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洋;赵虎雷;王佳佳;王明航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使用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VEGF、MMP-9、MMP-2、TIMP-1水平,心功能指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MMP-9、MMP-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LHFQ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瑞舒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后,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EGF、MMP-9、MMP-2水平,升高TIMP-1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童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分析宿迁地区老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宿迁地区诊治的65岁以上的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 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一组选择直接手术,另一组采用新辅助治疗,对比两组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684例65岁以上患者中,132例(19.30%)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324例(47.37%),其中LuminalBⅠ型283例,LuminalBⅡ型(所谓三阳性)41例;Her-2过表达型132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96例.306例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24例,完全缓解(CR)33例,部分缓解(PR)110例,稳定(SD)80例,疾病稳定(PD)19例;新辅助内分泌患者中达到pCR 3例,CR 2例,PR 6例,SD 2例,PD 20例;新辅助靶向治疗患者中达到pCR 1例,CR 1例,PR 5例,SD 0例,PD 0例.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1年DFS为100%,2年DFS为84.72%,3年DFS为76.31%,5年DFS为66.41%;1年OS为100%,2年OS为94.72%,3年OS为86.31%,5年OS为76.41%.而直接手术的378例患者1年DFS为92.73%,2年DFS为76.59%,3年DFS为60.63%,5年DFS为57.22%;1年OS为100%,2年OS为85.65%,3年OS为74.71%,5年OS为48.33%.结论 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经历新辅助后再实施手术者DFS、OS明显优于直接手术者;宿迁地区老年性乳腺癌LuminalB型患者多于LuminalA型患者.
作者:管小青;吴骥;顾书成;邱兴;陆柏林;袁牧;张旭旭;柏建印;郑向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格列齐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 h血糖(PBG)变化,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水平变化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HbA1c和PBG明显低于对照组(t=10.036、10.837、9.985,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降低和血浆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9.655、10.377、13.13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内皮素(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5.908、12.84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6.848、16.458、14.320、9.143,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73.77%,P<0.05).结论 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
作者:秦小杰;马鑫;尤文军;赵培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心理资本与老年人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77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为13.17%;文化程度、健身锻炼、心理资本、睡眠质量、业余爱好和家庭环境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χ2=6.81~18.38,P<0.05);老年人的家庭环境中矛盾性和控制性因子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41,r=0.16;P<0.01)、其他因子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18~-0.42;P<0.01),心理资本与其抑郁显著负相关(r=-0.29);回归分析表明,家庭环境良好(β=-0.175,P<0.01)、心理资本雄厚(β=-0.238,P<0.05)、经常锻炼(β=-0.239,P<0.01)、睡眠质量高(β=-0.311,P<0.05)和有业余爱好(β=-0.106,P<0.05)的老年人较少出现抑郁.结论 老年人抑郁检出率较高.家庭环境差、心理资本水平低、缺乏健身锻炼、睡眠质量差、无业余爱好可能是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高龄老年人衰弱程度,探究牙齿疾患对衰弱的影响.方法 选取唐山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中的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进行评测.结果 866例高龄老年人衰弱总分均值为(45.73±11.84)分,年龄、婚姻、牙齿功能、牙疼处理方法、刷牙方式、因牙齿病变限制某些食物摄入、吃东西时牙齿感到不舒服、需吃药缓解口腔或牙齿疼痛及对口腔外观(牙齿、牙龈/假牙)的满意度是衰弱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齿疾患可加速高龄老年人衰弱进程,应加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管理,指导其正确的就医行为,积极治疗,延缓衰弱进程.
作者:安思琪;陈长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老年痴呆症家庭照顾者对家庭意义的认知.方法 对11名老年痴呆症家庭照顾者进行开放式深度访谈,收集家庭照顾者对家庭意义的认知和理解,进行编码和主题分析.结果 老年痴呆症家庭照顾者家庭意义有2个主题,每个主题各有3个亚主题:①家的感知和含义(家是避风港;家像医院;家像监狱);②家的影响和应对(居家照顾;搬家;重新布置家).归纳起来,老年痴呆症家庭照顾者对家的概念有积极和消极认知;家庭照顾者更换新的居住环境和改造家庭生活设施,以适应家庭生活的变化;家庭照顾者愿意选择居家照顾方式.结论 老年痴呆症家庭照护可能破坏或者重建家的意义;改进家的环境可以增强家的积极意义;照护实践和支持的目标是无论痴呆症老人身在何处,感觉像在家里接受照护.
