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靛玉红对膀胱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

曹婧;侯晨辉

关键词:靛玉红, 膀胱癌, 生长抑制
摘要:目的 探讨靛玉红对膀胱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持续传代培养已加有不同浓度靛玉红的膀胱癌细胞株30d,记录各组各代细胞的增殖周期;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靛玉红对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靛玉红均能抑制细胞株生长,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靛玉红能够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株增殖,且具有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的家庭护理要点

    目的 通过良好的家庭护理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通过指导正确喂养,红臀的预防和处理,高热的急救、呕吐、溢奶的护理.结果 促使新生儿健康的成长.

    作者:王惠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静脉输液加饮水疗法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加饮水疗法治疗羊水过少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孕30~36周行B超检查确诊为羊水过少的孕妇120例,每日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500mL、0.9%生理盐水500mL、乳酸林格氏液500mL、10%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2g静滴,并嘱每日饮水2500mL,连续7d.结果 7d后复查B超测定羊水指数(AFI),AFI增加>2cm者102例(显效85%);AFI增加>1cm者12例(有效10%);无效6例,总有效率95%.结论 静脉输液加饮水疗法治疗羊水过少,其简单、有效、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2008年6月~2011年6月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怀孕妇女840例随即分成两组,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3.56岁,孕周5~11月,平均孕周6.85周,观察组手术前2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ug软化宫颈;对照组未使用米索前列醇,两组均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后手术,观察两组施行手术时宫颈软化和扩张情况,以及对手术操作和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98.57%的患者手术扩张宫颈过程顺利,手术用时短,麻醉用药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反应小,阴道出血率与不全流产率明显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ug,可达到良好的宫颈软化和扩张效果,手术操作顺利,麻醉时间短,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药物扩张宫颈方法.

    作者:李月凤;闫四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外生型宫颈癌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外生型宫颈癌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4月的41例外生型宫颈癌患者,21例采用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20例采用术前常规体外照射.结果 A组CR13例(61.9%)、PR7例(33.3%)、PD1例(4.8%),有效率95.2%.B组CR5例(25%)、PR10例(50%)、PD5例(2.5%),有效率75%.两组无一例肿块增大.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完全缓解率(CR)61.9%和B组25%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A组腹部闷痛1例,未发现近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及膀胱反应,无骨髓抑制.B组II级肠炎3例,无腹痛,无骨髓抑制.结论 外生型宫颈癌术前适量的组织间插植放疗,可迅速缩小肿瘤,利于手术且副反应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宏军;师文华;吴佩蔚;张光武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实验室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实验室检查发现与症状性椎基底动脉(VB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36例症状性VBA狭窄并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实验室资料,以经颅多普勒(TCD)、彩色多普勒超声(CD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率.选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10项观察指标,监测术前以及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分析上述各种因素与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36例患者有40处狭窄,置入支架40枚,平均随访时间为(16.5±15.4)个月(3个月~3年),TCD、CDI随访30例,DSA随访6例,8例(8/36,22.2%)出现>50%的再狭窄.支架术前上述指标在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中无明显差别(P>0.05);支架术后3~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的8例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Hcy及UA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的28例患者,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浆hs-CRP、IL-6、TNF-α、Hcy及U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玉峰;张殿印;侯玉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体会

    目的 探讨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体会.方法 总结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诊断明确的128例胸痹患者,通过调理脾胃来治疗.结果 天气变化或骤遇寒冷、饮食失调、情至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均可患者发生胸痹.结论 胸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通过调理脾胃来治疗胸痹能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云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在子宫内环境及分娩过程密切相关.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缺氧而引起窒息.本文笔者从长期事护理工作中总结如下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运动训练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及降压机制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的运动疗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就运动训练对血压的影响、运动训练的降压机制及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科学有效的制定高血压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王丽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重症胸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创伤后肺炎、急性肺损伤、ARDS影响严重创伤的恢复.在过去的15年间,CT的应用使胸外伤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诊断.新的外科技术例如胸腔镜外科的发展降低了胸外伤的死亡率.大部分的胸外伤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或胸腔闭式引管手术治愈,也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急诊开胸手术.

