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时机对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宋宝东;浦瑶瑶;赵洪伟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手术时机, 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甲组、乙组,甲组在24 h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乙组在72 h内接受延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乙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甲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乙组(19.05%,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急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黄集、青山、浪河、宜城、黄陂364名≥60岁水源区老年移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移民慢性病患病率为79.7%,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依次为腰腿疼(29.7%)、高血压(23.4%)、心脏病(17.6%)、胃炎(14.3%)和气管炎(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家庭收入满意度、风俗习惯适应度是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按影响作用大小,各影响因子的排序为:家庭收入满意度>风俗习惯适应度>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结论 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家庭收入满意度、风俗习惯适应度是水源区老年移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姜峰波;林新铎;贾佳;柯攀;徐祥雷;刘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壮族盐敏感者瘦素、瘦素抗体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壮族盐敏感(SS)者瘦素、瘦素抗体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SS与盐不敏感(NSS)者各50例,检测瘦素、可溶性瘦素抗体、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壮族SS人群瘦素、瘦素抗体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与SS者对比,壮族SS者存在较高的瘦素水平、较低的瘦素抗体水平和程度更高的胰岛素抵抗.结论 壮族SS者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瘦素、瘦素抗体、胰岛素抵抗可能和SS关系密切.

    作者:王若琦;韦润峰;韦秋社;龚园球;林洁;李达汉;潘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30~40岁年龄段人格特点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0~40岁未发病时人格特质是否与AD发病之间存在相关性.方法 在芜湖、安庆各大综合性医院、养老院及社区收集65岁及以上确诊的AD病人40例为AD组,采用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简化版(NEO-FFI),让长期照顾病人的家属针对病人发病前30~40岁年龄段的人格特点进行他评调查,从神经质性、开放性、外向性、严谨性、宜人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同时收集44名65岁及以上健康老人(正常组)的30~40岁年龄段人格特点的调查结果.结果 AD组被试神经质性、宜人性、严谨性高于正常组,而开放性,外向性均低于正常组;其中宜人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P=0.014).相关性分析也显示AD发病与宜人性正相关(r=0.267,P=0.014),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宜人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29,P=0.007);而开放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036,P=0.015).结论 AD患者30~40岁未发病时的人格特点中宜人性分数高与AD日后发病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邵姚君;袁佳;冯佳伟;刘莉;姜天仪;汪萌芽;黄宏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老年男性体质状况

    目的 对比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地区城市和牧区蒙古族老年男性的身体成分和体质特征.方法 比较城市和牧区60~69岁蒙古族老年男性668人的身体成分和体质特征.结果 牧区组体重、脂肪百分比(BF%)、身体年龄均明显低于城市组(P<0.05),年龄差明显大于城市组(P<0.01);牧区组肺活量、握力明显高于城市组(P<0.05);城市组选择反应时明显低于牧区组(P<0.01).结论 牧区和城市生活的蒙古族老年男性体质状况有明显差异.

    作者:额尔敦朝格图;敖恩宝力格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MicroRNA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是视神经主要的组成部分,RGCs的丢失可能会造成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1〕. 作为一种特殊的感觉神经元, RGC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通过调节和传递视觉信息到大脑皮质,形成完整的视觉通路. RGCs受到严重损伤将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致盲. 多种有害因素,像组织缺氧、兴奋性中毒、氧化应激及RGC凋亡等均可导致RGCs的损伤.

    作者:容蓉;兰东怡;邵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宁夏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

    目的 了解宁夏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与卫生服务需求.方法 自行编制问卷,内容涉及人口学资料、养老意愿、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南部地区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西吉县、原洲区2330名老年人.结果 发放问卷2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50份(92.27%).养老需求中80.98%选择居家养老,15.02%选择社区养老,仅4%选择机构养老.1704例患有慢性病,慢性病种类多,不同年龄段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需求以慢性病预防与护理为主〔1616例(75.16%)〕,家庭护理需求1110例(51.63%),健康保健需求962例(44.74%),传染病预防与护理946例(44.00%),康复护理96例(4.47%).各年龄组卫生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夏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传统,以居家养老为主.慢性病发病率高,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应构建并推广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模式,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

    作者:祁玲;张继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高龄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支持体系