作者:史崇清;曾燕;刘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素(PGE)2、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60例作肝癌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析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PGE2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比较各组血清PGE2、PCT和CRP含量;分析PGE2+PCT+CRP诊断效能.结果 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60例中,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者17例,感染率为28.33%.感染患者17例中,共分离鉴定病原菌16株,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10株(62.50%),革兰阳性菌5株(31.25%),真菌1例(6.25%).感染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未感染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高明显于对照组(P<0.05).PGE2+PCT+CRP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结论 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较高,且感染患者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明显上升,PGE2、PCT和CRP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李春达;陈子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方式复制小鼠衰老模型,用剂量分别为660、990、1320μg/kg的rLZ-8对衰老皮肤进行涂抹给药,分别测定各组血清及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血清褪黑素(MT)水平.结果 D-半乳糖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与皮肤组织中各种抗氧化物质(SOD、CAT、GSH-Px)水平(P<0.05),提升MDA水平(P<0.05),降低血清MT水平(P<0.05);而高剂量rLZ-8可显著升高上述各种抗氧化物质及MT水平(P<0.05),降低MDA水平(P<0.05).结论 rLZ-8可通过增强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延缓其衰老.
作者:刘凯;刘媛媛;孙非;任立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苯乙基异硫氰酸酯(PEITCs)在体外条件下对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PEITC与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培养人喉癌细胞株Hep-2和呼吸道正常细胞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PEITC进行干预.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和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晚期凋亡水平的影响,运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PI3K/Akt通路蛋白及其下游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CCK8法发现PEITC可以有效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PEITC可促进喉癌Hep-2细胞的凋亡,并诱导G2/M期阻滞.TUNEL法进一步证明了PEITC对喉癌Hep-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Transwell实验发现PEITC能够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同时,相同浓度的PEITC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并没有引起细胞增殖和凋亡率发生显著改变.PEITC抗喉癌Hep-2细胞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PI3K/Akt通路蛋白PI3KⅢ、PI3Kp110α、PI3Kp110β、p-Akt、磷酸化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p-PDK)1及下游关键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p-核转录因子(NF)-κBp65、Bcl-2和Bcl-xl表达水平相关.结论 PEITC能够有效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G2/M期阻滞及抑制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其作用水平呈浓度依赖性.PEITC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
作者:甘辉云;杜敬东;欧阳虹;程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肌肉减少症(SAR)对绝经后女性脆性骨折(FF)的影响.方法 以105例符合条件的FF患者为病例组,105例年龄、绝经年限均与病例组匹配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抽空腹静脉血测量血钙、血磷、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全身体成分和腰椎骨密度(BMD).结果 病例组SAR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F家族史、BMD和SAR为影响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AR是发生F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FF高危患者识别和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许和贵;李玉雄;张开伟;沈冯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中韩两国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407名中韩两国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以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孤独感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对中韩两国社区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生活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中国与韩国老年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慢性疾病、子女数、子女照顾情况、集体活动参加情况、吸烟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国和韩国社区老年人在孤独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上中国老年人均显著高于韩国老年人(均P<0.05);影响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孤独感、健康状况、婚姻状态(均P<0.05);影响韩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孤独感、健康状况、集体活动、居住方式、教育水平(均P<0.05).结论 中韩两国老年人均有强烈的孤独体验,中国老年人在生活质量及生理心理健康方面均优于韩国老年人.孤独感和健康状况成为影响两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可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从多方面着手降低其孤独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洋;郭奕嫱;杨金秋;叶本兰;饶艳伟;沈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CKD)5期未行血液净化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与左心室结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CKD 5期未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4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就诊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CysC与血清指标、血压及心脏结构指标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ysC水平为(6.11±1.41)mg/L,对照组为(1.03±0.2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sC与血肌酐、血磷及收缩压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P<0.01);CysC与左室舒末径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 CysC可作为CKD 5期未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预测左心室增大及心力衰竭的指标.
作者:殷铭徽;窦海川;顾春梅;王红月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8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用脾多肽注射液加常规化疗治疗,并与单纯化疗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化疗前后骨髓抑制情况变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群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7、14、21 d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血红蛋白、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都有一定程度上升,CD8+T有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或下降程度更加显著(P<0.01);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并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数值.
