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宿迁地区684例65岁以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管小青;吴骥;顾书成;邱兴;陆柏林;袁牧;张旭旭;柏建印;郑向欣

关键词:宿迁地区, 老年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疗效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宿迁地区老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宿迁地区诊治的65岁以上的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 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一组选择直接手术,另一组采用新辅助治疗,对比两组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684例65岁以上患者中,132例(19.30%)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324例(47.37%),其中LuminalBⅠ型283例,LuminalBⅡ型(所谓三阳性)41例;Her-2过表达型132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96例.306例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24例,完全缓解(CR)33例,部分缓解(PR)110例,稳定(SD)80例,疾病稳定(PD)19例;新辅助内分泌患者中达到pCR 3例,CR 2例,PR 6例,SD 2例,PD 20例;新辅助靶向治疗患者中达到pCR 1例,CR 1例,PR 5例,SD 0例,PD 0例.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1年DFS为100%,2年DFS为84.72%,3年DFS为76.31%,5年DFS为66.41%;1年OS为100%,2年OS为94.72%,3年OS为86.31%,5年OS为76.41%.而直接手术的378例患者1年DFS为92.73%,2年DFS为76.59%,3年DFS为60.63%,5年DFS为57.22%;1年OS为100%,2年OS为85.65%,3年OS为74.71%,5年OS为48.33%.结论 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经历新辅助后再实施手术者DFS、OS明显优于直接手术者;宿迁地区老年性乳腺癌LuminalB型患者多于LuminalA型患者.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认知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Medline、ScienceDirect、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认知训练对社区MCI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筛查文献,评价纳入文献,提取数据后,用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1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05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老年MCI的认知功能〔MD=2.52,95%CI(1.76,3.27),P<0.001〕;对认知训练具体方法进行meta分析显示,记忆力训练、运算法训练、回忆疗法训练、语言能力训练及数字法训练等干预方法有效(P<0.05),而智力游戏训练、图片法训练等干预方法无效(P>0.05).结论 认知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MCI 的认知功能,并应长久、持续地进行.

    作者:赵春善;高玲;孟繁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对2BS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对细胞衰老及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配置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不同浓度的DMEM培养基,分别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观察2BS细胞形态、体外传代次数,以MTT法观察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变化,以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法观察细胞DNA单链断裂水平.结果 低浓度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体外传代次数均较对照组细胞下降;上述抗氧化剂在低浓度时可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但在高浓度时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四种抗氧化剂均可断裂单链DNA,且随浓度加大损伤作用愈大.结论 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毒性双重作用,其细胞毒性源于其对DNA损伤作用.

    作者:王培昌;张雁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食蟹猴自发性膝骨关节炎模型的中药干预实验

    目的 分析独活寄生汤干预对食蟹猴自发性膝骨关节炎(KOA)模型炎症调节的作用,为进一步药物治疗的疗效检验及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保证.方法 选取清洁级青年型和老年型食蟹猴各6只,对食蟹猴自发性KOA模型进行评价;将老年型食蟹猴随机分为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关节液性状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表达变化.结果 老年型食蟹猴自发性KOA模型会出现典型与人类相似的骨关节炎相关指标改变.独活寄生汤干预可下调TNF-α表达,降低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型食蟹猴自发性KOA模型能有效模拟人类自发性KOA发生发展;独活寄生汤干预可能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降低关节软骨的炎症因子水平,从而缓解KOA病程,产生治疗作用;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作为疗效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陈巧玉;扶世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及对应激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及对应激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在麻醉诱导前,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对比T1(手术前)、T1(切肝后20 min)、T3(术毕)、T4(术后1 d)各时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并比较高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T2、T3、T4时点血糖、HOMA-IR均明显高于T1时点(P<0.05),观察组T2、T3、T4时点血糖、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3、T4时点高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1%(7/46)vs 39.13%(18/46),8.69%(4/46)vs 30.43%(1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水、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34%vs 21.74%,2.17%vs 17.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围术期应激性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玲;方金鸣;余聪;周锐;彭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居住方式对丧偶老年女性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究居住方式对丧偶老年女性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简版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济南市社区84例独居与101例非独居丧偶老年女性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总抑郁率为19.8%,独居组抑郁率及抑郁症状得分显著高于非独居组(P<0.05);独居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少于非独居组,教育年限显著高于非独居组(均P<0.05).丧偶老年女性年龄越大、IADL功能越好,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抑郁症状显著越少(P<0.01);患有慢性病的独居者抑郁症状显著较多(P<0.01).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的保护作用在独居组(β=-0.171,P<0.001)中强于非独居组(β=-0.017,P=0.687).结论 独居丧偶老年女性抑郁率较高,社会支持能显著缓冲独居丧偶老年女性抑郁症状.

