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合并脑出血8例的临床观察

吕怿艳;韩秀艳

关键词:液透析, 慢性肾功不全, 脑出血, 无肝素
摘要:目的 分析在无肝素或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条件下,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合并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条件下,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每周透析时间12~15小时)慢性肾功不全合并脑出血患者8例.结果 所有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结论 在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的条件下,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合并脑出血是有效可行的.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单排螺旋CT在诊断头颈部隐形骨折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单排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30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束语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果,相比普通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表现骨折4例(13.3%),轴位图像表现骨折29例(96.7%),MPR检查骨折26例(86.7%),三维重建检查骨折27例(90.0%),CT扫描检出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排螺旋CT仇家颈部隐形骨折的诊出率较高,综合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以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周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妊高症的成因与护理

    妊高症全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孕、产妇特有的疾病,多发生于妇女妊娠20周与产后2周.本文将从将从妊高症的成因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邦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支架置入与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用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对其安全性,各种指标做出分析.方法 对医院近期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这种支架置入法进行联合康复治疗,观察每位患者的治疗状况和恢复情况并做出分析.结果 在接受了支架置入治疗法后,5例患者完全治愈,14例有显著疗效的患者,7例效果较好的患者,2例没有任何好转,总有效率在90%左右.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神经缺损程度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支架置入治疗法对于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疗效,是一个安全,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新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补佳乐促进人流后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宫腔粘连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流产术后使用补佳乐周期治疗3个月对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40例人流后受术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服用补佳乐n =20)、对照组(未服用药物组,n=20).所有入组人员从人流后即刻接受3个月的随访,包括专线电话随访和门诊检查.结果 实验组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月经恢复情况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补佳乐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预防和改善流产引起的月经不调.

    作者:廖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浅谈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一种医疗管理模式,属于质量效益型的,在医院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采用临床路径,能够使得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医疗质量得到提高、医疗安全得以保证、使医疗费用更加合理化、就医者的满意程度得到提高、推动着医院的专业化管理的全面发展进程.

    作者:吴黎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骶尾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对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骶尾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到我院就诊的骶尾部疼痛的患者病例58例,对其先进行骶尾骨正常的侧位DR片检查,而后在对其采用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将两次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的58例患者采用正常侧位DR片进行检查的结果显示没有发生任何的病变,而采用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后,有8例患者检查出存在明显的骨折的倾向,有1例患者检查为骨组织发育异常,还有1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尾部囊肿.结论 采用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骶尾部病变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对其予以推广.

    作者:许永潜;李丽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甲硝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甲硝唑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患者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和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观察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佐治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佐治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8例确诊为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纠正酸中毒,鲁米那和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佐以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佐治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增加心及脑灌流量,改善微循环,改善因窒息而损伤的脑、心、肾等脏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桂海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脯氨酸肽酶(PLD)检查在慢性肝病患者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3月于我院诊疗的慢性肝病患者72例和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检查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脯氨酸肽酶水平.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肝病患者的PLD水平有明显增长,且轻度肝炎、中度肝炎、重度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D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 检查PLD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肝细胞受损程度的、肝纤维化进展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才让措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社区综合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评价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为制订适合社区的高血压干预策略,建立科学的综合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社区中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建档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干预组进行建立个人档案、开展健康讲座、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的高血压教育及指导饮食习惯,运动行为的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为期1年,再对两组患者的血压、靶器官的损害情况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经过社区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血压稳定控制及器官的损害上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社区干预方法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的综合干预,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率,更好的稳定控制血压,防止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作者:郑建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意义.方法 对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联合用药1~2个疗程,复发率3.97%(5/126).其中32例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妊娠率为68.75%(22/32).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低,妊娠发生率高,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悫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出现比较频繁,经常由于各种因素致使漏诊和误诊;为了减少或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并为临床恶心呕吐提高科学依据.方法 从我院恶心呕吐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导致恶心呕吐的病因较多,比如肝功能损害、粪石梗阻、12指肠溃疡以及急性阑尾炎等都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现象.

    作者:王娜;赵娜;高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66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组(胺碘酮)和联合组(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常规指标变化(静息心率、QT间期及左心室EF)、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静息心率低于单纯组(P < 0.05),QT间期(P < 0.05)和左心室EF(P < 0.01)均高于单纯组;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组(P < 0.05),显效例数多于单纯组(P < 0.01),无效例数少于单纯组(P < 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沈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探析科学辅导白血病患者恢复健康的方法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血液病.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1].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化疗与护理,顺利完成化疗,这就需要护士以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技巧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辅导.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通过眼科病理研究提高眼科临床诊治水平

    目前,生物学检测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并且眼部疾病的诊断方面,新措施新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对于诸多的疾病检查来说,特别是眼部肿瘤的病理检查,病理学检查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新生儿的家庭护理要点

    目的 通过良好的家庭护理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通过指导正确喂养,红臀的预防和处理,高热的急救、呕吐、溢奶的护理.结果 促使新生儿健康的成长.

    作者:王惠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家庭干预对预防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影响.方法 将56例14岁以下喘息发作每年≥4次的哮喘儿,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随机分配.仅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观察组家庭干预1年,包括各种途径的教育方式.结果 1年后观察组哮喘反复发作率3%;对照组为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1),在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上哮喘患儿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上家庭干预非常有利,减少哮喘发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刘晋红;余娅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药靛玉红对膀胱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靛玉红对膀胱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持续传代培养已加有不同浓度靛玉红的膀胱癌细胞株30d,记录各组各代细胞的增殖周期;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靛玉红对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靛玉红均能抑制细胞株生长,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靛玉红能够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株增殖,且具有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曹婧;侯晨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晚期鼻咽癌(NPC)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45例行同步放化疗的中晚期NPC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技术,而对照组仅采用同步放化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SDS) 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SAS及SDS得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治疗后SAS及SDS没有显著变化,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作者:魏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兔颈动脉狭窄模型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组织损伤的关系

    目的 观察家兔双侧重度颈动脉狭窄模型不同方法干预下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组织损伤的关系,为临床此类病人围术期管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K组),放血降压组(H组),麻醉药降压组(F组).K组(4只)制备双侧颈动脉狭窄模型后不做任何处理,H组(8只)制备模型后用放血的方法使动物血压下降术前血压的20%,维持1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F组(8只)制备模型后使用麻醉药(异丙酚)使动物血压下降术前血压的20%,维持1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72h后处死动物取动物脑组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量NSE、S-100β的表达.结果 H组和F组组间比较H组评分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与K组比,H、F组脑组织NSE、S-100β的表达增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与F组比较,H组NSE、S-100β的表达增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血压下降20%对俩组动物均可产生脑组织损伤,且H组损伤程度重于F组.

    作者:杨轶;薛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