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IL-2、IL-4、IL-6水平与胃肠功能的影响

李义

关键词: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急性胆囊炎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C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炎症指标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TGCD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取胆囊造瘘术进行治疗,PTGCD组30例在超声辅助下行PT-GCD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6水平,并记录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结果 PTGCD组患者均经一次置管成功,术后无明显不良并发症.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L-4、IL-6水平均有所上升,但PTGCD组上升的幅度较小.IL-2水平均有所降低(均P<0.05).PTGCD组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GCD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肠胃功能恢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ERG和鼠双微体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ERG蛋白和鼠双微体(MDM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为前列腺癌标本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或SP法检测组织标本的ERG蛋白和MDM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 χ2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RG和MDM2表达与前列腺癌分级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ERG和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47.9%,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未见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G和MDM2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分级不相关(P>0.05);但ERG与MDM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1,P=0.001).结论 ERG和MDM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前列腺癌中ERG蛋白表达与MDM2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说明这两个蛋白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刘家赵;孛茹婷;杨文君;刘玲玲;姬广海;郑义;李鹏;蔡磊;陈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结肠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 检测结肠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的表达,观察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103例结肠腺癌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HIF-1α、MMP-14和CD34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中HIF-1α、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D34标记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HIF-1α、MMP-14的阳性率、MVD值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MVD值与肿瘤的大径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HIF-1α和MVD、MMP-14和MVD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 结肠腺癌中HIF-1α和MMP-14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可能对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马新福;刘梅;戈锐;赵久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条件的选择

    目的 探讨分离及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佳条件.方法 选取不同周龄(2、3、4、8 w)的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对不同的培养基(L-DMEM、DMEM/F12),血清体积分数(7.5%、10%、12.5%、15%、17.5%),首次换液时间(48、72、96 h),换液方法(全换液、半换液)分组进行培养,每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数目的变化,细胞融合80%~90%时进行消化计数,记录达到传代要求的时间,取第三代细胞绘制BMSCs生长曲线,各组间免疫荧光检测CD34、CD44的表达率.结果 ①第2~3周SD大鼠达到传代要求时BMSCs数目多、所需时间短,第8周BMSCs含量明显减少,难以形成集落生长,细胞融合不到50%;DMEM/F12培养基中的细胞贴壁早、活性强,L-DMEM培养基中的细胞生长缓慢,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72 h全换液和48 h半换液组细胞数目多,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全换液细胞数目少,72 h半换液杂细胞多,细胞呈全分布,二者增值速度慢,与前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体积分数越高细胞生长分化越快,时间越短,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代培养中高体积分数的细胞易老化.②接种圆形BMSC培养6 h后贴壁,分化成圆形、类圆形或多角形;72 h后有少量短梭形、星形细胞分散、贴壁生长,部分细胞伸出一支或多支伪足,类似于成纤维细胞;约6 d后BMSCs细胞集落呈放射状排列,伸出长短及粗细均不规则,伴形态各异的伪足、细胞胞核大、核仁清晰;约10 d细胞能融合80%~90%培养面;传代后24 h内可见细胞已完全贴壁,3 d可见以梭形为主的细胞铺满80%~90%培养面;经过1~2次传代后,细胞呈放射状或平行排列,形态趋于一致.③传代2 d后,细胞缓慢生长,处于生长停滞期;3 d起细胞转入对数生长期,4~5 d至高峰后转入平台期,细胞倍增时间约39.5 h.④传代BMSc存在CD44抗原表达,阳性率98.3%,而CD34呈阴性表达.结论 全骨髓贴壁筛选法是一种获得高纯度BMSCs简单、有效的方法;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SD大鼠育龄为2~3 w,接种密度80%~90%培养面,培养基为DMEM/F12,合适血清体积分数为10%,72 h首次全换液)BMSCs在体外生长状态良好,增殖速度快,DAPI可作为标记BMSCs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可作为细胞免疫组化的基础染色.

    作者:李倩晓;那荣妹;刘百亭;于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31 I标记槲皮素对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辐射增敏作用

    目的 探讨131 I标记槲皮素对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 利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观察131 I-槲皮素对裸鼠种植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应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γ-H2AX变化.结果 三种药物对DRO增殖的抑制强弱顺序为131 I-QU>QU>131 I且抑制作用与药物剂量及作用时间均呈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药物后治疗组肿瘤体积被明显抑制,从第3天开始,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28天的抑瘤率约为66.51%.免疫荧光显微镜测试显示槲皮素会影响γ-H2AX集落形成.结论 体外和体内的研究表明131I标记槲皮素能增强131 I的内放疗敏感性,细胞用槲皮素预处理后显著增加了γ-H2AX的持续时间.

