期老年健康查体对照人群.行颈部颅内血管超声、MES、Treg、ApoA1、Lp-PLA2检测.根据斑块性质、动脉狭窄程度、MES检测分组.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MES阳性率、ApoA1、Lp-PLA2水平显著高于非不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Treg水平显著低于非不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MES阳性率、Lp-PLA2水平显著高于非重度狭窄组和对照组,ApoA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re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ES阳性组ApoA1、Lp-PLA2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Treg显著低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MES阳性率、ApoA1、Lp-PLA2水平升高,Treg水平降低,不稳定斑块患者显著.

    作者:董礼全;孙海荣;王鹏飞;仲伟斌;高犇;潘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方法 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筛查(MoCA)量表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其中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42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40例.分别给予动态血糖监测、测定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IGF-1、TGF-β1,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两组检查结果对照分析,并以MoCA得分为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糖波动系数、HOMA-IR、IGF-1水平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与HOMA-IR、病程、FINS、HbA1c显著正相关,与IGF-1水平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GF-1水平低、病程长、血糖控制差、血糖波动幅度大为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

    作者:于海燕;王群松;张梓威;万祯漪;孙杨帆;蔡德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Fgl2基因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样蛋白(Fgl)2基因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空白试剂、阴性病毒和Fgl2 siRNA慢病毒感染H9C2心肌细胞,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Fgl2-siRNA组,48 h后收集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Fgl2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酶切caspase3、Notch1、Hes1蛋白表达.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Fgl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l2-siRNA组Fg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Fgl2-siRNA组H9C2细胞凋亡明显降低,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Notch1、Hes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沉默Fgl2基因的表达可有效抑制H9C2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激活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仉慧颖;耿威;陈岩;赵欣;邱一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脂多糖在人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目的 探讨脂多糖在人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在该院行风心病换瓣手术的患者二尖瓣乳头肌组织,分离、纯化得到心肌细胞;分别用40、60 μg/ml脂多糖预处理心肌细胞6h,设置空白对照;在37℃、3% O2、5%CO2、95% N2缺氧条件下培养24h;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分别与脂多糖处理前后、缺氧诱导后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miR-211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Sirt1蛋白水平.结果 缺氧条件下培养24 h后,脂多糖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 μg/ml脂多糖组明显高于40 μg/ml脂多糖组(均P<0.05).脂多糖处理前,3组细胞中miR-211、Sirt1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多糖处理6h和缺氧诱导后,40、60 μg/ml脂多糖组细胞中miR-211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和脂多糖处理前,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其中60 μg/ml脂多糖组变化更明显.结论 脂多糖可加速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上调miR-211表达及抑制Sirt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杜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与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与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H2 AR/PPI)治疗的关系.方法 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12例无消化道出血及胃溃疡病史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试验组预防性使用H2 AR/PPI,对照组不使用H2AR/PPI.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后SAP的发生率,对每例患者痰培养、口腔黏膜培养、胃液培养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并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观察试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3个月后试验组的SAP发生率为28.30%、47.17%、66.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87%、23.58%、28.30%(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SAP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治疗3个月后分别与治疗1、2个月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痰培养、口腔黏膜培养、胃液培养结果均为阳性,痰培养、胃液培养、口腔黏膜培养阳性率均为23.58%,共分离出100株致病菌,其中85%为革兰阴性菌,10%为革兰阳性菌,5%为真菌.痰培养与胃液培养株数的比例分布非常相近,而与口腔黏膜培养株数的比例分布差别稍大.试验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肝功能受损3例,血压波动5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无并发应激性消化性溃疡脑卒中患者预防性使用H2 AR/PPI会引起SAP,应该减少胃黏膜保护剂的使用,而且SAP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

