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骶尾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许永潜;李丽娇

关键词:骶尾部病变诊断, 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 正常侧位DR片
摘要:目的 对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骶尾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到我院就诊的骶尾部疼痛的患者病例58例,对其先进行骶尾骨正常的侧位DR片检查,而后在对其采用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将两次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的58例患者采用正常侧位DR片进行检查的结果显示没有发生任何的病变,而采用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后,有8例患者检查出存在明显的骨折的倾向,有1例患者检查为骨组织发育异常,还有1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尾部囊肿.结论 采用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骶尾部病变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对其予以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县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抗菌药物治疗现状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我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 CAP 初始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①药物用法及用量不规范;②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合理.结论 不同医院、不同层次的医师治疗CAP 的水平参差不齐,CAP 指南有待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德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佐治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佐治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8例确诊为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纠正酸中毒,鲁米那和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佐以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佐治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增加心及脑灌流量,改善微循环,改善因窒息而损伤的脑、心、肾等脏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桂海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4月~2011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因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各46例,观察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 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1~2次,持续服用30d.疗程结束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并检测Hp,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41例(89.13%),对照组有效34例(73.9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5例(10.86%),对照组21例(45.6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是一种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生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48例效果分析

    高频超声能够鉴别乳腺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病变,高频超声不仅可以扫描乳腺的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肿块,而且还可以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号,检查灵活简便,反复应用,检查费低,准确率高,适合进行乳腺疾病的普查.

    作者:刘晓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例报告及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术后远期潜在的严重并发症,若病情进展或处理不当将会因子宫破裂或大出血而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贾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探索医院企业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正在全国展开,作为医院的企业如何配合医院的医改,使医院和企业本身都能有所收益,并能持续发展,这成为了一个课题,需要医院企业应对.本文结合本公司这些年的实践,探索医院企业在公立医院改革中作用谈一些体会.

    作者:徐梁;林志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癌性疼痛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为制订适合的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策略,建立科学的综合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9年10月~2011年12月间选取200例癌性疼痛患者建档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五指自我评估法[1],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结果 经过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疼痛的缓解上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率达9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癌性疼痛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钟敏;杨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电子病历中医嘱录入界面及功能的优化

    电子病历是数字化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医嘱界面的优化能化繁就简,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效率.

    作者:莫骁晖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胸腔镜联合胸腔闭式引流诊治结核性胸腔积液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利用胸腔镜与胸腔闭式引流结合的方法对存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60例存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0例.分别采用反复胸部穿刺和胸腔镜与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体温恢复正常和胸水得到控制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过程中的实际胸水抽放量明显多于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出院时间明显早于A组.结论 利用胸腔镜与胸腔闭式引流结合的方法对存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郑晓虎;李学玲;黄恒灿;林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

    我院自行研制的腰椎间盘治疗仪应用临床后所取得的效益十分显著.临床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又无毒副作用,花钱少、疗效快、确切等优点,不失为一种特色疗法.有近500人受益,有效率达95%.

    作者:赵加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合并脑出血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在无肝素或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条件下,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合并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条件下,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每周透析时间12~15小时)慢性肾功不全合并脑出血患者8例.结果 所有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结论 在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的条件下,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合并脑出血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吕怿艳;韩秀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在整个护理教学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完善实训设备、提高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实施教学内容模块化、优化教学方法、参加护理技能大赛、实习前技能强化、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了护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王振丽;梁兰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在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90例,手术后给予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即:除基础护理外,还应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功能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并对临床效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合并肺炎、关节僵硬、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12例患者痊愈,其余75例患全部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临床总有效率达96.7%.结论 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对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的痊愈密切相关,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梅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社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方法 对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中65岁以上老人323例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热情,耐心,细致的护理,体贴和周到的服务,老年患者的自卑,焦虑情绪等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结论 加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后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胡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控制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控制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96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盐酸哌替啶治疗,观察组采用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进行镇痛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65%,观察组的NRS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控制癌性疼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舒适护理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芳;邓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胃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间收治的73例胃溃疡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25~58岁之间,女性33例,年龄在27~63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胃溃疡.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38例患者,治愈19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5例患者,治愈14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1%.结论 在治疗胃溃疡疾病时,采用黄蒲清胃散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江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支架置入与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用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对其安全性,各种指标做出分析.方法 对医院近期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这种支架置入法进行联合康复治疗,观察每位患者的治疗状况和恢复情况并做出分析.结果 在接受了支架置入治疗法后,5例患者完全治愈,14例有显著疗效的患者,7例效果较好的患者,2例没有任何好转,总有效率在90%左右.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神经缺损程度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支架置入治疗法对于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疗效,是一个安全,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新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12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ACEI+CCB,n=35),β受体阻滞剂组(CCB+ACEI+倍他乐克,n=48),比索洛尔组(CCB+ACEI+比索洛尔,n=46),平均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超声多普勒心动图评估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E/A峰比值明显增加、等容舒张时间(IRT)、左房前后径(LAD)及BNP浓度均有明显减少(P<0.05),且比索洛尔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 在ACEI+CCB常规降压基础上,比索洛尔能够进一步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肖国辉;梁荷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8例阑尾炎患者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46例行开腹切除术,并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术后止痛药使用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率以及术后24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方面与开腹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疼痛率低、并发症少、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尹炳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