    作者:闯振蕾;王玉君;余红波;曲昌发;崔亚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良姜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高良姜素组.卵白蛋白致敏并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良姜素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肺内炎症细胞评分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血清TNF-α含量、肺组织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良姜素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 高良姜素可降低哮喘小鼠TNF-α的表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作者:谷奕诺;吴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PWV与ABI为主要内容的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攀升,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1〕. 人们对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动脉硬化的检测技术实现了由有创到无创的跨越〔2〕. 作为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的主要内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踝臂指数(ABI)不仅对动脉硬化人群的血管评估意义重大,且对无症状的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分层评估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红梅;金慧实;梁家彩;张驰;姜宏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丁苯酞(NBP)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IR组以及NBP组各20只,另将NBP组根据NBP的用药剂量分成小剂量组(20 mg/kg)6只、中剂量组(40 mg/kg)7只、大剂量组(80 mg/kg)7只.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IR模型,对比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及凋亡细胞数,各组大鼠的caspase-3表达以及NBP组大鼠经不同剂量NBP处理后的caspase-3表达.结果 NBP组和IR组脑梗死体积及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高于Sham组,NBP组明显低于IR组(P<0.05).NBP组和IR组皮质和海马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Sham组,NBP组明显少于IR组(P<0.05).中剂量及大剂量组皮质和海马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明显少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NBP对于大鼠局灶性IR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还可有效降低caspase-3的表达,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库亚萍;周盛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的损伤及机制.方法 在1%O2+5%CO2+94%N2条件下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3、6、12、24、48 h,并以正常大鼠心肌细胞株作对照,使用台盼蓝进行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监测心肌细胞生长状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印迹法检测线粒体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坏死程度.结果 缺氧状态下,随着缺氧时间的不断增加,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的细胞生长、存活率均明显降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器结构明显损伤,ROS水平升高,线粒体细胞色素释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LDH的释放率明显增高.结论 缺氧会造成大鼠心肌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形态改变及心肌线粒体损伤,终导致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作者:宋佳卉;牛楠;朱明星;佟雪琪;赵殷奇;徐士梅;宋熔;赵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绝经期早期OSAS受试者87例、绝经期晚期OSAS受试者86例.测量受试者颈围、腹围;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评价受试者嗜睡程度;多导睡眠监测法检测受试者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低通气占AHI的比例,夜间低血氧饱和度(SpO2),长呼吸暂停时间;晨起检测受试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进一步在两组受试者中进行颈围、腹围以及收缩压,舒张压与AHI的相关分析.结果 与绝经期早期组相比,绝经期晚期组表现出嗜睡程度更高以及更高的AHI;低通气所占AHI比例在绝经早期组意义明显高于绝经晚期组(P<0.001),夜间低SpO2在绝经晚期组较绝经早期组表现为更低(P<0.05),长呼吸暂停时间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围和收缩压绝经晚期组高于绝经早期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腹围与AHI呈正相关(r=0.914,P<0.001);AHI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822,P<0.001).结论 绝经期女性OSAS严重程度随绝经期延长逐渐加重;肥胖是绝经期女性OS-AS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减体重或为预防和治疗绝经期女性OSAS的重要措施;绝经期女性OSAS严重度增高可提高高血压的风险.

    作者:匡冬梅;袁海波;张征骄;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江苏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险的影响

    作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人口老龄化不仅意味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同时也意味着整体人口结构的衰老,这势必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首当其冲〔1〕. 本文以江苏为例,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年龄分为超高龄组(≥80岁)和对照组(<80岁),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采用尿激酶静脉滴注,以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与疾病体征情况为依据评判治疗效果,分别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3 d、1 w和半个月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统计并发症及死亡的情况.结果 两组有效率、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龄不应该成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作者:李静;刘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3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PCT组(A组)及常规治疗组(B组);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按照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B组由经治医师按照AECOPD诊治指南及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率、二重感染率及临床有效率.A组根据影像学分为AECOPD合并肺炎组(A1组)和单纯AECOPD组(A2组),对血清PCT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二重感染例数均低于B组(P<0.05);A1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A2组(χ2=6.414,P<0.05);PCT取0.180μg/L时能鉴别AECOPD是否合并肺炎,诊断的敏感性为64.5%,特异性为71.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 0.587~0.826,P=0.002).结论 AECOPD患者入院后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能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天数,同时减少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降低二重感染率;血清PCT水平能协助判断AE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炎.

