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玲;罗光伟;毛莉娜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甘草甜素处理的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设定为实验组,甘草甜素未处理的细胞设定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甘草甜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与凋亡情况,并用RT-PCR与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bax,bcl-2及p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甘草甜素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甘草甜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甘草甜素能够诱导细胞的凋亡,实验组的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甘草甜素能够将细胞阻滞在G1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甜素处理后,细胞中bax,p53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bcl-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并且bax/bcl-2的比值增加(P<0.05).结论 甘草甜素能够延长细胞G1期时间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ax,bcl-2及p53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岚;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及c-met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CC1及c-met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MACC1及c-met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8%和70.7%,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P<0.01).MACC1及c-met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4,P<0.01).结论 MACC1及c-met蛋白表达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树斌;张延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难控制,并可加速如冠心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糖尿病重要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和恶化〔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具有抗新生血管形成、抗慢性炎症、抗氧化和营养神经等多种保护性效应〔2〕.本文就PEDF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文森;施亚雄;杨鑫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前后其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稳定型心绞痛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抽取其入院时及应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d)1 w后的空腹静脉血;对照组为健康体检的老年健康志愿者20例的空腹静脉血;通过梯度离心法提取两组体内HDL,首先检测两组HDL抵抗氯化铜氧化的能力(cell-free法),然后分别检测两组HDL对内皮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后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两组HDL对内皮细胞中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内皮型NO合酶(eNOS)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DL抗氧化能力显著减弱、显著抑制了内皮细胞NO产生及eNOS蛋白的活化(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内的HDL抗氧化能力减弱,而且一定程度上通过抑制eNOS影响内皮细胞生成NO能力,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部分通过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HDL的上述作用发挥其心血管保护功效.
作者:张涛;王旭兰;李秀红;李向阳;从国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后,一直采用外科手术切断颈部交感神经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现在,证实当年损伤的部位为星状神经节(SG).1920年,日本开始推广经皮的 SG 阻滞(SGB)疗法,并且很快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方法.目前,SGB已成为临床治疗疼痛多的一种手段,广泛应用于头痛、面颈部神经痛、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等疼痛性疾病及一系列的非疼痛性疾病,疗效虽十分显著,但其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主要对SGB的作用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京;李福龙;赵自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口腔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纳入研究24 h内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观察组在手术结束1 w后再次抽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T细胞各亚型及其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对比手术前、后两组T细胞亚群及T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CD3+、CD4+、CD4+/CD8+水平、白介素(IL)-2阳性、IL-2、CD4双阳性及γ干扰素(INF-γ)、CD4双阳性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8+、CD56+及INF-γ阳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IL-2阳性、IL-2、CD4双阳性及INF-γ、CD4双阳性水平均显著上升,CD8+、CD56+及INF-γ阳性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D8+、CD5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癌患者机体抵抗免疫抑制功能下降,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免疫水平及免疫调节功能,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李天客;包阳;陈中;张素欣;尹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内皮素(ET)-1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HICH继发性脑组织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病例组)及40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TNF-α及ET-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HICH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关系.结果病例组TNF-α及ET-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NF-α和ET-1与HICH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张艳利;吴建龙;乔建勇;段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国社区中老年人相关抑郁情绪状态与认知功能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级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10调查中老人的情绪状态,应用认知功能问卷调查其认知功能状态,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户口中老年人群CESD-10得分、心理状态分数、短时回忆能力得分、延时回忆能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男女中老年人群体中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分层多元回归显示,男女中老年群体中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因素、抑郁情绪.结论 多关注中国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状态及认知功能情况及二者的内在联系,通过多种措施改善抑郁情绪状态,提高中国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状态.
