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式超声诊断卵巢妊娠一例

赵娟

关键词:阴式超声, 卵巢妊娠
摘要:宫外孕超声诊断主要依据是子宫增大、宫内无妊娠囊,附件发现包块和盆腔积液,未破裂型包块内见有妊娠囊或者胚胎,少数可见胎心搏动.本文就阴式超声诊断卵巢妊娠一例分析阐述.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进针技巧

    目的 探索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佳方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静脉穿刺的痛苦.方法 选择住院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600例,300例行传统静脉穿刺输液法,300例行改进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法.结果 改进组静脉穿刺输液,一针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改进组静脉穿刺输液法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 改进组静脉穿刺输液法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疼痛程度轻,患者易接受.

    作者:邵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舒适护理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芳;邓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比较两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结肠镜下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社区综合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评价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为制订适合社区的高血压干预策略,建立科学的综合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社区中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建档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干预组进行建立个人档案、开展健康讲座、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的高血压教育及指导饮食习惯,运动行为的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为期1年,再对两组患者的血压、靶器官的损害情况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经过社区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血压稳定控制及器官的损害上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社区干预方法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的综合干预,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率,更好的稳定控制血压,防止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作者:郑建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8例阑尾炎患者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46例行开腹切除术,并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术后止痛药使用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率以及术后24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方面与开腹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疼痛率低、并发症少、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尹炳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30例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8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症状,评价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3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切除胸腺外科手术治疗后缓解9例(30.0%),改善17例(56.67%),无效3例(10.0%),死亡1例(3.33%).结论 切除胸腺外科手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首选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安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以及方药.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门诊检查确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中医的一些重要性的关系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以及深入分析,主要归结为病、症、方、药与治等方面的关系,然后确立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特点以及方药.结果 经过分析高血压的中医证候特点,可以得知,该组患者均表明为肾虚证,主要表现为眩晕、脉沉细、头痛、目干涩等症状.对其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为:补肾清热,加以降火.具体使用的方药为六味地黄丸、黄岑以及菊花等清热药物.结论 对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加以了解之后,必然能够对方药加以确定.

    作者:杨本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大出血急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讨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大出血患者11例.观察其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 11例患者中行Billroth式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其余患者有2例行十二指肠切开缝扎止血以及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扎.该11例患者术后24h内均未出现再出血,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急诊手术选择应根据溃疡的部位、大小以及患者自身状况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吴辉;章柏平;郭剑;钟丽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巨大胎儿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对母体的影响,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将巨大胎儿118例设为巨大胎儿组,另将同期分娩的正常体重儿118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孕周、胎儿体重、分娩方式与并发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巨大胎儿组孕周明显长于对照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并发症例数也远远多于对照组.结论 对估计有巨大胎儿的孕妇应高度重视,积极进行产前监护,产后仔细动态观察,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周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实验室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实验室检查发现与症状性椎基底动脉(VB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36例症状性VBA狭窄并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实验室资料,以经颅多普勒(TCD)、彩色多普勒超声(CD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率.选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10项观察指标,监测术前以及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分析上述各种因素与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36例患者有40处狭窄,置入支架40枚,平均随访时间为(16.5±15.4)个月(3个月~3年),TCD、CDI随访30例,DSA随访6例,8例(8/36,22.2%)出现>50%的再狭窄.支架术前上述指标在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中无明显差别(P>0.05);支架术后3~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的8例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Hcy及UA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的28例患者,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浆hs-CRP、IL-6、TNF-α、Hcy及U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玉峰;张殿印;侯玉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外生型宫颈癌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外生型宫颈癌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4月的41例外生型宫颈癌患者,21例采用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20例采用术前常规体外照射.结果 A组CR13例(61.9%)、PR7例(33.3%)、PD1例(4.8%),有效率95.2%.B组CR5例(25%)、PR10例(50%)、PD5例(2.5%),有效率75%.两组无一例肿块增大.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完全缓解率(CR)61.9%和B组25%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A组腹部闷痛1例,未发现近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及膀胱反应,无骨髓抑制.B组II级肠炎3例,无腹痛,无骨髓抑制.结论 外生型宫颈癌术前适量的组织间插植放疗,可迅速缩小肿瘤,利于手术且副反应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宏军;师文华;吴佩蔚;张光武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136例研究观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193例缺血性冠心病人选择了136例有心电图改变的缺血性冠心肌病人采用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并且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将两组的疗效进行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结束后,病人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或症状消失,但治疗组的效果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结论 替罗非班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鲁桂梅;张彦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支架置入与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用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对其安全性,各种指标做出分析.方法 对医院近期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这种支架置入法进行联合康复治疗,观察每位患者的治疗状况和恢复情况并做出分析.结果 在接受了支架置入治疗法后,5例患者完全治愈,14例有显著疗效的患者,7例效果较好的患者,2例没有任何好转,总有效率在90%左右.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神经缺损程度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支架置入治疗法对于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疗效,是一个安全,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新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与比较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本文选择了8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只采用培哚普利进行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排出量、心率、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经、小轴缩短率、A峰/E峰比值、每搏量.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心率、血压均有所下降(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均有较明显的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经无明显的变化(P>0.05);A峰/E峰比值均有所下降(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心排出量、每搏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上升(P<0.01).结论 与单纯使用培哚普利相比,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疗效显著,更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昏迷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早期诊断水平及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5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用药不当,药物的协调作用,进食突然减少,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及伴肝肾功能不全相关.结论 对昏迷患者既往有糖尿病者要及时应用便携式血糖仪快速明确诊断并给予救治,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合理的救治,以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申银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专访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陈莉明

    文化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事业发展是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一直坚持的.陈院长介绍,长期以来医院着力打造医院自身文化,力争以先进的医院文化造就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从而增强院所职工的凝聚力,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促进医院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秦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联合白芍总苷(TG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以 LEF+TGP为基础治疗97例RA患者24周,观察症状、体征、关节肿胀指数、血沉、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 94例患者完成疗程,治疗2~3周后症状改善,3~4个月疗效明显,3个月有效率90.4%,6个月有效率96.8%.结论 LEF联合TGP能更快改善RA病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类风关节炎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经瑞;程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探析科学辅导白血病患者恢复健康的方法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血液病.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1].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化疗与护理,顺利完成化疗,这就需要护士以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技巧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辅导.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重症胸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创伤后肺炎、急性肺损伤、ARDS影响严重创伤的恢复.在过去的15年间,CT的应用使胸外伤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诊断.新的外科技术例如胸腔镜外科的发展降低了胸外伤的死亡率.大部分的胸外伤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或胸腔闭式引管手术治愈,也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急诊开胸手术.

    作者:董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丹参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加用丹参,观察两组患者受孕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年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45.00%、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0%、3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未妊娠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观察组患者22例未孕,输卵管再闭塞率4.55%、通而不畅率20.45%和完全通畅率75.00%;对照组患者27例未孕,分别为14.81%、35.19%和5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术后保持输卵管通畅率高,临床疗效好,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玲;白全召;万树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