    作者:石建邦;吴健卫;徐非洲;刘恋;张佳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中的应用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86例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替格瑞洛组、联合药物组,比较3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PCI术后即刻冠脉血流TIMI分级、矫正TIMI计帧(CTFC)、心肌染色分级(MBG)、术后90 d心脏超声指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结果 用药24 h后联合药物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与替格瑞洛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药物组即刻冠脉血流TIMI分级、CTFC、MBG较对照组、替格瑞洛组明显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替格瑞洛组比较,联合药物组术后90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少(均P<0.05);联合药物组9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P<0.05),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中联合应用替格瑞洛与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提高即刻冠脉血流和心肌微循环水平,改善心功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健发;于雁飞;黄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直接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和(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在术前10 min注射纳米碳混悬液,然后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和(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腺素(PTH)与血钙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淋巴结清扫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H与血钙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应用于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可提高清扫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效调节PTH与血钙水平.

    作者:王岩;王培顺;李淑琴;王昭昕;周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 APN)是脂肪细胞所特异性分泌的一类糖蛋白,它也是调节机体脂类代谢及血糖稳态的重要因子. 已知结论显示,APN可以抗动脉硬化,促进骨骼肌的脂肪酸氧化和葡萄糖的吸收,同时抑制肝糖的生成,改善胰岛素抵抗( IR). 此外, APN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 T2DM)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本文现将此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毛宇;鲁晓平;韩立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预测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预测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价值.方法 132例ASTEMI患者按照血清25-(OH)D3水平分为25-(OH)D3缺乏组(B组,<50 nmol/L,n=54)及25-(OH)D3正常组(A组,≥50 nmol/L,n=78),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MVA的发生率.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MVA发生的关系,并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3水平预测MVA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比例较高,Killip心功能分级较差(P<0.05);B组入院时血糖、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A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A组(P<0.05);MVA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显示,25-(OH)D3水平与入院时血糖、血清BNP、cTnI、CK-MB、hs-CRP呈正相关(P<0.05),而与LVEF呈正负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3缺乏(<50 nmol/L)是ASTEMI患者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7,95%CI:1.033~1.30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预测MV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77.9%,佳诊断截点为42.30 nmol/L.结论血清25-(OH)D3缺乏可能是ASTEMI患者发生MVA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当重视血清25-(OH)D3水平的检测,及时补充VitD以降低患者MVA的发生风险,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魏秀邦;赵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采取抗青光眼局部药物点眼个体化治疗的35例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治疗前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眼压(IOP)和视乳头杯盘比值(C/D)和视野间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经药物治疗后患者眼压得到显著改善(P<0.05),而患者治疗前后RNFL厚度、C/D比值和视野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个体化给药可显著降低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且能维持患者长久可用视力.

    作者:关怀英;张大卫;孔凡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生存素(Survivin)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Caspase)3的表达,关注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及与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 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16例乳腺增生术后切除的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Survivin、Caspase3和Ki67的表达.结果 Survivin、Caspase3和Ki67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Survivin、Caspase3和Ki67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Survivin和Caspase3的阳性率与脉管累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urvivin和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性,Caspase3和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异常表达参与病变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可以调节Ki67标记的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郭通;葛斌;高睿心;刘军;陈文静;闫卫刚;王婧欣;史蓬亮;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合并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1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单纯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施以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分析记录两组干预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两组相关措施实施后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餐后血糖、TG和空腹血糖水平以及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相关干预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情绪控制、坚持运动、正确服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自我监控以及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指标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能够高效控制病患血脂以及血糖,使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相关遵医行为获得显著提高.

    作者:杨秋;任毅;任伶俐;崔素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联合检测在诊断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ACS患者141例(ACS组),冠心病(HD)患者(除外ACS)110例(CHD组),健康体检者150例(健康对照组),其中ACS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57例(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84例(AMI组),分别进行血清Mb、cTnI、CK、CK-MB和hs-CRP检测.结果 ACS患者血清Mb、cTnI、CK-MB和hs-CRP检测值均高于CHD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AMI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均高于UA组、CH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Mb、cTnI、CK-MB和hs-CRP联合检测对ACS诊断的阳性率高于只检测其中任意一种指标或两种指标.结论 ACS患者血清Mb、cTnI、CK-MB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Mb、cTnI、CK-MB和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ACS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曾桂芬;徐宝灵;刘行超;罗厚龙;农妍;李世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