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高振;李风森;高攀俊;吕坤;马珊珊;卢勇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AD患者按照入院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40例):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普通治疗组(40例):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40例):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经颅电刺激;各组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8、12、16、20、24 w进行AD痴呆评定量表(ADAS-cog)、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测定.结果 对照组、普通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ADAS-cog及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24 w后与对照组及普通治疗组治疗24 w后ADAS-cog、MMSE及ADL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D的疗效肯定.
作者:陈炜;蒋凌飞;吴林;邢俊娥;梁健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不同模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接受LFHD 3个月后再接受HFHD 3个月,均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 h,超滤不超过体重增长的5%,采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情况及阶段性(3个月为1个阶段)相关血清学化验指标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FHD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有明显下降,且对透析3、4 h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LFHD(P<0.05),而LFHD前、后血压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HFHD后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肌酐(Scr)水平下降,同时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升高(P<0.05).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执行HFHD血压控制水平明显好于LFHD,且部分血清学指标有所改善.
作者:魏学婷;白久旭;张妍;崔汉民;张晓玲;曹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血流动力学及容量复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118例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随机分予以Vigileo监测的观察组以及常规监测的对照组,复苏前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基础体征及干预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复苏前比较,复苏及液体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升高明显,每搏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SVR)则降低明显(P<0.05).复苏前,两组患者的基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升高明显,心率(HR)、机械通气时间、复苏时间及并发症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仅1例(1.69%),而对照组发生4例(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Vigileo监测,可较好地对于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进行监测,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容量复苏及液体管理.
作者:赵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行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9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诱导麻醉后,对照组泵注给予生理盐水,试验组泵注给予右美托咪定.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术后1、3 d进行评分,统计并比较两组MMSE评分.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后3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3 d血清NSE、S100β蛋白及TNF-α水平.结果 试验组术后3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3 d 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3 d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TNF-α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试验组S100β蛋白、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明显改善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血清NSE、S100β蛋白及TNF-α水平.
作者:林柳蓉;吴冰冰;林兰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睡眠实验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首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主观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广西区人民医院广西睡眠呼吸疾病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查确诊OSAHS患者,符合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适应证者86例,在睡眠实验室进行首次nCPAP治疗后,给予接受性问卷的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3例患者接受性良好,19例接受性一般,4例接受性差.影响患者接受性的因素主要是治疗时的睡眠状态、治疗后精神状态的改善,夜尿减少;而性别、年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SaO2低于90%、80%的低氧时间、nCPAP压力水平、治疗前嗜睡评分无明显关系.结论 重视OSAHS患者首次治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提高其接受性和顺应性.
作者:陈婷;刘建红;唐华林;全志豪;雷志坚;梁碧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心脏病患者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患者78例,随机单盲法分为A、B组各39例,A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混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b)〕、免疫状态〔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及CD4+/CD8+比值〕、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肺部感染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死亡患者,A组治疗后ALB、TP、Hb高于同组治疗前及B组同期(P<0.05),治疗后免疫状态指标IgG、IgA、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及B组同期(P<0.05),CD8+低于治疗前及B组同期(P<0.05),各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随访1年,A组总有效率(4.87%)高于B组(7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患者,建议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兵;朱晓菡;林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包合材料,制备葶苈生脉方中白术、桂枝的挥发油成分包合物,以改善其难溶性、不稳定性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 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分别采用搅拌法、研磨法制备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物收得率、含油率、包合率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技术指标,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优选佳工艺.结果 包合佳工艺为:挥发油与HP-β-CD比例为1:10,2倍水量,研磨2 h达到佳效果.结论 该工艺制备的挥发油包合物的包合率高,方法简便、可行,为葶苈生脉方开发成现代中药制剂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王红芳;张静宜;侯芳洁;李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不同糖代谢水平人群恶性肿瘤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0岁及以上当地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利用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回顾性收集恶性肿瘤患病信息.