    作者:刘钢;李毅;高晓刚;徐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西汀片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P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降压、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2w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对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症状进行评分,观察治疗过程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91.7%)较对照组(76.7%)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3.24±1.31)分]较对照组[(7.15±2.26)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西汀片治疗老年PSD患者疗效确切,利于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江国华;朴泉宇;符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卵巢切除对抑郁症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雌激素(E)低下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症模型小鼠行为学影响及神经生化机制.方法 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OVX)组、CUMS组、OVX+CUMS组及E治疗组(0.15 mg/kg).采用小鼠双侧OVX法制备E低下模型,CUMS法制备抑郁症模型.E治疗组于每日应激前1h灌胃给药,其余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共计21 d.采用阴道上皮角化实验观察小鼠动情周期,观察一般体征及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含量.结果 与Sham组比较,除CUMS组外,OVX组、OVX+CUMS组、E治疗组连续7d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未见动情周期变化,证明E低下模型制备成功.应激第21天,与CUMS组比较,OVX+CUMS组一般体征表现为毛色灰暗、粗糙、倦怠不动,抑郁样行为表现为旷场实验(OFT)自发活动及探索活动明显减少、强迫游泳实验(FST)不动时间显著增加、体质量减少,脑组织5-HT、NE及DA含量明显减少(均P<0.01);给予E治疗后,可改善OVX抑郁症模型小鼠一般体征,明显改善抑郁样行为,表现为OFT自发活动及探索活动增加、FST不动时间减少、体质量增加,脑组织5-HT、NE及DA含量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 外源性补充E可明显改善OVX抑郁症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其神经生化机制与增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及DA含量有关.

    作者:王睿;金明顺;徐天娇;何宁;朱玉;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4例行PCI手术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不良心脏事件等.结果 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为0级~1级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改善了血流分级,提高了心肌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程仁力;尤家聪;孙彤;范玲珑;尚亚东;蒋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连续血液净化与普通血液透析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血Scr、BUN及MA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与普通血液透析(IHD)对老年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7例老年ARF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CBP方案,对照组给予IHD方案.血液透析4 w,观察两组Scr、BUN、MAP变化,并随访半年存活率.结果 ①两组Scr、BUN及M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5.218、12.015、5.362,P<0.05).两组Scr、BUN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而MAP逐渐升高(F时间=18.659、12.162、9.302,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F交互=10.322、7.094、4.809,P<0.05);②观察组半年存活率78.18%(43例),对照组半年存活率59.62%(31例),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结论 与普通血液透析相比,CBP可更好地恢复老年ARF患者的肾功能,且能维持血压相对稳定,半年存活率更高.

