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峰;张殿印;侯玉芹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90例,手术后给予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即:除基础护理外,还应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功能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并对临床效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合并肺炎、关节僵硬、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12例患者痊愈,其余75例患全部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临床总有效率达96.7%.结论 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对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的痊愈密切相关,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梅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生理性腹泻是指6个月以下婴儿,生后不久及腹泻,除大便次数多外无其他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病因有母乳中PGE2、脂肪含量过高和婴儿乳糖酶分泌不足等因素,采取对母亲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或对婴儿喂养方式调整、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应用等方法治疗,可改善腹泻症状或治愈腹泻.
作者:曹其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血液细胞学分析是临床在诊治很多种疾病时常会用到的一项检查,医师通过对检查结果的分析以判断病情,有利于临床诊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此项检查的质量控制水平比较一般,导致检测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影响诊断,容易造成漏诊及误诊.因此,如何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总结我站多方位的控制措施,从检查操作的各个细节入手,以指导临床实施准确度较高的检查,提高其诊断价值.
作者:贾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多巴胺、硝普钠、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将9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硝普钠、托拉塞米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5.71%,对照组有效率61.22%.结论 多巴胺、硝普钠、托拉塞米注射液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彭刚;李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我院自行研制的腰椎间盘治疗仪应用临床后所取得的效益十分显著.临床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又无毒副作用,花钱少、疗效快、确切等优点,不失为一种特色疗法.有近500人受益,有效率达95%.
作者:赵加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意义.方法 对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联合用药1~2个疗程,复发率3.97%(5/126).其中32例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妊娠率为68.75%(22/32).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低,妊娠发生率高,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悫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在子宫内环境及分娩过程密切相关.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缺氧而引起窒息.本文笔者从长期事护理工作中总结如下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与比较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本文选择了8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只采用培哚普利进行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排出量、心率、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经、小轴缩短率、A峰/E峰比值、每搏量.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心率、血压均有所下降(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均有较明显的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经无明显的变化(P>0.05);A峰/E峰比值均有所下降(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心排出量、每搏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上升(P<0.01).结论 与单纯使用培哚普利相比,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疗效显著,更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UⅡ诱导的CFs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及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F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羟脯氨酸进行测定.结果 CFs培养上清中羟脯氨酸含量随着UⅡ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各组别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基础状态组,而低于10-8组羟脯氨酸含量.结论 UⅡ可促进CFs分泌胶原及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PKC/MAPK/CaN途径实现其作用的.
作者:王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加饮水疗法治疗羊水过少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孕30~36周行B超检查确诊为羊水过少的孕妇120例,每日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500mL、0.9%生理盐水500mL、乳酸林格氏液500mL、10%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2g静滴,并嘱每日饮水2500mL,连续7d.结果 7d后复查B超测定羊水指数(AFI),AFI增加>2cm者102例(显效85%);AFI增加>1cm者12例(有效10%);无效6例,总有效率95%.结论 静脉输液加饮水疗法治疗羊水过少,其简单、有效、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妊高症全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孕、产妇特有的疾病,多发生于妇女妊娠20周与产后2周.本文将从将从妊高症的成因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邦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克罗恩病又称炎症性肠病,病因不清,多见于回肠末端,病变可局限于肠管的一处或多处,成节段性分布,发病以年轻者居多.在护理上,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变化,及时提供信息,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4月~2011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因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各46例,观察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 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1~2次,持续服用30d.疗程结束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并检测Hp,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41例(89.13%),对照组有效34例(73.9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5例(10.86%),对照组21例(45.6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是一种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生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高频超声能够鉴别乳腺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病变,高频超声不仅可以扫描乳腺的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肿块,而且还可以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号,检查灵活简便,反复应用,检查费低,准确率高,适合进行乳腺疾病的普查.
作者:刘晓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佐治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8例确诊为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纠正酸中毒,鲁米那和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佐以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佐治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增加心及脑灌流量,改善微循环,改善因窒息而损伤的脑、心、肾等脏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桂海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正在全国展开,作为医院的企业如何配合医院的医改,使医院和企业本身都能有所收益,并能持续发展,这成为了一个课题,需要医院企业应对.本文结合本公司这些年的实践,探索医院企业在公立医院改革中作用谈一些体会.
作者:徐梁;林志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出现比较频繁,经常由于各种因素致使漏诊和误诊;为了减少或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并为临床恶心呕吐提高科学依据.方法 从我院恶心呕吐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导致恶心呕吐的病因较多,比如肝功能损害、粪石梗阻、12指肠溃疡以及急性阑尾炎等都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现象.
作者:王娜;赵娜;高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并通过不同的维护与治疗手段来研究正确、有效的预防方式,并为相应的产后大出血的急救以及避免提供可行的方案.方法 针对我院从2008~2011年3年内收治的252例产后大出血的案例进行总结性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其出血原因,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统计学依据.结果 在针对不同的出血原因的分析方面得到因为子宫收缩异常而操作的产后大出血占到%的比例,由于胎盘异常而造成的产后大出血为5.6%的比例,由于软产道损伤而造成的产后大出血占到%的比例.结论 针对对出血原因的判断在引产与接生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的预判能够有效的增加对产后出血情况的预测进而降低由于产后出血带来的产妇死亡情况.
作者:邓丽琼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用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对其安全性,各种指标做出分析.方法 对医院近期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这种支架置入法进行联合康复治疗,观察每位患者的治疗状况和恢复情况并做出分析.结果 在接受了支架置入治疗法后,5例患者完全治愈,14例有显著疗效的患者,7例效果较好的患者,2例没有任何好转,总有效率在90%左右.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神经缺损程度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支架置入治疗法对于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疗效,是一个安全,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新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评价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为制订适合社区的高血压干预策略,建立科学的综合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社区中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建档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干预组进行建立个人档案、开展健康讲座、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的高血压教育及指导饮食习惯,运动行为的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为期1年,再对两组患者的血压、靶器官的损害情况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经过社区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血压稳定控制及器官的损害上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社区干预方法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的综合干预,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率,更好的稳定控制血压,防止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作者:郑建钢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