    目的 探讨唐山市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家庭、社区、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对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岁的老年人应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失能筛查,筛选出1664名失能老人,进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结果 高龄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差者1218人(73.2%).失能老人SF-36总均分(45.89±18.17)分,明显低于非失能老人的(56.19±19.1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慢病情况、与子女关系、与子女交流、亲戚朋友帮助情况、邻里帮助情况、居委会提供帮助情况、医疗负担是高龄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较差,形式堪忧,应加强支持体系构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辉;安思琪;陈长香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6年2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收集在老年患者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项研究,包括1641例患者,其中右美托咪定组837例,对照组804例.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3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毕和术后1 d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改善术后MMSE评分,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先学;潘道波;邓恢伟;周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冠心病患者CTRP9、APN、SAA、hs-CRP水平与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9、脂联素(APN)、淀粉样蛋白(SA)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CHD患者146例(CHD组)、经多层螺旋(MS)CT证实未发生冠脉病变的体检对象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TRP9、APN、SAA、hs-CRP水平,根据MSCT检测结果将CHD组分为软斑块组、硬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SAA、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TRP9、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软斑块组血清SAA、hs-CRP水平显著高于混合型斑块、硬斑块组(P<0.05),混合型斑块组血清SAA、hs-CRP水平显著高于硬斑块组(P<0.05),软斑块组血清CTRP9、APN水平显著低于混合型斑块、硬斑块组(P<0.05).CHD组MSCT检测斑块的CT值与血清SAA、hs-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CTRP9、APN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SAA、hs-CRP水平升高,CTRP9、APN水平降低与冠脉斑块稳定性相关.

    作者:史际华;崔建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国养老服务政策量化分析

    截至2016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 8% 〔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还伴随着高速度、空巢独居老人庞大、教育水平持续提升等特点〔2〕,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严峻社会问题,随着老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关怀等方面需求不断增加,亟需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在进入老龄化的初期,国家就制定和实施了养老服务相关政策,近年来的政策出台频率更是大幅度提高.

    作者:周建芳;黄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丁苯酞联合甘露醇对弥漫性脑损伤大鼠咬合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弥漫性脑损伤大鼠咬合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2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80只)、甘露醇组(80只)、丁苯酞+甘露醇组(80只),甘露醇组静滴甘露醇(剂量1.0 g/kg),丁苯酞+甘露醇组,在给予甘露醇的同时还要给予丁苯酞软胶囊灌胃(剂量0.4 ml/kg).每组分别在伤后3 h、12 h、24 h、72 h、144 h干湿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化和Werstern印迹测定咬合蛋白及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甘露醇组在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咬合蛋白及MMP-9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甘露醇组相比,丁苯酞+甘露醇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咬合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MMP-9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丁苯酞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脑水肿程度,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咬合蛋白的表达,减少MMP-9的表达.

    作者:刘俊杰;赵宏涛;冯思国;王婧瑶;梁文吉;王一超;李建民;赵雅宁;徐继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血栓通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栓通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介入术老年冠心病患者94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于介入术后第2天口服曲美他嗪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血栓通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4w.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CRP、IL-6、TNF-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及治疗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P<0.05).对照组治疗后CRP、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低切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低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低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终点事件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14.8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栓通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疗效显著,且可降低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改善血液流变学.