结果 共调查10 504人,新检出糖尿病702人,检出率为6.68%;恶性肿瘤患病89人,患病率为8.47‰.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恶性肿瘤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为(5.14±0.65)mmol/L,糖耐量2 h血糖平均为(6.78±2.66)mmol/L.65岁及以上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2 h血糖均高于20~64岁中青年人(P<0.05).结论 老年人群是糖尿病和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应焱燕;纪威;崔军;李小勇;王红飞;林鸿波;李辉;徐景野;周伟艳;许国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衰老的自由基假说〔1〕是衰老机制的经典假说之一,其认为当自由基的量超过体内酶和非酶抗氧化系统的还原能力时,机体将处于应激状态,DNA、生物膜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发生损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由基清除机制呈退化的趋势,导致机体衰老.支持和质疑这一假说的论文和综述颇多〔2~5〕.近期在Cell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衰老标志物的综述中〔6〕,作者列举了九大方面的衰老标志,其中基因组不稳定、蛋白质稳态丢失及线粒体功能紊乱与活性氧有直接的关系,即DNA损伤和端粒损耗通过53抑癌基因(p5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PGC)1α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活性氧(ROS)增加,导致蛋白质、脂质氧化和DNA损伤加重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机体氧化还原调控是衰老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俞宛君;马骋;阮清伟;俞卓伟;何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以行动研究为指导,通过提高老年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依从性,促进关节恢复的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法 纳入78例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为提高组和对照组,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干预方法,通过为期2轮循环,提高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于术前和干预后分别测定患者的髋膝关节功能状态和早期活动依从性问卷得分,并统计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术前提高组髋、膝关节功状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髋(36.12±12.24)分 vs(37.80±8.15)分,t=0.524,P=0.55;膝(33.24±10.10)分 vs(30.18±11.60)分,t=0.746,P=0.46〕.提高组早期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84.72%vs 68.06%),髋膝关节功能状态得分高于对照组〔髋(79.44±9.12)分vs(68.52±10.30)分,t=3.729,P<0.01〕,膝(87.20±8.65)分vs(78.18±9.22)分,t=3.352,P<0.01〕,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 vs 14.63%,χ2=3.986,P=0.046).结论 行动研究指导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进一步改善关节功能恢复状态,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尹慧珍;山慈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迁移海南五指山市的北方退休老人在冬季避寒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特征.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并通过CNKI期刊网收集迁移海南避寒期北方退休老人的体育锻炼情况.结果 迁移老人都能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体育活动1~2次占18.0%;3~4次占68.0%;5次以上占14.0%.老人们对体育健身、预防疾病和健身娱乐价值的认知具有趋同性,达到了很高的比例,分别为31%、29%和13%.和家人或和居住区相识者一起锻炼的退休老人为27%和33%.而参加社区组织的人数比例非常低,不到10%.退休老人多选择广场健身舞、健身操和散步、跑步等体育项目.结论 迁移老人均有参加体育锻炼良好的习惯;对体育健身,娱乐价值的认知正确;参加体育活动的自发性特征明显,选择健身锻炼项目既考虑身体健康的实用性,也考虑体育休闲的经济性.
作者:符运猛;马维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编制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并检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南昌市220名失能老人作为预试验的调查对象,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条目分析,检验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等进行评价.结果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Cronbach总系数为0.957,2 w后问卷总的重测信度为0.857.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判定问卷的结构效度,提取5个公因子,37个条目,条目负荷系数在0.527~0.938,5个因素可解释的总方差为71.268%.结论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现状.
作者:徐萍;刘燕玲;徐娜;钟清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尽管目前在心力衰竭(HF)的治疗有很大进展,然而由于HF患者的5年死亡率依旧超过50 %,使其已经成为比癌症更致命的疾病〔1〕.过去的10年中,干细胞移植已成为一种在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中极有前途的方法.多种类型的干细胞已被用于临床前动物模型和人类在修复因HF损伤的心肌细胞中〔2〕.本文总结了目前临床进行的围绕干细胞治疗HF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骨髓间质前体细胞(MPC)以及ixmyelocel-T治疗HF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对干细胞作为一种治疗HF的新药在前期临床试验中的结果进行简单综述.
作者:黄纬凌;杨俊;杨简;杨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及其与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联合检测对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正常体检者和肾病患者血清CysC、β2-MG、BUN和SCr水平,并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对研究对象分组,分析4项指标间的差异及联合测定对肾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CysC与β2-MG水平在肾功能轻度损伤时开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伴随肾功能损伤程度其水平升高越多,而BUN、SCr在肾功能损伤早期无明显变化,中、重度损伤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2-MG、BUN、SCr与CysC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均P<0.01).结论 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测定及动态观察CysC、β2-MG、BUN、SCr水平对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垚;林一民;傅小燕;黄学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弥漫大B淋巴瘤(DLBCL)发病风险及亚型的相关性.方法 DLBCL患者108例,根据病理亚型分为活化B细胞型组(ABC组)和生发中心型组(GCB组)各54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5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ERCC119007 T>C和ERCC18092 C>A位点多态性检测,分析E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DLBCL发病风险及亚型的相关性.结果 3组ERCC1基因型中19007 T>C的TT和CT+CC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092 C>A的CC和CA+CC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单体型中2种单体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体型C-C-C降低了个体DLBCL患病的风险(OR=0.589,P=0.039),单体型T-C-T则提高了个体DLBCL患病的风险(OR=0.915,P=0.025);TT和CT基因型发生不同亚型DLBCL发病危险明显高于CC基因型,且高分化和高分期患者的CT+CC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低分化和低分期患者(P<0.05).结论 ERCC1基因19007 T>C位点多态性与DLBCL发病风险及亚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携带该基因2种不同单体型的个体在DLBCL发病风险及亚型患病风险上存在差异.
