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度干预护理对全麻术后低体温患者的影响

薛广燕

关键词:低温/预防和控制, 低温/护理, 麻醉, 全身/副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恢复期低体温的护理措施,以避免低体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4例择期腹部手术后发生低体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分别监测术前和人麻醉复苏室(PACU)时的体温,记录患者在PACU的复温时间和停留时间.结果 温度干预护理后低体温患者复温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加强对PACU患者的体温护理,可缩短患者在PACU的复温时间、停留时间,减少低体温造成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恢复期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378例经全麻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在全麻恢复期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在全麻恢复期共发生各种并发症283例,总发生率为74.86%,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有无合并症、ASA分级水平、手术类别以及手术时间与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 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恢复期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危险因素有高龄、伴有合并症、高ASA分级水平、急诊手术以及手术时间长.

    作者:李向荣;彭顺秀;覃丽华;李英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护理进展

    随着全世界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器质性疾病,是以脑萎缩、变性为主的脑部广泛性退行性病变,表现为进行性记忆、认知,智能障碍,其中激越行为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常见的行为问题[2],也是照顾者难以应付的问题之一.

    作者:崔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肿瘤病人化疗间歇期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管理

    目的 探讨肿瘤病人化疗间歇期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管理方法.方法 将86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隔1周用6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5ml行正压冲管.实验组采用隔3天用20ml生理盐水行脉冲式冲管,再用1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5ml行正压冲管,对照组每周更换肝素帽1次,实验组每3天更换肝素帽1次.结果 对照组导管感染率28.0%、导管堵塞率41.9%,实验组导管感染率14.0%、导管堵塞率2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实验组采用换药和冲管方法能有效降低化疗间歇期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率和堵塞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使病人顺利完成4~6疗程化疗.

    作者:龙优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体颅骨的深低温保存及颅骨修补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自体颅骨的深低温保存方法和颅骨修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应用深低温(-70℃)保存自体颅骨并成功施行颅骨修补术30例,护理配合顺利.术后随访观察头颅外观并行X线和CT检查骨质愈合吸收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无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颅骨外形修复满意,长期随访骨质无明显吸收.结论 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行颅骨修补术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良好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是颅骨修补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慧;方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静脉吸毒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手术后护理

    近年来吸毒人数增加,吸毒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也较过去增加.静脉药瘾性心内膜炎病人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使病人在以后生活中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院2003年8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8例静脉吸毒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现将手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雪梅;杜威;林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术室运送手术病人方式探讨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舒适护理的广泛开展,传统的手术病人运送方式,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如推床运送病人增加手术病人对手术的恐惧,运送时间长、手术延迟开始;人员紧张、推床数量有限、延误病人运送等[1],甚至发生因操作不当发生病人坠床事件.为了解手术病人护理需求,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2007年7月~8月对住院择期手术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对手术病人不同运送方式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玉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家庭支持系统对截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系统对截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5例截瘫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和康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75例截瘫患者中,高家庭支持占68%,家庭支持程度对患者康复有影响(P<0.05).结论 家庭支持系统直接影响截瘫患者的康复.

    作者:孙正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54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治疗前、治疗3天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2、 PaO2、 SaO2)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PH值、PaO2升高,PaCO2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玉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随着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治疗技术的提高迅速增加[1].糖尿病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2].

    作者:熊云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乳房肿块切除等待病理结果期间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房肿块局麻下切除病人等待病理结果期间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局麻下乳房肿块切除等待病理结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其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 两组心率、血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减轻乳房肿块局麻下切除等待病理结果期间病人的焦虑,尤其对心脏病及高血压病病人更为有益.

    作者:李国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

    本文探讨应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应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22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并对其副作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应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治疗过程顺利,控制癫痫持续状态有效率达90.9%,副作用少,无严重并发症.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作者:余祖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洗必泰在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洗必泰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0.12%洗必泰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对口腔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口腔护理液的护理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0.12%洗必泰在消除口腔异味,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口唇干裂的发生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结论 0.12%洗必泰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刘雪;徐仲璇;李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特区糖尿病患者自护知识的需求与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特区糖尿病患者自护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知识来源、就诊意向,为进一步制定科学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31~80岁糖尿病患者180人的知识来源、就诊意向及自护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及格率分别为71.11%、92.22%、68.33%,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其知识、行为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6.11%迫切需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依次为紧急处理、家庭护理常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送院指征;患者知识来源依次为医护人员、科普书籍、自身经验.来自社区护士仅13例,占7.22%;患者认为佳的知识获取途径为社区健康中心热线电话、针对性科普手册等.结论 特区糖尿病患者需要获取糖尿病的自护知识.其知识、行为有待提高,应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多途径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自护知识与行为的教育.

    作者:李丽娟;陶艳玲;杨毅华;陈丽璇;骆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配合.方法 局麻下对28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结果 28例帕金森病病人中,显效22例,有效6例.病人肢体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运动障碍术后明显改善,6例发生并发症,无l例死亡.结论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不仅定位精确,毁损灶小,而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加强手术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程宗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80例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在正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遵医行为的干预.结果 经过干预,高血压判断标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3.75%上升至85%(P<0.001).其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戒酒)和遵医行为有显著改善(P<0.001).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21.6mmHg, DBP下降15.3mmHg,血压控制率从41.25%上升至71.25%.结论 规范定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作者:宋小林;宋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方法 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密切观察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的动态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 术后血尿19例,血便6例,直肠动脉大出血4例.结论 通过术前预防措施,术后细致病情观察,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大出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曹群朵;陈月英;王芳;彭艳红;吴秀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婴儿浅静脉留置针漂浮置管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婴儿浅静脉留置针漂浮置管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观察对象按照序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漂浮置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法.结果 实验组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置管成功率86%,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采用漂浮置管法能有效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

    作者:茅爱芳;王宏琴;张美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的观察和护理分析

    目的 系统分析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和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对290例小切口和120例传统切口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对术中意外伤、术后并发症、残留结石、术后一般情况和护理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禁食时间等,小切口组(MCE组)均少于传统切口组(OCE组);术后血浆管引流量,MCE组亦少于OCE组,两组T管引流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CE组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术后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手术是一种有效、预后良好、恢复时间快的手术方式,密切观察T管、血浆管引流,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及早处理.

    作者:刘惠蓉;郝芳;杨亚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全心脏原位移植的手术配合

    总结全心脏原位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2005年4月~2006年12月,我院为4例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患者施行了全心脏原位移植,由于手术配合人员术前熟悉手术步骤,术中迅速准确无误为术者提供手术器械及材料,并主动参与心肌保护,尽管全心脏原位移植与标准原位移植和双腔静脉原位移植相比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技术更复杂,但手术经过顺利,并全部获得成功.

    作者:李进;石曼丽;鞠秀兰;顾月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损伤情况的调查及防护对策

    作者:袁亚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