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干预对预防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影响

刘晋红;余娅红

关键词:儿童哮喘, 家庭干预, 反复发作, 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影响.方法 将56例14岁以下喘息发作每年≥4次的哮喘儿,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随机分配.仅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观察组家庭干预1年,包括各种途径的教育方式.结果 1年后观察组哮喘反复发作率3%;对照组为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1),在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上哮喘患儿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上家庭干预非常有利,减少哮喘发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涓涓热血,铺就生命之路

    输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特殊医疗措施.目前人造血液尚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临床用血只能靠健康人体捐献.过去,临床用血来自个体卖血,为了卖更多钱,卖血者往往弄虚作假,隐瞒病史,甚至冒名顶替,重复多次卖血,严重影响了血液质量和供血者的自身健康.因此,世界各国的无偿献血系统在逐步完善.

    作者:《中国卫生产业》编辑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275例自服药物过量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 从275例自服药物过量或农药中毒病人来诊后的急诊急救和心理调护为提高医疗护理救援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两年来275例自服药物过量病人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在275例病人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段25~45岁,所服药物多为医药和农药,洗胃方式主要采取口服催吐法,对不合作者给予洗胃机洗胃.结论 经急诊科抢救:1例死亡、77例收入职业病科继续治疗、171例离院回家.

    作者:李洪梅;许广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2008年6月~2011年6月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怀孕妇女840例随即分成两组,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3.56岁,孕周5~11月,平均孕周6.85周,观察组手术前2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ug软化宫颈;对照组未使用米索前列醇,两组均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后手术,观察两组施行手术时宫颈软化和扩张情况,以及对手术操作和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98.57%的患者手术扩张宫颈过程顺利,手术用时短,麻醉用药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反应小,阴道出血率与不全流产率明显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ug,可达到良好的宫颈软化和扩张效果,手术操作顺利,麻醉时间短,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药物扩张宫颈方法.

    作者:李月凤;闫四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布情况,减少血液报废,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对2008~2011年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本地区献血者血液检测总阳性率为6.17%,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ALT阳性率分别为1.15 %、0.84%、0.21%、0.97%、3.02%,ALT和HBsAg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 与其他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对比,资阳市无偿献血人群5项传染性指标阳性率高于国内一些地区的报道,AL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作者:王裕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流动采血护理服务质量与管理问题探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流动采血等医疗方法,由于流动采血工作的特殊性,所采集血液的质与量得不到保证,因此,相关部门对于流动采血的护理服务应进行更进一步的改善,以改变流动采血工作现下的状况.

    作者:蒋会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新式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和处理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和防治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800例新式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结果 多数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采取正确合适的治疗方法伤口大多痊愈,随诊2个月无异常.结论 术后及时预防、发现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并给予正确治疗措施,可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

    作者:周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8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思密达治疗,仅研究组加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大便次数和性状、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大便次数(P < 0.05)和性状(P < 0.01)得分均小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无效例数小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较好,可在小儿腹泻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曾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比治疗观察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2012年门急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施保利通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效果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阴式超声诊断卵巢妊娠一例

    宫外孕超声诊断主要依据是子宫增大、宫内无妊娠囊,附件发现包块和盆腔积液,未破裂型包块内见有妊娠囊或者胚胎,少数可见胎心搏动.本文就阴式超声诊断卵巢妊娠一例分析阐述.

    作者:赵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以降低血糖,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是在无医生或护士指导下在家庭中完成的,因此,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对治疗方法了解多少,并且能够有效的执行程度,往往决定了终的治疗效果.经过大量的研究观察,我们发现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意识,使患者懂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能够有效的减少或者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灵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对根据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43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A组),再抽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43例健康人病例(B组).对两组患者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组研究对象尿液中的各种微量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研究对象.结论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席文华;李泽文;刘汝胜;李志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职工健康教育

    企业职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发展和效益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的措施,达到提高企业职工健康的目地,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陈利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七氟烷、氯胺酮以及七氟烷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斜疝手术的比较

    目的 对七氟烷、氯胺酮以及七氟烷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复合麻醉在小儿术中的优点.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住院患儿150例,分别为七氟烷组(A组)、氯胺酮组(B组)和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组(AB组),每组50例.使患儿始终保持自主呼吸,观察基础麻醉期间患儿的合作情况.结果 B组患儿生理反射时间、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较A组及AB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氯胺酮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可行的麻醉,完全适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徐小智;万晓基;殷晶;陈志波;黄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昏迷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早期诊断水平及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5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用药不当,药物的协调作用,进食突然减少,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及伴肝肾功能不全相关.结论 对昏迷患者既往有糖尿病者要及时应用便携式血糖仪快速明确诊断并给予救治,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合理的救治,以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申银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探析科学辅导白血病患者恢复健康的方法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血液病.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1].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化疗与护理,顺利完成化疗,这就需要护士以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技巧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辅导.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250例已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已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效果调查分析,寻找提高避孕药具使用效果的方法.方法 以自愿选择为原则,以本地区250例已婚妇女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避孕药具的使用情况及避孕效果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调查对象中,其受教育的程度与选择避孕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研究对象选择避孕套的避孕方式.根据避孕失败原因分析表明,使用方法不当(20%)和擅自停用(35.2%)是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大力宣传科学避孕、优生优育的科普知识,提高避孕药具使用的咨询能力,指导选择适合避孕方式,降低避孕失败发生率.

    作者:李育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中枢性眩晕56例临床观察

    眩晕主要分为前庭病变(局限性),以及躯干性(全身性),其中前庭病变又可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周围性以内耳眩晕(又称美尼尔氏征)为多见,占各种眩晕病的2/3.而中枢性眩晕则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多见.椎一基底系由椎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有三个特点:①是多有心血管疾病史.②以中老年患者多见.③眩晕发作时多伴有单侧感觉、视觉、运动系统一过性障碍,以第三点尤为重要.笔者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枢性眩晕56例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昌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的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将98例药物流产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两组随访率100%.两组服药前血红蛋白均在12.7g,B超监测胎囊直径3cm,与实际排出平均直径相符(2.65cm);3例病人在服药后第5天出现急性下腹部疼痛,阴道出血量较多,查血常规白细胞增高并伴有发烧现象,提示有急性盆腔炎,给予抗生素及对症处理,1周后痊愈.结论 药物流产效果满意,医护人员对药物流产过程的观察与护理,对其顺利实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秋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如何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方法 对21例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1例会阴伤口子宫内膜碎片没有清洗干净,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结论 不彻底清除会阴伤口子宫内膜碎片,就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作者:于秋梅;安成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4月~2011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因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各46例,观察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 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1~2次,持续服用30d.疗程结束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并检测Hp,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41例(89.13%),对照组有效34例(73.9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5例(10.86%),对照组21例(45.6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是一种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生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