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君;崔伟锋;王守富;程广书;邓松涛;范军铭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肝移植术后感染免疫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以DA大鼠为供体,LEW大鼠为受体,术后分为急性排斥(G1)组、移植后腹腔感染(G2)组、G2加用抗白细胞介素抗体(anti-IL)-10和抗转化生长因子(anti-TGF)-β单克隆抗体(G3)组、G2加用anti-IL-10和anti-TGF-β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开始加用anti-CD25单克隆抗体(G4)组.按不同时间点取材,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功能、肝脏内IL-4、干扰素(IFN)-γ、IL-10、TGF-βmRNA进行测定.结果 感染后各组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下降.但CD4+/CD8+比值上升,G3组这种变化略显著,感染后5 d,G3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其他组;感染后各组T淋巴细胞功能持续上升,感染后3、5、7 d G3、G4组与G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G3、G4组IL-4、IFN-γmRNA表达显著升高,与G2组比较,感染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G4组IL-10 mRNA、TGF-βmRNA表达持续下降,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制Treg细胞的增殖部分恢复了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Treg细胞的增殖,减少了体内IL-10和TGF-βmRNA的表达水平;Th细胞的分化不是Treg细胞作用的结果,但后者可以部分地抑制前者的分化.
作者:杨宇;曲义坤;丁隆;赵勇;李艳君;陈立强;孙权 刊期: 2018年第15期
Klotho( Kl)基因是一种与抗衰老、抗氧化有关的基因,主要在脑脉络丛及肾脏表达,发生突变会导致早衰,表现为角膜混浊、耳聋、不孕不育、骨质疏松、步态紊乱等,与人类衰老极为相似〔1〕. Kl基因在脑部的其他区域,如大脑皮质、海马、小脑、纹状体、黑质、嗅球和骨髓也有少量表达〔2〕. 斑马鱼的α-Kl蛋白在受精后24 h即在脑、胰腺、前肾表达〔3〕. 肾脏表达的Kl蛋白入血,而脉络丛产生的则进入脑脊液〔4〕. Kl蛋白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本文就Kl基因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郑桃云;王长江;薄文集;周玲;王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康复干预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干预,对照组维持常规基础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后(PAC-QOL)量表评分、大便性状及相关症状评分及血浆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排便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PAC-QOL评分明显降低,排便次数、Bristol评分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P上升〔(48.56±9.38)ng/L vs(41.12±5.45)ng/L,t=4.56,P=0.015〕,VIP降低〔(24.72±7.16)ng/L vs(28.55±4.22)ng/L,t=3.98,P=0.02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康复干预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徐国会;萧枫;宋花玲;车文;沈利岩;陈一;郑洁皎;陈秀恩;董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老龄化社会使涉老产业需要大批经过高等职业院校(高职)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现代老年养护技术,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同时,要根据养老的行业企业对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岗位的人才需求,明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面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高职学校要与养老的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与岗位工作要求无缝对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和对老年服务专业的适应能力.
作者:朱文娟;赵久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iRNA-423-5p与心力衰竭(HF)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HF患者40例和非HF患者40例,采用qRT-PCR检测其血浆循环miRNA-423-5p的表达,并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初步预测其生物学功能和可能致病机制.结果 两组入选人群在年龄、性别、基本病史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HF组血浆循环miRNA-423-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HF组(P<0.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其曲线下面积为0.8528,95%CI为0.7691~0.9365,可以作为HF的生物标志物.生物信息学预测提示miRNA-423-5可能主要与调控心脏神经生长因子(NGF)、Neurensin-2、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和Wnt通路等有关.两组血浆NGF-β表达有有明显差异(P<0.0001).结论 血浆循环miRNA-423-5p可作为HF临床新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可能通过调控NGF-β参与HF后心脏组织的神经重构.
作者:刘小燕;陈文江;王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腹膜透析(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以基线24 h尿量≥400 ml为纳入标准,以终24 h尿量≤100 ml定义为终点事件发生,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年龄≥60岁的65例PD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两组,比较各项临床指标,并用回归模型分析其与RRF下降的关系.结果 发生终点事件的人数为20例(30.7%),终点事件发生的平均时间为(7.8±2.0)个月.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相比,发生终点事件的PD患者,腹膜炎发生、体重指数(BMI)、超滤量、24 h尿量、收缩压、血脂、C反应蛋白及血磷较高,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较低.使用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发生、低血红蛋白、高超滤量、高收缩压、高脂血症、高血磷、低血浆白蛋白在影响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中有显著意义.结论 老年PD患者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对RRF起保护作用,高收缩压、高脂血症、高血磷、腹膜炎发生、高超滤量为RRF下降危险因素.