作者:陈昕;赵鹤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8对高糖诱导人间充质干细胞(MS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高糖(含30 mmol/L葡萄糖)培养模型;pcDNA3.1质粒转染MSC为CXCL-8-MSC组,仅转染pcDNA 3.1质粒者为pcDNA 3.1组,在CXCL-8-MSC组中添加Triciribine为Akt抑制剂组.高糖培养条件下,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Western印迹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MSC增殖的光密度值或Caspase-3、Akt、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糖环境下,与pcDNA3.1组相比,CXCL-8-MSC组MSC增殖OD值明显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CXCL-8-MSC组Akt、STAT3和VEGF蛋白含量明显高于 pcDNA3.1组(P<0.01);但与 CXCL-8-MSC 组相比,Akt 抑制剂组 MSC 增殖的 OD 值明显降低,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相关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CXCL-8在高糖环境下,通过Akt-STAT3通路,促进MSC旁分泌VEGF等细胞因子,发挥对MSC的保护作用,对保护移植的MSC对抗糖尿病性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雷;沙峰;孙权;张鹏;孙石柱;张晓东;姚立杰;李静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组为6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患者,对照组为28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患者,正常对照组为28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后的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 3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Occludin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存在着明显的Occludin和ZO-1的低表达,两种蛋白异常表达在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者有明显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梁晓红;段广庭;袁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81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TGF-β1、PSA和PSAD含量.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TGF-β1、PSA和PS-AD含量变化及炎症因子和TGF-β1与PSA和PSAD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SA和PSA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MGB1、IL-6、IL-8和TGF-β1均与PSA和PSAD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HMGB1、IL-6、IL-8、TGF-β1、PSA和PSAD水平明显升高,且HMGB1、IL-6、IL-8和TGF-β1与PSA和PSAD呈正相关.
作者:陈昊;吴晓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114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每组38例.A组采用地特胰岛素和二甲双胍组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治疗,C组采用预混胰岛素组(诺和灵30R)治疗,分别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评价血糖(M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A、B组治疗后FBG、2 h BG、MBG及HbA1c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 FBG、2 h BG、MBG及 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MAGE、SDBG、LA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每日胰岛素用量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方案、诺和锐30皮下注射方案可以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对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立;梁莉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单用与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单用吡格列酮治疗)及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Hb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Fin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老年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郭珍;蔡卫平;杜亚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酸对APCMin/+小鼠肠道瘤癌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18只SPF级APCMin/+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只.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实验组在常规饲料中加0.5g胆酸.喂养12 w后断髓处死,观察肠道肿瘤数目和大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肿瘤病理类型,Ki-6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qRT-PCR检测肠道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表达水平.培养永生化结肠上皮细胞系(IMCE),Western印迹检测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蛋白及其下游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小鼠肠道腺瘤总数、小肠腺瘤数、结肠息肉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肠道腺瘤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肠道肿瘤组织中 Ki-67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未见小鼠肠道组织中存在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但q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小鼠肠道IL-1β、IL-6、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胆酸可显著上调IMCE磷酸化的STAT3蛋白表达水平和下游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水平,胆酸刺激组磷酸化STAT3(Tyr816)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胆酸可通过诱导肠道低度炎性反应激活IL-6/STAT3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诱发APCMin/+小鼠肠道瘤癌变.
作者:梁辰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3种肩台处理方式的老年人嵌体冠修复中微渗漏程度.方法 选取15个老年患者离体磨牙,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5颗.A组:MANI TR-13车针预备完成后肩台不处理;B组:MANI TR-13车针预备完成后,MANI TR13-EF车针抛光肩台;C组:MANI TR-13车针预备完成后,KaVo SONICflex气动超声手机抛光肩台.根据预备完成的离体牙,制作15个聚合瓷嵌体冠.使用Resicem树脂水门汀将嵌体冠和离体牙粘接,指甲油封闭牙根,流动树脂封闭根尖孔.将样本浸入3%甲基兰溶液中24 h.用金刚砂切盘将样本沿冠中央颊舌纵向切开.体视显微镜观察试件剖面肩台边缘微渗漏状况,并进行分级评估.结果微渗漏程度 C组小,B组次之,A组大(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动超声手机精修肩台的微渗漏程度轻.