    作者:金雅茹;司华新;乔晓霞;田晓宇;刘娜;董莉娟;刘欣艺;王翠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唐山市7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牙齿疾患与衰弱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高龄老年人衰弱程度,探究牙齿疾患对衰弱的影响.方法 选取唐山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中的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进行评测.结果 866例高龄老年人衰弱总分均值为(45.73±11.84)分,年龄、婚姻、牙齿功能、牙疼处理方法、刷牙方式、因牙齿病变限制某些食物摄入、吃东西时牙齿感到不舒服、需吃药缓解口腔或牙齿疼痛及对口腔外观(牙齿、牙龈/假牙)的满意度是衰弱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齿疾患可加速高龄老年人衰弱进程,应加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管理,指导其正确的就医行为,积极治疗,延缓衰弱进程.

    作者:安思琪;陈长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DNA疫苗p(Aβ3~10)10-mIL-4构建及免疫BALB/c鼠的效果

    目的 探讨DNA疫苗p〔β淀粉样蛋白(Aβ)3~10〕10-m白细胞介素(IL)-4的构建及鼠免疫效果.方法 构建表达重复10次的Aβ3~10和鼠IL-4融合蛋白的DNA疫苗p(Aβ3~10)10-mIL-4,免疫BALB/c小鼠,Aβ42肽及pcDNA3.1(+)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免疫前、后BALB/c鼠血清中抗Aβ抗体滴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抗Aβ抗体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PS)1转基因鼠脑组织老年斑.结果 成功构建DNA疫苗p(Aβ3~10)10-mIL-4.与对照组pcDNA3.1(+)相比,免疫的BALB/c鼠产生了较高滴度的抗Aβ抗体〔(32.58±3.98)μg/ml,P<0.01〕,产生的抗Aβ抗体可以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老年斑相结合.结论 成功构建DNA疫苗p(Aβ3~10)10-mIL-4,免疫BALB/c鼠后,产生了有效的免疫反应,p(Aβ3~10)10-mIL-4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候选疫苗进一步进行研究.

    作者:张福;王楠;姚敏;何金婷;邵延坤;邢晓娜;徐忠信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江苏省老年人社会支持度

    目的 了解江苏省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度情况.方法 2014年,采用肖水源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且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省大约90%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江苏省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度整体处于满意水平;年龄段、居住类型等因素对江苏省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江苏省老年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随着年龄增长呈显著下降趋势;独居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度低,显著低于其他居住类型的老年人;2014年较2012年的社会支持度有上升趋势.

    作者:卢莉君;陈庆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环指蛋白18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环指蛋白(RN)18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方法检测RN181蛋白在7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及其36例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RN181表达主要位于胞质,RN8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乳腺增生组织(P=0.000),且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00).RN18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年龄(P=0.918)、肿瘤大小(P=0.817)、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150).RN181在4种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性(P=0.001),其中luminalB型中RN181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三种亚型〔luminalA,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P<0.05).结论 RN181在乳腺癌中可能作为抑癌因子发挥作用,其表达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存在差异性,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指标.

    作者:王磊;张珉;王旭光;王翠芳;张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患者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行普通结肠镜检查患者223例,采用口服2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PEG)进行肠道准备,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平时便秘情况、糖尿病病史、腹部手术史、服药后排便次数、末次排便性状、末次排便至开始检查时间(等候时间),服药后主动运动情况,肠道准备质量采用波士顿评分量表(BBPS)进行评估,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肠道准备不充分率24.6%,Lo-gistic分析显示平时便秘(OR:2.939,95%CI:1.420~6.084)、末次大便性状浑浊或带渣(OR:2.319,95%CI:1.177~4.570)、服药后未主动运动(OR:1.986,95%CI:1.012~3.889)是肠道准备不充分的危险因素(P<0.05),而服药后排便次数(OR:0.808,95%CI:0.708~0.922)为肠道准备不充分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 平时便秘、末次大便性状浑浊或带渣、服药后未主动运动是肠道准备不充分的危险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从而提高肠道准备质量.

    作者:杨少鹏;李志婷;徐力东;张竹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睡眠剥夺在干眼病形成中的作用

    干眼病( DED)是一种伴随眼表症状的以泪膜稳态的丧失为特征的多因子疾病,常见病因包括泪膜不稳定、泪液高渗性、眼表炎症与损伤和神经感觉异常,临床表现多为视力下降、眼部干涩、眼部异物感、烧灼感或畏光等〔1〕.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欧洲人群DED发病率为7% ~14. 6%,而亚洲人群发病率则为17% ~33% 〔2〕. 我国不同地区患病率为21. 0% ~33. 7%,但在西藏、内蒙古等高海拔地区患病率明显升高,约为50% 〔3〕. 女性较男性DED患病率更高,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4〕. 在相关研究中〔5〕,科研人员通过DED对日常生活影响( IDEEL)调查问卷发现DED会降低人们的社会、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功能,因此DED的危害不容忽视.

    作者:刘佳祥;朱佩文;邵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散结通脉方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痰瘀同治理论的散结通脉方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的影响.方法 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散结通脉方,治疗12 w.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血脂、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变化.评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TC、TG、LDL-C水平、颈动脉IMT和斑块Crouse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的散结通脉方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代谢紊乱,逆转动脉粥样斑块.