作者:谷雪娜;王红月;崔燕;崔明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饮水铅暴露对大鼠大脑皮质、小脑、海马组织中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根据体重按随机区组法分为5组(对照组和4个暴露组),每组分别自由饮用去离子水、100、200、400、800 mg/L的醋酸铅溶液,连续染毒60 d后取大脑皮质、小脑和海马,RT-PCR技术检测脑组织PARP1基因mRNA的表达量,并测定脑组织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个铅暴露组大脑皮质、小脑和海马中PARP1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铅含量显著上升(均P<0.05);低剂量组大脑皮质及小脑SOD、GSH-PX含量,低剂量组大脑皮质及小脑SOD、GSH-PX含量、海马SOD含量,中、高剂量组大脑皮质、小脑、海马中SOD、GSH-PX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低剂量组海马MDA,低剂量组小脑及海马MDA,中、高剂量组大脑皮质、小脑、海马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染铅剂量的升高,各脑组织SOD、GSH-PX含量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MDA水平基本呈逐渐升高趋势.大脑皮质、小脑、海马PARP1 mRNA表达量均与其组织铅含量及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与SO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大脑皮质及小脑PARP1 mRNA表达量与GSH-PX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铅可通过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影响PARP1基因mRNA表达.
作者:李炜娟;杨天富;宛明;徐群英;任清风;张中伟;冯建高;肖元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钙调神经磷酸酶( CaN )-T 细胞活化核因子( NFAT)3在心血管系统表达丰富,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关于CaN/NFAT3 信号通路在心肌损伤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愈发明确. 本文对CaN/NFAT3 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建路;康品方;陶敏;唐碧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PoSF)分子生物学机制并观察乌灵胶囊在其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0例PoS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乌灵胶囊0.99 g/次,3次/d,共4 w;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 0.1 g/次,3次/d,共4 w.起病时及起病后1个月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Fugl-Meyer(FMA)量表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进行相应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FSS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SS-QOL、FMA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疲劳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r=0.270~0.690,P<0.05).结论 乌灵胶囊能够减轻PoSF患者的疲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抗疲劳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2来实现的.
作者:刘凤丽;李焰;许岩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Cx43、Shh与P-Ez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Cx43、Shh与P-Ez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Cx4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Shh与P-Ez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三者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Cx43与Shh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r=-0.79),Cx43与P-Ez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r=-0.91),而Shh与P-Ez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SP=0.000,r=0.83).结论 Cx43蛋白表达增强和Shh蛋白、P-Ezrin蛋白表达下调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并且胃癌组织中Cx43与Shh及P-Ez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而Shh与P-Ez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潘理会;霍峰;李春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随机选15只不做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余60只连续5 d腹腔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外复苏并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PKH-26标记)移植前备用,造模4 w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葛根芩连汤组、ADSCs移植组和联合葛根芩连汤和ADSCs移植(联合)组.移植治疗8 w后测定各组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的水平;荧光显微镜观测PKH-26标记的ADSCs存活及分布情况,并测量体重、肾重变化.结果 与糖尿病组比较,ADSCs移植组、葛根芩连汤组、联合组血糖、SCr和BUN及24 h尿蛋白的水平水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明显升高(P<0.05);肾重/体重比值:正常对照组低,ADSCs移植组、葛根芩连汤组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联合组显著低于ADSCs移植组、葛根芩连汤组(P<0.05);PKH-26阳性细胞数:联合组多,ADSCs移植组次之,葛根芩连汤组、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未见PKH-26阳性细胞.结论 尾静脉移植的ADSCs能够分布存活于大鼠肾组织,葛根芩连汤联合ADSCs移植能够有效降低大鼠血糖、SCr和BUN及24 h尿蛋白的水平,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功能.