    作者:董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支气管哮喘院前急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临床研究支气管哮喘的院前急救方法与疗效.方法 本文将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接诊的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院前急救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文所选病例经过院前急救后,有2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缓解时间为35~45min,另外有4例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并送医院治疗,有1例拒绝治疗在转运中死亡;1例患者由于发现时间较晚,现场处置不及时而死亡.结论 快速有效地院前急救,对确保病患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继而有序,行之有效的院前急救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后期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程晖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县医院繁荣背后的隐忧

    作为医改的受益者,如今的县医院发展迅速,空前繁荣.但因为有很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在县医院繁荣的背后还隐藏着不少急需化解的矛盾和危机.本文从基本建设、组织编制、救治能力、医患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县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避免乐极生悲.

    作者:马金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关节镜下硬膜外穿刺针加尼龙线引导式半月板损伤修复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硬膜外穿刺针加尼龙线引导式半月板损伤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关节镜下采用硬膜外穿刺针加尼龙线引导式半月板缝合术修复半月板损伤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5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30d.均经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MR确诊为半月板损伤.结果 8例患者术后获7~24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病人均消除了半月板损伤的症状,核磁显示愈合率为100%(8例).Lysholm术后平均47.5分.结论 关节镜下硬膜外穿刺针加尼龙线引导式半月板损伤修复,操作简单,缝合牢固,疗效良好.

    作者:安瑞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目的 为避免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出现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对其进行治愈方案研究.结果 近年来对先天性巨结肠的进一步研究,医学上可以不开腹经肛门根治巨结肠.

    作者:王华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七氟烷、氯胺酮以及七氟烷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斜疝手术的比较

    目的 对七氟烷、氯胺酮以及七氟烷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复合麻醉在小儿术中的优点.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住院患儿150例,分别为七氟烷组(A组)、氯胺酮组(B组)和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组(AB组),每组50例.使患儿始终保持自主呼吸,观察基础麻醉期间患儿的合作情况.结果 B组患儿生理反射时间、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较A组及AB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氯胺酮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可行的麻醉,完全适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徐小智;万晓基;殷晶;陈志波;黄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布情况,减少血液报废,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对2008~2011年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本地区献血者血液检测总阳性率为6.17%,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ALT阳性率分别为1.15 %、0.84%、0.21%、0.97%、3.02%,ALT和HBsAg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 与其他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对比,资阳市无偿献血人群5项传染性指标阳性率高于国内一些地区的报道,AL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作者:王裕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136例研究观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193例缺血性冠心病人选择了136例有心电图改变的缺血性冠心肌病人采用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并且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将两组的疗效进行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结束后,病人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或症状消失,但治疗组的效果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结论 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鲁桂梅;张彦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例报告及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术后远期潜在的严重并发症,若病情进展或处理不当将会因子宫破裂或大出血而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贾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多层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总结其CT表现及特征.结果 30例中浆液性囊腺瘤18例,粘液性囊腺瘤12例.5例为单囊病灶,25例为多囊多房性病灶,呈多房、囊套囊改变,囊内有分隔,分隔厚度小于3mm;囊壁薄、规则,可有壁结节;单囊病灶密度均匀,多囊多房间病灶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囊壁、分隔、壁结节强化.结论 卵巢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卵巢囊腺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专访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陈莉明

    文化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事业发展是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一直坚持的.陈院长介绍,长期以来医院着力打造医院自身文化,力争以先进的医院文化造就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从而增强院所职工的凝聚力,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促进医院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秦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在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90例,手术后给予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即:除基础护理外,还应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功能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并对临床效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合并肺炎、关节僵硬、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12例患者痊愈,其余75例患全部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临床总有效率达96.7%.结论 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对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的痊愈密切相关,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梅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