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祥;朱佩文;邵毅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冠心病423例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冠心病合并并发症的患者中,合并心力衰竭的患病人数多,占21.9%.经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893%.再分别利用Logistic算法和关联规则进行机器学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准确度为75.65%,敏感性为25.53%,特异性为99.00%,关联分析发现其中出现频率高的有高密度脂蛋白、尿亚硝酸盐、乙肝表面抗原,这3个变量与尿胆红素关联较强.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新近发生脑梗死、冠心病史、总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和尿素氮等和心力衰竭发生密切相关,且高密度脂蛋白与尿胆红素关系密切,呈正相关.
作者:陈彦东;王萍;石琳;孙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影响因素.方法 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分为病例组(91例)和对照组(43例),病例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管性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受教育年限≤9年(56例,61.54%)、饮酒(55例,60.44%)、糖尿病(31例,34.07%)、心脏病(69例,75.82%)、高脂血症(52例,57.1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异常(35例,38.46%)、同型半胱氨酸(Hcy)异常(33例,36.26%)、颈动脉狭窄(65例,71.43%)和颈动脉斑块占比(72例,79.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受教育年限≤9年(OR=1.876,95%CI:1.028~3.424)、糖尿病(OR=2.125,95%CI:1.015~4.450)、hs-CRP异常(OR=1.627,95%CI:1.062~2.495)、颈动脉狭窄(OR=2.375,95%CI:1.155~4.886)及颈动脉斑块(OR=1.650,95%CI:1.060~2.570)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血管性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其中糖尿病、hs-CRP异常、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及受教育年限均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苏健;徐冰;宋媛;薛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FOB)及保护性毛刷(PSB)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感染菌谱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FOB联合PSB检查的56例CAP患者病例资料(研究组);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临床症状特征、治疗转归、病原种类及分离阳性率,设立普通痰培养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培养结果阳性率和菌种之间差别.结果 56例患者全部采集到有效PSB标本,39例(69.64%)获得培养阳性结果.其中,革兰阳性(G+)杆菌22例(56.41%),革兰阴性(G-)杆菌14例(35.89%),1例(1.7%)为白色念珠菌.对照组阳性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对老年CAP患者感染期应用FOB检查是安全的,采用PSB可提高CAP的感染病原体的临床分离率及培养阳性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应选;余敏;巩晓峰;王君;宋敏;刘凌华;孙莉;任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痰瘀同治理论的散结通脉方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的影响.方法 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散结通脉方,治疗12 w.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血脂、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变化.评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TC、TG、LDL-C水平、颈动脉IMT和斑块Crouse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的散结通脉方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代谢紊乱,逆转动脉粥样斑块.
作者:谢婷婷;郭家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骨质疏松(OP)性骨折的发病特点,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 武汉及周边地区178例OP性骨折患者为骨折组,男72例,女106例,平均年龄(73.24±7.84)岁;对照组为214例骨密度正常的老年人,男102例,女112例,平均(72.84±6.52)岁.分析两组OP性骨折与碱性磷酸酶、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钙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老年OP性骨折的高危因素.结果 骨折组体重指数(BMI)、握力都明显较低(P<0.05),而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较高(P<0.05);两组年龄、血压、碱性磷酸酶、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磷、血钙及血钾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0.05).骨折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证实低BMI(P=0.023;OR=0.803;95%CI 0.662~0.972)、高三酰甘油(P=0.046;OR=2.169;95%CI 1.015~4.636)、高血压(P=0.015;OR=3.275;95%CI 1.245~8.613)、低握力(P=0.036;OR=0.857;95%CI 0.742~0.991)、糖尿病(P=0.032;OR=2.765;95%CI 1.083~7.052)是导致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人发生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OP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保持高BMI、控制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握力能够减少老人发生OP性骨折的概率.