作者:陈迎春;刘中香;王亚梅;李艳红;董燕飞;相聪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芒针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9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采用芒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口服,分别对两组治疗效果和结肠传输功能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组总有效率(79.6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加速肠道内标记物清除速度(P<0.01),治疗组肠道内标记物的清除速度更快(P<0.01).结论 芒针温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STC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作者:孙永辉;李晓峰;孙立明;张会珍;梁玉磊;许晓康;张莘;张选平;孙彦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1含量的影响,探讨桂枝茯苓丸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选用健康清洁型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30只;缺血组30只;治疗组30只.每组中各分出15只单独喂养,在实验第一天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记录双侧颈动脉高血流速度,随后灌胃治疗,治疗组1 ml(0.85 g)浓缩桂枝茯苓丸药液/次,早晚各灌胃1次;对照组和缺血组均灌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 w后,3组第15日再次检测双侧颈动脉超声,记录高血流速度.留取大鼠血清和脑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方法学检测TNF-α、ET-1含量.结果 桂枝茯苓丸明显增加大鼠颈动脉血流速度(P<0.05),显著降低血清和脑组织中TNF-α、ET-1水平(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可以提高缺血脑组织的供血,对缺血脑组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勇;张园;邢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新街口街道有跌倒史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分布情况.方法 新街口21个社区中,公开招募近1年内有跌倒史的老年人64例,一对一访谈进行跌倒风险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跌倒风险评估等级等内容.结果 1年内曾发生1次跌倒伤害55例,发生多次跌倒伤害9例.因跌伤入院中70~74岁为高危的主要群体.结论 新街口街道老年人跌倒风险整体水平较高,可使用老年人跌倒风险计量模型对该区域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作者:高星;马英楠;赵鹏霞;冯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接骨散内服西洽骨科敷药外敷对尺桡骨干骨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64例闭合性尺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手法复位+固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接骨散内服,外敷骨科敷药治疗,观察对骨折后患者骨代谢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缓解骨折患者的肿胀、疼痛症状,在治疗周期内能够显著提高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血清钙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骨散和骨科敷药联合应用可以通过调节骨折患者的骨代谢而发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同时通过降低血清D-二聚体水平而发挥抗凝血的活性.
作者:孙晶波;王晓辉;张泽绪;张丽华;宋永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儿童与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儿童与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269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及VITEK GP鉴定卡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分析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分离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耐药率较低,未发现对头孢吡肟耐药株;儿童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在19种抗菌药物中,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利福平、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氯霉素、克拉霉素、头孢曲松9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低于老年患者(P<0.05).结论 本地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儿童,临床应引起重视,区别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谢朝云;熊芸;孙静;杨忠玲;胡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法治疗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肝气郁结型MCI患者30例,应用疏肝解郁方药逍遥丸干预12 w.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用药前后外周血端粒酶活性.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定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药后MoCA量表其他项目得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用药后端粒酶活性明显提升(P<0.05).结论 疏肝解郁方药可以提升端粒酶活性,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詹向红;丁莹;刘永;侯俊林;孙前明;关徐涛;潘玉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曲靖市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老龄化特征,探讨老龄化的地区、城乡差异及优化对策.方法 通过收集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应用人口地理学理论对曲靖市9个县(市)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老龄化进程地区不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老龄化水平较高,整体上呈北部高,中西部偏高,东南低的空间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变动较大,人口负担系数、老龄化水平呈乡村高于城镇的空间格局.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初中、高中学龄组人口比重呈增长趋势,高龄老年人口比以前增多,生育旺盛育龄妇女数量逐年减少,出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应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步伐,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控制贫困县生育率水平,关注高龄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问题.
作者:陈习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对照组15例,予舒芬太尼泵注,异氟烷持续吸入;观察组15例,予舒芬太尼和异氟烷交替运用,观察麻醉后对苏醒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两组切片5、30 min、停止给药时、气管拔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复苏时间、拔管时间、意识形态、苏醒后躁动、延迟复苏、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轻、中、重度认知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应用麻醉药物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麻醉后苏醒快,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王庆霞;陈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sLOX)-1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7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将观察组进一步分为有心力衰竭组44例和无心力衰竭组42例.对入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sLOX-1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sLOX-1水平、LVEDD、LVESD、IVST及LVPW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LVEF和LVF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中sLOX-1水平与LVEDD和LVESD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LVFS和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1).有心力衰竭组血清sLOX-1水平较无心力衰竭组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LOX-1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检测sLOX-1水平可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室功能,sLOX-1水平升高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闫杰;刘艳军;赵红;苏鹏宇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