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彦伊
作为医改的受益者,如今的县医院发展迅速,空前繁荣.但因为有很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在县医院繁荣的背后还隐藏着不少急需化解的矛盾和危机.本文从基本建设、组织编制、救治能力、医患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县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避免乐极生悲.
作者:马金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文化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事业发展是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一直坚持的.陈院长介绍,长期以来医院着力打造医院自身文化,力争以先进的医院文化造就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从而增强院所职工的凝聚力,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促进医院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秦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ICU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以及针对职业伤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方法 统计我院2012年1~5月ICU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伤害的例数和种类,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结果 经统计,锐器伤和心理压力为普遍,采取防护措施后得到改善.结论 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能够降低职业伤害,减轻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春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输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特殊医疗措施.目前人造血液尚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临床用血只能靠健康人体捐献.过去,临床用血来自个体卖血,为了卖更多钱,卖血者往往弄虚作假,隐瞒病史,甚至冒名顶替,重复多次卖血,严重影响了血液质量和供血者的自身健康.因此,世界各国的无偿献血系统在逐步完善.
作者:《中国卫生产业》编辑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如何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方法 对21例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1例会阴伤口子宫内膜碎片没有清洗干净,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结论 不彻底清除会阴伤口子宫内膜碎片,就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作者:于秋梅;安成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验性.它是后续医学课程的基础,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科.但在人体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医学生普遍存在难学、难记、想要放弃的心理,针对此种学习状况,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现将相关的改革措施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毋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丹参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加用丹参,观察两组患者受孕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年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45.00%、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0%、3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未妊娠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观察组患者22例未孕,输卵管再闭塞率4.55%、通而不畅率20.45%和完全通畅率75.00%;对照组患者27例未孕,分别为14.81%、35.19%和5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术后保持输卵管通畅率高,临床疗效好,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玲;白全召;万树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甲硝唑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患者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和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观察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血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和同期在我院体检的中老年健康者105人为研究对象,血脂有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心血管病组TC 、TG、LDL-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指标HDL- C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脂关系密切.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调整血脂水平可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黄艳红;许丹焰;王宏;彭建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的运动疗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就运动训练对血压的影响、运动训练的降压机制及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科学有效的制定高血压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王丽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血液病.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1].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化疗与护理,顺利完成化疗,这就需要护士以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技巧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辅导.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脯氨酸肽酶(PLD)检查在慢性肝病患者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3月于我院诊疗的慢性肝病患者72例和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检查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脯氨酸肽酶水平.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肝病患者的PLD水平有明显增长,且轻度肝炎、中度肝炎、重度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D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 检查PLD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肝细胞受损程度的、肝纤维化进展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才让措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传统的中药专业教学重视的是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对以往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实践应用、整合与突破.这将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对于高等学院的中药教学还应该增设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实验,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李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间收治的73例胃溃疡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25~58岁之间,女性33例,年龄在27~63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胃溃疡.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38例患者,治愈19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5例患者,治愈14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1%.结论 在治疗胃溃疡疾病时,采用黄蒲清胃散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江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骶尾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到我院就诊的骶尾部疼痛的患者病例58例,对其先进行骶尾骨正常的侧位DR片检查,而后在对其采用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将两次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的58例患者采用正常侧位DR片进行检查的结果显示没有发生任何的病变,而采用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后,有8例患者检查出存在明显的骨折的倾向,有1例患者检查为骨组织发育异常,还有1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尾部囊肿.结论 采用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骶尾部病变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对其予以推广.
作者:许永潜;李丽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影响.方法 将56例14岁以下喘息发作每年≥4次的哮喘儿,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随机分配.仅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观察组家庭干预1年,包括各种途径的教育方式.结果 1年后观察组哮喘反复发作率3%;对照组为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1),在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上哮喘患儿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上家庭干预非常有利,减少哮喘发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刘晋红;余娅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单排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30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束语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果,相比普通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表现骨折4例(13.3%),轴位图像表现骨折29例(96.7%),MPR检查骨折26例(86.7%),三维重建检查骨折27例(90.0%),CT扫描检出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排螺旋CT仇家颈部隐形骨折的诊出率较高,综合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以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周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七氟烷、氯胺酮以及七氟烷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复合麻醉在小儿术中的优点.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住院患儿150例,分别为七氟烷组(A组)、氯胺酮组(B组)和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组(AB组),每组50例.使患儿始终保持自主呼吸,观察基础麻醉期间患儿的合作情况.结果 B组患儿生理反射时间、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较A组及AB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氯胺酮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可行的麻醉,完全适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徐小智;万晓基;殷晶;陈志波;黄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90例,手术后给予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即:除基础护理外,还应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功能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并对临床效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合并肺炎、关节僵硬、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12例患者痊愈,其余75例患全部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临床总有效率达96.7%.结论 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对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的痊愈密切相关,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梅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良好的急诊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中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者紧急救治及护理后,治愈32例(39.02%),有效38例(46.34%),总有效率达85.37%.结论 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挽救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桂松;张延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