作者:李子熙;徐昊;张克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分析宿迁地区老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宿迁地区诊治的65岁以上的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 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一组选择直接手术,另一组采用新辅助治疗,对比两组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684例65岁以上患者中,132例(19.30%)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324例(47.37%),其中LuminalBⅠ型283例,LuminalBⅡ型(所谓三阳性)41例;Her-2过表达型132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96例.306例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24例,完全缓解(CR)33例,部分缓解(PR)110例,稳定(SD)80例,疾病稳定(PD)19例;新辅助内分泌患者中达到pCR 3例,CR 2例,PR 6例,SD 2例,PD 20例;新辅助靶向治疗患者中达到pCR 1例,CR 1例,PR 5例,SD 0例,PD 0例.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1年DFS为100%,2年DFS为84.72%,3年DFS为76.31%,5年DFS为66.41%;1年OS为100%,2年OS为94.72%,3年OS为86.31%,5年OS为76.41%.而直接手术的378例患者1年DFS为92.73%,2年DFS为76.59%,3年DFS为60.63%,5年DFS为57.22%;1年OS为100%,2年OS为85.65%,3年OS为74.71%,5年OS为48.33%.结论 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经历新辅助后再实施手术者DFS、OS明显优于直接手术者;宿迁地区老年性乳腺癌LuminalB型患者多于LuminalA型患者.
作者:管小青;吴骥;顾书成;邱兴;陆柏林;袁牧;张旭旭;柏建印;郑向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专家咨询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报告结局量表(IPF-PRO)筛选优质条目.方法 采用专家问卷进行专家咨询,并采用SPSS23.0分析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及专家的权威程度.结果 专家积极系数为75%;各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均值2.47~4.87,满分比7% ~87%,等级和409~1782.5;各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7~0.58,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26(χ2=158,P<0.05);专家权威程度为0.81.结论 本研究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较高,但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有待提高,部分条目尚需优化.
作者:谢洋;赵虎雷;王佳佳;王明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少林内功组(30例)、步行组(31例)、对照组(31例).少林内功组每天练习少林内功3次,每次约6 min,每周练习5 d以上;步行组按中等步速(80~100次/min)步行,每天步行2次,每次30 min,每周运动5 d以上;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干预其日常活动,各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3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少林内功组与步行组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3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上升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与步行均可阻止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进一步转化;在运动效率上,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优于步行.
作者:张彤;林法财;方朝晖;韦庆波;吴云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E)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10只.建立PSD大鼠模型后,电针百会、大椎穴,旷场试验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脑细胞EGF、BFGE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相同时间内电针治疗组旷场穿线抬壁次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EGF、BFGE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结论电针治疗PSD的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EGF、BFGF的表达有关.
作者:余涛;陆方琴;严嘉宁;赵立峰;韦登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框架1. 1 理论渊源——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源头不是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作者:王先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中心糖尿病足(DF)危险因素筛查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DF危险因素评分量表对47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87.2%的患者存在DF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和鞋袜不适是DF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高危足的发生率较高,并随着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增加而增加,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鞋袜以预防DF的发生.
作者:戴薇薇;周秋红;白姣姣;李强翔;童奥;刘敏;吴燕仪;程玉霞;蔡蕴敏;杨玉金;陈以莲;高素文;李忠;付小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核心肌力与太极拳猫步行走组合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平衡能力较差的老年人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健步走锻炼;观察组在核心肌力锻炼基础上同时辅以太极拳猫步行走锻炼进行联合干预.分别对两组身体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锻炼后,对照组动态平衡能力指标较锻炼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静态平衡能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锻炼后静态、动态平衡能力指标较锻炼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核心肌力与猫步行走组合锻炼,两者间可起到协同干预作用,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稳定性,对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预防跌倒有益.
作者:崔一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参芪养心活血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芪养心活血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w.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心功能指标变化、内皮功能变化、hs-CRP和BNP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痛、胸闷、心悸和气短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9.96、16.12、17.04、21.1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t=13.39、11.25、11.5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9.86、11.9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和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3.83、25.33,均P<0.05).结论 参芪养心活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hs-CRP和BNP水平.