    作者:赵璇;李学刚;孙云;肖合存;蒋雅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黄酚(Chry)脂质体(Chr-li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hr-lip 3个剂量组.Chr-lip组腹腔给予Chr-lip(10.0,5.0,0.5 mg/kg)1 w,1次/d,采用试剂盒法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Chr-lip血清中T-AOC、SOD、GSH-Px、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 Chr-lip具有提高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作者:颜娟;郑茂东;崔玉环;魏玉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入住该院并行肾脏活检的251例AKI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老年组(≥60岁)64例与非老年组(≤59岁)187例,再将每组根据AKI国际诊断与分期标准分为1级、2级、3级,对比分析两组1级、2级、3级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老年组AKI1级18例,病理类型主要为微小病变(MCD);2级12例,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MN)、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间质性肾炎(IN)为多见;3级34例,主要的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GN).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1级组收缩压和肾穿时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1级组(P<0.05),2级组应用肾脏替代治疗(RRT)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非老年2级组(P<0.05),3级组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老年3级组,在院死亡率及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3级组(P<0.05);老年组及非老年组内比较,随着AKI分级升高,肾穿时血清肌酐水平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肾活检病理作为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早期诊断、提高老年AKI患者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起奉;侯吉光;刘树军;孙洁;孙广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灌服饱和甲烷水对大鼠运动能力及改善力竭运动导致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灌服甲烷水对大鼠运动能力和力竭运动导致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安慰剂组(EP组)、运动甲烷水组(EM组).一次性力竭运动后麻醉处死所有大鼠并取血液和肝脏,用化学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液和肝脏中反映运动能力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指标.结果 EM组运动至力竭的时间显著长于EP组(P<0.05).与C组相比,EP组血糖(GLU)浓度和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与EP相比,EM组均显著升高(P<0.05).与C组相比,EP组乳酸(LD)、尿素氮(BUN)水平显著升高;与EP组相比,EM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EP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升高.肝脏内丙二醛(MDA)、3-硝基酪氨酸(NT)、8-羟基脱氧乌苷(OHdG)含量均显著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显著降低;与EP组相比,EM组MDA含量显著下降,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运动前灌服饱和甲烷水能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减轻力竭运动导致的肝脏氧化应激的程度,促进运动后身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胡静芸;辛磊;陈笑欢;王茜;娄淑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心肌应变率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心肌应变率(SR)在射血分数(EF)正常的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纤颤(房颤)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102例CHF患者左室EF(LVEF)均正常,其中,房颤组52例,非房颤组50例,同期50例查体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3组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LVEF、心肌质量指数(LVMI)、心率(HR)、E峰、A峰、E/A、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左室收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RE)和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RA)差异变化.结果 3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LA、LVEDV、LVESV、LVMI、HR、E峰和E/A显著高于非房颤组及对照组,而A峰则明显低于非房颤组及对照组(P<0.05).3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生理改变不符;3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差异显著(P<0.05).房颤组左心室后间隔和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明显低于非房颤组及对照组,3组SRS、SRE、SRA在各节段差异变化明显,房颤组后间隔和侧壁SRS、SRE、SRA在左心室各节段显著低于非房颤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SR技术作为一种无创定量方法在EF正常CHF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功能评价中优于超声心动图指标.

    作者:吴元初;吴雁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心脉佳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

    目的 观察SD大鼠对心脉佳长期给药的毒性反应.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脉佳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计分别为33.500g· kg-1·d-1、11.167g·kg-1 ·d-1、3.350 g·kg-1·d-1,分别相当于成人(70 kg)临床日给药量的111.67、37.22、11.17倍]及空白对照组,给药组连续给药12 w,空白对照组给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摄食量、体重、测定给药12w后及停药4w后大鼠的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计算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大脑)的脏器系数,并行肉眼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正常,给药组大鼠的摄食量、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尸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佳毒性小,可以长期服用.

    作者:路军秀;程珊;王淑明;潘国聘;朱茉莉;赵繁荣;杨明涛;陈苏;宋宇涛;万光瑞;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白芍对斜视性弱视模型猫视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芍(RPA)对斜视性弱视模型猫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视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幼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PA组,每组6只,构建斜视性弱视猫模型.RPA组灌胃RPA30d,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观察扫描视觉诱发电位(SVEP)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力、17区的眼驱动细胞数等相关指标,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眼左右侧17区、21a区NMDAR1的水平.结果 RPA对斜视性弱视模型猫的治疗有显著作用,可提高斜视性弱视模型猫视皮质NMDAR1的表达.结论 RPA可以提高斜视性弱视模型猫视皮质的神经元突触兴奋性,逆转弱视的形成,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斜视性弱视模型猫视皮质NMDAR1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石晶;谭小波;杨洁;郝佳颖;李伟;李娜;何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合并CS的AMI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左西孟旦(左西孟旦+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例,于用药前、用药12、24h、3、7d时行PICCO监测.比较两组临床生化资料、治疗前后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疗效及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左西孟旦组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心功能指数(CFI)和全心射血分数(GEF)明显升高,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显著降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时间、心内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CCU)住院日及因血流动力学恶化而增加正性肌力药物的患者明显减少(P<0.05).与治疗前比较,左西孟旦组治疗后24 h谷丙转氨酸(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肌酐(Scr)略有升高,血压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可实时、全面、有效、准确地监测合并CS的AMI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应用左西孟旦有助于早期改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脏功能,减少CCU住院时间及IABP使用时间,对肝肾功能损伤及血压影响较轻,应用相对安全.

    作者:潘晓鸿;陈园园;方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