作者:苏蕊;黄耘;王思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黄斑区脉络膜分水带区(CWZ)的血液流体力学特点.方法 选择渗出型AMD 40例,其中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NV)47只眼,萎缩型AMD 10例20只眼;另选取年龄与AMD患者相匹配的无AMD患者40例80只眼作为对照组.AMD组、对照组均行眼底照相、荧光眼底造影(ICGA)、吲哚菁氯脉络膜造影、彩色超声Doppler血流检查和血液黏滞度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D组和对照组相比全血黏滞度升高(P<0.01),渗出型AMD与萎缩型AMD相比全血黏滞度升高(P<0.01).渗出型AMD组与萎缩型AMD及对照组比较,渗出型AMD组CWZ区的颞侧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速度下降、血流阻力增加(P<0.01).结论 渗出型AMD黄斑脉络膜CWZ可能存在脉络膜灌注障碍.
作者:张雅涵;魏丹;韩宁;高林林;李亚萍;刘早霞;苏冠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潍坊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潍坊地区农村老年人550名,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和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潍坊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4个维度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P<0.05);疾病状况、经济收入和居住类型是提高生理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年龄和性别是降低得分的主要因素;经济收入、居住类型和疾病状况是提高心理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居住类型和子女回家的频次是提高社会关系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家庭和睦程度和子女回家的频次是环境领域提高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潍坊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较低,应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改进相关服务和社会支持,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德春;迟丽华;李万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亚硒酸钠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20和 HCT116,用1.25、2.5、5、10、20 μmol/L的亚硒酸钠处理细胞48 h,CCK8试验检测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10、20 μmol/L的亚硒酸钠作用于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 12、24、48、72 h后,CCK8试验检测亚硒酸钠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10、20 μmol/L的亚硒酸钠作用于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 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20和HCT116的抑制率增大,具有浓度依赖性,亚硒酸钠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20和HCT116的IC50分别为(5.060±1.01)、(6.701±1.21)、(7.471±1.47)μmol/L,后期选择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为研究对象;10和20 μmol/L的亚硒酸钠对细胞的抑制率在各个时间点都显著高于0 h抑制率(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增加;10、20 μmol/L的亚硒酸钠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0 μmol/L,具有浓度依赖性(P<0.01),细胞中p-AMPK和Bax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0 μmol/L组,p-mTOR和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0 μmol/L组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 亚硒酸钠能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使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上升,可能与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有关.
作者:廖漓漓;何少忠;涂江江;齐广莹;陈莹;张剑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血清摄食抑制因子(NSF)-1、脂联素(ADP)和瘦素(LEP)浓度,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血糖、血脂、肥胖的关系.方法 糖尿病(DM)组40例、高脂血症组(HH组)患者42例、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组(DH组)患者42例和健康对照组(N组)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NSF-1、ADP、LEP浓度,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分析NSF-1、ADP、LEP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体重指数(BMI)、FBG、TC、TG等的关系.又将所有受试者按BMI≥24 kg/m2或<24 kg/m2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析两组之间三个指标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血清LEP水平 N组均显著低于DH组、HH组(P<0.05),DH组明显高于DM组(P<0.05);血清ADP水平N组均显著高于DM组、DH组和HH组(P<0.05);血清NSF-1水平在N组、DM组、DH组和HH组中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SF-1与ADP呈负相关.结论 NSF-1与ADP水平密切相关,两者与机体糖脂代谢和肥胖均有重要的关系,LEP在肥胖和高脂血症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朝菊;霍丽静;王树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护骨素(OPG)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T2DM组),4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应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ELISA法检测血浆血清OPG含量.结果 与NC组相比,T2DM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MT及血清OPG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颈动脉IMT与血清OPG均有相关性.T2DM组血清OPG与IMT、FPG、HbA1c、HOMA-IR具有线性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年龄、收缩压(SBP)、血清OPG呈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年龄、(SBP)与血清OPG是影响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的相关因素.
作者:应长江;周晓燕;周冬梅;凌宏威;孙娟;范静静;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