    作者:罗建华;王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百令胶囊对抗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BL)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及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以柯萨奇病毒(CV)B3感染Bala/C小鼠建立VMC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同时设对照组,建模好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L大剂量组、BL中剂量组、BL小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治疗60 d后处死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AngⅡ和TGF-β1水平,采用Masson染色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AngⅡ、TGF-β1、Smad2/3和Smad7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小鼠心肌组织胶原-Ⅰ和胶原-Ⅲ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CVF升高,血清及心肌组织AngⅡ及TGF-β1表达升高,心肌Smad2/3表达显著升高,Smad7表达下降,心肌胶原-Ⅰ和胶原-Ⅲ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BL大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心肌CVF、胶原-Ⅰ和胶原-Ⅲ表达下降,且BL大剂量组效果优于卡托普利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BL大、中剂量组血清TGF-β1及AngⅡ浓度均有下降(P<0.01);卡托普利组与BL大剂量组水平相近(P>0.05);而对于心肌组织TGF-β1及AngⅡ的下调,BL大剂量组效果优于卡托普利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mad2/3的表达量增多,Smad7的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BL大、中剂量组心肌Smad2/3表达量下降,Smad7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L具有抗VMC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效果优于卡托普利,而调控心肌AngⅡ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吴岚;吕欣桐;孙景辉;王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时间给药护理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时间给药护理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贝那普利.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情况、血压变异性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4).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变异性指标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白天收缩压变异性(dSBPV)、白天舒张压变异性(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和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9%)低于对照组(13.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相比较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临床效果更佳,控制血压更好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高红;李宁;韩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苏州市7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特征,探讨健康体适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352名城市老年人进行健康体适能和生活质量测量,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79岁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好于≥80岁组,除体重指数(BMI)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好于女性,除柔韧性指标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0~79岁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得分、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肌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心理卫生(MH)维度得分好于≥8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女生活质量除活力(VT)、社会功能(SF)以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健康体适能分组,其生活质量达到健康水平的比例为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不及格组,除优秀组与良好组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水平较低,女性和年龄较大者水平更低;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年龄较大者水平更低;高健康体适能水平对生活质量能够产生积极效应.

    作者:沈贤;王红雨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农村空巢老人的精准扶贫政策

    近年来如何解决空巢老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如养老问题. 然而随着我国反贫困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已经成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和脱贫致富需求的必经之路,作为其中占比较大的空巢老人,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利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来更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精神需求很有必要. 本文从城乡一体化视角出发,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精准扶贫问题做了深入思考,提出从扶贫角度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等问题的对策建议.

    作者:吕应芳;冯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438例外科手术资料,搜集并分析一般情况、可能影响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外科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格拉斯哥(GO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组,≤3分为预后不良组.结果 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后预后不良检出率为52.7%,GOS评分与外科手术后死亡情况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科手术次数多(OR=11.00)、NIHSS(OR=7.09)、BI(OR=15.77)、mRS分数高(OR=20.02)是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预后不良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重度依赖程度、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差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应关注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的预后不良情况及干预其危险因素,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范永建;杨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HMGB1-IL-17信号传导轴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传导轴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34例为病例组,根据年龄、性别匹配健康体人群34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HMGB1与IL-17含量的变化.结果 病例组HMGB1与IL-17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MGB1与IL-17含量呈正相关(r=0.55,P<0.001).死亡组HMGB1含量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0.05).HMGB1高水平患者30 d死亡率明显增加.结论 HMGB1-IL-17信号传导轴参与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疾病的进展,抑制HMGB1与IL-17信号通路,可能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提供了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闫百灵;唐颖;付尧;陈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目前冠状动脉CT成像( CCTA )已成为非侵入性诊断冠心病( CAD)医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1,2〕,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运动伪影、严重钙化使其诊断准确性下降,与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 CAG )相比,其时间分辨率也明显受限〔3〕. 2010 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 ACCF)联合美国放射学院( ACR)、美国心脏协会( AHA)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了CCTA 主要临床应用价值及其限制〔4〕. 本文就CCTA在CAD的诊断准确性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作者:肖冲冲;黄贤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不同途径和剂量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和途径尼莫地平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的不同耐受程度和手术与否分为:口服小剂量组(20 mg tid)、口服大剂量组(60 mg q4h)、静脉小剂量组(0.2~0.3 mg/h)、静脉中剂量组(0.8 mg/h)、静脉大剂量组(2 mg/h)、脑池局部给药组(0.4 mg/h,24 h灌注9.6 mg).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查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速度,判断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效果.结果 静脉大剂量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后第1天和第7天,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4 d,口服大剂量组、静脉中剂量组、静脉大剂量组与口服小剂量组相比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显著降低(P<0.01或0.05);静脉中剂量组、静脉大剂量组与静脉小剂量组相比MCA血流速度显著降低(P<0.05);与静脉中剂量组相比,静脉大剂量组MCA血流速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口服大剂量、静脉应用中剂量和大剂量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效.

    作者:余爱勇;赵迎春;赵玉武;薛冬梅;张瑜;高丹宇;黄波;汪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