作者:谢军;王中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FOB)及保护性毛刷(PSB)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感染菌谱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FOB联合PSB检查的56例CAP患者病例资料(研究组);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临床症状特征、治疗转归、病原种类及分离阳性率,设立普通痰培养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培养结果阳性率和菌种之间差别.结果 56例患者全部采集到有效PSB标本,39例(69.64%)获得培养阳性结果.其中,革兰阳性(G+)杆菌22例(56.41%),革兰阴性(G-)杆菌14例(35.89%),1例(1.7%)为白色念珠菌.对照组阳性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对老年CAP患者感染期应用FOB检查是安全的,采用PSB可提高CAP的感染病原体的临床分离率及培养阳性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应选;余敏;巩晓峰;王君;宋敏;刘凌华;孙莉;任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硒蛋白(Sel)S基因rs34713741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6例内蒙古地区汉族大肠癌(CRC)患者(CRC组)及13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SelS基因分型.结果 SelS基因rs34713741基因型CC、CT、TT在CRC组和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分别为49.2%、40.5%、10.3% 和59.3%、34.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C、T在CRC组和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69.4%、30.6% 和76.7%、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CRC组分层分析发现,远端大肠组和对照组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大肠组CC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携带T等位基因的CT/TT个体患CRC的风险是CC基因型个体的1.719倍(OR=1.719,95%CI:1.144~2.582).结论 SelS基因rs34713741多态性与远端CRC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内蒙古汉族人群远端CRC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邢少姬;康茹雪;张萱;王殿栋;郑连生;张亚琼;何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肌少症也称骨骼肌减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力量减弱和躯体活动能力下降的综合征〔1〕. 目前肌少症已被国际公认为一种新的老年综合征,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多种危害,会引起衰弱、跌倒、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和增加死亡的风险等〔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肌少症与诸多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关系密切,甚至为独立危险因素,并能影响疾病的预后〔3,4〕. 本文重点对目前肌少症的诊断标准、患病率、新的研究热点及治疗新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严淑;陆亚华;汪良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白细胞介素( IL)-10先被发现的是其免疫抑制作用〔1〕,IL-10通过抑制辅助性T细胞( Th ) 1细胞的增殖及γ-干扰素( IFN-γ)等细胞因子的合成,抑制细胞免疫,帮助肿瘤细胞转移〔2〕和逃避宿主免疫监视. IL-10还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且IL-10作为重要的抗炎因子,对机体的很多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 本文主要综述IL-10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童章隆;叶园;张宁;殷伟丽;李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是临床病理组织常规的储存方式,临床石蜡标本包含有丰富的临床信息和病理资料,是进行人类疾病研究非常宝贵的资源. 但是由于组织在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加工过程中引起RNA和蛋白交联及共价修饰等作用,以至提取的RNA质量较差,使得石蜡组织并未在实验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分子链较短且具有调控作用的小分子RNA,可抵抗组织固定和包埋过程对分子结构造成的影响,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仍可保持稳定,且目前已经证实 miRNAs在多种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对石蜡组织中 miRNAs 表达的分析研究,可充分发挥石蜡包埋组织在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中的作用,尤其对人类疾病的回顾性研究和一些罕见疾病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严晓丽;杜梦楠;郑纪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中心糖尿病足(DF)危险因素筛查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DF危险因素评分量表对47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87.2%的患者存在DF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和鞋袜不适是DF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高危足的发生率较高,并随着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增加而增加,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鞋袜以预防DF的发生.
作者:戴薇薇;周秋红;白姣姣;李强翔;童奥;刘敏;吴燕仪;程玉霞;蔡蕴敏;杨玉金;陈以莲;高素文;李忠;付小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对细胞衰老及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配置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不同浓度的DMEM培养基,分别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观察2BS细胞形态、体外传代次数,以MTT法观察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变化,以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法观察细胞DNA单链断裂水平.结果 低浓度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体外传代次数均较对照组细胞下降;上述抗氧化剂在低浓度时可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但在高浓度时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四种抗氧化剂均可断裂单链DNA,且随浓度加大损伤作用愈大.结论 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毒性双重作用,其细胞毒性源于其对DNA损伤作用.
作者:王培昌;张雁冰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