作者:焦洋;周建营;邓久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城区中老年人群的超重、肥胖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在4个街道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调查了678名50岁及以上城区居民,收集身高、体重、腰围及危险因素等信息,以体重指数(BMI)作为衡量肥胖的指标.结果调查人群超重率为43.36%,肥胖率为21.53%,超重与肥胖之比为2.01,男性超重率显著高于女性(χ2=7.65,P<0.01);男性肥胖率显著低于女性(χ2=7.50,P<0.01).调查人群中心性肥胖率为93.95%.调查人群吸烟率为16.37%,饮酒率为17.70%.调查人群平均每天蔬菜摄入量为(683.31±280.50)g,平均每天水果摄入量为(352.39±247.36)g.5.90%的调查人群在工作或休闲中包含有引起呼吸和心率明显加快、持续10 min以上的剧烈活动,25.22%工作或休闲中包含引起心率轻度加快、并且持续10 min以上的中等强度活动,平均每天静坐(不包括睡眠)时间为(4.73±2.08)h.结论 济南市中老年人群的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较高,蔬菜和水果的人均摄入量均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体力活动以轻度体力活动为主,平均每天静坐时长较长.
作者:周林;武献峰;刘守钦;张军;刘月玲;杨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心肌淀粉样变性(CA)是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因素致使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肌组织,从而引起心脏舒缩功能和(或)传导系统障碍,具有典型限制性心肌病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所谓的淀粉样物质是前体蛋白以异常的β折叠形式沉积在细胞外的某种自体蛋白纤维,经过刚果红染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呈现苹果绿双折射,在电镜观察下,可见直径7.5~10.0 nm无分支皱褶结构排列.目前,已经确定31种前体蛋白可形成淀粉样纤维蛋白,其中11种可导致心脏受累〔1,2〕.基于前体蛋白、治疗、预后等,目前多将CA分为原发性(AL)、继发性(AA)、遗传性、老年系统性或孤立性心房淀粉样变〔3~6〕.AL是由意义不明的单克隆性丙种球蛋白血症或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疾病所致κ或λ轻链等免疫球蛋白片段所形成的淀粉样物质沉积所致〔7,8〕.遗传性、老年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为突变型或野生型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异常折叠形成淀粉样蛋白沉积所致,AA由慢性感染或炎性疾病所致,为血清蛋白A沉积所致,一般很少影响心脏,即使累及临床表现亦较轻.孤立性心房淀粉样变性与心房钠尿肽沉积相关,目前临床意义并不明确,可能与心房颤动发生相关.另外,一些较少见前体蛋白亦可形成淀粉样纤维蛋白,包括突变型载脂蛋白A1、纤维蛋白原、肌动蛋白等.
作者:刘世诺;姚自鹏;宗政;武俊呈;杨娜;赵学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蛋白a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28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8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1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4例.另选择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离血清采用过氧化酶法测定sd-LDL含量,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含量,采用免疫化学法测定脂蛋白a含量,采用尿酸酶法测定UA含量比较各组上述指标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sd-LDL、UA、Hcy和脂蛋白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sd-LDL、UA、Hcy和脂蛋白a含量明显高于UAP组和SAP组,且UAP组明显高于SAP组(均P<0.05);sd-LDL+UA+Hcy+脂蛋白a联合诊断冠心病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sd-LDL、UA、Hcy和脂蛋白a水平明显上升,且随着病情加重其水平明显上升.
作者:盛明江;蔡丹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广东省乡镇地区老年人便秘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便秘严重程度评估(C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参考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对广东省乡镇地区555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有便秘症状且程度较深的占57.14%,且症状自评量表计分>160分的占90.4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与便秘有相关性(P<0.0001).结论 老年人便秘与其心理因素相关,应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加强其心理与身体健康的教育,从心理层面上指导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提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楚冰;陈淑琪;陈继欣;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细胞自噬涉及溶酶体降解和细胞质成分的回收,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CD)途径的重要介质.与PCD相似,自噬一方面能清除衰老细胞、肿瘤细胞,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故自噬功能低下可能参与了癌症、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发病过程〔1,2〕;另一方面,过度的细胞自噬则是导致细胞死亡、组织坏死、器官损伤的重要因素〔3~5〕.严重创伤、失血、大手术、感染、缺血再灌注等引起休克、脓毒症,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在这一过程中,细胞过度死亡或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发病学基础;由于细胞自噬特殊的病理生理意义〔6〕,细胞自噬在危重病发展进程中作用值得关注.本文探讨细胞自噬在危重病发展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作者:林雪容;赵自刚;李福龙;牛春雨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