    作者:谢婷婷;郭家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抑郁患者GRmRNA、ACTH和皮质醇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isol)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0例老年抑郁患者为研究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血清GRm-RNA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TCH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Cortisol浓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老年患者抑郁程度,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GRmRN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抑郁患者的血清GRmRNA显著低于轻、中度抑郁患者,而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高于轻、中度抑郁患者,中度抑郁患者血清GRmRNA显著低于轻度抑郁患者,而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高于轻度抑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RmRNA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2,P<0.05),ACTH和Cortisol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24、0.679,均P<0.05),GRmRNA、ACTH和Cortisol与老年抑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血清GRmRNA、ACTH和Cortisol可作为定量判断老年抑郁的检测指标.

    作者:马金芳;王丽娜;平军辉;郭琴;陈永新;赵彤;李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当归四逆汤对大鼠DPN抑制作用及AGEs/RAGE的调节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AGEs受体(RAGE)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鼠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另设健康鼠为正常组.分别干预8 w后,检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病理形态、AGEs含量、RAGE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能够保护坐骨神经结构,显著降低AGEs含量、下调RAGE mRNA水平(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能够通过下调AGEs/RAGE含量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保护坐骨神经结构,进而抑制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晓晶;李欣;柳烨惠;姜丽娟;刘红;程思宇;邢日新;明容美;张文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现状及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骨质疏松(OP)性骨折的发病特点,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 武汉及周边地区178例OP性骨折患者为骨折组,男72例,女106例,平均年龄(73.24±7.84)岁;对照组为214例骨密度正常的老年人,男102例,女112例,平均(72.84±6.52)岁.分析两组OP性骨折与碱性磷酸酶、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钙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老年OP性骨折的高危因素.结果 骨折组体重指数(BMI)、握力都明显较低(P<0.05),而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较高(P<0.05);两组年龄、血压、碱性磷酸酶、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磷、血钙及血钾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0.05).骨折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证实低BMI(P=0.023;OR=0.803;95%CI 0.662~0.972)、高三酰甘油(P=0.046;OR=2.169;95%CI 1.015~4.636)、高血压(P=0.015;OR=3.275;95%CI 1.245~8.613)、低握力(P=0.036;OR=0.857;95%CI 0.742~0.991)、糖尿病(P=0.032;OR=2.765;95%CI 1.083~7.052)是导致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人发生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武汉及周边地区老年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OP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保持高BMI、控制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握力能够减少老人发生OP性骨折的概率.

    作者:李子熙;徐昊;张克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

    目的 观察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方法 选择老年亚临床甲减者8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老年甲状腺功能正常者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排除混杂因素后,促甲状腺素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1,P=0.65;r=0.006,P=0.73);对照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混杂因素后,促甲状腺素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21,P<0.05;r=0.19,P<0.05;r=0.07,P<0.05).结论 老年患者亚临床甲减可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并可以影响血脂代谢.

    作者:隆维东;赵艳;朱艮苗;黄冬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少林内功组(30例)、步行组(31例)、对照组(31例).少林内功组每天练习少林内功3次,每次约6 min,每周练习5 d以上;步行组按中等步速(80~100次/min)步行,每天步行2次,每次30 min,每周运动5 d以上;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干预其日常活动,各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3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少林内功组与步行组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3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上升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与步行均可阻止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进一步转化;在运动效率上,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优于步行.

    作者:张彤;林法财;方朝晖;韦庆波;吴云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丙泊酚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2,6-双异丙基苯酚)是一种具有起效快、苏醒快、可控性强及术后毒副作用少等优点的麻醉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手术的静脉麻醉诱导和维持. 自Mammoto等〔1〕在2002 年首次提出临床相关浓度的丙泊酚(1 ~5 μg/ml)可抑制人类癌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纤维肉瘤HT1080 细胞,骨肉瘤HOS细胞和黑色素瘤RPMI-7951 细胞)的侵袭能力以来,丙泊酚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已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课题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现结合新研究报道,对丙泊酚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余东君;邱华;单人锋;陈世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结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选取6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1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MoCA和ADL评分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MoCA和ADL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MoCA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和ADL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

    作者:于同月;郑胜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七氟烷对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氟烷对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13例全身型老年MG患者(MG组)和20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对照组).使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麻醉诱导后基线处将MG组分为无衰减MG组(n=9)和衰减MG组(n=4).吸入七氟烷浓度在开始30 min时控制在1.7%,而后30 min升至2.5%.结果 随着七氟烷的浓度上升,每串刺激的第1个肌颤搐(T1)和每串刺激的第4个肌颤搐(T4)与T1的比值(T4/T1)下降.当给予2.5%的七氟烷后,3组的T1和T4/T1较麻醉开始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七氟烷对MG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刘佳;白芸;陈晶;刘志奇;陈和伟;邱延伟;耿楠;李素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