作者:朱书渊;余茂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肌肉减少症(SAR)对绝经后女性脆性骨折(FF)的影响.方法 以105例符合条件的FF患者为病例组,105例年龄、绝经年限均与病例组匹配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抽空腹静脉血测量血钙、血磷、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全身体成分和腰椎骨密度(BMD).结果 病例组SAR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F家族史、BMD和SAR为影响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AR是发生F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FF高危患者识别和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许和贵;李玉雄;张开伟;沈冯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是临床病理组织常规的储存方式,临床石蜡标本包含有丰富的临床信息和病理资料,是进行人类疾病研究非常宝贵的资源. 但是由于组织在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加工过程中引起RNA和蛋白交联及共价修饰等作用,以至提取的RNA质量较差,使得石蜡组织并未在实验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分子链较短且具有调控作用的小分子RNA,可抵抗组织固定和包埋过程对分子结构造成的影响,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仍可保持稳定,且目前已经证实 miRNAs在多种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对石蜡组织中 miRNAs 表达的分析研究,可充分发挥石蜡包埋组织在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中的作用,尤其对人类疾病的回顾性研究和一些罕见疾病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严晓丽;杜梦楠;郑纪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含吉西他滨方案的疗效与人类核苷酸平衡转运体(hENT)1基因-70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间的关系.方法 225例经吉西他滨+顺铂或卡铂(GP)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ⅢB或者Ⅳ期)病例,化疗前取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外周血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DNA测序技术检测hENT1G-706C(rs61758845)的基因型.结果 hENT1G-706C不同的基因型对化疗效果有显著区别,GC+CC型基因型的患者化疗收益率明显低于GG型(OR=2.34,95%CI:1.14~4.80;P=0.02).GG型和GC+CC型患者总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19.0 vs 15.0个月,P<0.001).结论 hENT1基因G-706C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接受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有关,它有可能成为将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作者:吴风雷;宋子琰;刘毅;郑义同;卞保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测算2015~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医疗护理服务可及性,为改善基层医疗护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概念操作化法将可及性分解为经济可及性、空间可及性和时间可及性;运用精算建模法测算医疗护理服务可及性.结果2015~2020年医疗护理服务经济可及性指数从6.01攀升至7.37;空间可及性与时间可及性指数分别为0.23、0.22.结论中国老年人口医疗护理服务可及性较低,建议通过提高老年人口的经济收入水平、控制医疗护理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护理机构服务能力等予以应对.
作者:王立剑;凤言;叶小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颅脑损伤( TBI)是引起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TBI的远期影响包括神经脆弱性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增加. 此外,阿尔茨海默病( AD)风险在不同程度的TBI患者中上升至2. 3 ~4. 5 倍. 越来越多的试验注重用影像学技术研究TBI〔1〕. 随着代谢化合物在神经影像学中的发展,用无创或微创技术研究TBI后脑功能成像成为现实,如磁共振成像( MRI)、功能MRI( fM-RI)、磁共振波谱( MRS)、弥散加权成像( DWI)、弥散张量成像( DTI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正电子放射断层摄像术(PET). 这些影像技术的联合使用,显著促进了TBI后神经化学及神经生理学的发展〔2〕. 但目前仍主要应用于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及确切发展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瑞力;杨明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方法 选择老年亚临床甲减者8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老年甲状腺功能正常者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排除混杂因素后,促甲状腺素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1,P=0.65;r=0.006,P=0.73);对照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混杂因素后,促甲状腺素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21,P<0.05;r=0.19,P<0.05;r=0.07,P<0.05).结论 老年患者亚临床甲减可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并可以影响血脂代谢.
作者:隆维东;赵艳;朱艮苗;黄冬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系统评价认知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Medline、ScienceDirect、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认知训练对社区MCI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筛查文献,评价纳入文献,提取数据后,用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1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05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老年MCI的认知功能〔MD=2.52,95%CI(1.76,3.27),P<0.001〕;对认知训练具体方法进行meta分析显示,记忆力训练、运算法训练、回忆疗法训练、语言能力训练及数字法训练等干预方法有效(P<0.05),而智力游戏训练、图片法训练等干预方法无效(P>0.05).结论 认知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MCI 的认知功能,并应长久、持续地进行.
作者:赵春善;高玲;孟繁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